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读书,读书不止大家好,我是魏小赫今天要来聊一个大家可能都知道可能也都读过的作家他就是海明威你读过吗?读过的话可以举个手
我相信应该都读过吧不仅读过而且还看过他的照片然后知道他的一些八卦他可能是 20 世纪最著名的一个美国作家我在 2021 年的时候做过一期节目分享他的很重要的一本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下那期节目在之后读了一本关于他写作《太阳照常升起》的一个专辑
《流动的盛宴》
这是他晚年写的回忆他年轻时候在巴黎的那段岁月这本书非常好看那这本书里呢也有很多的八卦我们就来聊聊这本书
关于海明威,其实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争,他也热于去当一个英雄,他会拳击斗牛,喜欢各种运动,还喜欢钓鱼,他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体。
经历了四次婚姻他人生的最后呢也是用一把枪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在此之前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已经非常成功的但是疾病缠身的海明威开始回忆过去他写下了这本《流动的盛宴》他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回到了那个神采奕奕花采流动的巴黎
在这本书中他记得很多很多的过去他记得他自己写作过的咖啡馆记得夜里走过的卢森堡公园记得塞纳河畔的街道记得莎士比亚书店记得昂贵的米香饭店还记得斯坦因小姐的客厅记得他自己住的狭小的公寓还记得和菲茨杰拉德的交往
记得和哈德利幸福地相拥哈德利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在这本书当中一切都还没有正式开始好的坏的都还没有正如他在书中写到的那样我们那时都年轻什么事都不简单
甚至连我们遭遇的贫困突如其来的横财头顶的月光事情的对错甚至我身边在月光下沉睡之人的呼吸都不那么简单那时我们非常穷但非常快乐我觉得这句话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的一个主旨就是穷并快乐着
毫无疑问这个流动人盛宴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书就像保罗奥斯特的穷途末路如果你没有读过的话我也推荐那是保罗奥斯特他的一个回忆就是任何成工作家的早年回忆回忆他的艰苦岁月都会让人尝到一种原来如此果真如此的甜蜜忧伤的味道
因为记忆的追光会让一切都裹上一个怀旧的滤镜毕竟那个时候作家还不是大作家他很穷但是那个时候很单纯那时候充满可能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年轻
因为年轻所以贫穷就不成为问题相反正是因为贫穷一切似乎才值得去讲述没有人要听富人的青春啊富人的青春好像就有种炫耀的感觉同时呢也没有人想听潦倒的中年的故事那太凄惨了只有年轻的穷日子才会发光这两者缺一不可又要年轻又要是穷日子那
海明威他就抓住了那些发光的日子并且还带出了一条银河关于斯坦因、毕加索、乔伊斯、菲茨杰拉德很多星光熠熠的人都在那个时候在他的青春时代然后也被他记录到了这本书中至于我们这些读者我们是站在地上仰望星空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盛景就会有一种
流连忘返的感觉就像你看《午夜巴黎》
如果你又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话那么你肯定会和主角一样的激动光是这一串名字流动的盛宴就已经呈现出了轮廓但是不止这些海明威在这本书里仍然充分地发挥了小说家的记忆写出了一个出出茅庐的写作者一个年轻作家的动荡的生活以及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所以这本书里也不只是细节还有很多的八卦
《流动的声音》它是一本回忆性的书它写的是 1921 年到 1927 年的日子那是他在巴黎的最初的岁月 1921 年的冬天他和他的妻子哈德丽一起来到了巴黎那在这本书当中呢就有很多在这些日子当中他的工作他的友谊还有他的爱情他和哈德丽的关系
这三个部分我觉得是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在进入这三个部分之前呢我想先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列一个年表就是来回顾一下就从 1918 年到 1927 年之间年轻的海明威他经历了什么他的一个状况大概是怎样的
首先简短的介绍一下海明威他的一个成长,他出生 1899 年,是一个世纪之交的孩子,然后呢他是从小镇长大的,他小的时候呢就是会经常和他的父亲一起去钓鱼打猎露营,这些都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成为了他日后的喜欢冒险的一种性格的一个原因吧。
他后面上学的时候呢就非常喜欢这个写作喜欢文学然后高中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去报社担任了实习记者那这个记者的写作生涯对他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他的小说的写作风格比如说喜欢用短句子啊短的段落啊尽量使用动词非形容词啊这些都和他的记者训练有关然后 1918 年的时候呢其实他才多大他才
19 岁然后呢加入了红十字救护队前往意大利那个时候正是一战没有几周呢他就负伤了然后呢其实他战争没有参加很长的时间就负伤了去米兰治疗认识了一个护士然后呢他就把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就是永别了武器
当然这个小说是后来才写的然后过了几年 1921 年他就和这个哈德利结婚了哈德利他家里背景还可以哈德利有一个信托基金是他的银行家祖父给他投的这个基金每年会给哈德利提供 2000 到 3000 美元的零花钱
海明威去到巴黎的时候一开始他是辞掉了工作的接下来的五年的时间这笔钱就是他们的唯一的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他同时还会写一些稿件但这个收入很不稳定所以早年的海明威一直都是靠他的妻子的这个收入很大一部分后面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如此啊
然后呢 1921 年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菲茨加达德出版了《人间天堂》并且一炮而红成为了当时美国非常红的一个作家但是这个时候海明威还一品如洗而且名不见经传到 1923 年的时候他和妻子一起去了潘普洛纳奔牛节这一年的 8 月份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了叫《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之后不久他们的孩子出生了
那这本书呢是印了 300 册非常少同样 1923 年啊这个菲斯杰拉德呢每周都有小说问世但是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杂志愿意发表海明威的小说所以他的这个处境还是非常惨的
然后 1924 年他几乎每天都到丁香园咖啡馆写作彻底没有工作了他的第二本书也出版了叫《在我们的时代》原本计划首印 300 册但最后只印了 170 册这个时候也是海明威最穷的时候家里甚至没有钱给孩子买奶粉
他说我向每一个人借钱甚至从我的理发师那里借了一千法郎我还去纠缠陌生人然后呢他为了对付这样的穷日子就是每天不吃饭他后来说他甚至会去偷袭卢森堡公园里的鸽子如果逮住了呢就拿回家去炖了
他洗澡呢也是在河边的一家公共浴室洗澡总之过得非常的穷这一年呢他也认识了菲斯迪亚德同时他又组织了一个旅行团一样的一个队一队人马又去了第二次去了这个潘普罗那奔流节然后到 1925 年的夏天
他又去参加了奔牛节去西班牙关于这趟旅程其实他是和一帮朋友一起去的这帮朋友的关系非常的复杂中心是一位夫人然后围绕这位夫人周围的是几个男人一个是这个夫人的正牌男友还有是和他有过一段关系的情人还有一个就是海明威他和这个夫人的关系也比较暧昧
然后这一程同行的还有海明卫的妻子哈德丽然后还有另外的朋友总之在围棋一周的奔牛节上发生了许多事情一方面是嘉年华时的狂欢
他们都每天每天都在喝醉然后一方面就是几个人之间的这种隐秘的幽微的对抗冒犯和紧张的两性关系这场奔牛节的旅程就成为了后来《太阳照上升起》的核心部分在这本书当中他就把他的这些朋友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在某些层面上这些人物都变得更加的堕落和极端
但是只要是当时巴黎文艺界的人可能都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出这些人的原型到底是谁所以这也使得后来他的朋友们在读到这本小说之后非常的震惊他们不敢相信这个海明威竟然就这样把他们卖了而且卖得一干二净当时他这本书的写作很快就是夏天的时候去奔牛节然后九月份的时候他就完成了手稿
这本小说最开始斯坦因就读过了斯坦因
给他的评价是迷惘的一代就是说海明威这一代经历过战争的在战争中服役过的人都是迷惘的一代因为他们不懂得尊重喝酒不惜命海明威借来这个句子但是他并不认同他认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迷惘所以他并不是很同意但是这个句子却升华了这本小说的人物的行为那些醉酒涣散消沉啊
不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被一场不光彩的战争毁了而这本小说反映了一种时代的氛围最后他也没有用这个迷惘的一代作为书名而是把它放在了全书的最前面然后他从圣经当中找到了更有分量的词语化作了《太阳照上升起》这个书名那同样是这一年宝林走进了海明威的生活而且他还出版了一本春潮专门嘲笑社务的安德森然后就是 1926 年到了 10 月份的时候
他的《太阳照常升起》出版了而且一发行就发行了 5000 册海明威说我并不想把这本书当成一个空洞苦涩的讽刺而是一个 guest 悲剧世事万千永恒的大地成了主角
然后同时他和哈德利正在处理离婚 1927 年 3 月 11 号海明威和哈德利正式离婚 5 月 10 号和保林结婚这就是他从 1921 年到 1927 年的一个大概在巴黎的日子他从一个一文不明的穷小子然后到开始
被大家认识的作家他出版了一个他最重要的作品同时呢他也离开了他的第一段的情感关系然后找到了一个更有钱的年轻的新的妻子同时呢他也和他曾经的一些恩人一刀两断
在这本《流动深夜》当中实际上写的最多的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友谊还有他的爱情关于这个工作你会发现确实就像我前面说到的就是有一种滤镜这个穷小子每天守着咖啡在丁香园咖啡馆写上一天
他好像有一种自信他虽然没有人发表但是他认定自己的小说一定会发表的他按下决心还给自己打气他写到我必须写一个长篇我可以按耐着直到我自己忍不住必须写的时候那后来他果然写了
他不停地问自己我最擅长的题材是什么我最了解的在乎的人是什么那在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过去了虽然那个时候他写的这个工作还没有成果但是那些拼搏的日子还是能够让人很振奋的
同时在他工作的时候他的生活也非常的穷困他写了很多他很穷的事情比如说他写到我在勒姆瓦那主教家是一间两室公寓没热水没洗手间只有一个防腐便筒对蹲惯了密西根户外厕所的我也没什么不方便然后没有钱买书只能到莎士比亚书店借书
不过那时我们并不自诩穷人我们不接受这点我们觉得自己是高尚的人我们所鄙视的人们则挺有钱不去相信他们就对了我们吃喝的价廉物美我们共勉的踏实温暖我们还深爱彼此
他提到一些很贵的地方比如说米香饭馆他自己就去不了但是他说那一次我看见乔伊斯一家在这里吃饭他还写道在饿肚子时更能领会赛上了更懂得他如何描绘风景了他确实很穷但是一个成功的作家在回忆他的穷日子的时候其实是有一种一苦四甜的那种感觉的除了这些穷日子之外他还写到了很多人写到了一些年轻时候的友谊
比如说写到了斯坦因写到了庞德写到了艾文西普曼不过呢小说家的回忆啊一定都不能全信因为当你看到他用精彩的对话来写这些回忆中的人物的时候就知道他必然是带着某些创作本能的比如说他就将斯坦因塑造成了一个跋扈的罗马皇帝
他也把菲茨加德塑造成了一个有些神经质的病人将菲茨加德的妻子折达塑造成了一个嫉妒心极强的疯女人当然他写得生动极了特别是菲茨加德对于他的第一印象还明为做了大段的气质如微的描述我来念一下他写的
他写斯特克那时是个大男人但长得像个少年一张脸介于俊秀与好看之间他金鬓发高额头眼睛清奋又友善一张爱尔兰人的嘴嘴唇细长娇嫩如果长在姑娘脸上就相当漂亮了
他的下巴结实,双耳周正一个不算突出但帅气到近乎美丽的鼻子紧摄而鼻自然够不成一张英俊的脸但他的脸色金发与嘴唇就够了那张嘴让你难以捉摸等你熟悉他的脸就更加难以捉摸了紧接着海明威描述了他们一起去里昂取车的过程
这个斯科特就是菲塞加德一开始就迟到了到了现场还没发现这个车子竟然没有顶棚然后他们不得不在大雨中开车到了酒店之后斯科特更是几乎发神经质一样的要求看医生要求和泽尔达通话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尽管海明威在文章的最后加上了这样的一句话他说读完这本书就读完了不及的盖茨比我明白了无论他的举动如何必须理解他的病态以及我应当尽我可能地帮助他做一个好哥们但是他没有写到的是后来他与菲茨加德几乎决裂事实上他和几乎所有的朋友们都决裂了不仅是朋友还有他的导师和领路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蛇屋的安德森还有斯坦因
是蛇舞的安德森为海明威疏通了关系把他送到了巴黎左岸的文化圈的中心斯坦因也交给了海明威很多东西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两位作家的影子但是很快他和他们都一一反目了其中他对蛇舞的安德森非常残忍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去讽刺他
他对所有对他有恩的人都以非常冷酷的方式和他们决裂了按照他的传记作家斯科特·唐纳森的话来说海明威很难接受自己受惠于人他也不喜欢和人走得太近特别是同行对于友情他也不愿意有人来穿透他的盔甲
他去世之后的葬礼前来到年的都是他的一些运动伙伴没有一个是作家菲加加拉德在 1936 年的时候曾经写道过说海明威和我一样都病得厉害但是我们的病症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他的趋势是狂妄自大而我的则是向抑郁的方向发展
那前面提到他和很多人都反目了那其中呢也包括他的爱情第一次看流动的盛宴的时候我只看到了他和哈德利的相濡以沫他用了不少的篇幅来写他们家的生活还名为哈德利儿子邦比还有他的猫叫 F 普斯一家人是其乐融融虽然很穷但是生活非常的美好但是在这本书的末尾就是流动的盛宴的末尾他写到了这段婚姻的破碎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有点云里雾里就是海明威甚至没有在这本书当中直接写出日后成为他第二任妻子女孩的名字就是宝玲他只是把它简化为妇人中的一员你听这个词会妇人中的一员
他是这么叙述的用的是比较疏离的第三人称好像是在讲陌生人的故事在这些妇人到来前我们中间已经插进了一个妇人用的是最古老的办法一个未婚的年轻女子成了一个已婚女子暂时的好朋友
于是来与这对夫妇生活在一起,然后不为人知地天真无邪而又无情地一步步地夺取了那个丈夫。那个丈夫是个作家,恰有在艰难地写作一本书过于忙碌也没能好好地陪自己的妻子,
有个朋友陪她那自然是好但结果就不大美妙了当写作结束后身边有了两个诱人的姑娘其中一个心情又陌生如果这个男人够倒霉就会同时爱上他们俩我发现她在写这段事情的时候用的是第三人称然后好像自己非常的无辜甚至在暗示是这个妇人中的一员就是这个宝玲她
接近了他自己然后诱惑了他导致呢他同时爱上了他们俩然后接着呢叙事变成第二人称显然他也很挣扎他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他自己你说谎你厌弃说谎谎言摧伤着你每一天都变得更加危险但你日复一日的生活仿佛身处战争
从第三人称到第二人称最后是第一人称他终于写到我们在一起那些不可思议的欢愉自私与背景起义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一种无法抹杀的可怕快乐于是黑色的悔恨对罪恶的仇恨和悔恨到来悔恨至极这里写到的就是 1926 年的冬天他和哈德利在瑞士度假的时候遇见的这个叫宝玲的女孩还以为她自己已经别恋了
当时他非常痛苦但是他还是选择离开了哈德利 1927 年 1 月哈德利同意离婚了然后同年没过几个月之后呢他就和宝林结婚了他和宝林的婚姻也只持续了 10 年到 1937 年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叫玛莎的女子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没为您是晚年了所以他
对于早年的这一段经历呢这段情变呢是显得是有些悔意的他写道关于他人如何插足我们的感情我从未退为责任我知道自己的过错而且随着我的一生日益清楚起来
一切罪者都归我仅有的一位毫无责任的便是哈德利他最后逃脱了这一团糟嫁了一个远比我好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了忠于不可得的人他很快乐也配得上这快乐
总之他在这本《流动的深夜》当中塑造了一个完美妻子哈德丽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善待保林他似乎有些指责保林他写道那年冬天中途他又开始沉稳无情地逼婚他从未破坏自己和妻子的友谊也从没失去一寸优势总是步步为营表现得全然纯洁无辜尽心地选择离开的时机离开的时间恰好尝到你会刻骨铭心地思念他
他将宝林划到了那个他仇恨的富人阶层我憎恨这些富人因为他们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支持我鼓励我这个是他一生的矛盾点他这个人非常的矛盾他憎恨富人但是他又渴望成为富人可以说他在巴黎这几年是过得非常穷的但是和宝林结婚之后呢他第一次摆脱了贫穷
在和宝玲结婚之前,宝玲的叔叔就预付了他们在巴黎租住的公寓的租金,他们结婚的时候,他的叔叔又给了他 1000 美元的支票,就宝玲家还挺有钱的,然后到 1931 年他们准备在美国购房的时候,他的宝玲的叔叔就将 8000 美元作为购房礼物送给他们。
所以呢他和鲍林结婚之后他的生活条件是好了起来然后呢他的书一本接一本的出版他去非洲打猎去参加西班牙内战名声一步步的升高越来越富有但是但是那些透亮的快乐的日子似乎一点点的远去了
总之在回顾青年时代的时候,他为自己那时候的贫困加上了近乎神圣的光环,而且在作品当中一直将富人作为一个阶层在攻击,但随着时间流逝,他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他们的陪伴下度过的,他也进入了富人的这个阶层。然而在《流浪的盛宴》这本书当中,一切都还未正式开始,海明威还没有成名,
不用和朋友计较名声没有遇到另一个女孩没有出轨没有成为妇人可以坦然地批判她们他写下流动的盛宴到底不仅仅是 20 世纪 20 年代的巴黎不是那个乌迪艾伦的这个物业巴黎它是海明威自己的故事的开始这个故事里藏着这位天才日后的所有的秘密
所以如果你对海明威感兴趣的话我觉得这本《流动的盛宴》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因为它确实在技法上也非常好然后同时呢又能够让你看到海明威的早年生活的一些切片看到海明威他的背叛和贫穷然后还有他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好的那关于这本流通盛宴就先分享到这里关于海明威其实之后还可以继续的来分享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的长篇小说其实我觉得没有那么好看特别是永别的武器但是他的短篇小说确实很不错有机会可以再来好好聊一聊今天呢就先到这里对了如果你喜欢不只读书常听这个节目的话记得在你收听的平台订阅
希望我们都能够有闪闪发光的日子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