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父親離世一年後,我漫長的(不)告別

父親離世一年後,我漫長的(不)告別

2025/4/4
logo of podcast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静
陈文杰
Topics
楊靜: 本期節目探討的是在失去親人後,如何與持續的思念和生活中的日常並存。思念並非只存在於特定節日,而是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是一個與情緒和解的漫長過程。 陳文傑: 父親離世一年以來,我經歷了一場漫長的『不告別』。童年時,我和父親的關係親密,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例如他下班回家的摩托車聲,帶我去書店買書,一起看電視等等。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共同話題減少,父子關係變得疏離。父親患癌後,我經歷了疾病帶來的痛苦和未知,以及作為照顧者的壓力。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我反思了我們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也意識到自己可能沒有完全尊重他的感受和想法。父親離世後,我仍然過著一些與他相關的生活,例如使用他製作的書櫃和工作桌,喝他用過的茶具。雖然悲傷依然存在,但我努力與這些情緒和解,並繼續生活。父親的離去,讓我更加珍惜與親人的相處時光,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楊靜: 本期節目透過陳文傑的分享,引導聽眾思考如何面對親人的離世,以及如何與思念和悲傷共處。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去慢慢療癒。

Deep Dive

Chapters
清明节的意义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从儿时郊游踏青到如今祭拜亲人。作者回忆了儿时清明节的经历,以及对逝去父亲的思念。
  • 清明节
  • 祭拜祖先
  • 童年回忆
  • 乡下
  • 爬山

Shownotes Transcript

专传媒是一家靠会员订阅支持的独立媒体打开专传媒的网站或者下载 APP 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讨论

来自端传媒编辑部这里是端闻我是杨静思念离世的亲人朋友当然不止在特定的节日总有些日子想念又更加的浓烈私人一世留下的人继续生活在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在寻找一块墓地专栏中我们讨论死亡以及与死亡挂钩的情绪和思考

今天我们的特约撰稿人陈文杰请来分享父亲去世一年以来他漫长的不告别今天是 4 月 4 日星期五清明节我是端传媒的赞稿人陈文杰我一直都觉得清明节是一个大人的节日是大人重视的拜祭祖先的大日子但小时候我其实都挺喜欢清明

因為祖墳在郊外我可以和大人去行山好像春遊一樣我們會爬山、拔草上到山都很充實要裝箱、擺祭品、燒紙紮雖然都挺累走路都是很多泥炮仗聲都很可怕但上到山會有燒豬吃又有汽水喝晚上還會特別好睡那些我拜祭的

和我有血緣關係的祖先其實我都沒見過不過拜山的時候就會聽到他們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很久遠的回憶了自從我中學來了香港我青年節已經很少回鄉下拜山但今年我要回去因為要拜的人是我最熟悉的親人我爸爸上年這個時候我爸爸確診了腸癌我們經歷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

然後他離我而去結束了我們三十年的父子時光我經常都很好奇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的父子關係是怎樣呢?但我和爸爸的關係好像越大就越有距離不算有太多的共同話題也不算有太多東西可以一起去玩去做真的想到很深刻的有連結的記憶很多都是童年我爸爸是一位木工師傅頭腦靈活手工很好

我一點都沒有遺傳到他小時候的美術功課他幫我執授了我買的活具車不懂得組裝他會幫我組裝但我記得小時候我好親爸爸我還記得他下班的時候的摩托車聲我聽到之後會衝出去開門報告那天發生過有趣的事我還記得小時候他會帶我去新華書店讓我買書然後我很喜歡買十萬個衛生膜

所以到現在我都很喜歡問為什麼他都會帶我去超級市場陪我買香蕉、巧克力和其他零食然後我們會一起回家看電視家裡的電視機只有一部我們會爭來看很神奇的是遙控器到了很特定的時間按到爸爸喜歡看的武俠電視劇就會壞了就算爸爸給的遙控器我但我按極都沒有反應換電也不行

無論如何都不能轉換我想看的台但看完爸爸喜歡看的雜片時劇遙控器又得番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後來我爸爸喜歡看的電視劇終於大結局遙控器就再也沒問題爸爸終於跟我開估原來他做了手腳用煙盒遮住了電視機的接收器所以遙控器就用不到我已經忘記當時的反應是怎樣但應該都心服口服但我越戴歌

爸爸的工作好像就越忙而我都越來越有自己的世界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他會陪我去打籃球和乒乓球但到後來都是我和朋友玩來香港這件事拉開了我和爸爸的距離我慢慢適應了香港的生活他就偶然才來香港每次來都會預先準備好一些燉好的鴨肉、羊腩然後急凍入袋帶來香港

來到香港,他都會解決家中的家居煩惱比如清理一下聲盤、修理好洗衣機等等原本我在鄉下都不喜歡讀書但來到香港,我找到讀書的樂趣我都不是說成績很好,但都考到香港的大學爸爸很開心,還在鄉下擺了幾個圍走但對我來說,讀大學開心的地方是擴闊了視野

有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去研究一些社會的問題討論社會的問題而 2010 年代的香港公民社會很活躍尤其是 2014 年的雨傘運動那個年代很多家庭都因為兩代人的政見不同而吵架官方還會用「社會撕裂」來形容我和爸爸都是這樣我記得爸爸那時候很大聲跟我說叫我不要那麼天真做人要現實一點

我好像反駁了一兩句,就沒有再爭辯下去但自此將某一部分的自己隱藏了一個我很重要的部分政治好像很重要但在爸爸和我的相處裡面又沒有那麼重要後來我們又正正常常地相處他有他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每年都會見幾次他不喜歡去旅行,也不喜歡外出吃飯我們相處的快樂時間就限於我們同台吃飯

我吃到她煮的拿手好菜當然現在我想回頭很多時我可能都沒有認真吃飯匆匆忙忙地吃完就回房做自己的事我們稍後回來

欢迎订阅

这些许多许多的家居可能会比你觉得更便宜点到 verbo.com,那是 VRBO,去看看公众名单,然后把它做成 Verbo

癌症被稱為「慢病之王」在爸爸患癌之前我對癌症一無所知爸爸明明看得好好的吃得睡得精神很好但原來身體的一些細胞已經突變而且不斷侵佔其他器官在確診之後我看到一個癌症病人的比喻多好他說患癌就像坐在一艘小船上有人跟我說前面有個瀑布

上不上岸就不知道,但我更加不知道那瀑布還有多遠在小船上的日子,真的很艱難我們面對很多未知,病情的未知治療方案的未知,金錢上的未知不過我都很慶幸,那段時間我失業可以有充足的時間留在家裡照顧爸爸、陪伴爸爸、和爸爸看醫生

当然,有时我也很想抽身做照顾者也挺大压力比如说,每次我听到爸爸去厕所的马桶冲水声我也很害怕每次看到爸爸吃不下、睡不好我也很焦虑不知道怎样才能补充足够的营养而且睡得好一点本来我和爸爸都有点距离而疾病更加令我们划分成两个星球的人我感知不到爸爸的身体变化

而爸爸也未必認同治療的意義有一天 我們很艱難地出門覆診在公立醫院坐了很久才看到醫生但終於見到醫生 醫生也只是流水在熱問了幾句然後開化療藥和那種緩解症狀的藥物整個過程都很漫長爸爸在醫院如坐針氈 發脾氣地問我既然醫不好 為什麼還要醫呢?

「不過你一定不肯,你們要負責任」我被爸爸問到不知道怎麼回答但那刻我明白到爸爸身為病人有種心不由己的感覺甚至覺得他的治療都只是滿足我們的責任我很懷疑自己究竟我和爸爸看醫生的過程有沒有得到他的充分知情同意呢?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套在爸爸身上呢?我有沒有真的尊重過他的感受和想法呢?

但容不下我想太多爸爸的病情急速惡化後來他癌痛要進醫院要坐救護車進去醫生打完止痛藥他臉色好了很多我以為他也很快出院我都先回家了誰知醫院打來跟我說爸爸的病發症很嚴重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最後那晚爸爸反而有點熄熱我和他都共處在這個世界三十年

但最後我們兩個要說的話半小時就說完了爸爸說他這一輩子沒什麼遺憾唯一是覺得我未結婚生子但他都說這些事不怪我信其自然就好說到身後事爸爸想葬在鄉下可以和兄弟們一起同時也想我對家鄉有個念想每年都可以回鄉下拜祭而我也很感激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催逼我

要我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讓我自由發揮又送我來香港讓我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最後那晚其實我們也有話沒有說我最想跟爸爸說的是我很感激你帶我來到這個世界但我覺得這個世界很差所以也不想生小朋友做不到傳宗接代而在過幾月之後我都在親戚的口中聽到

其實爸爸很後悔送我來香港如果不是我就會留在遠城找份安穩的工作每天一起跟他喝茶我都早婚早育生個小朋友給他照顧一個人離世之後會有一些儀式和情緒幫我們過到對下一個階段和先人告別但我這一年更加像經歷了一場漫長的不告別爸爸去了另一個地方

但我仍然過著一些有她在的生活例如說,我家的書櫃、工作桌都是她做的我每天都會用到又例如說,我還會用到爸爸用過的茶具喝她喜歡喝的鐵罐飲我已經沒那麼悲痛但總有些時候,我覺得特別哀傷例如說,最近家裡要換寬頻公司師傅要轉爛爸爸做的木櫃才拉到上網線

我很抗拒又比如有一天朋友問我喜歡吃什麼菜我想到的都是爸爸煮的家常菜蒸魚、滑沫豬手、燜羊肉、魚湯最近有一天我外甥女和我在家玩得很開心嘻嘻哈哈但突然間她看到我爸爸的照片她問我阿公呢?阿公去了哪裡?看到照片我很想念他

我外甥女還很小我爸爸生前都經常跟她玩帶她夾娃娃買玩具車但我和媽媽、姐姐這些大人很怕嚇到她一直沒有跟這位小朋友說阿公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最後我媽媽又回答了外甥女的問題她說阿公做了師傅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是啊,我爸爸是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但他永遠都在我心中

不思量 自然吧

在节目的资讯栏位可以找到相关信息以上就是今天的端文我是杨静我们下次见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Acast powers the world's best podcastsHere's a show that we recommend

We talk about all of it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our thoughtful and funny weekly guests

Acast helps creators launch, grow and monetize their podcasts everywhere. Aca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