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钟 邦尼李七一个正在发声的商业逻辑全国城市中谁的常住人口增量第一谁更吸引人才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一彩播客
目前全国 27 座万亿 GDP 城市中的 15 座已公布 2024 年人口数据这 15 座城市中 11 座的常住人口录得正增长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城市的具体常住人口变化各位听众目前都定居哪里呢?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核定结果深圳市 2024 年末常住人口为 1798.95 万同比增加 19.94 万增幅 1.12%
这是深圳人口在 2022 年一常减少 1.98 万之后连续第二年正增长并且重夺年度增量第一经济活跃人口结构年轻生育率高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恰巧这三点因素深圳都具备
2024 年深圳 GDP 达 3.68 万亿元增长 5.8%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连续三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超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 4.5 万亿元增长 16.4%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 32 连贯
人口结构方面深圳常住人口中 15-59 岁人口占比高达 79.5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市民平均年龄为 32.5 岁
人口年轻通常意味着更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3 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 8.46%死亡率为 1.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7.3%同期全国人口出生率 6.39%人口死亡率 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深圳的人口自然增长能力显著强于全国
不出意外的话深圳常住人口有望在年内突破 1800 万大关距离 2035 年规划上限仅差 100 万以内另据本次抽样调查结果 2024 年末深圳社区登记总人口为 2237.88 万同比增加 74.11 万每天实时生活在深圳的人口超 2300 万
2024 年 12 月,致连招聘发布的《中国城市 95 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 显示,深圳是排名第一。这对任何城市都是喜讯,唯独对深圳而言同时意味着压力。原因很简单,深圳的总面积,不含深善特别合作区只有将近 2000 平方公里,相当于广州的四分之一,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北京的八分之一,空间资源和配套公共服务承载力已逼近极限。
接下来深圳既要拥抱人口增量也要化解人口服务压力进一步平衡好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深圳的同省兄弟城市广州市夺得年度人口增量第二名 2024 年末广州常住人口 1897.8 万同比增加 15.1 万增幅 0.8%
2024 年广州户籍迁入人口达 16.52 万机械增长迁入减迁出贡献增量 12.47 万占总增量的八成以上凸显了广州强劲的人口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有深圳、广州两大人口流量大成强力拉动,2024 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 74 万,位居全国省份第一。其中,外来人口净流入 27 万。自 2007 年起,广东已连续 18 年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第四个 GDP 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再来说说其他城市 2024 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为 1000.2 万增加 14.9 万增量位居全国第三增速第一在人口连增 5 年后合肥成为全国第 18 个千万人口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继上海苏州杭州之后的第四座 GDP 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城市
过去 10 年,合肥人口增量达 186.2 万,过去 3 年增量达 53.7 万。在 2024 年新增人口中,外地迁移来合肥的人口达到了 13.1 万,占比近 9 成。2021-2024 年新增人口中,外来人口占比超 7 成。迁入来源既有安徽省内其他城市,也有省外地区。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享有"强省会"战略的政策红利。2011 年,原地及潮湖市一分为三,其中居潮区和庐江县被划入合肥,让合肥常住人口数量从 500 万集一举登上 700 万集。同时,近几年,合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对接上海、江苏、浙江产业,吃到区位红利。这两大优势,成为合肥吸引省内及周边省份人口流入的法宝。
2024 年,合肥 GDP 为 13507.7 亿元同比增长 6.1%,增幅位居万亿 GDP 城市之首这背后,是近些年合肥精准地踩中了产业发展的风口在新兴产业布局方面收获丰厚
依托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4 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12.6%归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4.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 135 万辆仅次于深圳除了合肥靠新兴产业网罗了不少人才杭州也是如此
2024 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为 1262.4 万较上一年增加 10.2 万增长 0.81%是人口增加第五多的城市杭州历年统计年间信息显示从 2014 年末的常住人口 901.8 万起杭州人口已连续 10 年保持 10 万级增长累计增加 360.6 万人
上述专家指出,杭州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同合肥相似,也主要得益于长三角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经济活力过去十年,杭州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智慧型互联网产业为主体的信息经济逐步完善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同时围绕建设全球人才蓄水池目标杭州评出人才新政招揽年轻人加上 G20 杭州峰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会议和赛事带动多重因素叠加吸引越来越多人涌入杭州去年以来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正是杭州多年持续吸取人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成果从 2024 年常驻人口来看杭州 13 个区、县、市、中有 12 个实现了增长
其中,萧山增加 2.4 万人,渔航增加 1.7 万人,林平增加 1.5 万人。这三区均非传统意义上的杭州主城区,但萧山是浙江制造业高地,渔航是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区,林平则是杭州制造业的重要板块。
不过,合肥、杭州均需注意人口增速放缓的苗头 2024 年,合肥新增人口较 2023 年减少了 7 万也不及 2022 年的增量杭州则已经连续三年增量减少
再来聊聊西部城市,成都市 2024 年末常住人口 2147.4 万,比上年末增加 7.1 万,增幅 0.33%同期,北京市常住人口为 2183.2 万,两者仅相差 35.8 万由于北京近些年正在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成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反超北京,成为全国人口第三城
从网上可查的成都市官方统计信息来看成都常住人口从 2000 年的 1110.85 万起步已实现连续 24 年正增长位居万亿城市前列成都市受益强省会战略最早和最大的城市之一 2003 年成都就提出打造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2011 年四川提出支持成都打造西部核心增长集举全省之力做大作强省会
与此同时,成都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对省内其他地市和周边省市人口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过去 20 余年,成都管辖面积扩大了三倍,常住人口增加了近千万。2024 年,成都 GDP 达 23511.3 亿元,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
中部的长沙势头也很猛烈 2024 年末长沙人口达 1061.7 万比上年增加 10.39 万增幅 0.99%增量在全国排第四公开信息显示从 2002 年的 626.88 万到 2024 年长沙常住人口连续 22 年增长增量达 434.8 万
从 2010 年猛增 39.85 万开始长沙人口实现了连续 15 年每年增长 10 万以上累计增长 397.48 万长沙的新增人口中外来流入占比超过八成主要来自省内其他地州市也有相当数量来自周边江西、广西等省份这一数据反映出长沙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强大的人口吸引力专家分析长沙的人口吸引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相对宜居的城市综合环境长沙的教育、医疗水平多年来维持在二线城市前列近年来更以突出的居住性价比优势飞升国内在一项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长沙已连续 17 年上榜
二是突出的产业竞争力长沙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材料等多条优势产业链还是媒体娱乐业之都文化创业产业集群产值过千亿这些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加上颇具力度的引财政策对人口形成强吸引力
根据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到 2035 年常住人口预计达 1400 万这意味着未来 10 年长沙还将增加人口约 338.3 万难度不小但也不无可能
最后,我们聊聊其他增市可观的城市近日,福州市统计局在回复市民网上询问时透露 202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 850.1 万这表明去年福州新增人口 3.2 万,增幅 0.38%而网上可查的福州统计年鉴显示该市人口从 2006 年的 671 万开始,已连续增长 18 年
专家认为政策红利与城镇化进程是福州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作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在省内人口分布中占据核心地位 2010 年以来福州通过放宽落户政策等持续吸引外来人口城镇化率从 61.95%提升至 2023 年的 73.91%
宁波市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 977.7 万比上年增加 8 万增幅 0.82%记者查询统计年鉴发现宁波人口从 2011 年的 7851 万起已连续增长至少 13 年
2024 年宁波 GDP 为 18147.7 亿元超越天津越居全国第 11 位距离第 10 位的南京仅差 353.1 亿元去年宁波南京的 GDP 同比增速分别为 5.4%和 4.5%宁波优势明显
此外,2024 年末,济南常住人口 951.5 万,比上年增加 7.8 万,增长 0.8%全州常住人口 891.4 万,实现连续 4 年正增长,比上年增加 3.1 万,增幅 0.35%
好了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你更喜欢哪个城市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