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我选择奥古斯丁·哈德利希(Augustin Hadelich)2020年录制的版本,因为它在技巧和情感表达上都非常出色,尤其中间部分的弱音爬音技巧令人惊艳,将作品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哈德利希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能够完美展现作品的细节,他的音乐完全反映了他的性格,真诚而真挚。
我非常喜欢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Frank Peter Zimmermann)的版本,但哈德利希的版本更全面。哈德利希在疫情期间在家练习并录制视频,展现了他的认真态度。
我的第二个版本是卡冈(Oleg Kagan)1979年的现场演出版本,这个版本音色明亮,律动性强,虽然演奏速度较慢,但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沉闷,反而更能感受到音乐的厚重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我的第三个版本是吉顿·克莱默(Gidon Kremer)1980年的版本,这是我接触这首曲子的第一个版本,也是一个经典版本,它将演奏的视野拉到一个新的等级,其技巧和情绪起伏都非常出色,能够强迫你进入音乐的情境之中。
吴毓庭: 我选择约瑟夫·苏克(Josef Suk)1970年录制的版本,因为它声音厚实,情感真挚,低音和高音声区区分明显,展现了巴赫与他妻子的对话感。大调部分展现了巴赫对过去的回忆,小调部分则展现了他突然回神的感觉。苏克的演奏风格是浪漫主义式的,符合我对这首作品的理解。
我的第二个版本是伊莎贝尔·福斯特(Isabelle Faust)2009年录制的版本,它的风格是“哀而不伤”,演奏非常流畅,每个乐句都恰到好处,展现了极高的音乐素养和技巧。
我的第三个版本是卡尔·苏斯克(Karl Suske)1985年录制的版本,这个版本演奏速度较慢,节奏感很强,给人一种朝圣的感觉,展现了作曲家虔诚的心境。
张敦威: 我选择大卫·格里马尔(David Grimal)2023年录制的版本,它的音色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律动性很强,短音符立体感强,给人一种不断向前滚动的感觉。格里马尔的演奏展现了音乐的成熟,也让人联想到生命要继续向前走。
我的第二个版本是卡冈(Oleg Kagan)1979年的现场演出版本,这个版本音色明亮,音准很高,演奏速度较慢,但厚重感十足,展现了音乐的音色之美。
我的第三个版本是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最后一场音乐会的录音,这个版本演奏速度很快,完成度非常高,展现了演奏家潇洒的风格。米尔斯坦在高龄时依然能够保持如此高的演奏水准,令人敬佩。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