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79.从汽车跳槽到AI机器人,靠啥100天融资两亿?

V79.从汽车跳槽到AI机器人,靠啥100天融资两亿?

2025/5/20
logo of podcast 大小马聊科技

大小马聊科技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哲伦班长
小丹尼
电动Emma
Topics
哲伦班长:我认为机器人行业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机器人核心是AI与复杂硬件的结合,而中国在硬件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AI是全球竞争的舞台,但在中美竞争格局下,其他国家都在关注这两大巨头的动向。我们维他动力选择面向C端市场,尽管初期面临技术挑战,但我们坚信能做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融资方面,我们有幸选择了优秀的资本合作伙伴,他们对我们的方向表示认可。 哲伦班长:我深刻感受到机器人行业在中国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认为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复杂硬件的结合体,而中国在硬件制造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人工智能本身是一个全球化的舞台,但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其他国家都在密切关注着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我们维他动力从一开始就选择面向C端市场,专注于消费级产品的研发和量产。虽然在创业初期,我们面临着技术上的挑战,但我们坚信能够开发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融资方面,我们非常幸运地选择了优秀的资本合作伙伴,他们对我们的发展方向表示高度认可,并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支持。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邀请到哲伦班长,维他动力联合创始人,畅谈其从理想汽车跳槽到AI机器人创业的经历,以及如何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融资2亿人民币。讨论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2C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 不到100天融资2亿人民币
  • 选择2C市场,专注消费级机器人
  • 机器人行业发展阶段性共性:技术原始阶段、技术高速发展逐步成熟阶段、技术成熟阶段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们追求人型机器人其实是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恋人型机器人一大类的应用就是给大家贴牌展示增加展台的科技感今年英伟达开始他用的词其实不太用人型机器人了他们叫大小马聊科技用独立视角聊科技热点

今天我们很开心请到哲伦班长一起聊聊理想汽车和机器人创业那哲伦你是前任的理想汽车智能驾驶产品总监去年底呢离职和地平线的高管一起创办了机器人公司维他动力不到 100 天呢就融资两个亿啊让大卫极其羡慕

那开场我先问问哲伦最近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飘了因为我们的公司定位稍微有一些特别我们现在定位了 2C 所以挺压力山大的因为我们也算了一下基本上两亿呢也张张皱第一代产品的量产和发售那第一代产品的成功啊就很重要所以我们现在实际公司状态还是比较省吃俭用的

其实你即将离开理想要创业的时候我们还私下交流过当时你说融资环境并不是那么的好但是很快就融到了两个亿后来怎么融资就那么顺利了那会儿其实我跟朋友谈过一些机器人我想站的事情机器人当时的那一波

有点像 AI 带着起来的就 AI 吃了肉机器人可以喝点汤的那感觉但是在今年我觉得随着语初上春晚之后其实机器人今天在中国的权重其实我觉得完全不亚于 AI 本身我觉得背后最核心是这个行业的重要度被逐步重视了然后国家的支持力度其实很高我自己的判断是因为我觉得机器人它核心其实是一个 AI 加一个很复杂的硬件

而这个复杂硬件来讲的话其实中国是非常有优势的 AI 这个东西它本身也是一个全球化的舞台今天在中美竞争这样的格局下其实像这样的科技的产业是除了中美以外的所有的国家无论是欧洲日韩其实都在看着这两方的竞争但我认一南一上来我们干维他动力然后其实我们在创业前就选择了 2C 然后做消费级做量产这样的事情其实在今年年初还是比较难的

大家都觉得技术比较初期然后怎么可能能去做出产品出来呢慢慢的又回到说好像确实得出产品所以我们慢慢的在被接受我们的一些方向我觉得目前来讲总体来讲融资还不算特别高我们也在有意识地选择资本的合作伙伴包括我们第一轮有招领包括地平线包括第二轮是今日我们也很有幸地其实选择了非常棒的资本上的合作伙伴了

其实你刚才说之前那波机器人创业很多都不是面向 2C 你们选择了 2C 除了你们之外我也知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公司现在面向 2C 就让我想起这个大的科技浪潮它好像都有一个阶段性的共性无论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是 AI 机器人这一波又一波刚开始在技术还比较原始阶段

感觉做的都是一波原生的那帮技术从业者比如说机器人行业就是 Boston Dynamic 这种那他们离商业化民用商业化是特别远的然后到了大概你入局的那个时候其实就是技术在高速发展逐步成熟那你们可能不是那种原生做机器人技术的人但是就像你说的你能够找到应用特别是 2C 的应用而且找到一个可能好的落地场景就是

就是正常来说这个阶段的创业者他们比较注重的事情就是做一个产品能够是帮用户 save time 的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的然后可能在你这波之后按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规律就是还会有一波创业者入局那那个时候的技术是相当成熟然后这一波创业者是离人性最近的对

他们做的应用或者以后的这些机器人可能就不再是像你们一样想说帮忙干点活 save time 而是 kill time 就是让你获得愉悦给你消磨时间的机器人家获得愉悦总让人想的比较多

Emma 总结了三个阶段挺有意思的这个我看你的合伙人于一南其实也分享类似的观点就是现在机器人还是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有点像春秋的阶段 2C 的产品实际上你面对的是不同的用户群体有家长买给孩子的有孩子买给老人的有同学之间买来炫耀的

就是怎么满足土 C 市场不同的需求呢那就怎么做减法呢大会前面说到我心产上了家长买这孩子然后孩子然后买这老人如何切分是最重要的首先我觉得有着大的概念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讲什么人行通用但是我们觉得那东西它需要有个产业周期

在 iPhone 出现之前其实鲜火的科技产品其实是 Waterman 然后 iPod 逐步迭代过来的所以我们在想我们怎么能做到机器人的第一个 Waterman 垂直的应用今天其实人心上放了好多的硬件我觉得做硬件本身不难包括大家现在看人心都在卷自由度对吧然后双足的或者说零小手但怎么能把它们能控制起来其实这个硬件本身又贵又不成熟现在质量它的控制的精准度其实都还是问题我们觉得

实际机器人上现在成熟的硬件其实是之前火过现在不火了其实是四足的节奏并且就是说一些机械臂甲甲爪其实这东西本身也很稳健本身还没有出到消费者产品但是技术的卷已经卷到了他们的软铃敲手和什么双足但实际上四足和甲爪应该是有机会先出产品的

所以我们在技术上会有这样的认知再去定位我们的产品怎么把它的因为今天机器人行业其实没什么人做自主化其实自主化大家做的并不多所以我们是怎么去把一个四足的东西整体自主化能做得特别好我们现在举个例子叫做生活空间的自动驾驶能上下台阶能走楼梯能在这种地形中能移动的自动驾驶我很多年前在日本看索尼出了个狗嘛

iBow 确实做得很讨巧尽管大如索尼也没有把这产品卖的特别爆就跟 Volkman 量级完全不能比的是吧比如说你们做差异化的话是跟 iBow 或者说跟 UB 选悟空是要怎么做出差异化呢我觉得其实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它就三个维度一个叫自然交互一个叫自主移动一个叫自主操作就是三个

其实像 Apple 包括今天其实好多人在讲什么陪伴机器人我看很多展会上都有人做那个其实它就是一个自然交互

就是怎么把今天大模型的这些能力它能跟人产生好的交互其实就是一个跟豆包今天能在手机上跟别人打电话那个状态差不多只是说它更 Q 一些但这个东西单体我今天会认为它单体其实挺难产生一个好的价值哪怕它设计的特别 Q 或者说它面向的人群依然很窄所以我们依然要把物理空间的能力给上来所以我们一定会联动一个叫自主移动

假设你像 iPhone 智能手机做的已经很厉害了我为什么不给智能手机做一个壳呢就比如说把一个狗的形态它虽然没有脑但是我把手机塞到它背上面把它变成一个手机的延伸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其实有尝试过但是就是说手机这个算力有的特点就是它能做好比较好的显示通行

这都可以但是其实我们需要比较强的端测的 AI 计算这个其实今天手机也并不是特别好反而可能最好的是今天的所有的智能汽车端测都有 100TOPS 以上的算力了对你刚才说你们现在想先做好一个 workman 级的产品然后逐步逐步迭代最后成为一个通用的那为什么你会

把通用和人形变成一个敬意词呢为什么通用它就必须是一个人形的机器人因为我觉得人形呢我自己看下来我觉得分了几层就第一层为什么人形会被大家所用起来这个词我觉得是因为人形这个名字或者叫人形它那个样貌比较容易被重视就它是一种智能人形机器人这五个字就很容易被重视了

但是你一细想就会说那为什么要做人形然后今天大家更多的答案是叫说因为他长得像人所以人今天生活中的所有的工具这种环境都是可以适配的因为这世界是人造的所以他背后这个逻辑其实今天在讲人形的这部分人其实他背后的逻辑其实叫通用所以我个人没有那么 buying 要像人形但是我还挺 buying 通用的但是我觉得通用的就是它是一个追求的结果它不一定是一步到达的那个东西

那你这个观点就跟复盛挺像的我刚在赛博对话跟复盛聊了然后也问了他这个问题他是觉得我们追求人形其实是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恋而不是出于最终效果因为机器人它最后就是服于人的那人形是不是最优解是不是效率最高性价比最高

他就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像洗衣服为什么我们会搞滚筒洗衣机而不搞像人形那样搓衣板双手对因为这个效果更好还有就是我们人是怎么移动的那为什么我们还会发明车还会用轮子

就是因为这个效率更高啊所以我在跟他聊跟你聊之前我是更 buy in 就是像马斯克他就提出嘛这个是一个人的世界我们会有更多这些人的数据输入给这个机器人而且很多整个物理世界都是为人而造但是我听完你们这么说我也觉得

就不一定这个终极形态就是一个人形的没错我感觉物理世界而且很大程度可以切分出来比方说我们会讲叫 outdoor 和 indooroutdoor 一旦到了门以外之后就是叫大自然的世界那个呢就本身也不是人肉件的

对然后在那个环境下呢人作为哺乳类动物其实也不如四足类的啊对吧在户外的这个能力然后室内呢因为我前段时间去珠三角看了很多的产线我就觉得其实很多产线呢确实是人具备很好通用性但更多的其实人的手嗯就人的手今天可以焊板子明天可以组装机子后天可以做一些什么其他设备的操作其实人的手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东西

对其实复盛的观点他是说之后人型机器人可能会普及但是呢还要等至少五到十年我还专门研究了一下就目前这些人型机器人在行业里头有哪些应用到底这些应用是不是必须的那首先一大类的应用呢就是给大家贴牌展示哈哈

对就比如你看那个上海车展同一款机器人比如说智慧军的他们那个智源做的那个机器人其实就贴了三家的不同的车企的牌子就是跟大家去交互啊宣传啊增加这些展台的科技感

这个完全不需要一个人形的嘛除了看着炫酷以外它的这些功能性就可以被替代然后第二大部分呢就是它确实是能干活就比如说它在工厂但是呢我又仔细研究它在工厂到底能干哪些活我发现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呢就是

协助质检比如说我看 UB 选的那些机器人在蔚来汽车的工厂里做质检但是呢仔细一看它其实就是一个移动的全景摄像头有这个机械方面的东西就够了所以完全不需要什么人形的去移动然后第二点呢就是帮助搬东西比如说搬一些小货柜啊什么的那其实这个也完全不需要人形的

你用一个移动的小车就足够了甚至小车或者是一个机械狗载重可以更多那这个也是不需要人形的然后第三类呢就是也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我觉得就是做一些小的精细的活比如说贴一个车 logo 啊反正就总体看下来我觉得目前的这些人形的状态来说

确实不是非得一定要人行才去干甚至人行还拖后腿呢唯一的一个真正有用的场景就是网红买了这种人行机器人跟他一起拍片是真的是有流量做直播表演性需求对语术其实还是挺厉害的

但现在大家可能对它的热度或者掺杂了很多大家对它的幻想实际上它在真的火之前都是挺务实的就是语书站的事最多的是 Q 实验室和招鞋号卖教具简称卖教具对这是个很实在的市场是因为确实需求真的存在对而且我还想说一个暴论前段时间不是北京一桩马拉松吗有机器人跑半马

说实话我觉得投入产出比太低我是觉得它整个这个活动的规则设定就有问题就是必须要参赛的是人型的机器人去跑这个半马

那我就觉得真的是折腾人啊对吧这个每个人形机器人旁边都有一个工作人员拿着一个遥控器去跟着那个机器人跑半马然后我看有网友吐槽说

这些员工入职的时候没听说要跟着跑斑马所以我觉得这个规则设定特别傻就是说你不能说是规定一个机器人的形态去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我觉得应该是让大家各显神通发散的去解决一些更复杂的人物

而不是说非得要用人型机器人去做一个持久性的一个耐力运动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没什么意义的事情这个人型机器人移动速度再快也没一个轮子移动快丹尼说的很对就是在 DAPA 搞那个挑战赛就是人型机器人挑战赛的时候他在设定比赛场景的时候是有比如说翻墙头

然后到了一个小空间转弯然后还有一个类似消防栓的一个大的圆的 screw 吧叫什么一个大螺栓你去转转几下然后出来之后从下面的一个空间爬出来再起来再往前跳过去他其实设定这个场景的时候是按照真的战场场景或者说将来能用到的实际场景来做的而不是说比谁跑得快

所以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于人型机器人实际上场面上宣传的东西和真正能用到或者是能用它来赚钱的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我完全不否定就是说这些人型机器人上春晚呀或者上这个什么马拉松大赛呀对于大众对于机器人的热度有帮助我们就看一家上市公司吧叫人型机器人的第一股

叫 UB 选他们是 2023 年上市的我还专门仔细读了他的这个财报他的对外宣传很多东西都是人型机器人的各种炫酷甚至他还说人型机器人入职各大车企什么的就这种公关的宣传很多但是你一看他的财报就首先他跟刚才我们说的这个语述的一个共性都是他们刚开始都是做教育智能机器人起家的

他最早的教育机器人其实是卖给 2B 的就给学校这些的都占他百分之八九十的收入占比那这几年逐渐降低了他其实是卖那些人型机器人或者是叫物流智能机器人有一些像车一样的东西那他虽然公关会传的比较多但是他实际占他的这个收入的占比没有很多然后他卖的多而且增长比较快的是什么呢 2024 年

其实是消费相关的机器人他说是叫机器人但实际你看他那些产品都有什么就是什么智能猫砂盆

然后还有给游泳池清扫的机器人还有扫地机什么的我完全不觉得这些没有那么高大上就不好我反而觉得它这些消费级的机器人它真正是解决问题的真正能帮助大家提高效率而且相对来说是发挥稳定的不像那些机器人看似炫酷但实际很多都是为了做 showcase 或者是宣传拍片用的现在行业里是不是大家会越来越务实一些

是的 我觉得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今年英伟达的 GTC 开始它用的词其实不太用人性机器人了他们叫 Physical AI 我觉得这个词其实在英文里的变化还挺好的因为这一波本质上是 AI 的技术能力开始涌现之后因为机器人它本身学这个学科存在几十年的时间在中国的核心高校和在美国这些欧洲都有嘛

但这个学科的本质它是一个机器自动化学的一个东西然后它就是复杂机械但是复杂机械因为它关节很多它是在空间的求解其实就很复杂以前它通过人为的去做编程设计其实很难做多样性的任务以前只能去做单一任务

就一个机械臂对吧 六自由度的然后能去在工厂里搬着东西然后按着点位其实就不错了但今天他带来的其实是物理上的多维度的各个电机拼接在一起然后他带来一个空间的球解然后这个解让 AI 去解

我觉得本质是这个事啊但这个事呢被大家又想象成了人形但今天实际上我会认为其实会有很多的价值会出现的对我看那个 UB 选财报里面有一个是三千五百万的一个客户买了十台人形机器人单价三百五十万不知道这客户拿来是干啥的花这么多钱可能是中东吧

我看这次马斯克不是跟着川普去了沙特吗专门带了几个 optimist 去跳舞跳的就是那个川普那个 YMCA 的舞对对对然后把他们逗得特别开心说也要买新时代的外交对对对

哲伦我们虽然一分钱都没投但是我们想问一个投资人最爱问的问题这么多人做机器人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哪里对说白了就是怎么能在特斯拉小鹏小米也都在做机器人的竞争市场

你们怎么能脱颖而出这个真的跟我团队基因是有关系的就是我过去其实在理想汽车我觉得在理想的五年吧然后被响折的影响还是很深于一南呢过去在地平线差不多快十年

因为这两家公司都很特别虽然一家 2B 一家 2C 但这两家公司都是要先把产品做出来然后慢慢的扩大到今天大家觉得还挺龙头的这么一种感觉但是我们都非常理解过去大家是做的多么的垂直多么的小多么的聚焦因为这个赛道实际上如果真的发展起来了很大我一直跟团队开玩笑我说我们现在还太小了如果我们真的有机会把这个赛道也做成了我们最终一定会碰到余生东和雷军的

所以我觉得就是在我们作为一家初上的公司还这么小的时候呢就是我们必须得找到就是大公司其实他们还不太值得做的赛道但实际上是有价值的赛道然后呢在这些赛道里面把我们自己做扎实然后有我们的自己的第一批用户我觉得很像地平线最早的 Brow 2,Brow 3 芯片包括理想最早的理想 1 其实虽然一个 2B 一个 2C 但都有这个意思就是都是抓住了最核心的东西之后把一个产品给做出来

当时说实话地平线最早做芯片的时候真的传统芯片圈的人都觉得地平线做不好或者做的都很扯淡但事实上地平线也更了解当时的自动驾驶的需求至少还是把产品给交付出来了我记得最早老余刚开始说创业做的是 IOT 芯片没错后面转到自动驾驶里了现在又往人行机器人方向又布局

大家一直会以为地平线也做机器人其实地平线这家公司以我对于云彩的理解也是就是它更多的还是希望去做平台然后去赋能那些做产品的公司所以现在他们有一家子公司叫地瓜其实地瓜对于整个行业的定位跟地平线对于智能汽车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它就是做提供芯片提供平台然后提供这个开发者的基础套件然后你们可以很方便的去用他的芯片来做开发

这不跟英伟达卖挤牙膏是干一件事吗是 但英伟达做支架相当于就随便做一下行业没那么走心但地平线这是他们最核心的业务其实上一次哲伦我们在赛博对话聊的时候你也说的特别好就是跟这些大公司比

你们的优势是什么有一个你说的就是大公司呢它因为发展到这个量级所以它找的一定是大市场的东西但是你们是可以探索一些新的确定性更低但是以后可能更有机会爆发的小市场

你看电动车的发展对我的影响真的是很深我觉得就是 Model S 和 Model 3 它带来了两种认知然后也是两个行业的阶段就 Model S 出现的时候当时像理想也是特斯拉车主小鹏也是至少想着来讲我觉得他是觉得自己能找到垂直的赛道的话坐车这事应该就有戏了

其实在 Model S 的时候让大家看到了电动车和智能化的这个希望了但是真的像小米和华为去来做其实他们本账是看到 Model 3Model 3 基本上带来了一个规模化的确定性对吧确定性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然后这些公司才会投入就是他们到那会儿其实本质上来讲做的事情就不用那么垂

对就是如何找到比较垂直的好的市场呢其实我看你的合伙人于义南在分享的时候他做了一个两个维度的坐标轴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也供大家参考就是这两个维度呢一个维度是看场景的复杂度

到底是不是特别难处理的一个场景第二个维度就是失效成本如果这个任务机器人做了以后会不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就比如说砸了个杯子或者把各种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什么的其实就在这两个维度之间找一个交集的就是失效成本又低然后场景复杂度又低的一个范围这样去找这种垂直领域的突破口

就比如说在家里头帮叠被子比如说机器人真的帮你叠几次没叠好的话也不会出现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或者是洗厕所刷厕所什么的对吧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的两个维度的一个交集就是

就我们自己把这个维度画出来之后呢其实对我们产品的帮助还挺大的就是复杂性和市销成本然后事实上呢如果说今天不是 physical AI 其实不太存在市销成本的概念我觉得市销成本最高的其实是过去我们做的自动驾驶这个事就一直大家心头痛 麻烦

所以如果对比这个的话其实比方说像大卫在做的这种低速的其实就会好一些但本质上也不是更容易了实际上市销成本会低一些是的我们当时跟投资人也是这么说我记得还有投资人问大卫如果特斯拉干你们配送车你怎么我是特斯拉都干我们这配送车了说明这市场已经卷到没法做了对吧

他肯定是对着万亿级的市场他看不上这种百亿千亿级的市场没错然后以及我们这条坐标上其实里面也融合了我们对于 AI 的认知因为今天 AI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它处理复杂性的问题是极强的

比方说我们在这个坐标系上横轴是复杂度的话我们觉得横轴的最右侧其实今天在很多 AI 的能力上都有了包括他去读论文他去计算非常复杂的这种博士生的一些题目对吧这个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做不出来的但是他可以做出来

但是这些东西它因为不是 physical AI 它市销成本很低它现在独立的价值也不是特别高然后另外一个维度就是今天我们在做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其实复杂度相比前面说的其实还是低很多因为大部分的人都能学会开车但是它市销成本又是可能是最高的然后今天实际来看在 physical 的产品大家如果去想的话其实像扫地机扫地机已经一年 2000 万的市场了

然后像无人机像现在这两年火的哥草机永之清洁其实它都是属于说找到了这两根轴的左下角就是说失效成本可控复杂度也 OK 我觉得这是特别棒的产品出发点我觉得自动驾驶还有一点难的在于就是它要有 reasoning

就不只是说处理复杂的场景就是当你任何场景处理失效的时候你要给出足够的 reasoning 就是叫什么逻辑判断的这个过程就为什么说交警或者说保险公司他在给自动驾驶定损或者定保的时候他会遇到困难比如说一个事故发生了到底这个事故中间的环节你的 reasoning 是什么这个现在还是有点难因为毕竟这种大模型其实是一个端到端的一个黑盒子对 真的挺难的

突然印象很深 我觉得很早了 大概 23 年还是 24 年初的时候当时我认语一男有一次我们在望京喝酒来着当时我在理想台地平线我们经常有的时候线下会聊天其实我们俩都具备 L4 的这种愿景但是因为现实中又是一堆烂事可能是所以他当时跟我说了一个基础观点由于 L4 级别的真正的实现反而是某一种技术的降维出来的

就是某种技术它实现了足够强的复杂度之后它降低了复杂的难度但降为出了极好的容错所以这是为什么你们都从自动驾驶领域跳出来做机器人的原因吗

我觉得我们俩的很多的概念其实在挺早就有一些沟通但是当时我们俩身上都背着很重的责任然后各自都有对象的然后呢也希望都再往前努一把其实我们内心都挺想站上牙齿的嗯嗯就我原来加入理想的时候微信热情签名叫做奔向有自动驾驶的未来但是 future 不是 new 对但是我就觉得是我特别想实现那个东西但有可能他的道路是曲折的吧

那是不是也是因为你们觉得 L4 在车上面太遥远了所以干脆先做一个比较实际的机器人的比较能短期内实现的产品因为我看你们推产品的节奏也是非常快今年就要出一个在 outdoor 的一个机器人明年就要出一个 indoor 的室内的机器人我觉得是吧之前也有一个论断说如果 L4 都实现不了不太可能实现机器人嘛

但是我觉得那个呢实际上大家忽略了它背后失效成本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能找到复杂度甚至比 L4 要高但是失效成本其实可以远低 L4 的这么一些东西本质上来讲啊我觉得 L4 它就是 Federal AI 的一种嘛然后核心我自己吧是一直很想在 Federal AI 这条路上往下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但是我们其实也很希望阶段性的有成果我觉得今天驻驾驶在车上的量产车上的竞争的发展到今天如果它不能真正实现一个 L4 就突破性的这样一种质变它更多的其实还是一个从车维度的竞争的这么一个特性它的竞争是第一性的而不是它本身的技术和它的价值是第一性

对这里我很认同就像我们有时候做讨论说自动驾驶它是给车装了套系统还是说给 Physical AI 装了四个轮子其实当然大家都认为说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给一个人工智能加上四个轮子但是我们面对的其实是一个汽车行业的竞争那

你不免说你的对手全是造车的这种传统的巨头他们都是把车加系统而他们其实是有很大在整个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的就我整个四月份在出差从墨西哥一直到中东我甚至会觉得这些国家他对自动驾驶的需求非常的低有点像自动驾驶是我们中国企业的一种单相思了甚至是

刚才大卫说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就是你到底是在轮子上面装自动驾驶还是反过来那哲伦我想问一下在机器人上面你们是想在硬件上面装上 AI 呢还是 AI 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上面做一个壳呀

我们觉得 AI 是最重要的是里面不变的部分但硬件其实是可以变的比方说今天为什么我们今年就前面丹尼也说我们虽然拿的融资还不错但我们给自己的压力给投资人的算是承诺上的东西也还是挺重的我们想今年就出产品而且 QC 的产品很容易见分晓就到底商业化能做的怎么样

然后为什么想自己逼自己一把然后做那么快呢就是我离缘于我们的认知我们认知是 AI 是核心然后硬件它是可变的所以就说结合 AI 的整个能力包括交付给用户数据的闭环整个 infra 的建设这部分能力的东西必须得在我们公司内部快速的建立起来

然后至于它是 4 条腿甚至更多的腿或者说两条腿双手操作怎么做其实都要基于这套 AI 本身的能力的闭环去见这个在我们身上是一样的然后包括一些今天大家认同的体系类似于大小脑快慢思考然后这些体系其实我认为它里面的工作方法其实都是相似的只是说它本身上是控制一个机械在空间里的位置的移动然后只是说我要控制的是一个手指还是控制的是一个胳膊还控制的是一个腿这里面的变化对

对我觉得是不是也是因为你们一个是工作方法确实是延续了理想汽车和地平线的优势然后另外的话你们推出产品的这个节奏也是非常的快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些特征打动了比较重要的这些投资人因为

我记得我们之间沟通就是你说其实你跟今日资本的徐鑫聊的时候就觉得哇他提的这些问题都好犀利然后对非常尖锐而且是非常高信息密度的你们沟通那最终他还是投了你们而且是当场基本就这个很有意思前两天有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正好到北京他来我们这边来参观嘛

中午来的我就点了一份吉野家我们中午就边吃吉野家外卖边聊然后我就跟大家说别的地方的吉野家是吉野家维他社的吉野家是徐青同款的吉野家就是这个故事怎么说呢就是徐青当天是差不多下午三四点钟到的当天晚上是十点多可能走的就在我们这儿可能大概六点多的时候我们叫了一份吉野家外卖然后他当天晚上走之前就全部都签完了

这个过程就是他三四点钟到的时候先跟我们可能有些基本的见投资人的介绍包括我们几个联创的单独的沟通因为他带了个团队过来带来是可能七八号人也很慎重包括聊到可能九点多他说他们团队内部要讨论一下他们讨论了可能四五十分钟然后出来我们再关在一个会议室里就开始谈协议然后现场就签掉了就这么一个过程

那你觉得他问了哪些比较犀利的问题然后他最终看上你们什么呢我觉得有几个最核心的首先呢徐鑫真的是一个很认真的投资人然后他跟我们对位他更看重我们能不能创造出真的价值然后能看到真的需求然后另外他在到之前呢其实就分别对我人易南其实做了一定的背调因为徐鑫和于凯其实是校友

所以徐青在到之前他其实就真的是跟余凯应该是深度的沟通问了一南的一些情况然后我其实之前我跟徐青在理想阶段也打过一些交道主要是资本价值相关的事情然后徐青应该跟理想的资本市场这边的负责人其实也沟通了一下我这边的情况

说到问题的话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对外也披露我们说我们目前目标是两款产品一款产品我们觉得是在家里的家务机器人在室内的机器人它主要重操作不太重移动对吧轮式底盘基本上就 OK 还有一款我们觉得现在比较能去切入的是在室外的伴随机器人它更重的是移动没那么重操作的部分然后徐青说你们哪个市场更大

我们觉得肯定是家务真大他说那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占家务然后因为这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以着我们对技术的判断我们觉得从今年来切入的话其实四足的成熟度相对比操作还是要更高一些更有切入点对但是他的点就是说那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占后面的事情

我们当时的回答我觉得也是契合我们俩之间的点吧就是我们觉得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我们组织上也需要商业的闭环就是对于组织上来讲我们其实需要快速地让我们组织经历我们从产品定义到产品研发到产品的整体的供应链到生产到能上市能发售的整个过程

就整个过程的经历会让我们的组织有大幅的提升而这件事情在今年来讲其实只有四足能帮助我们去做到我觉得我们确实是很实在的说了我们内部的一些做选择的逻辑然后他也跟我们分享了很多他的一些案例包括像京东的然后他觉得在前期的像类似于我们这个阶段其实确实应该让商业有一定的闭环

在我们看来如果没有交付很多东西都是空谈但今天呢很多机器人的在伪装成交付的一些东西呢在我看来又比较像搭台唱戏就有人有需求搭台子有人有需求唱戏但这个不是我们不好意思了这有点那啥了但这就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是的富盛也说嘛你们机器人圈之前有一股不好的风气就是说感觉不做人型机器人就容不到下一轮融资的这种感觉

这个应该是在今年有所好转大家目前会更去讨论到底带来什么价值

我们刚才聊了自动驾驶也聊了机器人我还想跟你们讨论一个很大的话题就是我们怎么判断一个科技到底是不是颠覆级的浪潮级的因为其实大卫你肯定最有发言权就是你刚开始做自动驾驶的时候肯定是觉得这个是一个超级大的市场对牛逼爆了对的我还记得就是刚开始你创业我们的对话但是到现在会发现有瓶颈这个瓶颈

可能还不只是技术上的嗯它好像就没有成为一个我们想象的那种浪潮级的市场对确实这个我也在回去看包括吴国胜老师写的这个科学史啊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什么我们不能忽视了技术发展的出发成本啊

就包括其实简单来说如果我们现在造一款车它非常宽性能很强但是它很难有受众去买因为我们的道路就是按照罗马帝国的两个人并排坐的马车来设计的所以全世界的这个道路的基建实际上也有一个出发成本对吧然后我们的手机现在这个形态包括现在的这种通讯方式它也有一个出发成本

所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不能忽略了行业本身的出发成本但我觉得特斯拉为什么很奇怪是因为特斯拉实际上是他什么都自己做他是做了一个垂直整合他对于其他并没有太多依赖但是假设我们现在看一家芯片的公司一家算法的公司他其实还是要落在主机厂的这个车上面

而人家主机厂可能有上百年的这种积累它肯定是有出发成本的其次它也有它的商业上的考量你把它 4S 店的模式打掉了那肯定是不行你把它一些售后收钱的模式打掉了也可能不行我记得若干年前可能也就 10 年前有英特尔推出的叫 VMAX 技术

就是叫超级大 WiFi 可能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就是说用一个超大的基站就把整个方圆 10 公里的 WiFi 可以覆盖掉其实这个技术是很好但是为什么没有替换掉 4G 和 5G 呢就是在整个这个利益链条当中你忽视了手机运营商和手机生产商的利益

那你单独搞这个事情实际上是很难的那除非将来有一天又有一个人像马斯克这样就说我做垂直整合对吧比如说像星链其实就是一个对外界依赖非常少的这么一个垂直整合技术并且它最终落到用户的产品形态实际上跟家里用的 WiFi 机灵盒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自己也在想就是如果自动驾驶的这个形态它对于车所要变化的太大

其实并不是件好事就好像我们之前有的谈话就说现在所有的 L4 的无人出租车无一例外都是给车顶加了一个大帽子对吧加了一个传感器的总成然后需要高精地图需要对这个城市有简单的测绘那这套模式当然是很稳并且也是觉得安全性最高的但是它其实是改变了

传统汽车工业的一个形态那么特斯拉要做的这个 Cyber Cab 它的这个无人出租车实际上是没有改变这个形态的我这里还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电动重机你看咱们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这么迅猛

但是你说挖掘机 推土机就这些东西的电动化为什么没有像新能源车这样推进呢其实也不难说实话你拿一个大号的电池加一个大号的电机把推土机把这个挖掘机改成全电动也很容易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重工行业尤其基建包括矿产行业它其实每天都要开工的这个设备买过来它就是一头驴就是一个生产力工具它不允许你说放几个小时去充电这个是不允许的所以这个行业其实并没有被电动化所替代

还有另外一个行业其实也很有意思就是你还记得在 Vision Pro 出来的时候我们也做了一期节目特别开心然后还有一个产品叫 AI Pin 就是硅谷那边苹果的高管出来做了一个 AI 的小盒子它可以把交互打在手掌上用激光打在手掌上其实这种形态现在看来并不是特别友善就是因为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使用方式而且它太不一样了我们其实还是更接受一个手机在手上的交互方式嘛

我觉得最好的一个案例就是 QWER 的键盘对吧这键盘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打字方式但是它已经被所有人接受难以迁移和更改对我旁边还有一台打字机 196 几年的意大利的设计的打字机非常非常好看然后我其实回去再试这个打字机我就知道为什么 QWER 的这个布局是最好的因为它确实让手的触程可以不干涉

你说现在咱都用键盘了甚至是语音交互了为什么还要维持 QW1R 的这种排布其实就是触发路径依赖这其实对应了于均的产品方法论的一个公式就是产品价值等于新体验减去旧体验然后再减去替换成本

我觉得就是很多人都关心这个新体验和旧体验之间的这个差别但是就是像大卫所说的其实是忽略了它的这个替换成本对然后前面说到就是说什么可能是颠覆性的我觉得它背后可能有一些原子级的技术就这种大技术其实我觉得这些技术的投入其实大家是能看到一些憧憬的一些愿景的就比方说我们现在身边有很多东西我经常会去思考

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比方说上一波的工业革命的有很多是跟内燃机相关的就内燃机这样一种能把石油变成动力的技术它最终其实延伸到了工业的很多方面然后我们现在所有的家用电器我觉得它其实都跟微电脑相关就是说它能进行数字化的控制然后才能让比方一个滚筒洗衣机的滚筒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去滚起来然后这样的基本的方式也带来了很多的家用电器的产品

当然还结合很多材料包括我们现在的可能是互联网类的所以我觉得近 20 年有的大主题就是偏 AI 但 AI 这样的技术怎么能去产生价值呢我觉得它又有的大主题就是说它能去控制非常复杂的动力其实就是通过能源然后又通过它的一些物质上的移动

能完成一些事情我觉得这个确实是 AI 的一个特质那这个特质呢我认为若一旦技术上能达成其实产品上就能迁移到非常多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个会是我觉得机器人是值得非常长期投入的这么一个方向我特别同意哲伦说你刚才说了就是很多的所谓颠覆级的产品后面都有一个大技术这个就跟那个 Martin Cassado 的一个理念很相似他就说

怎么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很大的科技变革就看它是不是编辑成本在一个大市场不断的高速下降最后下降到零或者接近零吧所以我们看过去 50 年的这个科技发展史最大的科技浪潮他认为就有三个一个是微处理器一个是互联网还有一个就是人工智能我写书的时候也写过就是这个微处理器就把计算的编辑成本降到很低

我还记得美国登月计划那个时候用的那种很大的 IBM 的那种计算机的算力其实还不如我们现在一台电脑一个手机对然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一波其实是把什么编辑效应变得很低呢就是分发的编辑效应对我刚想说分发对无论是内容信息还是商品分发原来都是很麻烦耗时耗力耗钱那互联网版

这个变得很低然后 AI 这一波的潜力我自己认为就可能是帮我们在网络世界无论是生成解决还是实现一切的成本降到非常低那回到机器人你们觉得它有机会把什么的成本降到最低呢我觉得呢它对于 2B 的生产来说呢它确实是劳动然后呢它对于 2C 的来说呢其实是服务

服务界的词我觉得还挺棒的因为在整个互联网里面我们重视两大的产业吧一个是内容一个是服务对吧其实今天很多的互联网公司是以内容为主题的然后包括分发呀包括创造呀

这些东西包括里面的生态然后服务上互联网做到的服务它更多的是把人和人连起来让服务变得更高效但本质上还是人来站着活所以最大的巨头肯定是美团这样的公司但今天又说美团上其中的所有的服务其实我觉得都是有机会用机器人再做一遍的马斯克最近在沙特也有一个观点他会把这个愿景描述的特别的宏大

他预测未来人型机器人的这个数量会达数百亿个说白了就是比人类的数量还要更多他说当你在思考一个经济体的产出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呢其实就是人均生产力乘以人口数

这个人口数呢以后可能就是会用人型机器人来替代了嘛是不是人型机器人我们另说啊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家会说给大家有全民的基本收入再加上机器人呢那其实就可以让全民高收入哇

那这些就听了很开心吧他最后的那句话你没说他说所以我们不用干那么多活很多都可以交给 AI 交给机器人那我们以后干啥呢我们就负责休闲置身于星辰探索世界和宇宙我们会拥有无法想象的繁荣富贵还有幸福

我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讲的是一个国家平均国民所拥有的微处理器的数量这个统计很有意思就是说你看咱们现在在大城市里面我们有电脑有手机

出门有智能汽车回家还有相关的这种具备微处理器能力的产品无论它是个电冰箱还是一个洗衣机那你人所能接触到或者所拥有的微处理器的数量跟这个国家的国民的单位产值它是直接挂钩的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同时干非常多的活或者他单位一天内可能处理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那么接下来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所拥有的 AI 服务的 per capita 就是每个人他所占有的比重实际上跟这个国家所能产生的人均 GDP 也是挂钩的而且我觉得我非常 buy in 这个观点是在于我认为一个好的 AI 形态它并不是说我有一个铁嘎达坐在你面前而是比如说你的行李要托运打客服电话它可能是个 AI 然后你去交水电费或者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它是一个 AI 那

那你出门出行服务它是一个 AI 它都藏在后面并且它其实很难让你感知到它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刚才哲伦还说一点我挺有启发的就是你说现在美团做的很多事情线下还是人来完成那以后就很有机会是机器人完成这就让我想其实我们中国做机器人的优势就不只是我们之前说的这种硬件供应链方面的优势

其實因為我們中國本來就有很多很厲害的這種大應用狂進對 我記得以前有個數據是說 2010 年以後成立的超級 APP 公司至今月活都超過 5000 萬的中國有超過 30 家 美國只有 7 家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延伸出這些機器人其實就很容易打通用油了

又赢了继续赢赢两次今天的垂直赛道确实在中国它很有可能更容易地完成从 0 到 1 而且我内心确实很认定这个事情我觉得上次在跟 Emma 的那个赛博对话里其实也说到这一点我觉得机器人还挺 China native 的东西我确实能看到很大的希望而且中国在这里面站成了主导的这么一个意义嗯

而且還有一個挺有意思的就是我們也跟這些中東的投資機構打交道我們就發現其實中東也有一些挺厲害的科技公司但是這些中東資本沒有那麼願意投本國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當地的市場比較小

然后大趋势的特点一个就是影响力大一个就是特别花钱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作为前提保证的话这个技术是很难让投资人想足够投入的这个也是中国的一个很大的优势

你说这个我在电动车上还挺有感触的首先我觉得中东的投资人确实很聪明啊然后就是中卓可能这个市场又大又卷就卷还对这个事还就虽然我很厌恶但是对这事确实还挺有帮助因为他通过这个竞争确实会让很多的技术然后很多的产品的合理化性价比然后渗透到一个产品的毛细血管

对我们这鱼缸里养的都是食人鱼然后跑到别的跑到别的河里面都是外星物种入侵真的我经常走南闯北我明显感觉到就是中国这市场都是食人鱼给钱又慢对吧所以你想想你做产品的时候账期计算然后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有问题所以你要把这个技术做得很好很好很好才敢对外宣发

所以当你到了一个空白市场比如说拉丁美洲你就觉得这怎么都是食草动物对就是我们产品上的可能 10 块钱 BOMB 在花在哪都得纠结半天这特别难做对就是咱这属于不好听的词叫好听点词就是说几年之内实现了进化当中的几千万年的物种进化然后

还有一个我原来是觉得我们中国可能在应用层面会比较厉害但是我最近还看到一个数据李飞飞教授不是每年斯坦福都会有个年度报告 AI Index 去年我们中国专利数在 AI 领域全球是占比超过 61%而且我们中国在顶尖 AI 学者的角度也占了 47%

其实我们在应用前面也开始有积累优势又赢了这一波 AI 加机器人明显展到就是先不说中国我觉得华人在这里面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后这个华人圈子我可能现在离他们也比较近所以就是他们完全的中美是互通的然后包括好多在美留学的也好多确实都选择在回来

中国的好多的像清华这样的学府出来的很多人的这个研究成果都完全不亚于 Stanford 的这种结果那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我觉得首先跟咱们这个教育很有关系啊就是做 AI 的肯定对这个数理化的要求很高那么华人呢出国留学就咱这英语水平出去卷哲学卷法律他也很难被录取对不对所以

你肯定你有个只有你在给孩子选学校的时候你肯定自己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擅长对吧那跟老外卷数学卷物理那首先华人比较擅长其次呢就是说在海外市场找工作啊大部分华人还是偏向于找跟人打交道相对较少的或者说不是那种 old money 的比如说你在美国你你去找一个跟人打交道特别多的行业其实你作为一个二代移民不好找的

可能做的好的能做到地產或者賣保險做得非常好但是美國有非常多的工種實際上都是非常靠人的這個交流的那麼華人其實更選擇的說我坐在電腦前面也不用他說話我用我的代碼來說話對吧那這是我們首先想找的工種那麼剛好人工智能是基於之前的這個趨勢把華人在這上面的優勢給放大了你說的這個讓我想起我之前跟 Danny 的一個對話

我就说为啥现在的这些科技创业者企业家越来越多 I 人我不是做那个赛博多化科技访谈吗我就说这个赛道做主持不好做因为嘉宾大多都是 I 人我以前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我感觉欧美国家大部分都是 E 人少数的 I 人这些 I 人一定是当时会被贴标签是比较 geeky 的那种数理化人才

所以我们中国呢反而是挨人比较多的那挨人他就像大卫说的他不是跟人打交道更多他就是喜欢捯饬自己的东西对而且这还有一个放大效应就像纳瓦尔宝典当中的这个代码它是能把人的能力放大的确实确实虽然说媒体当然也能放大但你让一个二代移民在美国做广播主持他放大不了呀对吧写书他也放大不了呀所以只能用代码来放大那刚

刚好我觉得 AI 是一个就是说这帮人才是为 AI 准备的也好还是说 AI 的这个时代是为这帮人准备的也好我觉得刚好就碰一块了

瞧我们这国运 又赢了 赢三次了那接下来我想问问一些八卦问题吧哲伦你刚才也说你在理想汽车这几年工作也是从理想本想身上学到了很多嘛那现在你相当于从外部视角再去看你在理想学到的这些东西你觉得有哪些是现在创业也是特别受益的能用到的一些东西呢

太多了我觉得理想汽车真的特别锻炼人因为我觉得理想汽车确实在解决真问题特别是我在产品团队对产品的讨论都是很激烈的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理想还是能做好产品然后引领然后很多人其实在 follow 的这么一个原因

最核心是两面然后也比较符合我对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一面上其实就是对于一个价值的创造然后另外一面其实对于价值的传递事实上我到理想之前因为我之前其实也是做媒体相关的之前创业其实做了自媒体然后那会儿其实正片的其实是价值的传递价值的创造这一课之前是没有机会上的我觉得在理想的五年很深刻的上了这个东西但这两个人事呢

我觉得它是一体两面它背后其实都是对于用户和场景的理解但是真的要做好价值创造的话其实还是需要挺懂研发的然后要非常能理解研发就这件事情不跟研发兄弟们熬着一些大夜然后一块骂着娘一块撸着串其实很难得有这样子的深刻的理解然后价值传递又需要非常懂内容然后理解传播这些

其实我在理想后来包括我们之前跟老汤哥什么的其实我在理想的最后半年又补了类似这方面体系化的一些课在我自己看来的话就价值的创造和传递确实是我在理想学的非常非常深刻的所以今天我回路头来再做机器人的时候比方说我们内部有些定义我觉得是过去跟理想理想有很多印记印在我们这就是比方说我们内部也会有我们借用了理想的词就 PEA 会议去讨论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然后我们怎么解决用户的问题包括我们在定义机器人的时候我们看到过去机器人其实他的长宽招尺寸然后腿的长度然后他到底需要怎么样子的扣形其实他并没有从用户的视角去出发过一旦我们出发了之后包括说他的身宽体长是不是能符合家里的正常装修的这么一个规则因为一般家里装修都有过道的一个宽度有着最小宽度的这个概念

然后比方说后备箱能不能放得下这么一个东西它放下之后占多少的空间因为肯定我们现在第一代产品会有这种带出去的这么一种需求然后还有比方说现在大家都在比说这机器人能跳得很高或者说能有很多极限的能力那到底要跳多高呢然后我们内部觉得是以 L9 为例的后备箱离地高度是 78 中分因为它如果能跳上后备箱就不需要人在手动的把它拎到后备箱了

就这些其实都是我们会原子级的思考这些其实真的是它会引导我们的研发研发的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方向展然后包括以后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出来这样的东西那以后其实我们对大家去沟通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么去沟通这些东西它最后可能反映出来的是真诚然后包括我们的思考的很多但这些东西确实都是我在立场学到的我觉得没有这五年很难有这样的认识

那易南从地平线带来了什么经验方法我觉得我跟他还特别互补我们俩还挺命定的你小心小曹同学吃醋了我先说他带来什么就过去其实易南的话如果说级别来讲其实比我还是高挺多的

然后行业里也是更资深的他其实是地平线整个制假产品线的老大因为他其实 12 年博士毕业然后 12 年他那个中科院他那个专业就是搞人工智能的所以他其实算是中国第一批搞人工智能的科学家

他在百度的两年半到三年拿了两次百度的最高奖就是搞技术的但是他除了对技术 AI 相关的软硬件这些都非常资深以外其实地平线的这几年我觉得他其实非常懂经营和管理这里面整个供应链应该怎么去布局和管理

整个我们的和资本的关系应该怎么去处理怎么去管理大家内部的文化工作方法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我还不太具备的但是一南非常强的地方因为一南原来它在地平线

管整个产品的时候研发多的时候其实底下是有 1000 多人的研发团队 1000 多人研发团队的这个管理的烈度还是很高的因为他们其实在地平线做这个产品他得为这东西的交付结果以及说为这东西的销量负责就能卖多少车户所以其实原来一南呢他经常要处理和车户的关系包括他和上游和下游的关系我觉得这里面对于后面做机器人都非常重要

我听到了几个关键词就是一南在地平线这边带来了技术还有管理你这边呢我发现你只要一提到理想有两个词就经常提到一个就是价值一个就是用户现在做的这个产品也是面向家庭的

对我们其实一开始讨论了好几拨人群说实话讨论了好几拨有偏极客的有偏什么户外爱好者的然后最后聊来聊去觉得好像还是家庭用户好像最适合然后我们可能也相对更懂一些也更了解一些

懂了创造移动的机器人创造幸福的机器人这个我就理解了其实我感觉你每一次的工作转型都是变化非常大的就是从之前 42 号车库媒体人然后又到汽车大厂工作然后再到现在这个创业机器人我其实都是还挺羡慕你的就每次都能这么大的转型都是要太成功的转型对

而且就是我跟阿嬷说感觉这个轴轮是一家公司的吉祥物的感觉不是说你只做吉祥用意思就是说你比如说刚到理想的时候理想想上市蛮久的没上成嘛一个月之后上市了对啊理想上市了对

然后呢机器人行业本来不太景气的哎你去没多久你看对一六月之后上春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ala 了�许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

华语播客 No.1 了必须的反正我跟你们说啊就是哲伦上完我另一档节目跟新浪新闻那个赛博对话之后我们就开始请大小马触及不到我的大咖了像什么贺拉利啊王小川啊这个级别的了你这赛博对话感觉已经出现五次了哈哈哈

大家赶紧关注反正我的内核力就为什么会做变化因为很多时候其实之前干的事如果在外部的就很多朋友看来其实也都挺好的我自己因为也喜欢 Grena 我自己就 Grena 成了七个字我觉得自己的内核也是我自己的执行的手册就是

探索未知创造美我确实还是更喜欢探索自己不太知道的东西但是输入也需要资源所以我其实需要进到不同的赛道可能去切换一些赛道去探索更多的未知然后创造美的意思它不只是美丽的东西

我认为它更多的是美好的就是能让别人开心的让别人舒服的这样的东西其实是我想给别人带来的以前做内容的时候我最最最开心的就是发了之后然后我就去看大家的评论我可能会晚上七八点钟发然后到十二点钟还一直在刷发给大家的反馈产品也是 OTA 完之后就第一时间看用户社区我觉得那个确实是我做很多事情的 motivation

探索未知创造美感觉你有一颗古希腊的灵魂而且我觉得你们这个公司名字维他动力其实也是在机器人行业当中一种美吧确实这个维他就是维他生命的我们最早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我们做动力饮料有点哈哈哈

维生素动力饮料就像那个文远之行很多都以为它是卖文具的然后我们自己也反过来我们觉得这个挺顺的就是我们其实就是想把智能生命注入机器动力

然后你们公司招聘什么人才吗因为我们群友观众也特别希望其实现在一来就像 AI 的这些人才无论是国内的还是想要回国的我们都特别特别欢迎特别是年轻的就完全不用去顾及自己是否有机器人的经验

其实我们觉得很多的技术上的东西是通的我们这里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大家一块去锻炼然后一块去创造价值的一个地方然后另外就是其实我们现在也在广泛的去找就像供应链像销售包括硬件上有很多经验的人然后帮助我们一块把机器人造出来就今天机器人其实整个要把机器人给做出来这个产业链还是挺复杂的就是有复杂的硬件电机电池控制器传染器

又有复杂的 AI 包括什么训练模型数据整个这些东西所以很希望大小马的粉丝们如果适合的话可以联系到我们那什么样的人适合你们公司什么样的不适合呢如果确实是想交付出产品的

以交付产品让很多人你身边的朋友能用上你自己可以用上为乐趣的这件事情我们重通做自豪的产品的我觉得这个非常非常适合我们当然还有一类我觉得非常棒的技术人员他可能是以比方说做学术有一些学术的进展然后做成功了某个实验这类型的话其实现在我们

确实还没有那么适合因为我们现在研发基本上都会偏产品研发一些我采访富盛的时候他也说喜欢找年轻人你也喜欢找年轻人大卫你也是喜欢用年轻人吗我是用年轻人并且不太喜欢用大厂的人这里不知道会不会得罪谁因为我不太喜欢有这种路径依赖尤其是在管理上的路径依赖我觉得做事大家甩拍膀子做嘛

我觉得主要是入大厂之后但是不要被一些框架性的东西给限制住对就事实上人还是很多元的就不要说你在大厂里学到的工作方法论是怎么样的以后你就只能这么战火我觉得这确实是会存在的问题我主要是比较反感大厂的这种组织化就是我觉得初创公司是让很多人上游和下游就你上游的同时和你下游的同时其实你都要承担他一部分的责任的如果非常的组织化

就很难做事当然我理解大厂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大厂实际上是这个城池已经垒的很高了他怕有人把这个砖头抽掉

但是初创企业是在垒这个城墙所以你想它是两边不同的方法论大卫前段时间你在美国组织过我们的这个听友的线下聚会然后听你说也是有不少美国大厂的听友来包括特斯拉人型机器人的团队的然后还有英伟达就这些的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些前沿的美国的这些信息

我觉得跟他们聊完之后其实当时也跟我说五月份会有一个大的视频发布然后我还满怀期待的结果前两天不就是特斯拉那个人行机场出来跳舞吗对然后你看他那个脚步确实不是铁板一块了确实是分了几个自由度当时跟我说让我关注一下然后其他的呢我觉得其实大厂的这些美国的同事们

还是非常关注国内的这些科技发展的这个可能也是他们能区别于美国传统的工程师的一个优势就是你既然是英语环境工作又能懂中文所以他其实可以同时获取两个国家的科技进展

不是说什么都是美国领先其实他们也承认中国在方方面面也是不只是赶超也有很多领先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产品的设计上我们在一些供应链管理还有一些宣传方式上面其实也会给他们很多灵感所以其实咱们节目也相当说一个出口吧给到了这个美国华人一个了解中国科技市场的一个视角我们就是科技圈的古埃林啊

链接住了所以跟他们交流其实蛮开心的那天是从晚上 7 点钟一直跟大家畅聊到 11 点多然后我还顶着时差然后我觉得效果是非常好的你确定是畅聊不是你自己对着大家聊是我对着大家畅聊其实线下聊会比我们对着麦克风聊轻松很多而且我这个人有的时候都被我们大小马政委丹妮同学给剪掉了

线下版是没有证伪去剪辑的关键不剪节目就不一定存在了对吧我们能之所以挺到 79 级可能就是多亏了丹尼的剪刀手是吧哲伦你现在从理想这个大厂到现在创业公司你感觉整个的工作状态或者是生活节奏的变化更喜欢哪个生活节奏

我非常喜欢当下的状态就是当下在创业的这个状态

它确实正好地探索未知了但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的对我来讲的话其实如果我今天做的事情是我不懂的其实我会特别的开心因为我们现在公司已经有虽然人不多目前研发可能三四十人但是已经是比较全站了有硬件的然后有电机的电池的控制器的以前我在理想虽然负责的比较全是整个正能驾驶的产品但是它其实本质上偏软件的一套东西

但今天的话我能去比方看着工程师们焊板子然后问他们板子上的一些东西然后芯片之间的关系我能看着他们去组装机器人的腿然后这里面电机他们这个机械的节奏怎么去连接我能深度的参与说我们传染器该怎么去做选择怎么样选择会更好

更熟悉的可能算法的部分其实我觉得从一个交通路上的自动驾驶变成了一个生活中间的自主移动然后这里面又有一些原来的能力站的一个迁移所以今天我在做的每个事情我都会感到近一寸有近一寸的欢喜然后我觉得大厂也有大厂好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可能确实不是那么适合但我确实也经历了我装到理想汽车的时候理想汽车没有今天那么大

现在的话其实力量其实我觉得确实是一个大厂了所以很多事会非常的严谨它更多的是大家得协同起来然后去做一些这种事情折顿刚才说这个看着汉板子拧螺丝这个过程我其实特别享受而且我觉得做产品就是手要脏就是要参与到一线然后有的时候呢其实这种产品上的升级和定义实际上是老板和团队在一起打磨出来的就有的时候我也有些想法

然后我说那这个东西能不能这样做他告诉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那过一段时间我说那能不能那样做大家就不断的打磨实际上我觉得对于创业公司尤其是科技创业公司不存在管理人才其实我觉得这些小伙子都很厉害他不需要你管理他考勤就每天盯着这些事情而是怎么跟大家在一起去商量去面对外界世界的变化去干这个事情这个是非常令人愉悦的

我们一些听众其实也是想从事机器人的这个行业有哪些相关的资料推荐除了你们公司还有哪些值得特别重点关注的公司因为我们也是想通过节目给大家提供一些这种一线从业人员的一手信息今天的机器人其实是两个学科

一个其实就是机器人学机器人学相关的资料特别多我认为像波士顿动力然后语数都是这一撮出来的然后这里面有很多机械控制相关的其实像如果看波士顿动力过去的一些他们对外发布的一些内容然后包括语数的一些东西包括王金星的一些分享我觉得对这一块其实都是挺有帮助的

然后另外一块我觉得就是偏 AI 的部分而且是大家在探索的怎么把 AI 和物理飞的时候 AI 这个事去结合起来那更多的里面有很多今天叫 VLA 或者叫 VLN 或者原来我们支架叫端到端就这些技术其实是都是需要去

我今天其实也训练自己的看论文的能力当然我还会看一些更多伟的比方看交互的比方说我最近在看迪士尼那个机器人就老黄灰带到台上的机器人的蹦哒蹦哒的那个小人对然后那个论文它就很有趣就是说它对强化学习输入的就不只是怎么让它移动的这部分的需求结果它还输入了动画设计师对它的一个

整个连串性动作的一种设计会让它动起来对吧它正有灵感非常生动然后正符合我们对这样一种物种的认知所以我们现在其实也在找这些专家在聊就动画设计师然后怎么把融入到我们机器人里那个小玩意儿它有很多舞台的表演性的动作就会让你觉得它是动画片里的有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并不是一个真正工业上用的机器人

因为工业上用的机器人咱们讲就是说多余的动作没有对吧他那个机器人蹦哒蹦哒还有很多很 Q 的动作这也是我们其实希望我们机器人体现的那他就是我们对他的强化学习的训练就不止只能训他移动而是还要训他的真的动作生动的部分他那个摇头晃脑的感觉其实对于工业来说就是多余

没错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对于说选择想要入行的在我看来其实要去看的话我觉得一是像机器人学科就 Robotics 这个本身的很多过去的一些进展像以语术和波士顿为代表的这些东西其实我觉得都是非常推荐的知道

然后如果 FHAI 相关的话我还是建议非常多的去看最新的一些篇论文性质的包括李腓菲斯坦夫团队的然后包括像迪士尼这样子的这些东西这些论文其实都是最新的一些成果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从业进来就比如说给维他动力投简历还真是因为他实操起来又是一堆的事但不做就永远不会知道对那特别感谢哲伦班长来我们大小马做客然后也推荐大家关注一下哲伦班长的微博

除了我的自己微博以外呢也有我们的现在公司的公众号有了叫 Vita Vita Vita 机器人大家可以搜索专注一下关注我们后面的产品进展你还想听我们大小马聊什么科技主题呢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顺便点个关注我们下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