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收听不可理论,我是宝婷这一期的题目叫找到自己的语言实际上一个月之前我在内河的家里办的一个名叫 PPT 大会的活动上我用一些 PPT 做了同样一个题目的分享这期播客算是对之前分享的整理和延伸估计大部分内容是不一样的
找到自己的语言这件事是我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来都在想的事撇开从小到大自己的兴趣爱好接受的教育还有从事的工作多少都跟语言相关这些因素不谈为什么语言似乎成为了一个我到达的终点又好像是我开始的起点一样的存在
一言必知我自认为是一个高敏感的人很容易在不同的体验中大脑开始高速运转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当然可能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或许也可以叫联想吧这就导致很长时间以来如果可以概括我做的事那就是我每天都在琢磨到底怎么把这些东西这些联想用适当的形式留存或者传达出来
本质上我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件事于是我看所有东西也是开始透过语言的视角去看所有的一切都会回到语言
它不是一种比如对外语的精通或者熟练程度也不是词早文笔的华丽程度或者你选这个词是不是准确而是一种你说它是后天习得的能力也好又或者是天生就有只不过可以用一些有意识的方式去找到也好总之去运用一套自己的语言我先从最近的一次经历讲起吧
我很喜欢跳一个舞种叫 Hills 然后最近有一个法国的舞蹈艺术家 Yannis Marshall 他在中国几个城市巡回开大师课他是一个在高跟鞋这个舞种里面鼻祖一样的人物有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的标语是他是众神之神就是这样一个地位的人我就去上了他的课然后就会发现
在大师课上遇到这一个阶段就是现在这个阶段的 Yannis 她其实已经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舞者了哪怕她之前绝对是一个一流的舞者但是现在你去看她的主页她对自己的定义是艺术总监编舞师 icon 还有麦当娜忠实粉丝总之不是一个 dancer
他以前在一些采访还有一些课堂的那种视频里面说过这样的观点他说舞者编舞师老师这三个角色是很难同时做好的可能有点像不可能三角吧当然或许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可以同时做好但是实际上只要做好其中一个或最多两个角色就足以在业内叱咤风云了我上的他的其中两节课
他是在课上当堂选歌然后甚至有一次是他选了一首歌听了一阵子可能都编了一两个动作觉得不太好然后就当场又现换了一首歌
从零开始一起体验编舞的整个过程是什么样的这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以前上课都是那种老师可能已经准备好了一个编舞片段去教或者就是带大家练基本功这样就是我从来没有上过一个老师一上来他是直接献编舞然后带着你一起去感受他的那个编舞然后你就会看到就是 Janice 他就在那拿着手机就
就好像如入无人之境一样因为一个教室里面真的塞满了所有慕名而来的人然后他就拿着手机把那个歌一会儿往前导一点一会儿往后导一点然后看歌词然后一点一点的编一个舞出来就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太自然了然后那支舞你会发现他的个人风格是非常明显的就是那个舞跳出来就是完全是 Yannis 他的风格的舞
但是仔细看里面又没有什么非常签名式的那种技巧 combo 什么又没有但是最后出来就是 Janice 的编舞而且她只用了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就是非常流畅的就把那样一个编舞就无中生有就那样诞生了当时其实
比起惊叹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共鸣的感觉当然我拿自己跟亚尼斯相比真的可能有点不要脸我以前教英语嘛然后我可以理解是因为就是同样一个过程当你重复了太多遍之后就会变得没有感觉了就以前我教英语的时候教到一定阶段然后就不怎么被课了
有的时候上那种班课嘛然后上课的时候直接就随便拿一个作文题目出来把那个 word 打开开一个新的文档然后直接投到大屏幕上然后我就跟所有学生说好那我开始写了然后就直接当场就开始写然后一边写一边说你看这个地方可以用什么句式然后可能这个段落我是怎么构思的然后可以用什么结构等等的就是一边写就一边讲
然后还有一次我这个印象还挺深的当时我想给学生讲明白就是几种从句怎么用而且因为我觉得因为我教英文写作嘛就是英文的这个构句包括断句跟中文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嘛所以每次我要先给学生讲清楚英语的主句从句的关系然后还有这个断句的逻辑
所以当时呢加上讲从句的这个知识我就做了一件事就是我先写了一个最简单的英文的句子然后就一点一点往里面加从句就一直加一直加最后好像加到 200 多还是 300 多个单词就一个句子然后它不是一个就是简单的把好多个句子连在一起或塞到一起而是有主次关系的
这样一个极其长的句子当然这个可能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方法我想说的是当一个技能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个人其实是对输出新的东西没有任何感觉的就执行这一整套流程的神经信号通路已经太顺畅了你知道再走多少遍都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你敢在课上直接就这样这么做
亚尼斯的课对我来说产生了好几重的内心地震刚才我说的那个其实是一方面就是我重新意识到了机械重复有可能的对创造力的必要意义对于亚尼斯马尔秀来说这个其实也是他采访里面他经常说的就是他自己从小就是科班训练了芭蕾爵士踢踏舞等等各种各样的舞种
他现在所有的动作其实都是建立于每一个舞种的每一个基本技巧之上的他非常强调一个舞者绝对不是说你练一两天或者一两年就可以说自己是一个舞者了所以我在想就是这样的状态就这样舞感觉自然大量输出的这种状态一定是有大量的基础积累这个是不是一个人产生风格的前提
然后我想说的是第二个让我产生内心地震的方面,就是所谓的好或者所谓的一种专业水准,当这个水准已经过了一个既定的门槛之后,再去追求更高的水准的时候,其实那个更高的阶段或许是决定性的。
因为大师课上它跟一个普通的那种舞蹈师的教室的课不一样在于里面有 80%甚至可能 90%以上的学员其实他们已经是专业的舞者或者是舞蹈老师了像我这种业余的人其实相当相当少然后你就会看到几十个人在这种大教室里面大家基本功都非常好的情况下放在一起就那个对比就又开始突出了
会突然感觉到哇其中几个人真的是天赋异禀然后就是有一种格外突出的好就衡量好坏这个事情上在专业水平线之上的这些人你说他客观的舞蹈水平好吗那肯定所有人都是好的跟我这种业余的人比起来那肯定是好的但是所有专业的人一比谁更好这件事就相当相当残酷了
我有时候看日语男团啊就是 LDH 旗下的俗称工地团吧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就大大小小的那么多团几十几百号人都是专业舞者专业比赛选拔上来的但是你当看到像比如山本世界这样的人存在的时候就是那一刻才明白了天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Yannis 显然是那个有天赋的人然后在这个舞蹈教室里面
其中也有几个人就好像他们脑袋上有一个上天派来的一个什么东西在他们头上打了个勾他是被选中的一样我觉得好像所有人都看见了那个勾存在但是又所有人又都不说因为说出来的话这件事实在是太残忍了然后同时所有人又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选中的
当然可能别人没有想这么多吧,但是对我来说在大师课这个场域里面,对我冲击很大的就是我一直在想每个人身体里面存在的那个巨大的勾或者是叉或者是问号,然后对我来说冲击的第三个方面就是 Janice 她舍弃了她的舞者身份。
他有一个长期跟他巡回做教课的这个徒弟然后这个徒弟一直是他课上的助教在他的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助教在带所有的动作然后 Janice 本人他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旁边动动嘴口头知道但是每次他只要自己亲自去演示就那一两个动作就几秒钟的时间
然后所有人就是一种看呆了的状态所有人的脸上都有那种情不自禁的惊叹的那种笑容然后一边笑一边鼓掌然后我那个时候一度觉得我交的这完全不是学费就有点像看演唱会或者看演出的这个门票他所有的这种身体的动态那种浑然一体的风格
真的就是近距离现场去看跟你去看任何视频真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大师他不再定义自己为一个舞者他也无意想去作为舞者去进行他的事业而且他非常坦然地说自己完全跳不了 freestyle 比如在 Voguing 的 ballroom 里面是需要 freestyle
然后他就说他自己完全跳不了 voking 跳不了 whacking 我心里说实话我是不相信的就是我是觉得以他的能力他只要想他绝对可以所以我其实个人的看法是他选择的词是他说他不行但实际是他选择不去这样做就是在这个课里面有一个我看到的就是我觉得他脑袋上打了钩的人
是我之前在另外一个课上就见过的舞者他现在也是一个小教室的舞蹈老师我暂且叫他小胡老师吧这个小胡老师呢他是有自己专攻的领域的以我的理解来说可能是 afro 或者 jazz funk 这个舞种吧但是刚好我跟他以前一起上过一节课那节课教的是 voguing 然后
在那个课上面他就跳了一套 Vogue Fam 的编舞就是听众里面可能对 Vogue Fam 不太了解也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 Vogue Fam 它是一种有非常强烈的舞种风格的舞蹈就可以了就是它会区别于其他所有舞种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而且他非常强调就是在一些基础的元素之外这个跳舞的人他必须带有这种特定的气质和气场然后这个小胡老师他在这个课上不是教学的人他也是在学习然后他的演绎就让我惊呆了就是他是完全百分之百完美地还原了这个舞种的那种气场味道
当然更不用说他的专业能力足以让他还原所有的舞蹈技巧上面的细节但是他是一个完全不跳 voguing 的人他只是因为上这个课他才跳我无数次想去问他但是我没有敢问因为对方也不认识我而且对方也可能心里没有想过这么多就是你为什么不去 ballroom 你跳成这样你可以秒杀 ballroom 里面 99%的人
你为什么不在 Ballroom 的舞台上面跳我就好嫉妒然后后面我又一度很想问这集播可有点像我自己的内心戏发泄了就是在这个 Yannis 的大师课上面我真的很想问他你知不知道你是被选中的你是在这些众多的年轻舞蹈老师里面是展现出天赋的那个人你心里清不清楚这件事就是你还在这样一个小舞室教着教着课
然后有一些同龄的同学校的这些课班出身的老师是你的好的朋友在这些同僚中间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突出的这个天赋我真的好想对小胡老师说 please please 意识到但是我知道我真的说了人家只会把我当成疯子所以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是想表达我现在的一种心情就是我只能盲目地
甚至半带着祈祷的去相信但愿天赋除了能力上的发挥之外也可以引导人去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 Yannis 选择了让她的编舞在别人身上流传下去而不是她自己去进行舞蹈表演我觉得我能做的就只是去看到这些选择背后他们舍弃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舍弃的东西重量有多重
然后无条件的去相信他们选择的是值得他们去舍弃那些的哪怕这些舍弃的东西在我们这些庸人眼里都已经是珍宝级别的了但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才是真正能够表达他们自我的自己的语言让我很明确的想到用语言这个词来描述我想说的东西是在日本演员吉天阳的一个采访里面
因为他现在 50 岁还没有结婚导致会有很多记者一直问他有没有结婚的打算啊有没有喜欢的人之类的然后再有一次被问到你喜欢什么样的类型的人的时候他就说我憧憬掌握语言的人言语的人
然后记者就接话说你还考了汉字检定二级对吧因为吉田洋他有汉字检定二级资格这件事在圈内还挺出名的之前有一些出题答题类的那种综艺节目然后有时候会出一个很生僻的汉字问怎么读吉田洋都很轻松的能回答上来但是吉田洋说不是他说的掌握语言是另外一回事比如他就挺喜欢幼稚植树的
其实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是后面记者也没有再去展开问吉田洋也没有再展开去说了所以其实我有点想弥补这个遗憾就是我想言语的人掌握语言的人有语言能力的人或者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有自己的语言的人他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把它拆解当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拆解
我还是想尝试一下从几个小的面向去试图探索一下那些掌握着自己的语言的人自己的语言是怎么形成的很少有人能够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语言是怎样形成的更难以剖析它的构建方式就像假如我们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语言学训练我们是很难对自己的母语进行语法层面的描述的
但是幸运的是,这样的范本虽然很稀有,但仍然是存在的。
比如 20 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法国音乐家奥利维埃·梅西安之所以很幸运可以有这样一个范本可能也跟梅西安他也是一个音乐教育家这件事有关系就是他会不断地去讲课而且完成了两部在我看来是巨著的作品一本叫《我的音乐语言》另一本叫《节奏色彩与鸟鸣的理论》
或许听到这儿你已经大概明白我所说的稀有的范本意味着什么在《我的音乐语言》这本书里面他倾囊地享受了一切自己音乐中使用的乐理技巧他的音乐创造的起点是节奏
由他的音乐理念创造出了两种节奏形式一种叫附加时值还有一种叫不可逆节奏然后在书里面他就完全把这两种节奏是怎么诞生的然后原理是什么他都写过哪些作品是怎么用的完全说得非常的详细
1985 年的时候他在日本京都做了一次演讲然后在演讲上他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把他的这个不可逆节奏是什么试图给人讲清楚用了很多的例子他先从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些事物讲起
有一种对称性的结构在中古的建筑还有玻璃花坛造景里面是非常常见的它是围绕任意一个中心点然后形成整齐的对对称这样排列的存在这种排列方式你还可以在大自然的一些造物里面看到比如说树叶的脉络蝴蝶的翅膀人的脸和身体甚至古老的魔法阵
如果说把这样的排列方式对应到音乐节奏里它就是一个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都一样的节奏不管是顺行还是逆行都一样也就是说这样的节奏叫完全封闭的节奏而什么是不可逆节奏梅西安列举了这样几个例子比如说春之际里面的神圣的舞蹈中有两组舞者面对面一组见次下场而另一组持续不变
从戏剧的角度来说,想象这样一个舞台,舞台上有三个人物,第一个人物开始行动,然后他是主导剧情的角色,之后第二个人加入进来开始行动,他的行动受到第一个人的影响,而第三个人物观察到了前两个人之间的纠缠关系,但是并不加入,在旁边静静地看,不行动。
就像这样三组节奏也可以像戏剧人物一样同时存在第一组节奏不断扩大是带有攻击性的第二组节奏不断缩小是受到攻击的第三组节奏完全不变然后这样的形式乘以二就形成三股像线绳拧成的一种错综的脉络然后同时另外三股线是逆行的这样就又形成了一个 pattern
然后他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比如说有三个物体那排列组合的情况它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性增长的那就是三个东西排列组合的方式是 1 乘 2 乘 3 六种可能性那这个时候假如说你有 12 个东西排列组合那就是 1 一直乘到 12 就有 4 亿 7900 多万种组合那现在我们把这个物体的排列组合替换成音符
从一个全音音符到 32 分音符之间 32 个选择
那理论上这个可能性的数量已经大到就是穷尽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能完成的选择的可能性太多了所以呢梅西安就按照自己选择的顺序得出了半音阴界的持续时间然后把这个持续时间再从 1 排到 32 得出一个新序列然后再重复这样就是有三个结果然后按照上述的方式去叠加
这样呢就得到了叠加出来的一些排列组合然后有一定的整齐性比如说在他他举了一个他曾经写过的一个管弦乐队的作品然后里面就是第一层是由木管乐器制造的鸟鸣声不断提醒大家运动的这种统一性用的是三联音八分音符
然后第二层是用金属乐器的音色比如说像锣或者钟然后有那种长长的余音缭绕的感觉然后最后是弦乐演奏的各种色彩的音乐虽然他所说的所有这些他的语法他的音乐的骨骼的部分就是所有这些乐理的知识我不是很能理解
包括刚才说的那一大堆其实我也有很多没有懂的地方我只是有一种感觉大概是意思是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全对称而是用三层不同的结构有一定的对称性但是又有一定的差异化然后把它去进行不断的叠加我的粗浅的理解是这样但是我觉得它的音乐有几个组成部分除了刚才说的这一套骨骼
里面其实还有血和肉还有灵魂那我觉得就是他的血肉就是他的音乐感知形成的所受到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在他的书里面不断去重复的一个是他对色彩的感知另外就是他对鸟鸟鸣的这种感知
他从 15 岁开始就一直在法国的乡间去观察鸟然后为鸟的鸣叫去祭仆所以后面他的音乐作品里面有非常多契约去模仿鸟叫鸟鸣的声音
它不是总体性的就说就很喜欢鸟而是它真的会很细致的去记录每一种鸟的种类比如公园里的鸟花园里的鸟森林里的鸟然后麦田里的鸟灌木丛里的鸟高山上的鸟海边的鸟
然后比如说有什么黄梨云雀夜鹰等等所有不同的种类他都记得非常详细而且他不仅用录音机录然后回去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一次次的把这些他录的鸟的录音给他转换成谱子然后不断的去尝试用不同的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去渲染这个他想要的效果
对他来说色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是能看到音乐里的色彩的比如他会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写的这一个转调是蓝紫色第二次转调是金色然后第三次转调是绿色然后所有他写的这些乐章每一个音的颜色跟这些和弦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就会有这种一个非常明显的色彩的画面比如说他会描述他的作品里面有大面积的胭脂红的背景上有金色的螺旋升起然后蓝色和粉色的反光交相辉映然后一些彩虹色的反光和乳白
让人联想到某些蝴蝶的翅膀中的蓝色然后这些蓝色会随着光线的照射变成绿色和紫色像是一些猫眼石等等贵重宝石的那种光泽所以他自己评价自己说我不仅是一位音乐家还是节奏学家色彩声音的仕途还是一位鸟类学家而他音乐语言的灵魂就是他的信仰关于时间和永恒的神学论述
永恒既无开始也无终结而时间却有开始也有终结永恒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度量而时间却是运动的度量这就是他常识节奏的起点也即周期性重叠时间这样的概念在他音乐中的运用我觉得梅西安很了不起的一点是他非常强调他的信仰
而这种
又迷人又令人沉思的魅力体现在调试和节奏领域的数学的不可能上调试的转调不能超过一定数量节奏则不能逆行这种迷人的令人沉思的不可能的魅力实际上是体现在数学上的
对梅西安来说也是一种针对听觉这种感官体验 voluptuously refined 是以满足感官的方式仔细打磨出来的一种刺激性的成品所以我觉得梅西安真的完全配得上留下我的音乐语言这样一部著作因为它不仅有自己的完整的一套音乐语言它能够讲清楚
而且他非常明白语言的本质是什么语言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好大说大问题就用一个大文本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它又叫妙法莲花经妙法就是那个永久不变的终极的真实真理莲花是世人眼中的一种美丽的形象不真实也不持久
法和华的关系就是佛学里说的权实理实和权的关系权就是权力的权它在这里指权一之际为一时方便而采用的方法而实就是不变的终究真理所以法是实 华是权法是理 华是表法是所指 华是能指
法华经或者妙法莲花经这个题目就非常的矛盾和吊诡所有的道理都是不可描述的我现在要向你描述这个道理这就是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佛陀所说的是法不可是言辞相济面佛陀说他自己已经成就了方便波罗蜜能广演言教巧说诸法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
十大波罗蜜是十个成就无上究极菩提的根本资质十大里面的第七个就是方便又叫善巧方便 善权方便 方便圣智意思是用各种权宜的办法引导众生进入佛道而善巧方便恰恰就是我想讲的所谓的语言本质的一种理解方式
法华经非常经典的七御就是七个辟御已经成为了这部经典的一个标签其中最有名的火宅御出现在辟御品第三长者之宅失火他的孩子们在火宅内玩闹嬉戏完全不知不觉不经不步
长者为了引导猪子走出火宅,告知他们,门外有羊车、牛车、鹿车等稀奇之物,出宅可得知,猪子这才竟相持走冲出火宅。
在这个譬喻里面三车羊车牛车鹿车代表佛学的三个小乘生文乘圆觉乘菩萨乘因为众生的一些根性物性不够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小乘解决自己现实层面的苦难一旦被这些三乘这些玩具吸引出来
根性够了最后长者给他们每人一个大白牛车这个究极真理是唯一的大成火宅代表着三界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佛想要以善巧的方式去救众生所以以三车来吸引他们救他们出火宅
这个譬喻作为一种说理和引导手段,是这个故事里的佛或长者对众生或诸子所做的,也就是骗他们说外面有三个好玩的车,也是反华经这个经文试图去做的。
根据学者林健对"批语"这个词在梵文里的对照他发现可以对应到三个词,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类似于现代修辞学里的"比喻"第二类是类似于"例证"第三种是佛陀还有弟子还有圣贤的一些事迹常常强调因果业报在法华经里面只出现了前两种而在叙事上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时常混用
廖朝阳教授在《法华经的阅读论》一文中把法华经所用的方便善巧与文学阅读论、文学认识论联系到一起法华经所采用的就是以对象所知的语言作语打比方是传递知识的唯一可能的方式离域求法,结果是无限递退只有法随欲转,才有意义可言
廖老师是这样写的法和华的对立矛盾在经文本身采取的迂回诡诀的方式中消失于无形大乘佛教的经典也必须采用虚构的手段佛法是文典是假名而不是真理所以也必须随他音他静而转变不断经过解读的实践才能达到圣静
实际上在内核的 PPT 大会上我用了完全不同的一种方式去讲自己的语言这个题目有些不是那么外显的一套语言体系更像是从狭义的语言去认识和理解一个人我从一个人使用的词汇开始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比如日本演员剑亚人
在综艺节目里面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被主持人不经意地指出他使用的词大多是大和词和语这里解释一下大和词就是日语的一种词的类别它相对于日语里面从中国传过去的汉语和从西方传过去的一些外来语而相对的就是从日本文化里面诞生的独特的日语
以前也被称作为雅语就是文雅 优雅的雅随便举几个大和词汇的例子比如说书写这个词最常用的动词是 kaku 日语的这个汉字写作书本的书或者是描绘的描或者是画画的画而大和词和语则是 zuzuru 汉字写作点缀的缀就是角四旁四个右的这个字
坠这个词的原意是线连在一起就是把一些词汇串联起来的这种形象所以它表达的是一种认真书写特别是会让人联想到文学写作作诗或者写情书这样的场景
另外一个和语的例子是约会这个词就现在日本人都是说 date 嘛就是明显是英文的 date 来的这个词但是和语里面其实是有一个词叫 ouse 写汉字是相逢的逢和一个三点水那个赖户内海的赖
逢很好理解就是相逢见面相会嘛那赖呢它本意其实是就是河水湍流水流很急的那个地方所以它也有时机和机会的意思所以欧西逢赖它就是相会的机会
当然这些词或许感觉上是让人觉得更书面化或者更文雅但我觉得本质上它是更贴近某一种特定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比如说像悟哀这样的情绪让我最在意的其实不是说我要去了解这些词汇然后提升自己使用的字词的这种质量故意去使用它
而是我会去想就是这些词是怎么渗入了介亚人这个个体他的语言体系里面然后我觉得这个往往是牵扯到一整套个人选择或者个人风格的问题
再举一个就这两天的例子我最近很喜欢看 reaction 的视频然后就看了很多个博主然后最近就很喜欢看一个 youtuber 他叫 kstation2 然后他做了非常多这个 jpop 的 mv 的 reaction 就是给人一个非常直观的感觉就是很夸张很搞笑
夸张的从椅子上跳起来或者是觉得这个好听好听到抽搐就是有很多种夸张的表现然后他最近描述一首歌的时候然后他突然说了一个词这个地方简直就是 A grooveA groove 这个词就是他觉得这里又 aggressive 又 smooth 然后又有律动又有 groove 所以这三个词合成了一个词叫 A groove 然后我就觉得很精妙但是后来想一想其实
并不是说他用这一个或者是几个很精妙的词汇吸引了我
而是他的这一整套表达方式他的肢体语言甚至他在视频里面他的这个就是屏幕的比例的这个设置然后他戴的耳机他的帽子他的眼镜就是整个他的这个个人的装扮然后很多次我看完他的视频之后我发现在他的引导下其实注意到很多这些歌里面
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 beat 或者是 bass 或者是就很多这种 instrumental 的部分比如这个部分到那个部分的过渡它用了一个很特别的 beat 或者是有一个很丝滑的一个什么处理所以我觉得往往词汇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要去寻找很多水面下的东西然后我还很想谈的一个问题是
就是关于外语母语和外语对自己的语言的体系的影响的问题我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外语的非常积极的学习者我其实非常能够共鸣像李云还有多和田叶子这样生活在非母语环境使用着非母语做着文字输出的人
黎云使用英语写作之后,比英语母语者更加在意一个词的来源和含义。多河田叶子他有本随笔集叫 Expony,这个词在德语里面是指脱离母语的状态。多河田叶子在这本书里面写,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两个在发音系统中没有区别的单词走到一起,开始跳舞。
然后一个产婆冲了进来一个新的想法诞生了这个句子好像真的平平无奇甚至都不 make sense 因为它是很难翻译的单词走到一起开始跳舞这个单词用日语说就是 tango 就是 tango 舞然后产婆冲了进来产婆就是这个接生婆所以它是呼应这个句子后面的诞生产婆的日语就是 samba
所以是桑巴舞多和田写了这样一个句子描述一种诞生一种冲撞一种舞蹈他写这就是语言移民的特权对于那些停留在一种语言的人来说这是一门看似简单却很难模仿的艺术一些嫉妒的人只会算溜溜地说这不过是双关罢了而对于我来说我非常深知汤哥舞和桑巴舞的快乐
就像作曲家梅西安对待鸟鸣和色彩并将它们转换成音乐一样我实际上也在探索着某种转译技巧它不是一个语言对应另外一个语言的翻译而是借用多和田叶子的话
这恐怕就是多语言者的特权吧就是你可以不停地去体验各种各样的转移还有这种意外的重合带来的惊喜不仅仅是词汇上的还有语法上的发音上的韵律上的各个语言学层面上的在我看来每个人向外界输出的这套语言体系带引号的语言
可能是之前提到的舞蹈、音乐、文学,也可能是像我现在正在使用的普通的话语。语言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性,比如很多东西在变成语言之前是不存在的。我之前看了一个 TED 科普视频,叫人如何停止暗恋,里面提到很多方法,其中一种是 journaling,或者写日记。
我是一个断断续续会写日记的人所以我非常确信这不是一个该出现在这期科普里面的一个让人停止暗恋的好方法因为至少对我来说写下来一些想法只会是和最初
产生在你的脑子里或者感官里面的那个想法或感受不一样的一个东西不一样的一种描述又或者是像催化剂一样把它放大了变强烈了只是因为叙事的角度和手段不同各种各样的罗生们在今天也在不断的上演我如果用一种非常任性的后人类的角度去看语言那还有一个特性就是
自己的语言也可以自动的运行特别是那些已经相当成熟了的语言体系像是一种自动驾驶的状态当然我这是从纯粹从理论角度开始胡说八道了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或者一种错觉吧比如说文德斯拍纪录片的时候那种对景和物的摄影方式比如楼叶的对摇晃镜头的使用又或者梅西安的不可逆节奏
他从自己的语言已经进化到语言在表达他自己当一切付诸语言的时候一切都是虚构一切都是随缘而变就像佛学讲的无一切事物皆无恒久不变的存在主体
佛学也讲因缘事物虽然无自性仍能在变动不拘的生命之流中依他因之成就而生灭诸多因缘相待互依并没有一个终极成因但正是它的虚构性消解了真和假的矛盾和距离廖老师在写《法华经》的文章里面写离经观经深还在经文中
他下一句写的是离姻缘而观姻缘观姻缘者仍在姻缘之中同理离我观我则观我之我仍为我的一部分就是在这一刻我觉得廖老师的语言到达了我以上就是本期节目内容不可理论带你用理论理解生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