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歡迎收聽大叔聊古典 我是玉婷我是彭博我們今天又要來到睽違已久的版本比較了
這好久沒做而且這版本比較我們要比較一首算蠻芭拉的曲子很常聽到啦我們的版本比較通常會拿大曲目來做版本比較因為一定要有很多的版本才可以比較我覺得偉大的作品不會有所謂的一錘定音就是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曲子像我們比過東之旅啊或貝多芬的英雄叫響曲這種曲子其實我覺得它的偉大
地方就是不同的人詮釋真的會很有就帶來不同的感覺讓你對這首曲子會有新的認識而且這些作品通常它的細節或是面相也很多才有比較多討論的空間對 所以這一週的這個我們這個作品呢就是西貝流士第五號江曲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作品對 我覺得大概是台灣的聽眾接觸西貝流士的起點吧你可以這麼說不是第一首就是第二首了嗯
因為第一首可能是分籃鬆對 沒錯所以這首曲子其實對我來講也是有同樣的經歷我其實開始聽不就是聽《西貝流士》的起點其實也是以他的交響曲為主 因為
而且我到現在還是深深覺得西北流士的這七首交響曲有被低估在整個古典音樂的這個版圖當中我不會覺得它比比如說德佛札克啦比比如說柴可夫茲基啊就是更不值得受到矚目就是
我覺得他有很多很獨特的東西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這次我們就挑選了不挑選了我覺得有一個比較大的劣勢是因為他其實是比較短所以他在音樂會上你不覺得如果他排一個下半場就是有點不夠長再加上他一個交響師就好啦對 可是就是要再加上一個交響師我是說單純如果跟其他作曲家的交響曲比
但是第五號不短吧其實也大概 30 分鐘而已他的都是大概 30 分鐘上下所以就會第二號比較長啦我們之前有比較過第一第二號都算是長因為他是不算他是最經典他的手法的作品第一號第二號都還是都還在他摸索的過程比較接近俄羅斯的作品的影響不管俄羅斯或德國這種
好那至於為什麼會選擇西貝留斯第五我又把那個是你選的喔是這個原因就放在後面最後才跟大家說好不好 OK 那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跟大家介紹一下西貝留斯的第五號嘉祥曲不知道這首曲子對大家來說是從什麼樣的角度或者是說你已經有什麼樣的認識因為通常在閱讀資料的時候第一個會非常
清楚可以看到就是他的最後一個樂章第三個樂章那個非常有名的天鵝的主題那個是很輝煌的這個主題那不過西貝留斯這首曲子他算是在戰爭中的一瞬安慰這是我自己的解讀對 這是自己的解讀那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樣來看這個曲子的因為他創作是 1915 年
那就是第一次这些大战爆发之后那虽然是芬兰是没有参战可是毕竟就是欧陆的这些纷扰那也是让芬兰呃一定会有一点多少受到影响而且也是让他说变得更封闭啊芬兰就已经很封闭了那个如果别人在打仗他就更他是事实上他这些作品就更没有办法流通是就更卖不出去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整个大家好像有点变成是也是像是呃
那种得理的感觉这样子那西佩留斯就在这样的状况底下
因為他其實那個時候的國際聲譽已經起來了他其實很常去到處去巡迴演出的所以等於在那一瞬間他也是要被隔離這樣子那這種對於人事的這種感觸就是特別的多啦因為他就是在寫的過程當中有在日記上有留下一段話就是提到就是說秋日的陽光閃耀著但是秋日的陽光大自然帶著告別的色彩然後我的心是很悲傷的歌唱著然後
然後 dash 然後陰影越來越長這是我第五號家常曲的慢版嗎那我一個卑微的人然後竟然能擁有如此富足的時刻所以這裡面其實是有一點你看不就是悲喜交加的這種感覺憂喜參半的這種的敘述啦所以其實可以說預告了他第五號當中
要捕捉的是一個比較可能是這個世界真正的世界就是一個憂喜慘半的世界就是裡面可以聽到生機但是裡面你也會聽到很多毀壞的壞掉的東西在裡面壞掉的東西
壞掉的和弦或是一些很黑暗的啦大自然的黑暗就是他在他的作品當中是絕對不可以被忘記的從他的第四號交響曲開始你就可以聽到西北流士就黑暗的那一面所以其實第五號我覺得第五號有回神一點啦如果說第四號是全然的黑暗的話我覺得第五號有就是從縫隙裡灑進一道陽光的感覺
就是你提到第四號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認識第五號之前的一個切入點是因為第四號他在創作的時候是他剛剛從這個喉癌的死亡邊緣裡面痊癒
就是等於說他是從這個死亡的邊緣然後康復了寫下這個第四號所以第四號其實是蠻帶有他在患病然後中間經歷這些不確定然後甚至是可能就要殺手人患這樣的一個威脅的比較自傳性的色彩所以第四號確實是很不
很不好聽的就是說不和諧的或是很黑暗的一個作品然後而且第四號他其實也是有一點想要去跟上那個時代
因為就是說尋百克啊然後其他我覺得第四號才是他剛開始一開始他的這個作曲的特色的全然展現的時刻他其實是想要在裡面能夠去展現一些瓦解調性的這樣的一個企圖但是後來他寫完之後
他就是 他有跟他的朋友說啦他就覺得說好像太黑暗了嗎可能他覺得這不是他自己的路所以他在第五號其實是退回來了就音樂的前衛度來說的話他其實是退了一步但是我覺得如果從這個曲子的如果是思想上的格局來說的話我覺得第五號是會更理論上應該是要更開闊的更高的因為他曾經就說過說這個
這首曲好像是天賦從天堂的邊緣扔下了很多馬賽克的碎片然後要求我弄清楚圖案是什麼哇塞所以這裡面就是他不會當詩人太可惜對 他其實還滿可以滿有這些文采的這樣子所以我自己在聽的時候
我當然可能是因為已經知道這些背景所以第四號確實是我覺得比較多是私人的比較私密的那第五號的話真的他是比較多是對他整個世界的一個感觸這樣子但是他又不是那種很只有挖掘內心的感觸就是他看見的是一整個世界我覺得這是他作品跟其他的可能德奧的作品當時是在挖掘潛意識啊然後心理世界很不一樣的一個走向啦
那第二個呢就是因為他剛剛說不是很多馬賽克碎片嗎所以難的就是說他要如何用這些你都不覺得他是一個旋律一個主題的主題他要把它組織起來所以他的作品很難用傳統的重明取式去分析因為什麼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因為他太多主題了那這些素材他要怎麼組織呢所以當然
後來大家在寫這些分析的時候還是很多人會用這個奏鳴曲式然後可能是說他有一些例外啊或是一些突破那我自己的話我自己是最最被說服的其實是耶魯大學的一個教授就是音樂學音樂歷史的一個教授叫做 James Hepokoski 就是呢他說這個 form 叫做 rotational form 或是 rotation form
迴旋的迴旋的取式所以這樣就蠻合理的就是說他如果這些主題都是一個種子的話就是他會他不是照著順序他是讓比如 A 種子然後在三分鐘的時候他回頭讓他長大一點然後呢 B 種子可能在三分半的時候讓他再長大一點那他這個規則其實並沒有說呃
有的時候也不會照順序不對 ABCD 然後 A'B'這樣子他會跳來跳去這樣子所以這樣子組織起來說他迴旋到了某幾個高點所以要在整個大的範疇裡面一個如果詮釋者的話他應該要知道說
西貝流士在哪一個點他把這個 A 數才累積到最高峰這的確是聽西貝流士的交響曲的可能不是要習慣的地方如果我們聽慣了布拉姆斯、貝多芬、蘇柏特這樣的交響曲類型這麼講究憑這憑這這些東西或者是說那個邏輯性可能更強的那其實你跳到西貝流士的交響曲你可能真的要就是
不要太去就是在意說這個主題怎麼不見或是怎麼突然又冒出那個主題來或是這主題就叫莫名其妙消失所以也有樂友跟我反應過就是很資深的樂友然後他就說裕廷你這麼喜歡西非有事但是我總覺得就是他的音樂聽起來很不爽快
然後我就 他的不是但我後來的理解是說因為他的 climax 不是只有一個或是說他不是要到某一個 climax 對 那不是他的重點就是他要的是那個過程對 對他要的是那個 流暢的過程生長的過程對 成長的過程茁壯的過程但是他還是會送給我們一些糖吃啦就是你畢竟在那個要進到第三月這樣子的時候那個很輝煌的那個聽起來一定是很打動人心的
他一定還是有寫過 每一首交響曲第二號跟四號都有非常讓你覺得好像乘風破浪就是那種很
很失于远方的那种那种感觉算是蛮畅快淋漓的对对对非常动人但其实大部分的西北流对我来讲还是缩在一个我觉得是情绪的一个比较 negative 的一个状态里其实我自己听西北流是这样子所以我觉得在西北流是里面你反而会获得一些抚慰在这么也不是悲伤就是说比较没有这么明亮的旋律里其实你会获得更多的
好像有人站在你身邊的感覺對我來講我也覺得因為他寫的不是比如說針對某一個歷史事件或者是說某一個時代的悲傷使得他的創作我覺得是滿可以突破時代的限制就是現在如果再來演出的時候我身為一個作曲家如果我理解他或是我
我愿意去理解他的作品里面可能在讲什么的时候我觉得我反而会蛮容易被牵着走诠释的就是说如果今天要去诠释马勒他里面引用的一个歌谣可能这个歌谣会放在某一个历史的脉络当中非常明确他其实会让我觉得是有距离时代的距离感
就是我還要去好像回想回想當時的情境什麼什麼之類但是西貝雷歐是反而會讓我覺得說可以他其實會很現代因為他其實寫的是一個蠻倦勇的一個大自然的一種存在這樣子然後那我把我的那個介紹最後一點講完就是說他這個 rotation form 之後呢那
也就是說他特別強調的就是素材的內在的連接啦就是說這個其實整首舉止像如果大膽一點說這個第五號你所有的主題都是從一開始就延伸出來的他一開始就已經把所有的主題但是中間再拆開來然後是去分解它這樣子
所以他就導致說這個版本其實最初在 1915 年寫出來的時候其實是四個樂章然後四個樂章後來他就在隔年改版的時候他就把第一跟第二合併了因為第二的這個快版其實是這主題就是跟第一是從第一樂章的延伸出來的然後他就覺得
其實非常像然後他就最後就把他們合併起來所以現在是第五號只有三個月長那這個就是有的指揮他還是會
我知道有的 CD 的 track 會把它切成四段就是會把第一樂章的前和最後會把它切開來就是最原始的這個狀態那後來是那個 Vanska 他有錄第一個版本就是四個樂章的版本我自己還是沒有很喜歡是說你就聽了就知道西北流是為什麼要這麼做對因為你從一開始聽你就覺得
四個版本的四個樂章真的他就是沒比喔對費比就是比較多啦這樣子費比就是比較多然後啊這個三個樂章的話就是真的比較精煉一點這樣子
然後所以就是我們現在聽到的是 1919 年最後留下來的這個版本他是第三次改版是改第二和第三樂章的就是這麼再調了一下這樣子但是其實最重要的那個改版就是在第二次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的合併讓整體是更流暢 精煉好所以呢對我來說我今天在挑選的時候是他這些他對這個樂曲的
主题性格的掌握啦就是我刚刚提到说这里面他已经在可能日记上提到比如说是有大自然的意象在里面秋日的阳光啊然后这个所以他所以我觉得在表现在表现的时候我觉得是需要赋予一些
画面感那我们应该会选的很不一样我现在看了我的三个版本我想象不到秋日的阳光出现在这三个版本但是其实他没有说这个曲子里面就有秋日的阳光只是说在那段创作的时候他有提到这个这样然后另外一个就是说因为他这个在发展嘛因为他是一直回旋所以速度的变化很多
速度的推进自不自然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我觉得这也是选择这个版本的时候对我来讲一个很
其實蠻明顯的一個選擇標準因為他我覺得西北流士的作品的確會有那種在速度配置上如果身為一個指揮其實沒有很清楚的輪廓或者是清楚的感知要讓這個曲子怎麼推動我覺得那 motive 那個往前推進的那個力量其實指揮要很他要非常清楚對 要很專注要不然其實很容易閃掉對我之所以會想挑就是因為我聽過幾次現場
就是一盤閃殺在台上很可怕一旦閃的第一步你後面其實很難抓回來而且就就是處在一個我不知所云的狀態裡這樣子所以我覺得它是一個乍聽好像很容易入門但是要處理好非常困難的一個曲子我先講一個版本好了這個版本我沒有挑在裡面但我聽了我覺得很有意思但我覺得有我們剛才講這個問題財比達克
采比拉克 木尼的那个版本我会有一种我还是觉得采比拉克对于音色的这种怎么讲这种细微的掌握我还是觉得他做得很好但我真的觉得他某些段乐段真的拖得太长会让我觉得
就是我会有点你慢下来之后你好像快不回来但他也没有真的快过了但我觉得就有一种一种抓不太回来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后来没有选他但他名气很大所以我觉得还是提一下我不说这个版本不好这版本有他非常厉害的地方但可能就在这个节奏的变化掌握上并不是很难说服
對 我自己想像中我也有聽到《猜力不雅科》這個版本但是沒有聽得很熟啦只是 確實是每天都是沒什麼感覺就對了
我觉得他可能不是很适合这样的语汇对他应该很适合布克纳非常适合布拉姆斯但是就是我不觉得线条很明晰的那种旋律线很明晰或很有结构感的东西是很适合他但西贝留是在他手上我只能说是另一道风景对对
历到风景好我讲了那么久嘛所以我们来听听看彭博第一个版本好我的第一个版本我觉得很好玩你刚才讲说西佩留市的第一就是这个第五号交通局的一开始如果把它当做一个种子开始发芽要茁壮然后开始渐渐变大因为这个主题一直在一直重复使用一直转一直转然后渐渐变成一个非常茁壮的大树的过程呢
如果以這個比喻來講我的第一個版本就是一開始就非常強壯蹦出來就說我是很強的還沒很長就很強大第一個版本是芭比羅里爵士的 1966 年的錄音跟哈雷管弦樂團在 EMI 錄音我覺得可能是錄音這件事本身讓這個版本聽起來非常的
凶猛就是非常就是一開始讓我就是眼光非常專注因為他能量很強對那好像是 Kinsway Ho 應該是在英國非常非常著名的這個錄音室錄的所以
芭比羅里其實在他除了這個第五號其實也有錄過我記得好像是 TS 發燒片他也算是西貝留市的名家之一吧對在那個時代是對那個時代對然後錄了第二號第九反正也是什麼 TS 發燒片之類的但他的全集是我在
對 其實在我自己開始接觸西貝流士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我很喜歡的一套曲子因為你可以從裡面聽到很濃郁的東西就是它的音響非常濃郁那西貝流士我覺得可能對於我們這種不是演出的人來講不會演奏的人來講你一開始要被抓住專注力就是抓住對這些曲子或對西貝流士交響曲的一個專注力
很取巧的方式就是你添了一个非常嗨的版本
你听一个非常你的情绪非常够的版本在那个状态下你就会对西贝流士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印象即使说西贝流士的音乐与会其实跟我们贝多芬布朗姆斯是差距非常非常大的但因为有这么厚的东西在你面前在你耳朵里你其实很快对西贝流士会有一个很强烈的印象那我觉得巴比罗里的演出对我来讲就是
可能他自己大提琴出身所以他那個大提琴就是低音部不只大提琴他的低音部非常厚非常厚到有一種很突出過於你可以講他過於突出低頻很兇猛這樣但我覺得就是這種東西會讓你很尤其是對
刚开始听西北流士林来讲是非常好声就进入了一个版本那我觉得他的他不仅这个刚才说一直强调凶猛这个字眼他的音色也很艳丽我其实觉得他音色变化很多因为
他真的是把这个乐团的每个乐器的音色就是都把它凸显出来在那个过程当中你会觉得西贝罗斯好像万花筒一样这样子就他交上去就这一首曲子然后最后一个我想强调的是巴比罗里在诠释西贝罗斯第五号交上去的时候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一块是他其实很深情
我想他应该是自己的反射我不觉得是西北流士在音乐里那么强调要表达的东西就是我觉得巴比罗里有一种用请道式的方式让他的旋律即使不是这么
我还说苏伯特那种旋律也不是那种旋律线但是你还是会觉得从西贝留斯的这些旋律线里面要到一些会让你想要落泪的音质所以我自己是很喜欢巴比罗里爵士的这个版本就是综合我刚才说的这些特质
即使我觉得这在这个年代没有这么被注意到了就是可能我不知道这个年代听 Vanska 或听这些北欧作曲家你其实比较少听到这些很浓烈很强烈的东西在里面但我觉得这个版本对我来讲还是在我聆听这首曲子的这几十年这几十年过程中我觉得是一个无可取代的版本
我突然想到就是其實最早很支持西北流斯作品的就是英國人英國人是很風靡西北流斯的作品但後來他的聲譽就在其他地方就比較沒落了這樣子所以那些像 Babioli 或是那個 Sir Colin Davis 他們都是當時
我覺得他會請出這麼多應該搞不好那個也是西貝留士覺得很不錯的就是說因為他們重疊的時代應該是他們有很重疊嘛 還好馬比羅利是 1899 年生嘛對啊 所以我知道他們是有接觸過一定有接觸過 對但西貝留士後來就整個隱居起來了
是很多人会到他们家去送他礼物这个是真的啦对好那我的你的第一个呢
我其實也掙扎了很久因為像經典的版本 Sir David Collins 就是我就沒有選然後我也刻意不選我覺得你會選所以我就沒選了我有想了一下這樣子然後我就會發現我選的啊其實都很年輕真的啊反正我擔心等一下會有一個跟你打架沒關係反正呢因為
我是覺得說他這個交響曲裡面很多管樂的設計還有很多這種就是差三度的音程或是什麼不是很好也是從比較演奏的角度來看不是很好處理在音準上我覺得比較早期的錄音的話都
失误率都比较高都把不和谐的感觉做出来其实他应该要和谐的因为他是三度这样子就是在技术上的精准度我觉得没有这么高音准或者是节奏或者是但我觉得那个时代的演出风格或美学就是那样子那我会所以就是考量到说你不炫那个美学我觉得他没有把上面应该你就是不炫那个美学理论上的
这个美感表现出来以至于所以我刚刚才有这个有感而发说我觉得他非常符合现代人因为现代的版本对我来说都演得比以前的好包括
博恩斯坦包括其他人我會不會太直接一點對 很直接讓我受傷了所以我的第一個版本是 Sakari Oramo 漢博明海司機長樂團其實也有點時間啦 2001 啦 Urato 的錄音錄音這樣子 Oramo 那時候剛出來的時候他的西北流是蠻
這應該是他出道最受矚目的一個錄音是齁 這個作品我放在第一個是因為它是我心中我覺得現在這個曲子最接近我理想的一個版本那因為他整個速度就是非常的流暢他非常知道 CB 流是要做什麼下一步要幹嘛這樣子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一開始那個主題就是一個這樣子上行的這個主題
然後大概一分鐘之後會聽到一個那基本上很多的樂團你聽在演奏剛剛那個他是下行倒回來的其實他是一個他應該是以
就是與一開始那個主題是相對的可是沒有幾個樂團好像辨認到這件事情沒有幾個樂團辨認到這句話聽起來不會覺得很奇怪不是因為我總覺得大大在演出下一個他第一個主題的倒反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像有一點只是為演而演就是不是很清楚他到底是要做什麼但是
它其實就是前面第一個這個如果說是一個很優雅的對 它是一個應該是五度的上行吧對 五度的上行然後它後來掉它顛倒過來是一個四度的下行總而言之呢就是一個就是一個拱像是一個拱形的一個設計就對了所以它理論上它那個倒回來的時候它應該是可能是前面的那個主題的破壞
或者是要破壞前面那個主題或者是它是這個主題的可能倒影譜面上的倒影等等這樣子它應該是要有所關聯的我覺得啦因為從譜面上也是這樣看可是如果他今天這個樂團演出下一個倒回來這個主題它聽起來跟前面完全無關的話你是不是就會覺得說它其實
他其實就是把他當作一個新的我沒看不就沒差對是沒錯所以我覺得他在銜接上就是說他對於這些主題的連接是非常敏銳的然後再來就是說
第二個樂章我覺得第二個樂章因為它是一個變奏曲它其實是從一個很簡單的這個旋律然後開始一直變奏所以第二樂章的處理蠻特別的就是說大家會聽到那個長笛會一直吹出就是在很遠的地方那等於它這所有的變奏它不是用疊加式的就是說好像 A
这个原本的主题上然后再加上去一个再加上去一个它其实是真正像是一个变奏曲一样从比如说一朵花然后它慢慢变形成一个张开来的我觉得我们很喜欢这面对奏奏讲取的时候我们很习惯用植物来形容对对对
就是或是一个人的脸吧就是说人脸怎么样人脸比如说你变化的时候你是比如说眉毛动一下然后你是嘴巴张开可是如果说有一些在变作的时候你就会感觉上它是分开来的它就变成说你的脸比如说你呃
比如說像你去割雙眼皮它就是疊加上去的事情對不對就是說它不是從你的臉本身去做出來的割雙眼皮是外力產生的嘛對不對是沒錯吧或打破尿酸之類的是不是就是它是
加法的艺术嘛加法啊 OK 我觉得他应该是是比较是维持一个如果真正他掌握到变动曲的心声的话我们今天聊西北流是可以聊到整种整种为什么这个这么重要是因为
因為是芬蘭的史詩卡勒瓦拉就是這個他們的史詩怎麼唱就是因為說比如說你唱一個隨便舉例我就可能然後你就要從開始去發想你的你要去呼應前面那個人他唱的而且通常是兩個人對唱所以他應該是一個像是水流一樣一直延續下去的而不應該是
好像分層的說第一個變之後是怎麼完全沒有關的就對了啦他們很重視成長的概念變化的過程這樣子然後
再來最後一個就是第三樂章的第三樂章不是一開始很輝煌嗎對到了中間的時候就是這個音樂很壞掉的地方因為基本上在那邊幾乎所有的樂團的動力都好像消失對就是有那種太空轉斷熄火的感覺然後大家就是漂浮在外太空的感覺非常多的版本或是現場演出都是這樣子對那我覺得其實就是
他应该是这个只会忘记如果从普遍上来看其实他的那个火苗都是在的所以他的生命力应该是不能够熄灭的不能够熄灭然后所以在这边 Oramo 还是你不会感觉到他真的这个熄火你会觉得这火就是转到很小然后再慢慢的小火慢炖对真的是这样子文火这样子然后慢慢炖然后到最后一次大概最后一分钟的时候才真的爆发这样子
这个是所以整个来说他就是能够完全我觉得他能够完全贯彻西北友是在写作的一个特色就是从这个种子的生长因为他不会是断裂的他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这样子
基本上我講完這個我覺得另外兩個就還好另外兩個還好啊有中那個也沒有啦其實都很好啦這個就是其實你可以選的版本都都是絕對都是很好的但是上上之選對主要是說哪一個隊友最有說服力最有說服力或喜不喜歡對所以你的第二個版本
我的第二个版本是伯恩斯坦就你刚才很不屑的那一个我没有不屑的他也是很好伯恩斯坦跟维纳艾悦在 1987 年的演出我不会说这是一个非常热力十足的演出因为伯恩斯坦在这时候的西贝流逝我觉得更有一种迟暮之年的这种
氛围在就是磁幕的这个境界的氛围在这个东西是我觉得在博恩斯坦绝大多数的 1985 年以后的录音都听得到的就是那个刚才说动力这件事情它已经不是这么动力就是可以
說火力十足對 我在想說他不是那麼火力充沛的那種他不是一直在點火的那種人就是你聽他早期的音樂你會覺得他會在什麼突然點火 突然點火但是在這時候他點火的次數或者已經變少但對我來講這個版本還是非常具有渲染力然後他的戲劇化還是很強我覺得博恩賽亞自己的在節奏上的處理
我覺得對我來講並沒有落入你剛才說的那種就是會有熄火的狀態就是它的音樂即使在慢蹲的狀態下你還是會有一種對 我剛才用的那個詞彙我現在覺得還滿貼切就是蒼涼
我很喜欢他对苍凉这个事情的表示尤其在这首曲子你听他的第一号或第二号这样曲就是西北流士第一号第二号其实因为第一号第二号是非常热烈非常浓烈的演出所以呢温散在这个时候的西北流士反而对我来讲还好就是我刚才说的第一号这样曲跟第二号这样曲就充满着这种
好像就我剛才說有點一直找不到地方放火的感覺就是一直沒有把動力衝起來這樣子但我覺得這種不是這麼體力夠的這種感覺放在第五號裡面剛剛好因為第五號需要一些更
靜謐的大自然風景的描寫相對於剛才我說的第一號跟第二號在第五號這首曲子裡面我覺得博恩斯坦在這塊是蠻說服我的所以我還是雖然說你如果以你剛剛所說的標準比如說樂團的水平然後音樂的契合度然後等等等等就是我不覺得博恩斯坦會有什麼太
可以被摆到领先集团的位置的一个版本但我还是说回来就我自己在聆听不管是伯恩斯坦作品的历史或在西北流士作品历史里面这个作品这个录音对我来讲是对我来讲是有记上一笔的我觉得是一个不敢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我觉得是在我心目中是有一颗种子不可撼动的版本之一
汗洞很好汗洞可能是我在我聆听的过程里面这首应该说他这个版本是我听过
應該是最常拿出來聽的版本之一當然現在很少聽這首曲子我只是在曾經很沉迷西北流失的時候我其實很常聽這個版本了解你剛剛有提到蒼涼我覺得因為我在網路上也有看到有一些人發表其實是好像還蠻有名的一個 YouTuber 一個胖胖的一個阿伯這樣子
西方那個我通過掉名字了但我知道你搜尋的因為在搜尋的時候一定會看到他他很喜歡評論各種的唱片然後我就聽到他就覺得說我接下來要介紹這個版本是芬蘭很年輕的指揮人 Ruvalli 也不年輕了啦我也是這是我第三個版本這個也是我認為是完成度非常高的版本
他就說因為他好像是第三跟第五錄在一起的他就說第三是就是非常棒然後呢第五就是 HELL 真的喔他很討厭他的第五號他用的那個字叫 REX 我其實還不太認得這個字我後來還去查了一下反正就是說他在這邊搞砸了因為他覺得第五號應該是比較 EROIC 就是比較
英雄式的真的喔對我就想說就完全跟我的想像是不一樣的英雄式外面我不覺得他是比較一定比第四號明亮嘛但是絕對不會是英雄式的感覺那如果從這個英雄式來標準那魯巴黎當然不是這個因為他其實是我覺得他是很亮麗的然後很強勁的這種對
就是年輕人的這種聲音這樣子那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是它凸顯了非常多很豐富的內聲部被你講中了我等一下要講什麼啦我等一下要講什麼我的天啊對 所以它的版本很特別就是說它你會聽到很多其他版本聽不到的聲音嘛這個讓我非常驚喜 真的它從一開始的那個
法國號主題之後那些木管其實會有很多的在樂理上叫做二度二度的話就是說最靠近鍵盤最靠近的兩個鍵盤然後兩個比如說那它通常會發出比較不和諧的但是西北流是寫進去之後反正整個就是還是就是會維持著一種好像它會可以塑造出那種風情或是管風情的那個聲音那那個都是因為
Ruvalli 他把這個中間的聲部給凸顯出來了所以就會變成說很多那種二度然後這樣回想出來就會有那個風情的聲音我覺得很棒很特別的音響很有意思的聲音然後第二樂章其實他就是第一第二樂章特別特別的明顯那我覺得這個版本
在音色的就是音響的處理上有它非常獨到的地方比較對我來說稍微少了一點是就是第三樂章的就是快要到最後爆發的時候其實是有一段比較那個旋律應該是就是比較深沉的這個
這個作品當中一些比較深層的段落第二樂章可能也有就是如果說要打到深層這個字的話我覺得他 還不到因為他可能就是太樂觀的一個人我覺得他可能他可能都不會打到因為他的人應該是蠻蠻活力的蠻充滿活力的這種就是一個樂觀版的這個作品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他是跟瑞典的这个哥德堡这张乐团在 Alpha Classics2022 年的演出那我的第三个版本就是 RuvaniRuvani 对他的全名叫 Santos Matias Ruvani 前面那两个字有连在一起所以他的姓就是 Ruvani 对这个版本也是我其实我第一个选进来是这个版本
他最近刚完成了所有的西北流社交易群我跟妳讲从头到尾都很棒我真的每张 CD 我都买就是买到最后一张我前两天还在听他的第六号跟第七号非常精彩
我其實很喜歡這個版本它是 Alpha 2018 錄音對 2022 發行的錄音的時候是 2018 然後是哥登堡就是瑞典哥登堡我其實很訝異因為我知道這個曲子有非常多的北歐的指揮家
就是對這首曲子進行就是不管詮釋任何留下很多錄音對 留下非常多錄音而且說真的就像你說的都很棒就是基本上近代這一些現在是北歐指揮家強盛的時代基本上都不錯但真的被我選進來的就只有這一張我真的非常喜歡這一張它的細節真的很
就是讓你聽得非常滿足就是哇~還有這麼多有趣的聲音這樣子然後因為這些細節都挖出來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新意的版本就是會讓我覺得哇~原來這首曲子或是說其實因為他的其他西北的詩將曲也都是這樣子就是會有很多有趣的觀點不是不 OK 喔我覺得就是非常很
就是可以跟音樂非常對 match 在一起的這種狀況而且他的錄音動態對比非常大而且又流暢我覺得前陣子也是一位北歐的指揮家就 M 開頭的這個 M 信指揮家錄的全集說真的我覺得完全被比下去了我知道我知道
可能就還年輕啦他們也年輕啊沒有他 39 了不年輕了但是他的聲音真的很有不過他錄的時候倒蠻年輕的耶對啊 2018 年的時候錄他 1985 的對 1985 其實也算是年輕一輩的而且對我覺得那個活力就是我剛才說的 motive
我不知道是因為內生部一直被挖出來的感覺我覺得那個 motive 你放進的柴火很多所以它很好燒它就是一直在燒你不會有那種覺得好像天氣被流失聽一聽突然好像聽到一個低潮出現聽到一個優惟的就別講優惟好像也比較正面一點就是有點
也沒有到不知所云但是會讓你覺得我覺得你講不知所云是很多人演《葉希瑞流士》都是就是會迷失方向因為他已經他也不太能夠辨認到底現在在哪裡對 有點小迷失的感覺就是對 我就覺得他的作品很容易這樣子對 我覺得 Ruvani 他很厲害的他處理這一塊很厲害
还是把那个存在感就是刻画的非常强对所以这个第五号交响曲对我来讲整个就从头到尾是以一个非常饱满而且非常的具有存在感的姿态演奏完不管是我们印象中非常强烈的非常高潮段的或者是很
很低的就可能大家不是很注意那个段我都觉得他的表现让我非常的满足对听得非常就饱足感非常强的一个演出对我第三个版本是比较特别的在那个呃
你叫什麼 Spotify 上是找不到的只能夠在 YouTube 上找到因為我其實常常會選到法蘭克福廣播教授團的錄音那他們 2022 年跟哪一個指揮呢這個指揮我還真的不太認識我是這一次在找的時候才知道他其實是冰島的一個作曲家叫做 Daniela Bjarnason
比亚纳森蛮年轻大概 40 出头的还真的不知道对他是作曲家出身然后他也是指挥家所以呢我觉得他在解读乐谱上的话是有他自己的独特的一些观点那这个版本之所以很好呢是有一个时代背景的因为是 2022 年
那最後不是這樣很輝煌結束嗎那個六個和弦然後之後那底下是完全沒有聲音的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這是在 Coffee 的時候錄的
所以呢他们已经可能很久没有上班了然后又跟这个作曲家一起演出这个他们的完成度 HR 的这个 orchestra 的这些人然后加上音响的这些收音啊然后还有这些视觉的切换的调配可以说是录的非常非常好的
然后他第一个是说这个 Bianasson 就是会把西贝流士里面所有的这些节奏或是特别是和声的变化做得非常清楚所以他其实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西贝流士并不是一个很自然的西贝流士但是都很好听有到卡拉雅那种精雕细琢吗我觉得是更雕琢的这样子所以有点像是艺术化的大自然那种
就是說已經他不是說那麼原始的這種聲音這樣子但是他的色彩啊那些就是非常的精緻的一個版本然後尤其是第二樂章是非常漂亮他每一個聲部的那種主動性因為他的那個接續有的時候是很遠的比如說
小提琴唱完可能換到了長笛那個距離這麼遠那時候是坐在很彼此都坐很遠的那個嗎其實是正常位置正常位置但是我總感覺是他們很久沒上班了所以每個人都這樣
请全力去演出那种感觉然后所以那个是无法再复制的因为老实说我觉得凡尔克福这一两年的放在网路上的录音我觉得跟 20162017 的时候差很多
現在的凡客服廣播對我來說不是我最喜歡的樣子因為我一度是非常推崇這個樂團的樣子他那個 channel 蠻不錯的運作都蠻好的所以在這個錄音我覺得是達到他們的一個蠻巔峰的就是大家全部都這樣欣欣向榮的那種因為這個指揮其實
我猜他排練應該排練之數應該蠻多的然後他也有想法可是他手上的技術以我目測我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是他並不是很會指的一個人可是那個發出來的音響卻如此的
如此的精雕細琢我覺得那個一定是團圓自乏這是個歷史事件我覺得是在那個背景之下完成的因為我有聽他們今年跟一個芬蘭女指揮也是演第五那個版本就我覺得不是很有說服力我覺得你最難聽的話就是不是很有說服力所以
到最後我要跟大家說為什麼今天挑西貝流士第五號交響曲喔因為呢今年就是非常榮幸幫國立台南交響樂團呢策劃了兩場北歐的講座音樂會所以呢是有導臨然後也有現場的演出那要演誰呢就是 5 月 23 號的時候呢會演出西貝流士的《學業四重奏》他有四首《學業四重奏》但是有三首是比較不成熟的然後他最後的這個
就是叫做親密之聲那這一首曲子就是很特別他是寫在
叫做 Voice 那前面這五個樂章他寫作的背景是在第五號之前也就是在他剛痊癒之後完成的所以這裡面可以聽到就如果你要認識我覺得如果要認識一個更立體的西貝留斯這首曲子還蠻適合因為它裡面有芬蘭史詩的影子然後有作曲家生命時的影子然後還有
一些預告了第五號的筆法在裡面那他真正成熟是用在第五號但是他在裡面預告了一些後來他的一些想法就是濃縮了西北柳斯我覺得最核心的一些元素所以他其實並可能並不是很容易入門的一首曲子但是是
聽的時候 如果說大家來參與那場的話我相信會還蠻愛上那首曲子的因為講解完之後最後也會由國台教的四位老師來直接現場演出這樣 6 月 15 演奏的是 Nielsen 丹麥作曲家的《懸念四種咒》第三號《懸念四種咒》因為當時他所生活的年代其實丹麥很流行一個
就是近年在研究尼爾森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就是會用這個當時流行的一種算是本來是應該是一個醫學的這種理論的思考但是它被延伸到了文化的發展上叫做生機論然後如何聯繫在一起這樣子生機飲食的生機對 Vitalism 這個字就是我
就是如果现在去看就是 Nielsen 的外国的这些外国学者的研究的话会蛮多从这个角度切入那我也是觉得是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因为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太太就是这样子风格的雕塑家所以他深深受到他太太影响生机的生机论生机论的雕塑家就是只有对对对然后就是会在那个讲座当中跟大家来
叙述一下这个背后的然后以及现场的聆听那就是希望可以透过这北欧的讲座让大家可以就是打开一些不太一样的聆听视角啦获得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体会这两首曲子的确都是蛮冷门的就是不是爱乐者第一时间会想到的作品但其实都在这两个作曲家的生活历程当中其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啦
地点在哪地点在台中歌剧院的中剧场然后就是现在已经在 OpenTix 上可以售票了然后我也会把我们的资讯然后还有给大树聊古典听众的折扣码会放在这个我们的脸书上 OK 我要不要先讲一下折扣码好了我的折扣码就是 artist 然后 2025ntso 我会把它放上去
非常簡單的折扣完全沒有那種減低度好啊那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就會覺得北歐的作曲家裡面對西北流士跟 Nielsen 是我覺得是兩個非常重要指標其實我也是覺得現在我覺得台灣樂壇也是時候可以多聽一點
北歐的作品 因為真的有很多蠻有趣的蠻有趣的一些味道沒辦法 像市場論你知道就是我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我那天才聽到一個瑞典的作曲家他叫做也是西貝留斯稍微晚一點的叫做阿特伯格還是對我覺得那個作品也是讓我眼睛一亮這樣子就是很好聽但是他又很有新意這樣子所以
但我们还是得市场论对没错可惜对好啦反正还是欢迎大家欢迎大家欢迎大家对就是多听一点西北有时候多听一点北欧的声音其实会打开自己的耳朵对你可以从张曲下手也可以从颂作下手我觉得都有非常多有趣的因为听音乐就有趣嘛对好啦今天我们就先交到这边谢谢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