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秦朔对话吴晓波:中国企业具备了全面“出海”的能力 | 两说

秦朔对话吴晓波:中国企业具备了全面“出海”的能力 | 两说

2025/3/30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吴晓波
知名媒体人和《锵锵三人行》主持人
秦朔
Topics
吴晓波:中国企业具备前所未有的出海能力,这是一个战略机遇。几十年改革开放积累了强大的制造能力,能够满足世界大部分场景的需求。出海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虽然存在产业空心化的风险,但海外成功也能反哺国内制造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需要更开放的视角,关注产业升级和创新,保持竞争力,才能避免被替代。中国企业家有爱国情怀,出海也是自我价值实现。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工作环境,能吸引海外员工。需要更多文化理解和磨合,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秦朔:中国企业出海是未来战略性机遇,规模巨大,涵盖多个产业链,从农业到数字经济。此轮出海是工业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迁移,是重大机遇。抓住此轮机遇,将是中国制造业又一次全球化布局。中国对美出口持续增长,说明中国竞争力强,世界需要中国制造。美国制造业回归很难,应该与中国合作。五菱汽车在印尼的成功案例,说明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很重要。联想通过收购实现全球化,说明出海方式多样化。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出海的重要性,开始关注产业升级和营商环境。

Deep Dive

Chapters
中国企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出海,规模之大,产业链之全,在历史上都较为罕见。这不仅是制造业的转移,也包括生活方式、商业模式和文化的输出。
  • 中国企业出海规模空前,涉及多个产业链和文化元素
  • 这是工业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产业迁移
  • 中国企业具备了全面的出海能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国制造业的“出海”征途,从早期的服装鞋帽,到中期的半导体、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到今天,包括生活方式、运营模式、品牌与文化等,呈现出全面“出海”场景。本期对话嘉宾企业家、财经作家吴晓波人文观察家秦朔都有个共同的感受,中国企业的确具备了全面“出海”的能力,这是前所未见的。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非常强劲,巨大的产能,需要有一个释放的空间,同时,世界上绝大部分场景,中国制造业总有办法去满足。吴晓波统计了从2022年到2024年中国的上市公司“出海”的数量,共366家上市企业在海外建厂,其中有95家在美国建厂。秦朔也查了一个数据,从2018年到2023年的六年间,即使在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国对美出口依然在增长。这说明中国的竞争力不可能被短期加关税等事件挫伤,也说明世界无法找到更好的替代者,世界需要中国制造。多年之后回看今天企业的努力,如果我们把握住了这一轮,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再一次全球化布局的重大机遇。

本期对话嘉宾:

秦朔 | 人文观察家

吴晓波 | 企业家、财经作家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26吴晓波、秦朔,聊企业出海

01:11中国企业这一轮出海: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一次迁移?

02:40哪些产业在出海?

04:18企业出海是否会造成产业空心化?

06:06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08:08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挑战与机遇并存

12:09世界缺不了中国制造

14:12五菱汽车的成功突破与启示

16:13联想的全球化之路

18:15提供稳定收入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视频指路👉 中国制造业的再一次全球化布局丨两说)

播客编辑:派ris

监制:yoiyo 202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年份,面临诸多重大政策和外部挑战。在此背景下,《两说》之“中国经济20讲”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精辟的解读,帮助观众全面理解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韧性,展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应对能力和发展前景。 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