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是新四军的首任军长,陈毅则是新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后来担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和苏北指挥部指挥。叶挺在1938年1月出任新四军军长,而陈毅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任命为新四军代理军长。
皖南事变导致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约9000多人损失惨重,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只有约2000人成功突围。军长叶挺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战死,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坤被叛徒杀害。这一事件标志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
陈毅在皖南事变后联合彭雪枫、邓子恢、粟裕等新四军江北将领通电华中、华南全体指战员,要求迅速准备行动救援叶挺和项英。他还与张鼎丞、张云逸、李先念等支队纵队司令员联名致电蒋介石,抗议围歼皖南新四军,并要求立即解除叶挺的扣押。陈毅还写下了《皖南事变书愤》表达愤怒。
叶挺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的独立团被称为“铁军”,叶挺本人被誉为北伐名将。他在1926年1月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5月率部担任北伐先遣队,率先从广东开赴湖南前线,指挥能力高超,身先士卒,取得了多次胜利。
叶挺于1896年出生在广东惠阳,1919年加入建国粤军,追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陈毅1901年出生在四川,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回四川从事兵运工作。
叶挺多次与国民党交涉,争取军械物资和干部任职,扩大新四军防区。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指示,派先遣队进行战略侦查,并在1939年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陈毅支持派出先遣队,率第一支队挺进苏南,创建游击根据地,并派叶飞率第六团继续向东发展。两人共同努力,使新四军在华中抗日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叶挺和陈毅在新四军的组建和发展中密切合作,共同为新四军的壮大和抗日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陈毅在叶挺被扣押后多次通电抗议,并写诗表达对叶挺的怀念与崇敬。叶挺的斗争事迹对新四军指战员起到了极大的教育和激励作用,陈毅在诗中盛赞叶挺的革命精神。
叶挺的牺牲让陈毅既吃惊又悲痛,他写下了《哭叶军长西夷同志》等悼词,表达了对叶挺的无限景仰和思念。陈毅在诗中总结了叶挺的革命壮举,并感叹壮志未酬的遗憾。叶挺的牺牲不仅是对陈毅个人的打击,也是中国人民力争和平民主的英勇气概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