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说到消费投资,总有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
但是作为一级市场的投资主题,消费类项目呈现出明显的“量子力学”特征:当你不观测时,它能诞生无数个明星项目,制造无数个排队场景,能制造现象级的社交网络讨论热度;当你实际观测时,它是数据造假、估值虚高、供应链管理成本高、IPO通路不畅。前几天我们还听说一个八卦,一些上市公司只会拿出了一小部分资金用到一些市场,剩下的资金要么去购买高分红股票,要么计划去开10家喜茶。
你看看,赌成长性的创投,直接被玩成了闲置现金流的理财产品了。
但最近,事情似乎有所变化。年底同事们参加了不少行业分享会,听到了很多意外的消息,有人说不少机构正在尝试重组消费投资行业。还有人说过去几年挂着“消费”为名但不得不先投“科技”求生的一些基金,也开始回到“消费主题”。这是水面下的消息,水面上也有不少实锤。比如青山资本首关了最新的一期消费基金,规模大概是6000万美元;复星一口气成立了多家餐饮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从6000万到1亿;还有以投资新媒体闻名的高樟资本,前不久刚刚官宣了高樟(三期) 未来天使基金,专门寻找早期消费项目。
消费投资,难道真被我们低估了?我决定找这波“小行情”里的主角之一,老范来仔细聊聊其中的事儿。
**本期研讨会成员:**高樟资本创始人 范卫锋;前经纬VP&现知乎大V 庄明浩;投资人兼畅销书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要点速览:
消费投资这么惨,募资是怎么完成的?(00:57)
今天募资的关键,是支撑你的“非共识”(10:11)
当下投资人的痛苦,是一种“求不得苦”(14:49)
当坏消息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消化坏消息?(18:53)
消费主题里的好赛道,早就不需要研究了(24:20)
消费创业者制造惊喜的能力变差了吗?(29:43)
消费投资的难度远远被低估了(37:32)
对于投资人来说,最可怕的是“你心态变老了”(44:55)
那么如何保持心态的年轻?(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