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建筑物重量、煤矿和石油开采等人类活动。其中,地下水超采是华北地区土地下沉的主要原因,而东南沿海城市则因建筑物重量加剧了下沉。西南地区的下沉可能与地下交通建设、地下水超采及地质结构有关。
中国土地下沉最严重的城市包括天津、北京、西安、郑州、杭州、温州、上海、广州、宁波和福州。其中,天津是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近九成土地每年下沉超过3毫米,65.9%的土地每年下沉超过10毫米。
中国约有74%的城市人口受到土地下沉的影响,其中2.7亿人居住在每年下沉速度超过3毫米的地区,6700万人居住在每年下沉速度超过10毫米的地区。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天津、北京、郑州等经济发达城市。
根据预测,未来100年内,中国四分之一的沿海土地可能会降到海平面以下。如果全球减碳进展缓慢,到2120年,中国沿海陆地面积中低于海平面的比例将从目前的60%增加到22%至26%。
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土地下沉,包括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水源转换、加强监控等。例如,天津从1986年开始控制地下水开采,上海则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控沉,并与长三角地区联合采取措施。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因地区和时间差异而有所不同。
土地下沉是全球性问题,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在过去十年下沉了2.5米,预计到2050年95%的沿海土地将被海水淹没。日本东京通过严格限制地下水抽取和建设防洪系统,有效缓解了沉降问题,但沉降仍在发生。
土地下沉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例如,长江三角洲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150亿元,其中上海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45亿元。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土地沉降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远超过去统计数据。
今年四月,一份罕見的關於中國土地沉降的報告,在中國和國際媒體當中引起強烈關注。這份在《科學》期刊登出的報告,由63名來自中國各大高校的學者撰寫,中國社科院和中國國家科學資金委員會提供經費支持。
報告指出,中國將近一半的城市正在經歷下沉,並警告百年內,中國四分之一的沿海土地會低於海平面。中國的土地下沉現象究竟有多嚴重,誰該為中國城市下沉負責?
本期端聞,端傳媒編輯符雨欣和作者楊亞一起整理了這份報告的數據,為你梳理和概括中國的土地沉降危機。
➤延伸閱讀
➤本期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製:甯卉
主持:楊靜
編輯:HY
製作人:Wing Kuang
剪輯、聲音設計:王伯維,「韁河媒體工作室」Alex Sun、Waven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