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70 | KEKKAI Danny 杜玛:Web3创业洞察与个人成长之路

E70 | KEKKAI Danny 杜玛:Web3创业洞察与个人成长之路

2024/7/8
logo of podcast Buidler Talk|Web3 对谈

Buidler Talk|Web3 对谈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D
Danny 杜玛
Topics
Danny 杜玛:我叫Danny杜玛,是Kekkai项目的创始人兼CEO。Kekkai是一个Web3安全项目,旨在解决链上防盗欺诈问题。我们已经上线了两款产品:一款是浏览器扩展插件,帮助用户识别交易风险;另一款是移动端Web3安全浏览器,提供更安全、更原生的Web3体验。未来,我们计划将安全模型去中心化,并进行底层技术研发,同时将产品定位从插件转向浏览器,以提升稳定性和用户粘性,并探索与AI驱动的Web3搜索引擎的结合。我的创业历程始于17岁,当时我在北京高中期间为留学生创建了一个活动平台。之后,我赴日留学,期间也进行过多次创业尝试,包括校园社交产品、SaaS产品、教育App、金融产品等。这些经历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最终让我在21年底进入Web3领域。在正式进入Web3之前,我做了很多项目,不断试错和调整方向,这让我变得更有耐心,也更坚定了创业的决心。在Web3领域,我运用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论,结合精益创业的理念,进行产品验证和用户研究,并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增长。参与SpringX项目让我在认知、人脉和自信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我认为创业者需要具备坚韧、自我暗示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并且早期创业者需要像超人一样,能够处理公司所有事务。 HEYEAH:本期节目邀请到年轻的Web3创业者Danny杜玛,分享他在Web3安全领域的创新项目Kekkai的点滴,以及他从高中至今7年的创业历程与深刻思考。通过与Danny的对话,我们了解到他从17岁开始创业,经历了多次项目尝试,最终在Web3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分享了在不同创业阶段对金钱的感知变化,以及他认为创业者重要的品质:坚韧、自我暗示、不断精进。他还详细阐述了Kekkai项目的定位、发展策略以及未来的规划,并分享了参与SpringX项目的收获。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采访了00后Web3创业者Danny杜玛,他分享了自己从高中时期接触创业到如今创立Kekkai项目的历程。节目从Danny高中时期的第一次创业经历开始,讲述了他如何接触创投圈,以及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创业项目经验。
  • Danny杜玛是Kekkai项目的创始人,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 他高中时期就开始接触创业,并创立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
  •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并逐渐进入Web3行业。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新一期的 Virate Talk 这是一档去教 Web3 建设者有深度的对谈节目本期我们邀请到 00 后 Web3 创业者 Danny 一起来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 Builder Talk 本期 Builder Talk 我们邀请到了 Danny 也是我们第一期这个 SprintX 的项目方之一的创始人来聊一聊他的创业还有他的成长的经历那么就先有请 Danny 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Hello,大家好,我是 Danny,我是 KKai 这个项目的 Founder,也是 Jain CEO。KKai 是一个 Web3 的 Security 项目,主要是在我们在做产品,帮助用户去解决链上的防盗欺诈问题。

我们目前的话我们有上线了两款产品一款是一个 Browse extension 是叫可以开 plugin 它是可以在你每次交互的时候给你弹出来一个模拟我去帮助你把可能潜在会遇到的一些 transaction 上的问题这种欺诈问题还有 smart contract 可能存在的这种作恶性以一个

比较 human rateable 的形式 ui 给你展示出来然后这样你可以清楚哪一个 transaction 是安全或者是有 risk

然后另外一款我们在移动端做了一款 web3 的移动安全浏览器可以理解为是 Chrome 的更 web3 native 和更安全的版本然后我们现在在目前在规划一些底层的流光安全相关的开发包括但不但不限于比如说像 security chain 的这种产品的技术研发

好的呀好的呀丹尼介绍了很多 KK 项目的一些事情那我们其实本期节目可能除了说当下的一些我们做的项目然后一些在忙的事情可能更多的也想探索一下像丹尼作为这么年轻的创始人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曾经埋下的一些种子或者说怎么会走上这条路的

那要不我们就从可能比较早期的一些事开始聊聊因为之前也了解到丹尼从初中高中就开始有接触一些创投啊或者说做一些小生意等等可以聊聊当时发生了什么吗就是怎么样慢慢的开始接触到创业这件事情我其实第一次创业是 17 年嘛然后那会儿其实在北京还在上高中

第一次做的项目也是针对比如像美欧美去留学的一些留学生为他们做了一个活动平台然后这个是在微信小程式上面的一个 APP

当时的话我们可能主要的卖点其实是自己的那个活动社群就是我们会网络很多那种课外活动还有比如说像志愿者活动然后商菜但是有某些是付费的某些是免费的然后通过这种跟活动的内容提供方签分销然后盈利

这个项目的话其实当时注册公司然后有灾疾但是他做了一年之后的话我因为去日本准备考学所以就停下来了

就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呢其实是接触到创投圈为先吧就是我们当时在北京投产学习之后的话就可能出去的时间会比较多然后有一回在国贸我记得是国贸的那个地方然后看到有一个大型活动在进行然后门口还写着创业之类的这种词然后觉得挺感兴趣的他进去看是以太资本和那个经纬还有分众传媒

他们做了一个大型的这种创投活动还是户外的然后我当时就其实从小也会想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然后抱着这种对创业的好奇心然后进了那个活动里面它其实是一个就是把你把创业者和这个投资人做那种快速的那种电梯 peach 的一种活动对对对然后我当时自己心里其实有一个那种

就是当时做第一个项目的那个一个雏形吧一个想法然后我就当场就报名了然后就跟当时跟两个投资人聊了一下他们觉得其实想法不错但是可能觉得我的落地能力比较差然后我自己又是一个比较好胜心比较强的那种人所以当时过了一两周我就开始这个项目对

也就是说当时 elevator pitch 之后就是更正式的开始去筹备然后去落地这样子的想法是吗

对,他其实给了我一些意见,比如说你要去找会小程序开发的程序员,然后你需要去做这种产品设计,这种其实一些基础的意见,他给了我蛮多的这种头绪,因为我当时是不太清楚,当你如果想落地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话,你需要怎么做的。

确实那会儿也是这个互联网尤其像北京当时这个 vibe 什么氛围应该就还挺如火如荼的也是正好在那个时机上对对对因为 17 年其实刚好是那个就移动互联网最盛行几年之后算是末期吧但是那会儿创造还是蛮火热的虽然有一些下降趋势对外面还是非常好的对

挺好的这个开始的一个起点从高中开始接触然后再到后来去日本去读书阶段后来又经历了怎样的一些其他的项目因为之前了解到丹尼这边可以说是连续创业者做了很多个项目了可以简单讲一下就当时我是在第一个项目是有

积累了一小部分资本的然后当时学习去日本的留学的过程是边创业边决定的其实最主要来日本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候来这边旅游的时候发现其实当地的创业氛围其实没有那么的好其实这个能带来一些结果比如说像 VC 其实日本是一个资本比较多的国家但是项目比较少就因为创作氛围不太好

所以其实 VC 的钱比较多然后另外一个比较好的优势就是如果你想在这边做项目的话其实因为人少然后创业者也少其实你面临的竞争潜在危险可能会更小一些所以当时我决定来日本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我觉得这边更好去创业比如说就很直观的因为很好拿钱加上竞争不太激烈的这个样子

然后机会比较多所以就来决定来日本了然后其实当时拿着第一个项目赚的一些钱然后来到这边但是刚来日本的时候是 18 年其实没有立马的开始就下的做下一个项目也观望了一段时间到上大学之后的可能第一二节课开始然后就马上找到了当时的 co-founder 然后就开始了当时的那个项目

其实是对标国内的一个校园社交产品然后我们做了一个日本版它其实是以这种上课比如交换笔记然后作业然后交友上课的一些场景维系机做社交比较简单的行为就是你把你的课表通过我们从学校的课程数据库扒下来的库加到你的我们的软件上的课表功能上你就可以跟

跟你同样课的这些人去 match 然后这上线之后其实龙其东也做的挺好的有挺多人在用

但是最后也是竞争原因然后这个项目没有做起来然后就到了 21 年了 21 年之后的话就会可能会想做一些更多是现金流比较好然后马上就能变现的项目所以当时一直在找方向在找方向同时的话团队也有人需要养所以就一直在接外包技术外包和技术咨询然后前前后后落地了几个自己的产品然后

有一个金融项的产品当时是卖给了日本的一家金融公司也算是小小的但是金额没有非常大然后在不断的这种试错还有 pivot 这个过程最后是来到了 web3 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 21 年年底了了解了解所以其实在正式开始进入 web3 这个行业之前丹尼其实也有

几段项目的经历然后听上去也是不断的有试错然后不断的有成长可能有的是反应互作起来有的是电线或商业化更看重一点其实就在此就是在正式加入 F3 之前其实已经还有挺 diverse 的多元的一个经历了

那其实也比较好奇就是做了这么多吧可能这种心态上面会不会有一些区别或者说改变就是从最早开始到开始去做 web3 那个阶段就是怎么样的准备让你加入这个还比较新的一个行业呢因为是这样就我们 PV 的这个时间长达可能快将近两年了这两年的时候

你首先你就需要去维持自己的生活你要维持还要维持员工的生活你就需要去赚钱那赚钱就得借外包借外包又是一个比较累比较苦的活然后但是这个钱它是会被你用来比如去做新的研发做新的项目去养新的人所以这个过程中的话其实就是经历的这种不断在挑战自己的耐心还有创业的这个事情的信心

就因为你因为首先你做外包的话你需要去面对各种客户的各种要求这个其实是比较考验人的一个尤其日本人还比较稍微可能在礼仪还有在这种客户对接上就家义方关系上可能更更严格一些那这个是可能对对我们自己个人的一个心态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所以这两年的话对我心态最大的影响其实就是我变得更有耐心了

然后在也在这种不断的这种新的项目试做之中其实也是坚信了自己就是想去做自己产品想去创业想去做这种非传统 business 的事情的一个决心然后那过程中的话我们也试过了挺多方向的先是做了 SaaS 然后做了

做了一个针对日本的高中生的一个教育的 app 然后还做过 media 还做过一个就刚刚说的那个 fintech 的一个产品一个 app

各种方向都试过所以其实对于我来说在一个新领域去尝试事情是没有一个比较大的 hurdle 的所以我们也在看 web 3 的时候就直接就开始尝试去落地一些技术落地一些产品然后去马上加入到这个行业然后去看这个行业需要什么

最后也是发现了我们现在的产品的方向我觉得是当时觉得是用户非常有需求因为当时我自己是最大的产品最大的收益者所以也很自然的就 pivot 到了 web3 这个

平常就确实就是一个还挺 smooth 挺丝滑的过程就是先是不断去尝试可能然后后来就是发现了这个需求包括自己是非常大的受益那对于这个需求的理解可能就也比较充分

那其实正好我们也 moved 到了这边第二个大的 topic 关于可能你现在在做的这样一个项目从入行以来发现了这样子的一个点这个机会点就是这段时间你是怎么去了解这些东西或者是怎么去积累这些所谓的一些 know-how 的呢我的想法是这样就聊到 know-how 吧就这个事情其实跟我的之前经历其实蛮非常相关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首先其实 web3 我个人认为它还是比较如果你是做产品的话其实还是跟互联网比较像

就其实大体上来说,你要涉及到的工作,比如像产品啊,运营啊,市场啊,这些其实跟互联网的思路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所以当我在过去的这几段互联网经历中积累了这些 know-how,其实是可以,SumUp 是完全匹配到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上的。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我们现在在招聘的时候其实会优先选择那种之前在 web2 大厂比如说自己百度阿里这样相对成熟的企业里面待过一到两年至少至少一年以上的这种包括产品和技术如果是比如说需要一个比较 associate 职位的话我可能会更希望他在 web3 也有个一两年的经验至少一两年经验然后整体可能在四五年经验这样一些人

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整体 style 就是比较偏外边互联网公司的 style 然后包括

包括你在用的方法论啊在用的这种这个团队管理方法啊其实很大程度是受了字节的影响啊所以我们会比较偏爱这种人但是这个我其实我觉得可能因人而异可能因团队而异但对我来讲的话我可能觉得如果我们用 web2 的这个原来的这些管理方法的和这呃产品的思路还包括增长思路去做 web3 产品的话这个三分号是可以

超过很多团队的因为因为他在这个之前的这个领域这种相似领域里面已经被验证过无数次有很多成熟的这种经验和方法论那这样子我是不是就可以理解说我们 KK 其实在前期的一些包括霍克呀到中期的一些增长啊等等的一些

方面其实很多是借用了 web2 做的一些方法或者说一些节奏呢首先就是我还是比较捧场精益创业这个理论的所以我们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验证期就是在 web2 经常讲的那种产品验证做 pmf 那个思路那产品是否真的有需求那我们做的这个功能是否用户真的感觉到价值

然后用户的实际的痛点需求在哪我们知有没有直击到我会反复做这种用户研究和产品调研的这种方法去反复验证然后当我们觉得那可能确实达到了我们所谓的 PMF 或者说 match 的阶段那就会去再去用一些量思维的比如头流比如说做做这个光头放 KOL 的联动这种形式去用

这种资本去再去扩大我们的增长还有产品这个是我们早期会包括到可能到去年年底都是这么一个阶段因为其实可能也才做了一年这一年可能一直都在做一个比较长期的验证不止验证业务需求还有包括就是产品需要变现的话那你的 revenue 速度要怎么样去验证这个也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了

了解就是还是挺 solar 的一步步在验证这些事情然后再到了可能一些啊投流啊一些啊这个合作增长上面的一些事情对吧嗯那未来呢未来可以开有什么大算呢可能刚说是截止去年年底还在做一些可能验证很多的事情那可能今年也快到年终了包括今年的下半年可以开有什么大算吗呃

有的我们其实在就是在对自己的 positioning 上面其实思考了很多就是我们其实在一个比较 tricky 的位置上就是首先第一我们最开始做的那个 plugin 它其实是在呃在一个钱包之外是算一个外挂的插件然后去对用户的安全做保障那用户其实对于这个这种额外的这种呃插件的导入呢它是有它是心里还有成本就时间上面是有成本的

那还有一个潜在的威胁就是如果钱包它的安全能力飙升或者说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这种 2P 解决方案在 cover 整个市场的话那我们的 positioning 就会很快的被失去

那呃这种的话这这这个就是一个房间证策略那我们要怎么样去做这种房间证房间证其实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所以到后来就把这些 positioning 慢慢的往浏览器方向去移啊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浏览器他的他其实对于钱包来讲他是一个钱包是他的外

就是在比如在 PC 上面的话其实 prome 是呃就是就 maiNamask 是挂的挂在这个 prome 上面的那其实相对来说 prome 还有这种浏览器的产品对于用户的一个比如说我要去命题跟 NFT 或者我做一些 web3 交互他的使用周期还有他的使用这个用户的 lifetime 来说是在比较前期部分的那他就越不容易舍弃掉这种产品

产品他 position 其实就更更 stable 一些啊所以这个这个是大体的速度所以我们就把这个 position 越来越往浏览器方向去靠

那这个也这整体的产品就是用户使用的这种感觉也是就是他可能会从浏览器方向去做各种交互的入口然后进入各种交互入口然后再到比如他可以要去真正交互的时候那可以选择比如其他钱包但是钱包的作用就像 PayPal 或者阿里配一样它就是一个支付工具

只需要跳过去或者说直接点一下在 app 内解决就好但是 3.5 我们会帮他 cover 掉所有的搜索链接交互安全这些部分这可能对用户来说是更重要一些

然后其他的规划上面的话就刚刚有提到我们在底层上面做了一些布局这个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想要到目前为止的话其实我们做的这些 security model 都比较中心化就用户也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样去把这些这个安全逻辑写出来的安全 model 写出来的

那接下来的话我们想去把这个东西做的更具重化一些去适应这个行业所以我们在做类似这方面的布局和研发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然后包括这个其实 positioning 这事情也是就是边做边思考然后边去适时的调整那我正好也就是在 Further 的就是 follow up 一下前面提到的这种一系列的有点像是

整体的一个所谓解决方案然后那用户就从浏览器着手也就是说你们会从比如说平时大家就从 chrome 去用这些交互去连接 metamask 你们会从这部分大的用户群里中去获得一部分就从你们的那个浏览器还有后面之后的一系列去交互去使用吗

最开始的策略就是是这么定的但是呢会有很大的这个就是难易度嘛就是因为你去跟 Chrome 抢显然是就像是在蚂蚁打大象一样所以我们最开始的策略其实去避免了这种跟 Chrome 的直接竞争那也就直接导致我们最开始的策略产品策略是上线了一款专注于移动转的

web3 安全浏览器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移动端的 chrome 它是没法用插件的

这个很长时间都是不行的所以移动端的这种 chrome 用户还有包括 safari 用户还在这种 web3 交互上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日本呢它有很大一部分的这种移动端的 web3 用户还包括这个东南亚这些部分所以我们的最开始 target 就是在这部分这些地域针对我们的这种产品 release 策略然后做我们的增长策略

然后去积累我们的壁垒接下来可能才是 PC 端的这种浏览器然后比如再去在这种比较有对用户价值非常高的这种功能去跟 from 做用户的增长的竞争但是我这方面还是比较有信心吧因为其实最近在 AI 的这个行业其实也现出来的一些你想那个 the browser company 他们做了一款 arc 这个浏览器其实

在霍克在这个跟 Chrome 的竞争上表现非常不错然后包括还有什么 Sigma OS 其实在新的软件选择上面有很多这种水泥用户是它的这种迁移成本是比较低的然后包括现在有些技术可以去降低这种整体的迁移成本就是你在 Chrome 上面所有的记录所有的所有的这个插件我们都可以直接一键就 copy 到我的新的软件上面那其实大家就没有什么迁移成本了对

那也是也给了我一些信给了我们一些信心吧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很其实大家用浏览器很大的这个场景其实不是就是说直接去做交互啊其实挺多场景其实是在做信息的浏览和搜索那就像我们 spinx 同期有一个项目叫 a dot 啊 a dot 他就是一个呃 ai 加 web3 的一个搜索引擎他可以就是帮你在这个很快很简洁的呃

这种操作下面你就可以快速搜索到 web3 行业的一些信息我们最近也在布局类似的事情因为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是比较密不分家的我们也在尝试说去再从 AI 不能 web3 搜索这一块能够跟浏览器去做一个比较深度的一种 synology 的结合

当然也不排除比如说我们会用到其他家的服务但是目前为止的话我们自测下来自研发自研的这一块还是效果非常不错这也是我们下半年比较重大的一个规划和产品需求之一对

嗯可以可以听上去还是非常有就不同的故事可能性吧对很期待其实聊了那么多发现说可能 Danny 从 17 年最早接触创投最早做起来自己第一个小项目一直到现在 24 年也经历了七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那你还记得当时第一桶金的场景吗就是或者说

对创业来说你觉得当时那第一等金的那个当时的一些事情会对你后来会有些怎样的一些影响吗这个其实蛮有意思的就我其实呃在去年为止吧我都是一个对钱没有太大敏感度的人就

我们可能过去的几年也赚到了一些钱就就对于一个 20 岁出头的男生来说就是自己能赚到的钱其实啊大部分世界大部分的时候对大部分人是有限的啊但我也可能自己也赚到了一些就是大家啊就是普遍的 20 岁出头呢还是赚不到的钱那这但是我其实对自己赚到这些钱的这种实感没有太强然后

甚至来说就没有觉得这个东西是我应该得到的或者说我从通过我辛苦辛苦的这个创业的这个事情然后得到了一个回报我没有这种感觉我更多的其实可能对于比如说我在创业上面我们公司做到了一定规模然后

我们 release 的什么产品这种事情可能会有对我个人的 incentive 会更强一些所以到去年为止都是这样一个但是今年可能会有些变化好呀好呀确实可能每个人还是不太一样对于刚说的对于金钱上面的敏感度

那其实说那么多最后我们也想有些 take away 或者说就感觉到说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一些创业者可能觉得是哪些品质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去做成一件事情或者把它做好做大这样来说嗯

我觉得首先还是坚韧有恒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你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然后还有那种 motivation 的管理问题包括比如说就像我们当时做外包的时候

不断的去怀疑自己不断的去 challenge 自己到底是不是到底想要做什么然后当你有一天发现好像做外包能够持续的赚钱然后突然有一天被突然有一天麻痹了然后就忘了自己要干嘛了的时候也会出现所以这种 motivation 管理还有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个品质非常的重要

然后觉得创业者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自我暗示能力对比如说当你在遇到一个困难的时候就有些人他可能会不觉得这是困难对其实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自我暗示能力比较强他的你可以理解为自信比较强但是他其实可能潜意识在暗示自己这根本就不是事

如果一个好的 Founder 他可能就是需要一个在任何遇到任何事情包括在就算没遇到事情就算我就在做这个企业我要相信我要一直暗示自己就是这个东西我一定会做大如果没有这种品质的话我觉得也很难做成功就是几率会很小

嗯还有就是呃对刚刚提到直觉就是当你在做一些这个 decision making 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情况呃都是有两面性的那嗯也有很大的概率和运气成分那直觉这个东西就是呃嗯在这种做的 decision making 的时候就非常重要我觉得作为方的可能要更更 all going 一些呃就就是现在说的意义和爱吗我觉得爱人是呃

就是爱人是比较难当方的人但是有一些爱人他就是自我暗示比较强但他变面对其他人说他可以自我暗示诚意对对对对这个我觉得也也也蛮重要的对可能就这些吧我觉得目前我想到

挺充实的就是也确实涉及到了就是有比较实际性的也比较可能抽象一点的特点吧我觉得特别有道理然后也让我想起来之前应该也是国内一家孵化器类似于做这种一些创投孵化的他们有句话就提到了相信应该是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我觉得可能和刚刚说到的那个点也有些共同之处吧对对对补充一下

之前有聊到 Danny 在自媒体做一些个人 IP 或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个点应该是说:早期创建者应该是超人。为什么会这么说?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大家来体会一下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创造是毕业 superman 对这个这个观点首先是我的一个结论但是怎么想出来这个结论呢其实是呃当我在呃就是开始创业之后啊其实我接触了很多比我大很多的人然后呃

有些是我的合作伙伴有些是我的同事有一次有人问我说你是怎么管那些人就比你大十岁或者大十好几岁工作经验比你多好多这种人的时候我想了一下就当我在这个面对他们或者说跟他们去交流的时候或者说在日常工作的时候我会给他们一种信心或者说或者说我可以证明一点就是他的我公司里的任何一个同事他的任何一个 task

就我可以当我去这个接手过来的时候我可以做的一定比他好我会有这种信心和实际的这种行动

所以他们会更信服我更愿意跟着我做当然可能技术如果到太高级别的这种情况那就不太行了但是对于早期方的来说其实可能会遇到那种完完全全就是需要长年的这种技术开发和特别高级的技术开发或者说非常非常难的问题才能解决的情况非常少

那 Founder 就是一个当你早期缺人缺钱然后又比较紧急时间比较紧的时候你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时候遇到任何情况你都能去做你遇到你在这个企业里面需要做的所有事情然后把他 take

takeover 然后把它去做啊做的更好或者说做到完美啊你才能去胜任这个方的的职位否则的话那呃一定会有比你做的更好的人更适合这个位置啊我觉得你可能不不太不太适合但当然还有这种还有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说啊有有些人会觉得就是当一个早期方的吧他他在这个经营的时候他可能这个人是一个技术型然后他可能也都会也会做产品但他不会做 marketing

然后呢他招了一个 marketing 的人但是这个 marketing 的人也不是很会做 marketing 就做的效果不好这个时候呢他可能会想去 hire 一些更高级的 marketingmarketer

但是我觉得这个思路也是错的可能他更需要的不是一个更高级的 Marketer 而是一个首先自己学习能力要很强然后快速掌握自己的企业的所有的情况然后最适合然后马上去想出最适合自己的

marketing 方案如果不能是最适合的你也可能会去做那种多次的试错然后从而去把 marketing 带起来我的意思就是说他需要去自己 handle 这些所有比如说去找一个更高级的人比他更厉害的人去 reach 这个 go 理由其实是因为当你不知道怎么去做的时候一定没有人比你你也一定不能去管理另外一个人去做到某一个你都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你至少要清楚我们需要干嘛然后才能甚至或者你去做的这个事情也也能做只是你的 resource 不够所以你才去雇人这个可能对早期方的来说是非常重要所以我说你觉得就是方的是别是别 superman 就是你需要 take 你需要去 handle 任何事情和任何 task 并且就在没有人的时候你要随时能赏

这个才是一个方向的就是方向需要的一个品质和能力吧可能我想阿克尔萨就是想到的刚刚两个点吧一个就是确实就是如果说我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我只是去 hire 一个比较高阶的人去做成了这件事我甚至不能 assess 或者

不能去提炼出它为什么做成那可能这个这样子的一个结果它是不是很可持续或者是比较脆弱的然后另外一个点可能也是说方的角度来说把这些能力把这些可以施展的可以附用的东西掌握在自己的身上就是武装自己可能是

相对来说最实际的或者是旨在的东西可能因为你的团队说的不好的话可能也真的就可能会会散或者会是就就有些核心的人会会走之类的

嗯对嗯挺挺有意思的对谢谢分享然后知道丹尼有参与 BuilderDAO 的 SpringX 项目第一期那这个过程可能有几个月的持续下来也想问问丹尼啊这个参与的感受是怎样的有一些怎样的收获或者一些 takeaways 呢嗯

首先结论就是我的在 crypto 做创业做项目的认知其实如果以这个增长率来算的话我觉得大概增长了 300%左右

就是收获非常大然后主要收获来源其实各种吧包括比如在做外翻产品上面的一些 know how 啊然后包括一些前辈他们在做产品上面踩过的坑给我带来的一些新思路和

呃对产品规划的这个一个一个新思路另外一个就是带其实更多学习到的是所有人就是所有来讲课的这些呃导师他在做项目从 0 到 1 到 100 甚至退出呃的整个一个新新路历程然后还有他的项目的一个演变啊我通过这种方式的话可以去逆推回来我们的项目需要怎么做啊所以这个也是我认知提升最大的一点就是我知道呃

我大概明白了我需要从现在开始到推出我大概项目需要有什么样的规划我需要做什么然后我需要准备什么然后什么是我缺的那这个给我一个非常大的认知提升包括还有自信的提升让我发现这个事情可能是能做成的啊这个是很大的收获然后还有就是我觉得真的收获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啊其实就是大家都说 founder 是很孤独的嘛那

我们在这种在这一个五次吧五次次在全球各地的这种同时同住的过程中其实啊就是互大家都是互为孤独的商的但是啊遇到一起做到一起然后发现大家有很多的共同点然后在做的事情上也有很多的呃共同遇到的那种比较有相通的困难

然后通过交流啊然后一起去做活动一起听课一起成长这过程中真的在友谊提升这块非常非常的大

就我自己个人而言我其实很就是在跟这些方的这些我们这些 fellow 的交流中我真的我感觉跟他们已经出的关系非常好比如说在做项目的时候我们也会互相去想着就这个事情是不是能帮到对方我觉得这种关系是非常难得的就是那种可能互不图利然后又互相帮助的这种这种关系对然后大家也都

非常 nice,人非常惨,这一期我们没有那种性格上非常不好接触的同学,所以真的非常幸运,然后感谢比如到把我带进来,然后算是帮了 KK 和我自己都很大的一把,非常感谢。

好呀好呀对特别感谢总监也确实是项目的初衷吧无论是从这个知识 wise 然后认知 wise 还是可能从这个用情啊这个关系这些方面都是可能项目的初衷是这样子的也很高兴是 Danny 这边是匹配的或者说是真的 Founders 需要的就是 Buy Founders for Founders 之前有这样的因素给你

如果你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在不同音频渠道订阅 BuilderTalk 国内用户可以在小宇宙收听海外听众可以在 Spotify 和 Apple Podcast 订阅同时也可以在公告中联系小助手进入 BuilderTalk 听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