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台灣網紅去中國幹嘛?聽中國官宣怎麼說 #失溫練習  ft. IORG

台灣網紅去中國幹嘛?聽中國官宣怎麼說 #失溫練習 ft. IORG

2024/12/8
logo of podcast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志鑫
芝心
Topics
本集節目探討台灣媒體與中國官媒在十一月兩岸重大事件報導上的差異,以及中國官媒如何建構其敘事策略。分析對象包含台灣12強棒球賽奪冠、金馬獎、王金平訪中、馬英九基金會交流團、台灣網紅赴陸參訪等事件。節目指出,台灣媒體的報導較為多元,而中國官媒則傾向於選擇性報導,並利用特定事件來強化其政治論述,例如,在棒球賽報導中,中國官媒著重於台灣球迷的行為和政治詮釋,而非賽事本身;在金馬獎報導中,則幾乎隻字未提;對於馬英九基金會交流團的報導則數量最多,並著重於渲染交流熱烈氣氛及批評民進黨。此外,中國官媒也大量引用台灣名嘴的言論,以佐證其論點。 節目分析團隊整理了十一月中國官媒關於台灣的報導,發現報導數量與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有所出入。例如,關於台灣棒球隊奪冠的報導數量極少,且內容與賽事本身關聯性低,更多的是政治詮釋;而關於劉德華演唱會的報導則數量龐大,試圖以此強調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並批評民進黨;金馬獎的報導則僅有一篇,且主題並非金馬獎本身。對於馬英九基金會交流團的報導數量最多,內容主要圍繞渲染交流熱烈氣氛以及批評民進黨。 節目團隊發現,中國官媒在報導中,經常使用諧音梗等手法,並刻意放大特定事件或人物,以塑造有利於其政治立場的敘事。例如,在報導台灣村里長赴陸交流時,使用「山海相連攜手前行」等帶有特定政治意涵的詞彙;在報導台灣網紅赴陸參訪時,則將其塑造為具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 節目團隊也分析了不同政治立場的台灣媒體對上述事件的報導,發現其報導內容與中國官媒存在明顯差異。台灣媒體的報導較為多元,涵蓋事件的各個面向,而中國官媒則傾向於選擇性報導,並利用特定事件來強化其政治論述。 節目最後呼籲聽眾,應批判性地看待媒體報導,並從不同角度了解事件的全貌。

Deep Dive

Key Insights

為什麼中國官媒在報導台灣的棒球賽事時,重點不在賽事本身?

中國官媒在報導台灣的棒球賽事時,重點不在賽事本身,而在於強調台灣隊的稱呼問題(如使用「中國台北」)和台灣球迷的反應(如唱《男兒當自強》),以此來塑造台灣與中國的連結和民進黨的打壓形象。

中國官媒如何報導劉德華在台灣的演唱會?

中國官媒報導劉德華在台灣的演唱會時,強調台灣觀眾的熱烈反應和全場大合唱《中國人》,並指責民進黨打壓台灣人的中國認同,稱其為「台獨小丑的自卑」和「政治小丑的自嗨」。

中國官媒對金馬獎的報導情況如何?

中國官媒在11月份的報導中,僅有一篇提到金馬獎,且僅在提及10月份多個頒獎祭時順帶提到金馬獎的入圍名單,並未對金馬獎本身進行詳細報導。

中國官媒如何報導馬英九基金會的參訪團?

中國官媒報導馬英九基金會的參訪團時,強調參訪團在台灣受到的熱烈歡迎和台灣民眾對中國的認同,同時批評民進黨阻礙兩岸青年交流,並引用台灣名嘴的言論來支持其觀點。

中國官媒在報導台灣時,如何處理台灣內部的不同意見?

中國官媒在報導台灣時,通常會選擇性地引用台灣名嘴或政治人物的言論來支持其論點,並忽略或淡化台灣內部的不同意見和抗議活動,以維持其宣傳的單一性和正面性。

Chapters
分析台灣媒體在11月份YouTube影片的前20名排行,發現不同政治立場媒體的表現,以及短影音和直播的盛行。在野媒體的觀看次數大幅領先執政媒體,短影音內容也較多。棒球賽事相關影片佔據大部分排名,顯示其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 在野媒體影片觀看數遠超執政媒體
  • 棒球賽事相關影片佔據前20名大部分
  • 短影音和直播形式盛行
  • 執政媒體影片形式較多元,但觀看數較低

Shownotes Transcript

很多時候,中國官宣上的報導,或許已經替我們解釋了許多事情。本集失溫練習看點很多,除了藍白綠各自看些什麼,我們也透過過去一個月來自兩千多個中國官媒帳號的發文建檔,發現以下幾點資訊:

  • 十一月,中國官媒報導記錄的官方兩岸交流活動,有 182 場活動,共有13,037 人次的台灣人在對岸參與官方安排的交流。

  • 其中包括王金平、台灣網紅的雲南參訪團、苗栗縣副縣長,還有里長、廟、學生等。

  • 一個月中,對馬英九基金會交流團的報導,有693則、對劉德華演唱會的報導有395則、對台灣拿下12強棒球賽冠軍報導10則、對金馬獎報導1則。

至於最近大家最關注的,台灣網紅去中國交流都做些什麼?十一月剛好有一團被中國官媒報導,“情牵两岸·滇台同行”暨台湾网络新媒体人大理丽江行采访活动,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昆明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官媒寫道:

「7天时间里,由台湾网络大V、台青网红、自媒体博主及两岸有关媒体组成的全媒体报道团将探访大理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喜洲古镇、巍山古城及丽江玉龙雪山、玉湖村等地,领略与见证云南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及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取得的新成就、新风貌。其间,大家将通过制作新闻短片、专题节目、短视频等方式,在两岸有关媒体平台和社群平台全方位、多角度讲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深化两岸民众了解互信,进一步加强滇台全方位交流合作。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处处长李仁兴表示,无论媒体人还是自媒体达人,都肩负着沟通两岸、联系两岸、讲好两岸故事的职责与使命。希望未来几天,通过大家的妙笔和镜头,探索发现体验更多云南之美,用各自的方式,向两岸民众展示真实的大陆,合声讲好两岸融合发展的故事。“我来自与云南省大理市齐名的台中市大里区,从小便很期待来大理。虽然这是第一次来云南,但感觉回到了家乡。”台湾网络新媒体人林芯泽称,希望把“七彩云南”的美好风景、民俗风光分享给台湾的亲朋好友。(完)」

— ⚡ 抖內Donate:單筆支持) | 定期定額) ✋ 追蹤IG: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午營咖啡) 💌 合作邀約、投稿、悄悄話:[email protected] ☕ be 午營咖啡宅配訂閱會員) ⛵ 節目剪輯製作:韁河媒體工作室 (王伯維、孫聖峰、沈致嘉) 🎨 節目封面公版設計:王凌) 📢 社群協力:哈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