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事嗎?EP157 | 都計114級畢展專欄 G5 在中興新村找找茶~ 下集
中興新村,作為台灣首座花園城市,歷經省政府遷移、人口老化與流失,原有的宿舍與公共空間逐漸閒置,社區活力與地方認同感逐漸流失,這些空間曾是居民生活、情感交流的場所,而過去活化計畫多因缺乏專屬性、統一性及在地深耕而成效有限,為回應地方發展困境與文化保存需求,本計畫提出以「南投茶業推廣館」為核心,結合產業與文化資源,活化閒置宿中興新村,作為台灣首座花園城市,歷經省政府遷移、人口老化與流失,原有的宿舍與公共空間逐漸閒置,社區活力與地方認同感逐漸流失,這些空間曾是居民生活、情感交流的場所,而過去活化計畫多因缺乏專屬性、統一性及在地深耕而成效有限,為回應地方發展困境與文化保存需求,本計畫提出以「南投茶業推廣館」為核心,結合產業與文化資源,活化閒置宿#六月展覽舍空間。
本計畫致力於以下目標:
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尊重並保存中興新村低密度、綠地與人本交通的特殊環境,並以文化景觀保存區的規範進行活化。
產業發展與在地連結:整合南投茶產業資源,發揮南投作為全台茶葉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優勢,打造具備產業深度、廣度與彈性的推廣平台,促進地方經濟與就業機會,吸引青年返鄉。
社區參與與認同:透過居民參與、文化活動與教育體驗,提升在地認同,建構文化生活圈,將茶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推動觀光與文化共榮。
實質計畫】
- 規劃內容與基地選址
計畫選址於中興新村光榮南路一帶,基地面積約0.64公頃,鄰近主要交通幹道,具備良好可及性。規劃內容包括:
機能分區包括:餐飲/售票銷售、手作體驗、展覽空間、農民學院、眷村保存及行政會議空間。各空間依開放程度與人流特性配置,兼顧居民日常、遊客體驗與產業發展。
茶與產業文化館:以閒置宿舍空間為主體,設置展覽、體驗、餐飲與商品銷售區,結合半開放座椅、互動節點設施與公告牆,營造友善的休憩與交流環境。
動線設計:居民日常活動與遊客觀光動線分流,延續市場與巷弄人流,確保私密性與便利性,並有效串聯產業相關空間,降低活動對社區的干擾。
開放空間與綠意延續:保留原有植栽與綠地,設置休憩座椅,維護花園城市的景觀特色
- 經營模式
採OT(營運-移轉)模式,政府負責修繕,民間業者營運15年,期滿後營運權歸還政府。業者享有優先續約權,並負責裝修與營運成本1。
主要營運內容包括茶文化教育、DIY體驗、茶產品展示與銷售、文化展覽與活動舉辦。
收益來源涵蓋體驗活動、產品銷售與政策補助,年營業額預估1,832萬元,年參觀人數保守估計5萬人以上。
財務與效益評估
預期效益包括:提升南投茶產業形象與附加價值、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返鄉、促進社區凝聚力與文化傳承。
公益性體現在文化保存、教育推廣、社會參與與環境永續。
主題: 中興新村宿舍活化(南投茶與產業文化館)OT案
組員:林昱憲、余侑霖、王芝力、劉欣怡、鄧又菱、王宣惠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114級畢業特展】
名稱|People X City漫話
主辦|成大都計壹壹肆級畢業特展籌備團隊、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協辦|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國立成功大學未來智慧工場
【展覽資訊】
北展|05/23 - 05/25 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2A館 1F
南展|06/11 - 06/14 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 2、3F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