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 Miriam 欢迎收听 NOW.ly HR 在节目当中会邀请各个产业的人资工作者来跟我们分享那今天邀请到也是一个最终数很多的自媒体网红就是他的账号叫做菜脑必修课的 Coco
因緣際會下發現 Coco 以前也是在做 HR 所以就覺得哇 他現在是一個創作者然後也是靠自己在教 Excel 來去做自己的主要的工作收入覺得超級酷所以想要邀請他來跟大家做分享那一樣第一題先請 Coco 先簡單摘要你的學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好
大家好 我是 Coco 其實呢 我本身是德文系畢業的就我不是什麼資訊相關的科系啊或者是人資相關的科系我是非常的純文組的學生那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傳產做歐洲區的業務助理主要就是服務國外的客戶
后来因为有想要出国的念头刚好我的母校又有一个职缺所以我就回到我们德文系系上担任系办的行政助教
那这个就是教育类型的工作我不是说本来想要出国吗可是那时候就是爆发了疫情导致我没办法出国我觉得其实在大学里面工作是一个蛮舒适圈的地方比较适合退休也不是说它很轻松还是怎样但相对来说会比较没有挑战性所以我就开始想着说诶
那我还可以做什么工作我要转职到哪里后来我就决定转职到人资那我是零经验转职到人资当时是借由 Excel 的能力被录取到这个游戏业的人资那当时我们公司是做
代理韩国日本的手游这样这个跨的其实蛮大的就是你原本其实是在系上做行政助教然后转行到人资这个决定是怎么下这个决定就是比如说你在行政助教你可以变成比如说去补教业啦或者去做科技业做业务助理或者做什么专业助理之类的就是你的选择很多当时怎么下决定要转行到人资
在转折过程中我就发现其实文组的职缺的薪资天花板真的蛮低的尤其像我们这种学语言好像会了一个语言然后就可以做行政可以做业务这个也可以做那个也可以做但是又有点什么都不精不是说很专业后来我发现科技业的人资又或者是
人力仲介的公司他们都是有机会打破新之天花板来到百万年新的所以我那时候就开始往人之领域相关的职缺去投人之领域它其实有分蛮多的比如说可能教育训练或是专门招募的或是薪酬后勤等等之类的
大部分的人资工作都要求你一定要有人资的背景或是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是学经历但是我没有所以我就一直找我就想说我最厉害的就是 Excel 了那我一定要找到一个公司他们的人资需要很厉害的 Excel 能力就有真的找到因为那时候大直缺就写着
我们需要强大的 Excel 能力的应征者那我就想说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这样蛮好奇就是听起来你当初选择 HR 的原因是你发现以文组来说如果你要取得比较高的薪资可能科技的 HR 是一个可以满足你薪资期待的一个职务对中小企业可能还是会觉得
把人之跟行者比较分不开吧就是比较没有那么专业那好奇你实际上进入到软体业就是游戏业做 HR 之后这个薪资或是说这个工作环境是否符合你当初的想象吗薪资是有但是
但是工作内容跟我一开始想的有一点不一样在我从事这份工作之前我想象中的人知是就是我可以替我的同事们发声争取应该有的权益我可以站在劳方的角度来提出一些同事们的需求然后让整个组织更有向心力就是让同事们觉得
这公司是为我好的这样子但事实上
没有我必须站在资方的角度要提升公司的产人找人才也要找到高 CP 值的人啊不能找可能零经验的人等他进来再慢慢教慢慢学习我觉得这是跟我想象中比较不一样的就是我已经从劳方转到资方的角度了听起来你进入到你 DFHR 工作之后其实心知肃复很期待的
对是有符合我的期待这件事情很激励大家就开始鼓励大家哇原来那是人知是一个可以接近高薪资的职务就是欢迎大家转职到 HR 后来反而跟你想象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是你自己在身份转换上的一个很大的立场的冲突就是你原本以为说你当 HR 你可以有很多事替劳方发声但你真的变成 HR 之后你其实就会觉得我好像应该要更往公司靠拢一点点
没错就是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而不是单纯把自己当作就是员工啊劳方然后去觉得为什么这这么不合理那个这么抠什么之类的好奇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有这样子的 hit 让你有这样子的一个领悟或是想法
就是当时我虽然主要是做薪酬相关的但偶尔也会支援帮忙招募新同仁进来嘛那当时呢我就想说我们就找一些可能个性比较好但是专业也许他进公司之后再慢慢磨练慢慢学习也没关系但是跟我另外一个
人资的同事的想法就会比较不一样他会觉得要直接找到直接上手工作我们不需要再花太多的时间成本来教育他来让他慢慢学习所以可能
会比较不适合社会新鲜人吧我在想没办法给社会新鲜人这些机会所以可能就是在用材的这个效益上就是跟你当初我想的会有点不太一样那
蛮好奇就是你在游戏业做 HR 之后就直接到你现在自媒体的这个角色吗我中间就去德国打工度假因为等疫情一结束然后德国一开放我就马上离职去德国打工度假了然后打工度假完回来呢我当然还是想要继续从事人资这份工作因为我自己真的还蛮喜欢的但是
我之前是在台北工作嘛后来回到台中这边找工作就条件比较不符合我的预期薪资呢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所以我就在想说诶还是
我来试试看自己接案这样所以在你这个经验上其实台北跟台中真的有很大的落差吗大概差到多少啊有我觉得真的是薪水还是蛮有差的然后我印象蛮深刻的有一位面试官就是某一个产业然后他就跟我说
台北的薪资 4 万元相当于台中薪资的 3 万元他说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然后那时候就想说台北跟台中物价哪有差到这么多我觉得就是真的是北中人薪资还是有差就算是同一份职位薪水还是差蛮多的
那浩琪你当时有尝试在德国打工度假的时候有尝试在当地去寻找人资的工作吗有有有我那时候有在
那边就是杜塞道夫那边有蛮多日商或是中国企业在那边进驻然后我就往他们的公司去找一些人资相关的工作我本来想说在德国的外商做人资这份工作是 OK 的但是他们还是希望你是懂德国的这种法令对对对法令知识这样子
其实是有得到面试机会但是实际聊聊之后发现这份工作内容是做不来的那好请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你在德国面试人之工作的经验他们的工作内容大概都是哪一些呢比较多是向外我都是找外商嘛可能是中国公司啊日本公司他们就是要找中国人或是日本人这些招募的工作
比较偏向是这样然后让他们去了解可能德国的法律相关的知识啊然后带他们进到德国然后帮他们安排一切可能住宿啊还有办签证啊之前也是有办签证的经验所以这部分是还蛮 OK 的帮他们办签证等等之类的
听起来就是在德国这边其实因为可能要比较多外籍认识 Hiring 的所以在法规这块的熟悉就变非常重要对对对
我刚好听到你提到说就是回到台湾你回到台中你还是想要找人资的工作因为你还是蛮喜欢人资这份工作的所以也好奇你最喜欢人资工作的哪一个环节就是什么样的原因你会很喜欢人资这份工作就是我真的每个月都要用 Excel 来计算可能薪资啊人力成本劳健保这些资料报表然后其中我觉得最特别的是就是每年的一月
大部分在农历过年前我们是要去申报这个综合所得税的扣缴申报帮公司申报嘛然后纳税医务人士在 5 月就会有这些数字去缴税那时候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新的东西
我的公司算是蛮新创的是没有前辈可以教我怎么去做这些申报税务的工作所以我就自己去上一些国税局的线上讲座然后上网研究了很多很多的资料也做了很多的笔记后来有跟财务部就是紧密的合作在农历过年前就顺利完成申报
有做過申報的人一定知道政府的申報的軟體真的是我覺得用起來很像 Windows98 的那種軟體比較不直覺不人性化但是
顺利申报完成之后我真的觉得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然后想说如果每年一月都可以做这件事我会很喜欢这样每年都可以做这件事你会很喜欢因为它真的会用到很多 Excel 的
然后去整理资料啊弄一弄啊最后生出一份表格再把它上传到那个申报系统我会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听起来就是 Coco 你在人质工作里面你很喜欢的环节其实很多是跟资料整理有关的对对对听起来可能像是把一些需要的表格然后从资料库里面捞出来
把它打包好然后送出去这个过程其实是你很享受的对那好奇就是你的 Excel 的能力是在什么地方或在什么时期学就是习得的呢?我其实在我大四的时候那时候其实就是开始在想说我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呢
我就想说好我就先去实习那时候找到第一份实习工作是行销实习生然后呢我的主管就有跟我说 Coco 你以后要进入社会你第一个要学的就是 Excel
因为我那时候根本就是 Excel 是完全看不懂任何的函数我主管就给了我一个 Vlookup 的这一个函数的架构然后还给我一本 Excel 的工具书我就开始慢慢去研究后来认真学真的把 Vlookup 给学习起来之后我就觉得天啊这就是
懒人的福音因为我就是一个很讨厌做重复工作的人也不是说很细心的人但是透过 Excel 我可以就是把我需要的东西然后透过函数公式这些等等整理出来然后变成一张很完美的报表我就觉得很棒
所以从那时候实习开始我就一直在看各种 Excel 教学的 YouTube 影片自己去学说我学这个可以做了什么学这个可以干嘛后来在担任业务助理的时候又学到了枢纽分析就觉得天啊这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我又继续去钻研就越学越有兴趣
这样听起来是你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的主管就直接给你了就是这个指令对对对直接告诉你说就是出社会一定要会这个东西那回过头来就是嗯你在人资工作上你很享受的是一 sale 那你最有挫折或是你觉得人资工作最难最棘手部分会是什么
招募我在担任人职之前就以为招募很简单啊不就看看履历然后找人进来就好了吗
没有其实是要取得应征者还有跟我们公司方面的期望薪资的平衡真的很难就是应征者可能会希望是比较高的薪水一定是这样但我们能给的薪水就是这样然后还有很多我们开出的职缺的条件比如说我们开出了 5 个职缺条件要找到 5 个完全符合的人才真的超级困难的
就觉得招募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一般人想象就就是看履历找人而已啊但是真的太难了所以这边就是那个工商我的招募漏斗课程对真的可以从很多个一样都是从数据里面去分析你是什么样子的原因是看直播的人很少还是面试的人很少还是录取的人很少还是报道的人很少
对然后一样可以从这些数据里面去探索出你的薪资究竟是不是太低有时候如果其实录取的人跟报道人是足够的话那可能只是在前面的转换比较困难那或许又不见得是薪资的一个原因对也是蛮有趣的一个数据分析的过程
一定要去上课招募肉的因为 Coco 目前其实你的 Instagram 已经就是破了十万大关了你自己从离职经营自媒体到现在多久的时间啊
假设从我结束德国打工度假到现在大概一年半那我那时候就是从德国回来嘛就是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我就想说好那我就是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来试试看接案
这件事然后经营自媒体看有没有可能靠他来帮自己增加收入等等那假设一年后我真的失败了我也非常心甘情愿回到职场从最低的可能比较基层的工作开始做起我都是 OK 的就是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
那也好奇因为你的工作经验还蛮丰富你刚刚提到你在大学时期有做过行销的实习然后你出社会之后又有做过业务助理然后又后来到德国打工度假后来回到台湾那一路到现在做自媒体所以好奇你自己来说你对自己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是长什么样子呢其实
我不是一个会做长远规划的人我只会做真的是短期啊半年内我当时就是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嘛现在也一年半了就觉得哦我好像真的在创业了然后我希望之后可以让我自己的
我的工作我的接案这些东西可以更稳定就好了我其实也没特别做什么职业规划我是很拼的人就是走一步算一步这样不稳定的意思是
稳定的话就是指说整年的营业额跟我预期中的差不多我有给自己分配说可能我在数位商品至少营业额要多少在直播课程营业额要多少然后接政府企业的这些讲师的工作至少收入要多少有达到目标我就觉得很满足了
其实这些应该都是把它奠基在就是你现在所使用的 ESL 的能力中对不对对对对所以下一集我们其实有跟 Coco 聊更多就是关于 ESL 这一块就是从学习然后到应用以及对 HR 的帮助
因為其實妳自己也有在遊戲業當人資一段時間然後妳也是經營手就是 CNB Payroll 這塊跟早木那如果我們的聽眾是還沒有進入人資領域的人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嗎
我觉得熟读劳机法真的很重要因为可能你的同事们他们会直接问你说我特休可以有几天或是这加班费怎么算你不可能说等我一下 Google 一下之类的所以熟读劳机法很重要然后我觉得不要有太多的粉红泡泡你可能会觉得
我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知道所有员工的薪资这样子但是我后来觉得有时候我宁愿不知道就是因为知道就是你一定会有一些多少
多少的不平衡之类的然后自己在那边内耗然后我觉得当你担任人资之后啊你一定要拿捏好就是劳资双方的平衡因为你当人资你同时是资方你同时也是劳方所以你要懂得去取得这些平衡就像当律师一样嘛
你要辩护的人的立场可能跟你不一样但你是他的辩护人你就必须站在他的立场去思考主持人:主持人是很切身之痛下的建议
其实就是你刚刚提到说你里面不晓得别人的性质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其实我常常都会说人力资源发展它就很像是你的行销资源举例来说今天就算是 Coco 你有很多的行销策略嘛例如你可能也会有你的同业 KOL 帮你做分享或者是你会有一些比如说短音的操作的一些转化
那这些都是你的学校工具都会有背后的成本跟大家的利益跟利害关系那我觉得人力资源是一样的它都是一个工具它都是一个身材的设备或是摇钱术对所以它背后知道价格也会反映到它的效益所以我蛮好奇就是 Coco 你自己的切身之痛你觉得你又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呢
因為人都會有比較心態就會覺得奇怪明明就是這位員工真的很優秀啊但可能是因為他的學歷不夠或是經驗不夠導致他的薪水比另外一位員工還要低然後我就會覺得蛤這樣子對他來說有點可憐但是他們彼此之間當然不知道彼此的薪水但我知道我就會自己在那邊
站在 A 员工的角度去说如果我知道了别人的薪水比我高又做的比我不好我就会觉得很不平衡啦这样子所以是你先套路的那个 A 员工的对对对我会自己对啊自己的小剧场原来如此嗯 OK
我觉得今天这一整就是简单先介绍让大家了解一下 Coco 的来历因为就是我觉得看到他自己的自媒体经营成果真的是非常非常觉得很佩服的一件事情然后我相信有很多的 HR 在思考要怎么样运用自己的 HR 专业出来变成一个自顾独立创业的角色那我觉得 Coco 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你運用了你以前在 HR 就是在 Excel 這塊的能力然後現在出來變成一個有 10 萬多 Follow 我的一個自媒體的創作者所以下一集呢我們來跟 Ko 聊個正多聊更多關於這塊的一個分享 下一集見囉 掰掰~掰掰~這堂彰目漏斗不只是課程也是一套診斷彰目績效的工具它將成為你的小百科每當遇到真材困境時你可以在這堂課當中找到解決方法
出入人这领域不晓得如何展现你的招募能力吗你有招募时效与绩效压力想要找方法来让你喘口气吗不晓得如何诊断招募困境找不到突破点想了解更多业界的新做法吗
有客后认证肯定你的学习成果带你迈向加薪之路
人小白资深人资工作者设置式公司管理阶层都可以通过这堂招募 LODO 课程放大你的人资价值不再单凭感觉解释可以借由数据撑腰顺利与主管老板沟通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晋升到管理层面提前布局招募策略提升你的工作成就
我是 Mirren 掌握招募漏斗数据思维让我在转职时加薪幅度高达六成过往在切内担任人资时招募技巧也获得公司价值六位数的破格配股甚至激发了招募团队的免于效应我现在是一位人资讲师也是一位招好企业的人资顾问辅导将近二十多家的企业招募技巧都大有改善
主动印证率量增加了 40%到谈率高于 85%报道率甚至突破 95%我在 2021 年开设了第一堂招募骆斗的课程最近已经累积了 1000 名的学员课程获得将近 4.8 颗星的好评众多学员因为招募骆斗成功加薪经过两年的时间锤炼收集了学员的学习问题与反馈
2023 年我大幅更新了张某罗斗课程将内容全面升级如果你是人资工作者想要突破真才困境大声地证明自己或是想要提升工作能力往 HRBP 迈进那你千万不能错过这堂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