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343 | AI教你选大学,靠谱吗?

Vol.343 | AI教你选大学,靠谱吗?

2025/6/29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国内高考志愿产品负责人
大学生
杨大龙
贾海峰
邦尼李清
高考志愿专家
Topics
邦尼李清: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正经历变革,AI产品与速成志愿填报师都在争夺市场份额。过去,张雪峰等志愿填报师是焦点,但现在AI的升级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选择。我将探讨AI在志愿填报中的角色、决策依据和边界。电商平台上涌现大量速成“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但这种临时专家已不再受欢迎。高成本和高风险推动需求转向互联网大厂的智能体。清华大学研究表明,部分AI产品已达到志愿填报专家的水平。越来越多的考生使用AI产品填报志愿,尤其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因为AI产品免费、方便且擅长数据处理。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AI志愿填报工具,如夸克、百度、QQ浏览器和字节等。今年的AI工具在数据库、推理能力和个性化体验上有所升级,产品差异化逐渐显现。

Deep Dive

Chapters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上,AI产品与速成志愿填报师的对比日益突出。AI产品的便捷性和低成本使其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选择,大厂纷纷入局,产品功能不断升级。
  • AI志愿填报工具使用率上升
  • 速成志愿填报师市场存在问题
  • 大厂纷纷推出AI志愿填报产品

Shownotes Transcript

10 分钟 邦尼李清一个正在发声的商业逻辑高考填志愿 AI 和半个月速成的张雪峰们谁更靠谱各位听众大家好 欢迎收听本期的一财播客高考成绩陆续揭晓志愿填报成为考生与家庭面临的又一份高考答卷过往这个市场里的焦点有张雪峰 高考志愿填报师而如今 AI 产品的不断升级让考生和家长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目前 AI 在志愿填报中究竟能扮演什么角色学测依据是什么边界又在哪里在电商平台能发现花费 300 元至 700 元消费者就能够获得许多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的认证有的开课 7 天考试半个月拿证还有的甚至不用上课一两天就能出证商家表示没有条件只要年满 18 周岁

有题库 考试包裹找到一个靠谱的志愿填报指导师不容易显然 这样的临时专家已经不太被大家接受了而高成本 高风险推动更多需求涌向互联网大厂的智能体清华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的一项测评显示研究团队从市场采买了 30 份价位在 1000-5000 元的志愿专家报告发现有 AI 产品与志愿填报专家水平相当

而近年来,在志愿填报中使用 AI 产品的考生也越来越多根据百度数据显示,去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仅 6 月 25 日当天就有超过 1000 万用户使用了 AI 志愿助手,辅助填报志愿夸克数据则显示,自 2019 年,夸克高考已服务 1.2 亿用户,其中有超过 50%的用户来自于 3、4、5 线城市

多位受访的考生对记者表示自己会在志愿填报时使用 AI 产品免费、方便、AI 擅长数据处理是主要原因大部分考生还会使用多款 AI 产品做对比对新产品也持开放态度可以看出目前仍是入局志愿填报服务的好时机而 2025 年互联网大厂的 AI 志愿填报工具也百花齐放

比如,夸克发布国内首个为高考志愿填报场景开发的高考志愿大模型百度上线高考高评考点库 AI 志愿助手等系列产品 QQ 浏览器上线行业首个高考 Agent AI 高考通字节在豆包上线高考填报志愿功能并紧急上线 AI 抖音 App 主推 AI 填报志愿

除此之外 还有华为联合华为浏览器推出小一高考 Agent 讯飞星火推出高考志愿助手智能题等都将 AI 志愿服务市场的热闹推向新的高潮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 AI 志愿填报工具大多在数据库复杂推理能力及个性化体验方面做了升级 产品的差异化也在逐渐显现

比如,夸克增加了高考知识库的数据建设,整合了个招生院校、权威的高考数据机构及官方平台的关键数据,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精力进行数据清洗。夸克产品经理贾海峰表示,在大模型、志愿生成过程中,招考相关的关键数据会主要来自于高考知识库,涉及个性化、生活需求等非关键决策再结合联网搜索,降低模型幻觉产生的影响。

百度、讯飞星火等则在对话式决策等方面进行了体验升级我们了解到,百度今年升级了 AI 聊高考志愿智能体讯飞星火则推出了高考志愿咨询师大学专业解析等产品并支持考生定制专属智能体,增强易用性讯飞星火 APP 产品运营总监杨大龙表示当前 AI 志愿填报产品的竞争是一场围绕精准度、速度、易用性、个性化体验的综合比拼

而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一个显著的变化是,AI 志愿填报工具不再局限于搜索,还有了更多推理、反思的调度。AI 志愿填报工具走向专家化的过程中,AI 如何理解高考志愿,对考生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许多高考志愿报告开放了一些个性化信息的填写比如在夸克、高考生成志愿之前考生便会被提醒完善 12 个信息点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可生成院校优先、专业优先、城市优先三种不同类型的报告选专业、选院校还是选城市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能带来考生志愿排序的完全不同

一位参与 AI 高考志愿产品研究的高考志愿专家表示在借助 AI 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多数考生仅提供分数、选科、省份等基本信息考生自己都未必知道他的专业倾向

高考志愿专家参与产品策略的过程中会主动为这些考生提供最科学的通用建议例如优先考虑院校层次发展前景好的地区或考生本省院校这套逻辑适用于 80%的考生志愿专家的参与会确保报告的普世性和合理性避免无目的的推荐如果考生没有明确诉求这些偏好就只能由 AI 设定

高考志愿产品的优化也在持续迭代专家介绍比如在中外合作专业的推荐排序上只要用户提及接受中外合作模型早期版本就会把中外合作排序优先但实际情况是中外合作属于特殊类型的专业招生如今中外合作已经不是高考志愿大模型优先级最高的点了只会在匹配用户情况时推荐

对考生来说,不让自己对专业、个性化的选择被算法带走实际是另一门功课。观察今年市面上的 AI 高考志愿产品,我们发现,推动考生做出个性化决策已融入许多产品的设计中。无论是夸克的个人档案还是许多产品中 MBTI 测试的嵌入,都在提醒考生做出更多自主选择。

一位常为家人参考高考志愿的大学生表示近两年大模型产品筛选高考院校专业名次段的准确度越来越高能提供的专业院校特色等参考也越来越充足但他还是常常提醒考生要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各种形式了解相关专业就业等信息再去把自己的志愿填报交给大模型一份高考志愿的沉甸甸背后对着年轻人的大模型野心十足也要承担更多责任

如何通过各种技术、能力的提升、抓住考生为 AI 留下开拓年轻用户的火种也是高考 AI 产品的发力点之一 2025 年被视作智能体元年而这一年要做智能体产品也已成为 AI 高考产品的共识

贾海峰表示,与通用大模型深度搜索结果不同的是,整体志愿填报大模型的逻辑是相对复杂的。夸克高考产品内化了很多的知识,比如一个考生想做公务员,应该怎么设计他的填报逻辑。考生想去互联网行业,想出国,填报逻辑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背后,大厂实际也在高考场景下摸索着智能体降低用户大模型沟通成本的实践。杨大龙表示,智能体形态能够降低考生使用门槛并提升结果的精准度和专业度。考生不需要学习复杂的提示词技巧,也不用反复调试提问去引导模型,特别适合那些可能不擅长与大模型斗智斗勇的考生。随着更多用户习惯、痛点的洞察,高考 AI 产品的未来创新也颇受关注。

在社交平台 记者关注道 对于大模型生成的志愿报告中的部分专业和院校产生困惑是考生的一大痛点大模型的高考志愿生成逻辑能否更加透明 考生能否通过对话进一步询问大模型的院校专业推荐缘由受到一些考生关注

如何通过增强用户与大模型志愿生成结果的交互性增强对志愿结果的检验也考验着产品一位国内高考志愿产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功能正在开发中大模型的完善仍需要时间

目前高考 AI 产品仍停留在辅助工具阶段相关产品负责人及志愿专家均提醒大模型的发展带来了便利性但高考志愿填报的答卷仍要以人为主好了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各位今年有尝试用大模型解决过什么问题呢欢迎留言讨论

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