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在基础模型研究上的投入不同,我观察到中国AI的发展与具体的商业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呈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这种策略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由国情、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发展阶段共同决定的。
支付宝的支小宝:AI赋能生活规划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支付宝推出的支小宝。它并非一个单纯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能够解决复杂生活规划问题的AI助手。例如,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两个地点之间找到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咖啡馆,并完成预约。这体现了中国AI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的实用主义导向。
中美AI战略差异:场景应用 vs. 基础模型
中美两国在AI发展战略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更侧重于将AI技术与具体的商业场景相结合,例如电商、金融、城市规划等,追求快速落地和商业化。而美国则更关注基础模型的研究,例如大型语言模型和空间模型,致力于在AI基础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突破。这种差异并非孰优孰劣,而是基于各自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做出的不同选择。
AI Agent:个人助手与生态系统
AI Agent(智能体)是未来AI发展的重要方向。它能够利用个人和公共数据,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例如旅游行程规划、复杂工作流程的串联以及个性化服务提供。 AI Agent生态系统包含两个层面:大平台和小应用。大型科技公司构建基础平台,而小型公司则可以在此平台上开发垂直领域的AI应用,形成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 未来,每个用户可能拥有一个专属的AI Agent,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交互,进一步提高效率并实现高度个性化服务。 然而,涉及医疗健康和金融等敏感领域的AI Agent需要单独管理,以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超越技术:制度设计与资本市场
中美AI竞争的背后,还涉及到制度设计逻辑。例如,资本市场对短期收益的关注,可能会影响企业对长期战略的投入。 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如何引导资本市场支持AI领域的长期投入,是摆在中国乃至全球AI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百度在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上的调整,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超级APP的AI整合:潜移默化的变革
像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正在默默地整合AI能力,将AI技术融入到用户日常使用的场景中。 支付宝的AI产品更注重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而非单纯的陪聊。 字节跳动等公司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AI与其他服务打通,例如将AI问答与短视频推荐结合。 支付宝等公司致力于打造AI智能体生态,连接各种服务和应用,这与美国服务分散的模式形成对比。
中国AI的独特优势:数据与城市规划
中国在城市规划层面充分利用AI的优势,特别是数据优势。庞大的人口规模、较高的智能化程度以及相对宽松的数据保护政策,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数据资源。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精准的城市规划,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中国在政务云和政务AI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为AI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AI与未来:人口、战争与星辰大海
机器人数量超过人类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口的持续下降。AI可以降低养育成本,促进人口反弹。 更重要的是,AI的发展可能加速星际旅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缓解人口压力。 未来战争形态的改变也可能减少大规模人口锐减的风险。
拥抱AI浪潮:实用技巧与战略思考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如何更好地利用AI技术,提升生活效率和知识积累?我建议关注中国巨头公司推出的AI应用,并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AI工具进行信息筛选和知识整合。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AI技术背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投资AI领域也需要关注公司的长期战略和发展前景,而非仅仅关注短期的收益。
总而言之,中国AI的发展正展现出独特的路径和优势。 在注重实用性和商业化应用的同时,中国也需要持续关注基础研究,并积极应对来自国际竞争和制度设计的挑战,才能在未来AI时代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本集和邓侃博士一起聊聊:
00:30 近期AI行业有啥大事?
03:23 字节、阿里、腾讯和百度几大超级互联网公司,在AI上有哪些不同发展路线?
12:02 中国对比美国,在AI发展上有什么重要优势?
30:44 AI会不会带来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
49:27 有哪些AI应用值得推荐?
嘉宾:邓侃,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及机器人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师从CMU计算机学院院长、Google谷歌云AI负责人Andrew Moore。前甲骨文(Oracle)公司任主任级系统架构师,长达6年时间负责机器人学习和数据挖掘工作。前百度搜索业务高级技术总监。
- 视频版在b站∶大小马聊科技
- 本集逐字稿和推荐资料在公众号:DannyData小丹尼
- 大小马聊科技群微信号:dannydata1
主讲人:小丹尼+电动Emma+大卫
小丹尼:全网500万粉丝,哈佛大学演讲嘉宾,央视官方合作,懂车帝独家片场签约创作者;新浪微博年度音频影响力创作者;; 擅长做泛科技+财经受众群更大、科技感更强的汽车相关内容,作品被马斯克、何小鹏、秦力洪等大佬称赞;世界名校毕业,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多次和科技大佬对话并主持大型活动;互联网战投、奇绩创坛(前YC中国)Fellow。2021年微博最具影响力财经大V。汽车之家年度新锐合伙人。
电动Emma:《火星人马斯克》作者,电动车行业顾问,助力多家中国车企出海中东及欧洲。全网粉丝破百万,懂车帝独家片场签约创作者;擅长做男女观众通吃的文艺与汽车跨界内容,作品曾被马斯克、何小鹏等高管点赞,是首位登上彭博社的电动车女KOL。毕业于剑桥大学,精通中英法西粤五门语言,曾任纽约秀场模特,在世界五大洲里的四个都长期学习、工作过,希望能一直这样边探索世界,边成就自我,助力中国优秀的文化&前沿科技走向世界更远方。
大卫:剑桥大学纳米技术研究生、帝国理工学院材料学本科。少有的既硬核、又能侃、又有趣的科技男。曾在clubhouse 3天内获得4000+粉丝。2020 年Tatle Gen T 亚洲新锐100人。2021年中国车联网风云人物。36氪2022全球华人精英Power 100。原百度阿波罗团队高级产品经理,拥有多年自动化及智能产品开发经验,曾主导开发自动驾驶语音和视觉辅助套件(ADAS)。后续加入惠尔海工,主导开发的海上智能监测浮漂获得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大赛“春晖杯”大奖。同时也获得了多个国内外智能装备专业奖项。2018年携百度与行业精英创办自动驾驶明星公司惠尔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