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Topics
石宁海: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其侵略野心逐渐暴露,将征服朝鲜视为征服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步。日本通过与中国签订条约,试图获得与中国平等的地位,并为干涉朝鲜事务创造条件。琉球船民事件成为日本侵略台湾的借口,日本借此试探中国政府的底线。尽管李鸿章有所警觉,但仍低估了日本的实力,最终导致清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妥协。 1871年,我开始关注日本的动向,当时日本派代表与清政府谈判,希望签订条约。起初,我对日本抱有一定的期望,认为可以通过条约来约束日本的行为。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我逐渐认识到日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在琉球船民事件发生后,日本借机向清政府施压,企图干涉台湾事务。我意识到,日本的最终目标是侵略中国,而台湾只是其侵略计划中的一部分。因此,我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阻止日本的侵略行动。但是,由于我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现在回想起来,我对日本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对日本的野心估计不足。如果当时我能够更加警惕,或许能够避免后来的悲剧发生。 李鸿章:初期,我受到日本“联合抗击西方列强”说辞的影响,对日本抱有幻想,认为可以利用日本作为外援。我支持与日本签订条约,但坚持条约内容应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以维护中国的利益。然而,我逐渐意识到日本的真实意图,开始警惕日本对朝鲜的野心。在台湾问题上,我一方面调动军队抵抗日本的入侵,另一方面通过外交谈判,最终迫使日本撤军。尽管如此,我仍然低估了日本的实力,未能充分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威胁。 最初,我认为日本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可以通过签订条约来约束其行为。但是,随着日本的行动越来越明显,我开始意识到日本的野心。在与日本谈判的过程中,我试图维护中国的利益,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最终未能完全阻止日本的扩张。在台湾问题上,我采取了强硬的立场,调动军队抵抗日本的入侵。但是,由于我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未能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我对日本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对日本的威胁估计不足。如果当时我能够更加果断,或许能够避免后来的悲剧发生。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