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5 胡倩 | 人生蛋糕上的那颗草莓

Vol.25 胡倩 | 人生蛋糕上的那颗草莓

2019/10/11
logo of podcast 第一季 中国当代建筑师

第一季 中国当代建筑师

Shownotes Transcript

一言一吾 这是一档富有人文价值和美学品味的自述类音频节目**,提供趣味性&有价值&有启发的新知。 节目邀请当代具有创造力、思想力和启迪力的代表者——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学贯中西、长于跨界、乐于分享,或旁征博引,或梳理脉络,或回溯自我,呈现自述者的灵感来源和自我塑造中的吉光片羽。 中国当代建筑师** Vol.25 胡倩 | 人生蛋糕上的那颗草莓** 秋日沪上,在上海外滩的老派银行大楼 我们拜访了建筑师胡倩 她是矶崎新+胡倩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 上海人的她,在老卢湾区思南路那带 经历了老上海与新上海重叠的最好时代 避免了战争的侵略 享受了改革开放后的自然科学文化教育 深入感受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看到自由出国后外面的世界 体会了不一样的卢湾文化 这段宝贵的经历像是人生蛋糕上的那颗草莓 重要且闪光 当时的上海,文人、买办、租界等各个阶层交错 与当下上海形成了一个文化断层 十里洋场的上海与改革开放后的上海 每个时间段的上海故事都值得被记录 今天,建筑师胡倩就同我们聊聊她心中的上海故事** 建筑师 胡倩 胡倩**,建筑师,矶崎新+胡倩工作室合伙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部建筑学,代表作品有:深圳文化中心、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现代美术馆、上海喜玛拉雅中心、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大同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湖南省博物馆等多个文化类项目。 内容提要 20世纪的上海卢湾区 在上海人心中,老卢湾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它有着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在内的众多革命史迹,还有淮海路、思南路这些繁荣的商业区,也是上海最能体现东西方文化相融、交流的区域之一。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卢湾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十年间,上海法租界在霞飞路、辣斐德路、金神父路、吕班路(Avenue Dubail,重庆南路)围成的区域设计了上海第一片经过精心规划的住宅区,规定只允许建造西式房屋,必须有卫生和暖气等设备,该区域就是以马斯南路为中心。住户基本上为华人,少数为日侨。 上世纪上海卢湾区学校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Rue Massenet),始筑于1912年。 上海思南路 思南路是一条很“纯粹”的马路,不通公交车,也没有灯红酒绿的霓虹招牌,连路灯都是老式的很清淡昏暗的那种,马路两侧满是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马路安静得可以听见树叶的沙沙声,除了少量的自行车经过,像有个天然屏障把世间的喧嚣阻挡在外。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是城市历史的活画本。 上海法租界区 1914年,上海法租界向西扩展,兴建俄该路吕班路(重庆南路)和金神父路(瑞金二路)之间的一段。沿路为住宅区,西段多花园洋房和公寓,东段多石库门里弄。沿路有复兴公园(法国公园)、文化广场(逸园跑狗场)等等。 上海1914年法租界地区道路系统规划图 作为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老卢湾区也记录着当年时代的“原生态”。 我眼中的上海** 小时候生活在卢湾区复兴路陕西路茂名路那一段。幼儿园在思南路,小学在复兴路,中学在淮海路上的向明中学,自己的学生时代和亲戚朋友们全在那些小马路上。 胡倩与同学们在上海植物园参观 1970年代 之前的生活都不觉得特别,直到了去了日本以后,遇到不同地区的上海人和其他城市的中国人,才发现了其中的差距。 胡倩 1980年代 记得父亲母亲穿着虽然朴素,但非常讲究。父亲倒垃圾的时候会换一身“倒垃圾”的服装,哪怕是出门五分钟。去医院时会换成从里到外新衣服,考虑到医生检查。这些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上海,虽然没有特别大的贫富差距,但还是会特别注意“得体”。 胡倩祖父与祖母合影 胡倩父亲照片 家中阿姨自由恋爱,当他们讨论成家的时候,家里人会全部聚集起来开家庭会议,投票决定。这种自由民主的情况在那个年代已经盛行。 胡倩(左一)与同学们在老师家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70年前后出生的那代人是幸运的。我们避免了战争灾害,经历了国家的改革开放好时代,体会到计划经济时代的良好教育,还有机会出国看外面的世界。 胡倩 大学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初去日本留学,如今回到上海,30多年间往返日本与国内,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上海巨大的变化,所以说我们可能算是最后一代了解老上海的那些有趣故事了。 END. 本期音乐:****

  1. Julie London
  • You Belong To My Heart 2.Claude Debussy
  • Suite Bergamasque/ III. Clair de lune 出品人:朱丽康 、钱厚琳 摄影:李志雨 剪辑:刘子豪 图片:来源于网络、胡倩提供 第一季特别鸣谢 : 李翔宁 特邀合作伙伴:一筑一事、有方、马蹄设计 、 青年建筑、建筑学院、建筑师疯人院 独家音频合作平台:喜马拉雅 FM ** 本文为《一言一吾》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转载事宜,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