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钟 邦尼李七一个正在发生的商业逻辑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人住院全家忙的情况或者说你有想过如果自己一个人住院该怎么办吗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一财播客
最近有一条关于住院陪护方面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那就是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医院免赔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本期我们将带来第一财经的深度调研看看免赔照护服务究竟是什么意思谁来提供服务收费怎么收医院床户比能否达到免陪护病房标准你怎么看待住院免家属陪护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赔照护服务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项医疗服务主要用于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窘境不过目前公众对于免赔护服务存在一定的误解其一免赔护不是免费而是无需家属赔护并将患者需要支付的护理费用降至一个相对低的支付区间其二受制于护理资源免赔护服务无法适用于所有医院和任何病区也不意味着护理团队为每位病区患者提供一对一服务
长三角某护理学会专家表示,要想医院免赔照护服务进一步推广,首先需要为公众驱媚所谓免赔照护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住院期间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且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由护士或医院聘用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
根据前面提到的试点工作方案免赔照护服务优先确定在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免赔照护服务需求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三级医院该试点工作方案还明确试点医院要结合实际根据临床科室病种特点患者病情需要自理能力程度和护理级别等要素优先在一级护理住院患者占比较高的科室病区也就是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普外科骨科等探索开展
在此之前,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曾就新设免赔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公开解释说现阶段免赔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一级护理患者
长三角某护理学会专家表示,当谈论免赔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和一级护理患者,更多基于项目收费但在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是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近年来,随着公立医院手术和护理水平提高,病床周转率加快,患者往往在术后很快就从特级、一级护理患者过渡至二三级护理患者
所以 此次国家卫健委的试点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免赔照护服务优先在一级护理住院患者占比较高的科室病区探索开展以增强试点工作的实操性从免赔照护服务的规划到地方落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医疗护理资源供给和患者需求相较于全国版的方案地方版和医院版的试点方案往往没有覆盖到上述如此多的科室和病区
比如,一些地方版的免赔照护试点方案中提出,采用 1 加 X 的病区模式,其中一为重症监护病区 X 为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其他病区或单元,也有的试点医院目前在胃肠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的部分病区开展该项工作。再来说说床户比。
床户比是医院管理者决定是否开展该护理服务的主要顾虑之一根据前述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医院要加大免赔照护服务试点病区护士配备力度原则上试点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 0.61 即每一张床位配备至少 0.6 名护士
某一县城市三级公立医院护士长坦言目前该院只有 ICU 也就是重症监护士达到了这一床户比要求其他病区距离该床户比要求仍有差距另一名受访高校学者表示根据对一些医院的调查各地的床户比还是差距比较大的 ICU 基本达到 1 比 1 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三甲医院床户比达到了 1 比 0.8 至 1 比 1.2 这个比例区间但也有一些地区仍低于国家标准
那么,国家标准是多少呢?根据 2021-2025 年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到 2025 年,三级综合医院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户比需达到 0.65:1。另外,据国家卫健委在 2023 年发布的《2023-2025 年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二级以上医院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 0.5:1。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依据国家相关要求近年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床户比逐渐改善整体接近既定目标值但具体到医院科室护理资源可能更多集中于 ICU 普通病区的护士资源尤其是能够胜任特级和一级护理的资源存在紧平衡这一问题随着前些年公立医院床位数和院区扩张有所加剧
金春林补充说 但免赔护病房目前主要针对此前劳动强度较大一级护理占比高的科室病区 这些科室病区护理资源大体可以匹配需求北京阿福医疗服务机构创始人王初阳则认为选用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作为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护理供给缺口问题如若护理员和护士协同配合得当 可以有效减轻护士不足带来的服务推广压力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在该试点工作方案的解读文件中也提到,加大试点病区护士配备力度,在病区护士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配备数量适宜、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根据患者需求协助提供生活照护服务。人力资源的不足,也有望通过医院的统筹调度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予以补足。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加大后勤支持保障力度比如,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送取病区的标本及药物提供患者陪检服务等境外用药调配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相关部门尽量实现下收下送、服务到病区加大信息化技术支持力度优先在免赔照护服务试点病区开展智慧病房建设充分运用智能化床旁呼叫、数据采集等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滞效等
事实上 相较于医院管理者和护士群体担忧的护理资源不足 已经持证一代的医疗护理员们和相关劳务派遣公司及培训机构则担忧短期内的供给过剩虽然免陪护病房的试点工作是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才在多地逐渐推开 但是对于医疗护理员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已在多地推广数年
2015 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新增提出医疗护理员这一职业 2019 年国家卫健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医疗护理员在医疗机构内医疗护理员应当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护、辅助活动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医疗护理员分级管理机制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今年以来,在地方稳就业以及鼓励医院推广免赔照护服务等政策引导下,多地参与医疗护理员培训的社会群体进一步扩面。陕西安康汉宾林工职校教师郭龙就表示,前几批培训人员也已取得相关自治证书,但需求册却迟迟没有打开。
他解释称,目前,当地仅有个别三级公立医院的个别科室病区开展免赔护服务其中一家医院只对神经内科的二三个病区开设免赔照护服务,另一家只针对老年医学科的五个病区开设了这项服务此外,开展相关工作的医院科室还存在病房床位数较少,或自身经营情况不佳,患者数不多等问题
他还表示有限的服务人数和较低的收费标准导致医疗护理员目前的工资水平低于市场化护工但工作管理要求并不低而与护士相比除了最基本的工资外医疗护理员尚无绩效收入郭龙认为如果试点规模较小一方面会导致医疗护理员功大于虚他们对于工资的谈判溢价能力也会较弱另一方面会导致免赔照护服务的示范效应不显患者和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可能减退
试点工作方案提出逐步扩大试点病区数量对此 郭龙希望后续免赔照护服务可以扩大至当地三级医院更多科室如消化内科 骨科 心内科等人满为患的科室不过 站在医院管理的角度而言在医院护理工作体系中引入医疗护理员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
尤其是在此次试点工作方案中,医院的统筹管理责任被进一步明确试点医院要定期对医疗护理员进行服务能力评估和服务质量监督将其服务质量安全情况与所在科室病区的质量安全评价结果挂钩,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王初阳表示,目前医疗护理员大多还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去直接管理但此次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试点医院的管理职责
在此背景下,院方可能会存在两点顾虑一是日常运营管理,比如排班、考勤、质量控制、薪资结算、人员调配等对护理部和相关科室来说,免赔照护服务的工作流程比较繁杂也相对陌生加之原本存在人手紧缺,可能存在应对不暇的现象
二是经济账因为免赔照护服务的收费是以患者自愿为原则而人员配置相对固定如果运营持续亏损也会对服务的可持续性带来压力事实上由于 ICU 对于护理的强度和质量要求较高并要控制患者探视管理和陪护工作所以过往一些医院也会在原本的 ICU 护理服务中打包非治疗型的护理服务一并收费那么新模式介入后与原先的护理模式如何衔接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医疗纠纷责任如何界定则是医院接纳医疗护理员的另一关切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医疗护理员不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但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操作规范程度仍可能间接影响患者安全引发医疗纠纷与此同时医疗护理员来源广泛其专业背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培训和管理的难度
一名在北京长期负责医院订单的护工招募人士接受采访表示,对于能够胜任 ICU 内患者照护工作的护工,市场价格可能在 320 元每天,且需要包吃住。目前,免赔照护服务实行政府指导加管理,且暂不纳入医保,由患者或患者家属自主选择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免赔照护服务或社会化市场定价的护工服务。
相比于选择市场定价的护工服务,免赔照护服务将护士和护理员提供的护理工作实施打包,且打包后的价格更具惠民属性以四川为例,根据当地政府指导价,公立三甲医院开展一对多免赔照护服务,护理价为 100 元每天,公立二一以下医院开展一对多服务,护理价为 75 元每天
而按照广东省医保局给出的政府定价标准一对一服务为 280 元每天一对二为 180 元每天一对三为 140 元每天如果护理员具备医学指称在原收费基础上加收 20%
但前数护工招募人士表示由于免赔照护服务通常针对自理能力差护理要求高的患者患者及家庭对于院内护理的质量、频次、护工综合素质等会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导致部分患者家庭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免赔照护服务持怀疑态度王初阳说免赔照护服务模式的推广需要卫健部门与医保部门形成合力其中医保的价格管理对于医疗护理员队伍和照护能力建设有着非常关键的调节作用
金春林呼吁,免赔照护服务价格应该相对市场化一点,价格浮动范围管理应该适当宽松。未来,随着免赔照护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还应该针对不同住院病人的需求,引入差异化的服务定价,并吸纳更多的支付主体,特别是发挥商保的作用。
关于商保的介入,已经有地区现行一步比如,广州方面提出,鼓励支持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将免赔照护服务费用纳入商业保险通过开发新的保险产品或将现有显种进行升级优化,覆盖免赔照护服务的相关费用探索将免赔照护服务费用纳入城市定制型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
此外,在汕头等多地 2025 年版惠民保中,还新增纳入了院内的术后护理服务但该项护理工作由惠民保服务方提供护理服务资源,也有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医疗战略咨询公司 Light2Health 创始人赵恒就对于商保介入院内护理,包括免赔照护服务持审生态度
他解释说院内护理中医院占据主要话语权保司从院外寻找的服务供应商难以进入医院场景目前部分惠民宝产品新增的院内护理服务
保司进行相关产品创新的动力就会不足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福建、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全国多省已推进免赔户病房试点规划要求在未来两年里,各省区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至少要确定一到两所三级医院参与该项试点一名参与北方某地免赔照护服务试点工作的机构人士表示在免赔户模式试点初期,市场的热情可能高于医院的参与度
而在部分医院持审慎推广态度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比如医院床户比如何达到免赔护病房标准来自第三方的医疗护理员介入后医院如何有效统筹管理出现医疗纠纷责任如何定如何为多元化赔护病房匹配相对应的多元化支付机制
多名受访业界人士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医院免赔护病房运作的可持续性,需要在该服务面向全国试点推广的两年内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覆盖面。
好了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你是否对免赔照护服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了关于免赔照护服务你还有哪些想聊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