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人工智能時代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 (下) / 講者: 楊天逸 (香港浸會大學傳播系副系主任兼副教授)

人工智能時代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 (下) / 講者: 楊天逸 (香港浸會大學傳播系副系主任兼副教授)

2025/2/23
logo of podcast 大學堂

大學堂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秋婷
杨天逸
Topics
李秋婷:我担心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交媒体算法会增加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可能导致成瘾和回声室效应,使他们只能接触与自己立场相似的信息。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中介传播技术(AIMC)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提升沟通技巧。 杨天逸: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无偏见的表达空间,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练习人际交往能力。但它也可能导致青少年减少人际互动,过度依赖虚拟伙伴,并存在数据隐私风险。AI虚拟网红与粉丝之间建立的虚拟关系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和观念产生潜在影响,例如建立不切实际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标准,影响自尊心和生活满意度,甚至引发外貌焦虑。一些旨在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的AI聊天机器人可能提供有害的建议,例如鼓励减肥和计算卡路里,反而加剧饮食失调问题。AI聊天机器人可能缺乏人类治疗师的深度理解和同理心,对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支持不足,甚至可能导致过度依赖AI,在必要时不愿意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青少年的数字抗压能力至关重要,这包括应对网络欺凌和负面信息的能力。应对负面网络信息的方法包括与朋友分享情绪、保持冷静、幽默化解,以及通过平台的正式途径申诉。如果以上方法未能缓解负面情绪,暂时离开网络世界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数字戒断”或“数字断舍离”可以改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需要健全的政策和规定来避免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以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香港目前没有针对人工智能的法例,但个人资料私隐条例适用于人工智能。欧美地区针对人工智能的政策和规定可以作为参考,例如美国纽约州的法案要求未成年人使用具有成瘾性信息的应用程序需要父母同意,并限制向年轻用户发送通知,也限制应用程序提供商收集用户数据的范围,重点保护儿童隐私。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禁止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例如鼓励儿童进行危险行为的语音玩具和社会评分系统,也禁止不适当或高风险的生物特征识别使用,并要求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内容披露、模型设计以防止非法内容,以及公布用于训练的版权数据的摘要。更有效的AI应用是实时的AI中介传播工具,可以帮助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非所有的人机互动都是安全的,但应专注于开发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AI中介工具。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不应只关注负面影响。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节目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算法和AIMC技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节目回顾了上一集的内容,并引出本集主题:人工智能时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
  • 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媒体的应用日益广泛,对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信息接收方式产生影响
  • 算法和人工智能中介传播(AIMC)技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本集讨论的重点

Shownotes Transcript

文学 历史 哲学 商业 工程 艺术 音乐 随时随地穿梭大学电台 捕捉智慧光芒欢迎星期日晚收听由香港电台文教组制作的节目《大学堂》我是李秋婷

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各大社交媒體都開始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最多人談論的例子就是社交媒體透過演算法和機器學習來策劃不同用戶接收貼文的內容和先後次序

很多人都會擔心這類人工智能的應用會增加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久而久之青少年就有機會對社交媒體成癮甚至造成回聲失效應令青少年只會透過與自己立場相似的渠道接收資訊

不过,社交媒体运用人工智能都可以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好处。例如,人工智能中介传播,英文简称 AIMC 的技术,就可以间接令青少年慢慢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提升沟通技巧。

上一集我們了解其中兩種社交媒體利用的人工智能技術演算法和 AIMC 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今日我們重溫由香港公共圖書館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合辦於 2024 年 10 月 20 日舉行的都會香港專題講座系列的其中一場講座《人工智能時代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講者在香港浸會大學傳播系副系主任兼副教授楊天逸博士

將會帶大家認識人工智能時代下青少年透過各種應用程式或社交平台所建立的一種另類的人際關係

近年越来越多企业的网站都会采用聊天机械人第一时间回应客户的需求和问题其实聊天机械人都是人工智能的其中一种技术它会根据用户输入的文字内容从资料库里面寻找合适的答案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类聊天机械人令到用家可以和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人物聊天

楊天日說這種聊天機械人就像用家的朋友使用家和人工智能產生了一段虛擬關係

它是人工智能的形容程式它可以模仿人類並申請類似人的回應為用戶提供陪伴和感情的支持有些用戶可能會用它來做 brainstorming 討論興趣或發洩情緒其他用戶可能會更一步當作虛擬的朋友或戀人來對待

這些社交聊天機械人對年輕人當然有好有壞潛在的好處就是可能可以提供一個無偏見的空間讓用戶更好地表達自己可以幫助感興孤獨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又可以幫助用戶練習和提升他人際過往的能力

但它同時會有些潛在的缺點可能會導致少一些人際互動過份依賴這些虛擬夥伴還有這個應用程式可能會收集用戶的數據包括你在對話中分享敏感的細節

今時今日人工智能創造的虛擬人物已經跳出聊天機械人的應用程式有部分企業會透過人工智能創造在社交平台出現的虛擬角色以網紅的身份活躍社交媒體令企業在品牌推廣上不需要只是靠真人的 KOL

事實上 AI 網紅和追隨者之間所產生的都是一段虛擬關係楊天逸說 AI 網紅的出現或會對青少年的行為和觀念產生潛在影響最近很流行的就是 AI 虛擬網紅有時候我們在香港會稱為虛擬 KOL

虛擬網紅是由人工智能技術創造出來的數碼角色它是活躍於社交媒體大部分的 AI 網紅其實跟真人是沒有異的觀眾可能無法區分真實跟虛擬的網紅

AI 生成的虛擬網紅可以擁有自己的覺醒、風格和觀點還可以產生各種內容照片、視頻和文章好像真人一樣會上網上載文章他們的目的是通過在線平台的活動和內容來吸引用戶的關注和追隨

這些 AI 新成的網紅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改變了傳統 KOL 的模式可能在營銷、廣告或品牌推廣等領域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AI 虛擬網紅對青少年的行為和觀念的潛在影響

我們的團隊已經做了一個綜合的分析這個分析顯示虛擬網紅在說服行為意圖和實際行為方面其實和人類的網紅一樣有效尤其是擁有大量反思的 AI 網紅

他們可能會建立一些不切實際的審美觀及生活方式標準影響自尊心、生活滿意度甚至引起外貌焦慮由於他們缺乏人類的責任感存在支持或出盡不道德或不健康的風險例如鼓勵暴力行為

虛擬關係對青少年都可以有正面影響楊天逸說坊間出現一類聊天機械人可以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援例如本地就有大學為大學生創建一個聊天機械人它會先評估用戶的心理健康狀況從而為用家提供合適的建議作出適當的支持或干預

這類聊天機械人除了幫助學生也可以減輕學校輔導員因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需求增加所帶來的負擔除了心理健康之外楊天逸說海外都有其他利用支援聊天機械人的例子但這些例子反映使用支援聊天機械人都有潛在隱憂

這是一個飲食障礙症或飲食失調的聊天機器人它在美國國家飲食障礙症協會列為一個求助熱線學者做了一個實驗來測驗它的效能有七、八名有飲食問題的人士參與結果顯示在短期內這些聊天機器人其實是

確實有助減少整體飲食障礙症的發生但是很多用戶發覺這些聊天機器人會推介減肥、計算卡路里以及量度體脂的建議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些是很正常的但是其實這些建議可能會加劇飲食失調的問題

所以在 2023 年美國的 NEDA 擔心這個聊天機械人會提供有害的飲食失調建議而將它下架這些支援的聊天機械人的優點是可以提供全天候的無偏見和匿名的心理健康支援

它適用於各種使用者包括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使用者具備擴展能力可以提供個人化具有成本後益的協助及專業服務的轉介

同時,他有些隱憂剛才也給了一個例子關於飲食失調症的聊天機器人在比利時,其實有一個新聞報導一名男子和這個明明是警察的形容程式 AI 聊天機器人對話之後自殺身亡

他的遺相提供了聊天的紀錄那紀錄裡面顯示該機械人一再鼓勵 Gerrynum 自殺可見 AI 聊天機械人可能會提供有害的建議 AI 聊天機械人可能因為他缺乏人類治療專員的深度理解和同理心

他可能會對複雜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足夠的支持甚至有效的話他可能會導致過度依賴 AI 在必要時不願意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

社交媒體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可以透過文字、相片或影片抒發自己的感受或就某個議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其他用戶見到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作出回應這意味著用家都有機會在網絡上接收到對自己的評擊甚至到最後演變成網絡欺凌

也有人提出負面社交媒體資訊會令焦慮症和抑鬱症患者的病情惡化在人工智能時代下楊天日認為引導青少年培養數碼抗疫力應對各方面的網絡壓力相當重要

一般來說年輕人需要開發他們的情緒抗疫力我建議在這些抗疫力的課程當中是要包括數碼抗疫力幫助個人應對網絡挑戰及壓力

提供支持網絡系統,例如輔導和蓬佩奧支持來幫助應對數碼壓力教授應對面對這些負面的網絡策略包括如果你遇到網絡欺凌或者錯誤的訊息應該如何應對透過教授數碼的素養重點放在理解和安全性運用人工智能技術

鼓勵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幫助使用者辨識可信的訊息和識別潛在的數碼威脅

要鍛鍊數碼抗疫力其實也有方法的面對各式各樣的負面資訊你可以找朋友分享自己的情緒起伏或保持冷靜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消化當然遇到社交平台上影響聲譽或日常生活的惡意評擊你可以透過平台的正規途徑作出申訴

若以上方法未能完全舒緩使用社交媒體或人工智慧的負面情緒暫時離開網絡世界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近年外國興起社交排毒的概念有人會稱之為「數碼階段」意思是為自己設立一個期限期間不可以用任何社交媒體希望直轉這段時間減少社交媒體對自己的心理人際關係生理等等各方面的影響楊天日說「數碼階段」的功用原來有數據支持

最近的綜合分析顯示數碼階段是可以改善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什麼是數碼階段?數碼階段就是叫你不要用手機或者是減低手機使用或者其他數碼設備使用的時間鼓勵你用其他的包括手機的設備活動以防止過度依賴科技

還有年輕人重視要設定這些界線以避免數碼疲累家長可能會設定一個例如晚上時不可以用手機在內地其實是強制性的有些好像打遊戲可以支持促進正面網絡行為的倡議例如友善、心同尊重

除了教育之外楊天逸覺得適當的干預措施都有助於網絡世界保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他認為一個地方需要有適當健全的政策和規定以避免人工智能技術被濫用

香港目前未有針對人工智能的法例但楊天日提到其實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作為科技中立的原則性法例同樣適用於人工智能至於歐美地區就有針對人工智能的政策和規定楊天日認為這些例子可以給到有關當局作為參考

在美國紐約州有兩個法案第一個法案要求未滿 18 歲的兒童使用具有成癮性訊息流的形容程式時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還有限制午夜至早上 6 時之間向年輕用戶發送通知

並要求嚴格的年齡驗證措施第二個法案是限制應用程式提供商收集用戶資料的數據範圍重點保護兒童的私隱

除了某一州之外,其他州的提議立法包括禁止 17 歲以下的用戶提供個人化的演說法內容甚至禁止 13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社交媒體

歐盟有一個人工智能法案這個法案分別有一個禁止和要求禁止甚麼呢?它是禁止有不可接受風險的人工智能系統何謂不可接受風險?這包括認知行為的操作

例如鼓勵兒童進行危險行為的語音啟動玩具第二就是社會評分根據你的行為或者是社會經濟地位或者個人的特徵對應進行這個分類

它也有禁止某些生物特徵识别的形容现在这里想强调它不是说禁止生物特徵识别它是禁止你不适当或者是很高风险的使用这些生物特徵识别例如利用生物特徵的识别来做分类或者是杀似或者是远程的生物特徵的识别系统例如面部识别

這個法案對透明度也是有要求的第一就是人工智能申請的內容的披露你要披露說這是人工智能申請的內容設計人工智能模型以防止申請非法的內容是基本上的防止還有要公佈這個用於訓練的版權數據的 summary

要進一步探討人工智能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係楊天日認為除了進一步研究數碼技術對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之外還需要與科學科專家合作而應對人工智能技術對社會的不同影響楊天日認為如果要促進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可以考慮發展更多有效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式

剛才也提到很多支援聊天機械人但是我比較想強調我認為比較有效的是實時的 AI 中繼傳播工具

這不是全部人機互動是有危險性的可能會提供有害的建議但我覺得我們的專注應該會放在 AI 中介的全部工具來幫助尊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

坊間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和社交媒體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楊天逸認為使用人工智能和社交媒體對青少年都有正面影響不應該只著重負面影響至於如何才可以令青少年善用人工智能促進心理健康楊天逸認為要留意以下三點第一

下一集將會和大家重溫其他精彩講座約定大家下星期日晚上 8 時香港電台第一台的大學堂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