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25-01-31 | DeepSeek 被美国质疑「偷窃」,遭 OpenAI 微软调查

2025-01-31 | DeepSeek 被美国质疑「偷窃」,遭 OpenAI 微软调查

2025/1/31
logo of podcast Hacker News

Hacker News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我报道了 OpenAI 正在调查 DeepSeek,怀疑其未经授权使用 OpenAI 的数据来训练其 R1 模型。这引发了关于 AI 领域数据使用权和知识产权的广泛讨论。OpenAI 的指控具有讽刺意味,因为 OpenAI 自己也曾因数据获取问题而饱受争议。这表明 AI 领域的数据使用和知识产权问题非常复杂,今天的行为者可能成为明天的受害者。公众对 OpenAI 的指控反应不一,一些人认为缺乏证据,另一些人则关注 AI 领域的数据使用权和知识产权问题。 DeepSeek 的数据库安全漏洞暴露了包含聊天记录、密钥等敏感信息。Wiz 团队发现了 DeepSeek 一个公开可访问的 ClickHouse 数据库,使得外部可以控制数据库操作,包括访问内部数据。这次数据泄露涉及超过一百万行的日志流,包含高度敏感的信息。DeepSeek 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了数据暴露点,但此事突显了 AI 服务快速发展与安全性的矛盾。评论区讨论了数据库架构、日志默认设置以及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DeepSeek 发布了新型推理系统 R1-Zero 和 R1,其性能与 OpenAI 的模型相当,这凸显了单纯扩展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R1-Zero 系统无需人工微调,完全依赖强化学习,为 AI 系统的自我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这引发了关于 AI 系统开发商权利集中和数据质量的讨论。 DeepSeek 选择开源是为了在西方市场获得信任,并应对芯片出口限制带来的挑战。DeepSeek 的开源战略与其低成本高效的模型训练方法有关,这在模型商品化的趋势下变得尤为重要。开源战略有助于吸引人才,共享研究对 LLM 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OpenAI 与 DeepSeek 的数据之争引发热议

近期,OpenAI 指控 DeepSeek 可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利用 OpenAI 的技术数据进行其 R1 模型的训练。这一指控引发了广泛关注,业界对 AI 模型的训练合法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然而,有评论指出,OpenAI 自身也曾被指控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获取大量数据,此次的指责也被视作讽刺之举。尽管如此,OpenAI 仍在与微软展开深入调查,以便厘清 DeepSeek 的确切行为。

文章链接:OpenAI Furious DeepSeek Might Have Stolen All the Data OpenAI Stole from Us)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

深度挖掘:DeepSeek 数据库泄露揭露敏感信息

Wiz 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了 DeepSeek 一处暴露的 ClickHouse 数据库,导致数据库操作的完全控制,包括内部数据的访问。这个漏洞揭示了超过百万行的日志流,其中包含了聊天记录和其他敏感信息。虽然漏洞已经得到及时修复,但这场事件引发了有关 AI 服务快速发展与安全性之间矛盾的广泛讨论。

文章链接: Exposed DeepSeek database leaking sensitive information)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深度解析:DeepSeek 推出的 R1-Zero 和 R1 - 预示 AI 未来发展方向

在最新的分析中, 深度解析了 DeepSeek 的 R1-Zero 和 R1 系统。R1-Zero 和 R1 在 ARC-AGI-1 测试中表现出色,分别获得约 14% 和 15% 的得分,这明显高于 GPT-4o 的 5%。这一结果表明,AI 推理系统通过新的推理和数据生成方法,显示出更高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对人类监督微调的依赖。这一进展使得 R1-Zero 系统成为 AI 领域的新标杆,展示了如何在没有人类瓶颈的情况下扩展 AI 系统。

文章链接: An analysis of DeepSeek's R1-Zero and R1)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DeepSeek 开启开源 AI 的新纪元: 挑战 OpenAI 与 Anthropic

DeepSeek 是一家来自中国的 AI 实验室,它选择了开源的道路,为了在开源社区中获得信任并吸引优秀人才。尽管开源似乎违反商业常规,但它使得 DeepSeek 能够通过高效的训练方法在社区中获得自然传播,同时也节省了巨额成本。然而,开源之路也意味着必须在有限资源下做到更多,而这正是技术变革的先锋力量。连接全文内容:为什麼 DeepSeek 必须开源)

文章链接: Why DeepSeek had to be open source) HN 链接: HN Discussion)

惊人事件!商用飞机与黑鹰直升机在雷根机场附近相撞

最近,一架从堪萨斯州维奇托市起飞的客机与一架美军黑鹰直升机在弗吉尼亚州的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附近上空发生碰撞。此次事故导致该地区的航班停飞,同时搜索和救援队正在波托马克河搜寻幸存者。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交通管制和飞行安全的热烈讨论。

原文链接: Commercial jet collides with Black Hawk helicopter near Reagan airport)

HN 链接: Hacker News)

微生物与抑郁症:看不见的慢性影响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常见肠道细菌与抑郁症的潜在关联。从禁食对抑郁症的影响,到洗发水中的二乙醇胺等日常化学品的长期效应,这些探讨都暗示着微生物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许多反馈指出,尽管我们已有技术来检测这些菌群,却仍未能有效地进行靶向调节。

原文链接:Bacteria (and their metabolites) and depression)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AI 改写背后的无奈与反思

在一篇名为《No, I do not want AI to “polish” me》的文章中,作者 Jenny 直言拒绝 AI 自行其是地“美化”她的写作风格,她提到了个人语言风格被 AI 改写后的巨大差异,以及这让她觉得自己被绑架了般的不适感。文章在 Hacker News 上引发热议,许多用户分享了自己被 AI 插手日常写作的类似经历,大家纷纷表示对这种模式的反感与无奈。

文章链接: No, I do not want AI to “polish” me)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小行星或将撞击地球:概率为 1%,冲击力达 8Mt

2032 年,一颗小行星有 1% 的概率撞击地球,其释放的能量可达 8 兆吨。天文学家正在密切关注其轨迹,并依赖新的望远镜技术进行观测,以期在接近地球时能更准确地预测其动向。对此事件,有专业人士表示,即便错过地球,该小行星也可能与月球相撞,引发更多关注。

原文链接:Asteroid Impact on Earth 2032 with Probability 1% and 8Mt Energy)

HN 链接: 查看讨论)

德国 Seagate 用户揭露“新”硬盘实则为使用二手货,使用时长超过数万小时

德国的多名 Seagate 用户报告称,他们所购买的所谓“新”硬盘实则是已经使用过的旧货。这些硬盘在外观上似乎并无使用痕迹,但通过详细的 FARM 测试发现,其实际使用时间高达数万小时。Seagate 官方对此展开调查,并表示这类硬盘并不享有通常的五年保修。

文章链接:Tom's Hardware)HN 链接: Hacker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