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拿到高才通後,她在香港送外賣

拿到高才通後,她在香港送外賣

2025/3/5
logo of podcast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杨静
芷墨
郑淑华
Topics
杨静:香港政府推出的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人才,但两年过去了,计划的效果如何,人才的就业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第一批高才通申请者即将面临续签问题,他们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是否能够继续留在香港,这些都将影响到计划的最终成效。 郑淑华:香港的优才计划和高才通计划都旨在吸引人才,但优才计划的成功率不高,高才通计划虽然吸引了大量申请者,但实际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许多高才通人士在香港找不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面临着续签的压力。一些人甚至不得不选择送外卖、卖保险等工作来维持生计,也有人选择离开香港。 芷墨:我来自河南,从事生物医药行业多年,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我带着高才通B类签证来到香港。然而,一年过去了,我投递了50多份简历,却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语言障碍和背景差异可能是导致我求职不顺的原因。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依然保持乐观,努力学习广东话,并积极寻找各种工作机会,希望能留在香港。 杨静:香港政府推出的高才通计划旨在吸引人才,但两年过去了,计划的效果如何,人才的就业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第一批高才通申请者即将面临续签问题,他们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是否能够继续留在香港,这些都将影响到计划的最终成效。 郑淑华:香港的优才计划和高才通计划都旨在吸引人才,但优才计划的成功率不高,高才通计划虽然吸引了大量申请者,但实际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许多高才通人士在香港找不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面临着续签的压力。一些人甚至不得不选择送外卖、卖保险等工作来维持生计,也有人选择离开香港。 芷墨:我来自河南,从事生物医药行业多年,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我带着高才通B类签证来到香港。然而,一年过去了,我投递了50多份简历,却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语言障碍和背景差异可能是导致我求职不顺的原因。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依然保持乐观,努力学习广东话,并积极寻找各种工作机会,希望能留在香港。

Deep Dive

Chapters
香港为吸引人才推出的高才通计划,在两年内吸引了大量人才,但这些人才在香港的就业情况如何?他们的续签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本期节目将探讨高才通计划的利弊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 高才通计划吸引了超过39000名人才来港
  • 香港人口在2024年底增加了6400人
  • 高才通人才的就业情况有待考量

Shownotes Transcript

您好 我是露露 宁慧你即将听到的这期端文是我们的第 100 期节目从第一集到现在我们持续用声音记录世界这 100 集的积累不只来自我们的坚持更来自每一位端传媒会员的支持如果你喜欢端文希望这样的新闻播客能够持续下去欢迎点击节目下方 Show Notes 资讯栏里面的链接订阅端传媒

现时优惠唱读会员 9 折尊享会员 7、5 折支持我们制作更多深度报道让更多人通过音频听见彼此的声音看见更大的世界来自端传媒编辑部这里是端闻我是杨静 2022 年香港政府开通高采通移民计划希望能为香港抢人才

过去两年政府定下的十万名人才目标已经昌额完成香港的第一批高材也正要面对续签这些通过高材通来香港的专业人才找到用武之地了吗为了这一纸签证他们做出了怎样迫不得已的选择我的同事记者郑书华讲述这些不得志的高材们今天是 3 月 5 日星期三

Lemonade.com slash pet

欢迎大家来到《卡拉佛·拉特里》的《玩具扯扯》我们今天有一个特别的嘉宾扯扯扯的扯扯师自己叫 JuanJuan 你扯扯了 713 种玩具的方法好厉害啊你怎么做的呢我开始用一块钱然后试着选择吉他我甚至用了一个蜡烛我可以扯任何东西连这个麦克风都可以看到了吗看到了吗那就是了扯扯是很开心的无论你怎么扯扯的卡拉佛·拉特里的扯扯一小部分可以让你过一天

当然最近你报道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借由香港的高财通和优财计划来港的内地人才现在很难找到工作我想能不能先请你介绍一下这两个政策具体指的是什么优财计划和高财通都是香港政府为了交揽人才而启动的计划

优才计划在 2006 年由当时的特首郑英权推出旨在吸引在香港没有逗留权利的高技术人才来香港定居他们事前不需要在香港工作就可以申请像中国大陆的钢琴家蓝蓝演员汤伟等当年他们就是通过优才计划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的

优财计划走的是积分制根据你的学历、工作经验、智能来打分刚推出的时候优财计划的年度配额只有 1000 元后来慢慢增多到了 2022 年政府以两年为期取消了优财计划的 4000 名年度配额以此鼓励更多人去申请但是优财计划的成功率不高

根据官方数字 2022 年底至 2024 年 6 月底香港一共录得超过十余万宗申请但同时成功的只有 1.8 万宗那听上去还是挺难被录取的是的所以政府在 2022 年底退出了高采通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申请者这个签证主要分三类刚好对叫 ABC 三类签证

第一类也就是发 A 类签证的是申请前一年年薪达到港币 250 万或以上的人士第二类是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大学学士学位是在政府指定的大学名单之内他们会被发换 B 类签证第三类是给那些完成指定大学学位但是工作经验在三年以下

这类签证有名额限制每年有一万个名额属于先导先得如果他们能够获得名额就可以得到高财通的四类签证那这两项招揽人才的计划效果怎么样?区认政府一直没有承认过香港有移民桥但是自 2020 年以来香港的确流失了大量的劳动力

根据香港政府的数字从 2020 年到 2022 年香港楼市的差不多 14 万劳动力再加上香港也有远口老龄化的问题所以政府很需要所谓的产人才计划来补充劳动力从宽广数字上看这两项计划的确在过去两年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大陆的高学历人才来香港定居

2023 年 9 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说当时这些人才计划一共收到了 16 万宗申请其中超过 10 万宗获批当中高财通计划一共收到超过 5 万宗申请我们也批了超过 39000 宗到现在为止

刚才说的人才已经有 6 万名来到香港今年 2 月香港政府公布最新员口数字到 2024 年年底香港员口有 753.4 万比前年增加了 6400 人政府发言人表示这是德意各项吸引人才和输入劳工的措施

并表示从 3 月开始政府会扩大人才清单但是虽然这些措施的确成功把人带来了香港但人才到底在香港能不能发挥实力?就业是否顺利?还是要另当别论?

的确这些计划并不需要申请人先找到本地的工作他们可以先有签证然后再在香港找工作那对他们来说这个过程难吗 2023 年 10 月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就上月五签名通过高财通来香港并且在香港定居超过六个月的申请人跟他们家人发问卷当中是成员回复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 54%的人找到了工作去年高财通协会和教联会也以问卷的方式访问了将近 600 名来港的人才其中有 71.5%是高财通来港人士这 600 人当中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表示还没有找到工作

那么高的数字是不是因为香港的劳动市场饱和了没有那么多的职位啊其实也不是这个原因因为香港总商会在 2023 年向企业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支持 4%的收盘企业是有人才准确的问题

其中有超过八成的企业表示,人才短缺的情况已经期数了一年以上。那去年 11 月,劳福举措股宣过,未来五年香港会面临大约 18 万的劳动力短缺。所以过去两个月,我跟集会通过高材通和优才计划来香港的受访者借书,也是去弄清楚为什么有高材优才找不到工作。

这些人当中有的是从中国大陆甚至外国的知名高校毕业的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我发现他们之中有的人原本在中国大陆非常赤膻的行业但是来到了香港几乎是无人问津也没有太多的公司教聘上映的智慧

比如我有受访者在中国大陆开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好像 AI 等的出产公司,但最后他投身保险,因为香港的科技业跟大陆相比没有那么发达。

公司也相对小一些而且香港的经济不好做金融会有业务压力另外有些工种就需要员工有本地的经验跟知识比如说零售啊地产还有一些原因是跟本地资产文化相关的比如雇主会更希望请一位会长粤语的员工或是在本地公司工作过

一些讲普通话的大陆员工可能就会处于劣势那这些通过高财通到香港来求职的大陆人一般都是什么背景呢前面提到高财通有三种类型这三类里面通过水利资格认定的 B 类和 C 类签证来香港的申请者比较多

那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成家家里的小孩比较小他们觉得大陆的教育环境很卷所以想来香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跟成长环境另外有一部分人是刚从大学毕业受到了新冠疫情中国经济下滑青年比较难找工作就想来香港试一试还有本身在中国的外企工作

但随着今年外资离开中国他们的事业前景黯淡决定来香港找机会甚至想以香港为跳板先处几年的工作经验然后再通过技术移民或其他的方式移民到海外那这些高材和优才到了香港以后他需要工作吗如果他在香港找不到工作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B4 类的高采通签证的时效为两年所以现在也到了第一批通过高采通入境的人士续签的时候根据入境处的规定续签时申请人必须要提供雇佣合约、申金等证明或者是证明自己在香港创业的文件

也就是说高材必须需要有工作或者创业了才能留下来是的但因为虚签的需求市面上也涌现了一些黑中介和不同的门路比如说大陆年轻人常用的小红书就出现了很多中介利用虚签的恐慌在小红书上双传网上还有一些虚签的攻略像开设空壳公司

有些中介甚至说可以造假的工作记录只要给他们 8 到 10 万块人民币就可以写办代持贪的公司制作税单如果客户本身没有公司的话中介甚至会收取 90 万人民币来帮申请人从头开始造假

找出一个公司来协作续签收 90 万这么多是的那如果你真的是找不到工作其实也有一个可乏的手段留在香港那就是去卖保险

在香港你只要可以考到职教你就可以成为保险经纪政府在去年 11 月表示如果申请人士与非雇佣合约人士去工作那幼稚园会考虑他们的收入和工作会不会大了经济效益

那保险业就符合这个状况有传媒曾在去年报道在香港一个知名保险公司的城会上有一个 40 人的团队他们开会是用普通话的团队成员很多都是高材

另一方面是香港通关后大陆客户开始重新买香港的保险那不同的保险公司就会想利用他们的大陆背景和人脉吸引更多买保险的大陆客户友邦保险最近就举行了两场高材事业分享会保证保险也在去年表示较 4000 元这项报货不小高材

小红书上你也可以看到有保险经济开户账户鼓励高产们加入行业我们稍后回来欢迎大家来到《卡拉佛·卡拉佛》的《卡拉佛》我们今天有个特别的嘉宾《卡拉佛》的卡拉佛师王王,你已经练了 713 种好玩的方法如何做卡拉佛?好厉害,你怎么做的?我开始用银子,然后尝试取银子我甚至曾用了蜡烛我可以用任何东西来卡拉佛甚至这个麦克风

但连这些精彩的小狗都不能订阅 Lemonade Pet Insurance 你可以订阅现在在 lemonade.com.

Sara 刚刚你有讲到高才通移民在香港的困境你这次就访问到了一位想要通过高才通让孩子来香港读书的妈妈对吗是的她的话名叫芷墨她来自河南今年 34 岁主收生命科学在大陆从事生物医药 8 年为医院提供第三方检测

2023 年底他拿着高材 B 类签证来到香港但是一年过去投过了超过 50 份工作申请都没有回应

子母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那边的教育资源竞争很激烈她自己经历过这些不希望女儿也有这样的经历就觉得来了香港可以让孩子在更欢松的环境长大为了保护子母的身份我们在这里采用了变身如果她能够在香港接受教育

那比如说他去上海外的本科就不用通过高考这么严酷的竞争来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更加的轻松一点让他更快乐的成长这是我的初心对其实依旧化的总结就是自己经历过这个

其中的困难然后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再去经历这些芷某现在是一个人在香港准备等找到工作再把账借回来那她现在除了找工作在香港还做点什么吗芷某家里的财政情况还好

但他偶尔会让外卖员在 APP 上借单一天跑十张单能赚三四百块港元其余时间就去投简历在内地的话我是有带领团队的但是在香港的话我可以从头开始做然后把自己的心态也放低然后把自己的期望去调低

而且如果说我刚过来然后就要

除了生物医药子墨还投了其他工作

文员 销售 助理 老师都有只要身手不低于香港最低工资就可以那他有想过自己求职不顺的原因是什么吗芝末觉得是语言问题雇主也可能不愿意认可他的背景虽然你的背景好你进来以后就是比如说不会说粤语然后没有办法配合其他人工作或者说是我们只想招已经拿到香港永居的永久居民

或者说是他的角度和政府是完全不一样角度和目的也完全不一样

去年 11 月他去了高材通人才服务协会举办的一场教聘会看到一个公司的科学技术研究院招人把李立给负责人看了一眼对方就说他们需要有较长香港背景的人我看子墨在你的文章提到说企业和政府在高材通这个问题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这个说法还蛮有意思的

是的,他觉得政府以合资格大学本和毕业作为申请门槛企业的找度是他们现在需要用人要考虑团队的配合度还要考虑投资和培养员工的成本只莫不知道这些雇主确实不聘用他的原因

但是为了安慰自己就会说自己学历高企业可能会觉得他们不想去做初阶的工作或是请他们的成本太高对大部分高才通的申请人来说一个很现实也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们的签证只有两年必须要在这两年内找到工作或者创业才可以续签才可以谈更远的永久居留权

他现在可能就等不到政府把产业做大的那一天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话其实也体现了就是有认知上面就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认知吧就是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你们就是自己觉得自己好高端然后不想做一些别人看来隐耗就是低级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呢我觉得我们这一些人呢是

很积极很有热情然后很想去做一些事情的

那我知道子墨到今年年底签证就到期了他现在有什么打算吗我觉得子墨是我结束到高采通受访者中相对乐观的一位这也可能跟他到香港的主要原因有关他是为了旅游才来所以不介意去申请相对低级甚至是跟自己专业不匹配的工作

也不愁工资有多高自己也在努力学广东话我觉得真正的人应该是即使是在很不好的条件下或者说很艰难的环境中你都能去保持积极的心态都能去做自己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人才并不是说我学历高我就是人才了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

但子墨也有觉得受挫的时候他现在住在一个合租房房间小的只可以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洗手间跟厨房就跟别人共用这一年多来他都不愿意这样去香港看他每天只可以打电话见见女儿

一个月回家一次怕这样看到会难过那 Sara 你觉得香港现在留住人才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和一些帮忙申请高财通签证的中介聊过他们觉得香港政府在一开始推出高财通计划的时候没有很清晰说明需签的条件

有些高材可能轻视了续签的要求没有为此做心理准备跟计划现在因为人进第一批高材通申请者要续签了所以政府给的信息比较多但是在这之前很多人都是从小红书或者是看其他门路去了解怎么续签而且香港的城市竞争力正在下降

中国上海深圳这些城市发展也比得上香港了有些申请了高材签证的人他可能会对比两地的居住环境跟生活成本的开支发现上海一万元全家也可以住得很好

但在房价高企的香港一万元只可以住一个单身宿舍就确定拿到签证也不回来这也关乎人才来香港的确信中间跟我说高才通刚开通的时候大家都很热情申请了才算但过了两年就发现其实不是很想过来

高才通的门槛宽松的确可以在短期内吸引一批人但也因为宽松放的水太多人才过来后才发现不适合有中介建议高才通在审批的过程中包括英语或广东话的要求这是为了人才融入香港而且在学语言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思考到底愿不愿意过来

还有就像紫墨的秦桓,香港的高材优才吸引了不少来自 IT 科技等人才但是香港本身在这个板块很弱,知识人来到香港不一定找到和原先在大陆商品配的工作有些演奏也显示,外来人可能不了解本地知识跟技能

在香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获得高级职会跟本地居民同样的收入政府和社会对研发投入不足也造成了当下有缘但是没处可以发挥才干的局面那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我觉得最主要是政府要意识到他们要转变方向不但是吸引人才还要网络人才

这个现象其实也不只是香港才有的问题,像是在加拿大、澳洲这些老牌移民国家,也常出现外汇医生要开物保回升,或是轻盈工程师因为在相关的行业找不到工作,只能在超市当受还员的新闻。

我觉得高材也会面对普通新移民的困境高材的 title 不一定给他们优势他们的技能也未必是香港需要的甚至有些时候在本地人眼中高材是来抢机会的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香港也是一个拥有很大移民人口的城市从上世纪就有很多从中国大陆移民到香港的人口也就是所谓的南下另外因为它是国际化城市也有来自欧美南亚中东等人口在香港定居那最近香港经历了社会运动跟疫情

政府在这个时机推出高材通来港的高材主要是来自大陆

一来可能缺乏了多样性二来本地人之中也可能会有负面的情绪民间有不少有关高财通的讨论但是这些信音也不一定能传递到政府的层面我觉得政府当然可以从政策上去调整但是也应该关注本地社区对新来港人才议题的反应

但这次的错是在丹沙的山岗因为种种原因确实很难做到 Sara 你现在已经完成了这篇关于高财通的报道你目前对这个议题是怎么想我在听到子墨跟其他受访者的经历特别是他们找不到工作会去送外卖的时候我是挺惊讶的

因为高材同事打着要找高端人才的旗号这些高学历曾在大公司做到中高层的人给香港政府的口号吸引来到香港却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所以我的问题是如果人才来到香港却不能从事本来的专业那他们还是人才吗真的能带动香港的产业吗

不同的受访者对这个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觉得市场跟原材的专长不匹配只是短期的情况也有人觉得原材是心态是指在很困难环境中保持积极的人另外有人觉得就算高材找不到工作但他们会消费对本地经济来说是好事

他们的子女在香港读书也填补了生育的学位只要香港能吸引人来那就是好事我觉得这个要交给政府去思考跟调查到底香港是缺了什么人为什么缺人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且政策要达到什么的效果谢谢 Sara 谢谢杨静

欢迎你在 YouTube 收听端文可以在节目下方的评论区随时发表您的想法参与讨论也欢迎你在 Apple Podcasts 或者 Spotify 为我们评分

如果你喜欢端文欢迎你成为端传媒的订阅会员支持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道与多元声音同时也欢迎你追踪端传媒的社媒平台掌握更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新闻有价值的新闻在节目的资讯栏位可以找到相关订阅讯息以上就是今天的端文我是杨静我们下次见

欢迎收看《卡拉佛·拉特里》的《玩具扯扯》

请玩负责,必须在 18 岁或年老前购买或批准 Acast 能力是世界最好的 Podcast 这里是我们推荐的节目

嗨,我是 Kara Berry,我都是所有人的事,但我自己的事。想起我作为你的新朋友和同事,我将谈论"全世界的男子汉"的一切,从"最好的方法去证明一个女性婚姻或生病"到"家庭女婿的电视连续剧","欢迎来到普拉斯 ville,卡德西安斯"和很多更多的。

Acast helps creators launch, grow and monetize their podcasts everywhere.Aca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