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圍著食盆說故事 (下) / 講者:蕭國健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

圍著食盆說故事 (下) / 講者:蕭國健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

2025/2/9
logo of podcast 大學堂

大學堂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蕭國健
Topics
蕭國健:我認為盆菜不只是一道菜餚,更是一種承載著豐富文化底蘊和社會功能的傳統。它起源於古代客家人聚餐的習俗,由於交通不便,人們會將各家準備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烹煮,方便翻熱食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盆菜的雛形。 盆菜的盛行與客家人的遷徙息息相關,在遷徙過程中,盆菜成為他們在節慶或重要場合款待客人的便捷方式,也因此在客家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 盆菜的食材選擇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早期多以當地常見的食材為主,例如蘿蔔、豬皮、冬菇等。隨著時代變遷,盆菜的食材也日益豐富,加入了更多高檔食材,例如鮑魚、海參等,也發展出不同的口味和風格,例如粵式盆菜。 盆菜的烹飪方法和食用方式也相當講究,食材的擺放順序和烹飪技巧都有一定的規矩,以確保每種食材都能保持最佳風味。 此外,盆菜的文化意義也值得探討,它不僅是美味佳餚,更象徵著團圓、和睦、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許。盆菜中許多食材都具有特定的寓意,例如鮑魚象征招財進寶,蠔豉象征好事成雙,這些寓意也為盆菜增添了更多文化內涵。 總而言之,盆菜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元,從其歷史起源、食材選擇、烹飪方法、食用方式,到其社會功能和文化寓意,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索。它不僅是新界地區的傳統文化,也逐漸成為香港乃至更廣泛地區的特色飲食文化。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探討盆菜的起源,從客家人遷徙時期的聚餐演變,到成為新界圍村的重要傳統,甚至傳說中曾用來招待皇帝和官兵的盛宴。
  • 客家人遷徙時期的聚餐方式演變為盆菜
  • 盆菜有超過700多年的歷史
  • 傳說曾用來招待皇帝和官兵

Shownotes Transcript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