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磨蹭”“马虎”“优秀”“聪明”“听话”...你是否经常会用这些词语来描述孩子呢?本期节目我们讨论了父母们下意识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以及“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负面的标签会塑造孩子的自我认知,形成消极的自我;而正面的标签会过分强调固化思维(fixed mindset),使孩子认为优秀的特质是天生的,时刻感受到被期望,被要求保持优秀,而背上心理负担。
负面标签的目的常常是纠正问题行为。不妨尝试对孩子发送一个“我信息”(I-message), 通过客观描述行为,行为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感受来传达我们的需求。正面标签的目的常常是激励孩子。着重赞赏孩子的内在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智慧,弱化外部的成就和结果,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growth mindset):过程大于结果,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和勤奋来培养。
你也经常给孩子贴标签吗?是什么行为让你当下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讨论(比心)!感谢大家收听!
主播诗琰: 3岁男娃|CMU+MIT | 前华尔街投行+MBB咨询
主播Carolyn: 4岁+半岁 两个男娃|Cornell + MIT| 前四大咨询+硅谷大厂产品经理
小红书:@Dear Me 不期而育
公众号:不期而育
+v:dearme_kiki
《不期而育》是一档分享育儿理念,家庭成长,和自我觉醒的栏目。诞生于两位学霸妈妈诗琰和Carolyn每周的越洋电话,彼此倾听育儿过程中的烦恼,分享探求内心,自我成长的时刻。加入我们每周的闺蜜talk,聊聊带娃,家庭关系,育儿愈己的瞬间。把这里当成我们的safe space,释放内心,聆听自我。感受来自好友的无条件接纳,获取最中肯的建议,彼此赋能,共同成长。
跟我们一起,不予期待,松弛养育。
视觉设计:极个别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