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GDP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了这是真的吗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一财播客这几日印度沉浸在 GDP 超越日本的喜悦中自 2024 年印度 GDP 超越英国后这似乎是另一座里程碑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印度 GDP 真的超过日本了吗为何这么说印度有着怎样的野心又面临哪些挑战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苏布拉玛尼亚姆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印度经济体量已增长至 4 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并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为了佐证观点他还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加以证明
他表示,当前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印度有利,还满怀信心地说,只有美国、中国和德国的经济体量比印度大。如果我们坚持目前正在计划和考虑的事情,在未来两年半至三年内,印度将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言外之意,就是已经把德国作为日本之后要超越的下一个目标。
在做出这一宣称后,很多印度民众开始欢呼不过苏布拉玛尼亚姆的宣称很快就被同事打脸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成员、著名经济学家维尔玛尼不久后就向媒体表示印度还没有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我个人相信,这将在 2025 年底实现我们需要全年 12 个月的 GDP 数据来证明这一点在那之前,这仍然只是预测
苏布拉玛尼亚姆的疏漏源于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误读根据报告印度 2025 财年即从 2025 年 4 月至 2026 年 3 月对印度 GDP 的预估数据为 41870.17 亿美元而日本 2025 自然年 GDP 为 41864.31 亿美元照此比较印度将以 5.86 亿美元的极其微弱的优势超越日本晋升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所以即便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印度也要到 2026 年 3 月才能在 GDP 上超越日本只能说印度还是太超前了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不直接负责收集一手的经济数据而是从各国政府手中获取数据再进行汇总导致不同口径进行统计的数据最后呈现在一张报表中印度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以财年统计而日本提供的则以自然年呈现
不过从近年来的印度经济已较快速度增长日本经济长期平之不前来看印度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可能真的只是时间问题由于老龄化严重等原因 2000 年至 2019 年期间日本经济产出仅增加 2000 亿美元年均增幅不足 0.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4 年世界经济展望日本经济在过去 10 年萎缩了 1.3%
但总量数据只能反映经济体的整体规模,而人均 GDP 则更能衡量民众的平均收入、生活水平与财富分布情况。
对于即将到来的超越很多印度经济界人士就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印度马恒达集团董事长阿南德·马恒达在社交媒体 X 平台上强调在欢庆成就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他补充道印度的下一个飞跃应聚焦于提升人均 GDP 而非仅满足于在 GDP 总量上超越德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 2025 财年印度人均 GDP 仅约为 2800 美元位列全球第 140 位上下在金庄国家中最低虽然整体 GDP 迅速增长但财富却极度集中 2023 年有报告显示印度最富有的 1%人口拥有超过全国 40%的财富若将收入前 5%的人口剔除剩余人口人均收入仅为 1130 美元
对此,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教授黄英宏认为,印度学界如今更关注 GDP 进入世界前三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提升,更标志着综合国力在某种意义上将躋身全球前三。事实上,对于印度经济总量超英感日,印度总理莫迪已经把它列入了自己的政绩。
早在 2023 年 8 月 15 日莫迪在出席印度独立日庆祝仪式并发表讲话时向印度民众保证未来五年印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024 年 4 月 14 日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在新德里总部公布了名为莫迪的承诺的竞选宣言在宣言发布会上莫迪提出要在 2047 年使该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他同时承诺增加社会支出发展基础设施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等
当前印度经济依然保持着高位增长印度在 5 月 30 日公布的 2024 财年 GDP 同比增长达 6.5%虽然比 2023 财年超过 9%的增长率有所减速但放眼主要经济体依然是不错的成绩经济学家表示物价上涨的放缓促使消费的恢复政府与企业大规模的投资也支撑了经济
不过要成为莫迪所说的发达国家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印度经济的结构是否开始合理化转型才是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关键长期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高度依赖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但制造业一直十分薄弱
莫迪政府从执政一时就开始推广印度制造,强调发展制造业,希望将印度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结果事与愿违,制造业在印度 GDP 中的比例近年来不升反降。
如作为印度制造的旗舰项目,莫迪政府 2020 年推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希望通过产业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推动电信、汽车、光伏产品、无人机、半导体、家电等 14 个领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在印度国内的生产规模。
但到 2024 年计划实施 4 年后不少参与企业迟迟没有开工印度商工部也证实截至 2024 年 10 月生产关联激励计划相关企业仅完成 1519.3 亿美元产值仅占目标值的 37%补贴发放不足原计划的 8%
尽管印度试图借助地缘格局变化和全球供应链重构吸引制造业到印度落户但很多到印度投资的制造业企业表示他们很难在印度找到适合的劳动力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年龄中位数不到 30 岁这本应是巨大的优势但如果不能及时匹配教育和培训人口未必就一定能够成为红利
根据印度劳工和就业部 2025 年 5 月发布的定期劳动力调查,印度的劳动力参与率,尤其是女性的参与率仍然很低。每年有数百万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正规部门并未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
黄英红认为印度大量的人口并不等价于人口红利她表示人口要转为红利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必须有产业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尊重和自由她进而说到印度如要加速发展需要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充分发掘潜力
好了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你去过印度吗对印度的印象是什么你觉得印度经济能真正超越日本甚至德国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