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汉代到清代作为中国唯一持续两千年的对外通商口岸,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和海上茶叶之路的演变,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缩影。
唐代广州是1.4万公里通海夷道的起点,连接波斯湾、奥巴拉港和巴什拉港,成为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央政府还在广州设立了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1757年乾隆关闭江浙闽三海关,仅留广州一口通商,使广州独享外贸垄断特权,但也导致中国与世界拉开距离,封杀了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变革可能。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的半官半商垄断组织,充当官府与外商的沟通媒介,从1757年到1842年垄断中国外贸,使广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贸易集结地。
十三行的辉煌成就了四大巨富:潘启官、卢关衡、吴炳健和叶上林,其中潘氏家族和吴氏家族最为显赫,吴炳健甚至被称为“天下第一富翁”。
1842年《南京条约》取消广州行商垄断特权,1856年商馆被大火烧毁,十三行商人各奔前程,广州十三行从此消失于商业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