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R275 | 《列夫·朗道:娜塔莎》:今天全民PUA时刻,正好来说DAU!

ER275 | 《列夫·朗道:娜塔莎》:今天全民PUA时刻,正好来说DAU!

2020/5/20
logo of podcast 反派影评·耳旁风

反派影评·耳旁风

Shownotes Transcript

『列夫·朗道:娜塔莎』

飞行主播-海老鼠:9分;(环球旅行家;《玻璃先生》等16期嘉宾,公号“seamouse”)

往期嘉宾打分及短评:

喃喃:6分;(《波西米亚狂想曲》嘉宾,其它打分:《狩猎》7分;《教宗的承继》7分;《隐形人》4分,微博@喃喃overloaded)

短评:斯大林时代的“西部世界”。经验告诉我,一旦一部电影的宣传噱头都放在了比如拍摄过程是多么艰难或特殊又或演员是多么敬业blahblah,就隐隐知道片子本身十之八九没啥意思。看完果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拍摄过程本身大过影片作为电影的意义。

不太讲究的摄影,不太讲究的剧情,倒是可以看作是Dogma95诈尸。唯一值得夸奖的是演员,毫无保留地“用绳命在表演”。

不仅是著名的性场面还是残害桥段,都让我感觉是导演为达成某种目的而刻意为之的手段。

但凡看过各种大大小小艺术节里视觉、行为或多媒体艺术的,相信都会对这样一部“试验艺术作品”无甚惊讶。它不应该参加柏林电影节,而应该去参加柏林双年展。

雷普利:4.5分;(“奥斯卡十年专题”等38期嘉宾,其它打分:《阳光普照》7分;《矿民,马夫,尘肺病》6分;《卡彭》5.5分)

短评:这是近年来最高开低走的观影体验。仅看《娜塔莎》实在是感受不到所谓“改变影史”的苗头,充其量是Dogma95诈尸。性和暴力都很直接,但也止步于此了。《娜塔莎》无法超越《狗镇》,倒不是说耸动而真实的性和暴力场面一定要辅以拉斯特·冯·提尔那种画外注释;也不是说展现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就一定要在在剧场的地板上画格子。可我没有从《娜塔莎》单片里看到新的、属于它自己的形式和概念。我反复确认了很久,是我麻木不仁还是打开方式不对?现在想想,一方面可能是受到了媒体耸动标题的左右,另一方面听说是“神作”,自己就饿虎扑食了。我会对这个系列保持关注,但就《娜塔莎》单片而言,实验影像这个东西怎么打分?我一直觉得,电影是不能拿当代艺术的观念去评价的,就连阿彼察邦也是非常严格意义上的电影。所以我的打分只能按照既往的观影经验来——4.5分。

《列夫·朗道:娜塔莎》影片信息:本片推断分级:NC-17级(大量情色及暴力镜头);片尾是否有彩蛋:无;资源状况:网络1080P全高清中字资源已出;本片原名为:DAU. Nata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