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1 💬 世界各地奇遇记 环游23国之后聊聊旅行的意义

21 💬 世界各地奇遇记 环游23国之后聊聊旅行的意义

2024/12/27
logo of podcast 好果酱Radio

好果酱Radio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末末
Topics
末末:我的旅行始于大学期间对创客运动的参与,这让我有机会走访世界各地的创客空间,体验不同文化,并逐渐意识到旅行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打卡景点,而在于打开内心,真切感受,与当地人交流。 起初,我的旅行以打卡式观光为主,但这种方式逐渐让我感到疲惫。在摩洛哥的一次经历中,一位当地人提醒我‘打开你的心’,这让我意识到旅行的意义在于放下焦虑,真切感受周遭的一切。 阅读刘子超和李娟的书籍,让我对旅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旅行的意义在于观察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文化。此后,我的旅行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更加注重慢节奏,注重与当地人的交流和互动,并从这些经历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在内蒙古恩河的骑马旅行中,我与当地一位马场老板的交流,让我深刻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通过旅行,我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更了解自己,也更珍惜当下生活。旅行前的预习功课,例如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能使旅行体验更加深刻。

Deep Dive

Key Insights

What inspired the speaker to start traveling during university?

The speaker was inspired by the Maker Movement, a global trend where people gathered in makerspaces to create hardware projects like drones, robots, and art installations. This hobby led them to visit makerspaces in cities like Beijing, Shenzhen, Taipei, Tokyo, and the US, which became a key part of their early travels.

How did the speaker's experience in Shenzhen's makerspace differ from Beijing's?

Shenzhen's makerspac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practical, entrepreneurial spirit, with many hardware startups and factory owners focused on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In contrast, Beijing's makerspace was more artistic and hobby-driven, with projects often being creative but not necessarily practical, reflecting a more relaxed and experimental atmosphere.

What was the speaker's pivotal moment in Morocco that changed their perspective on travel?

In Morocco, a local小哥 advised the speaker to 'open your heart, don't be so nervous,' which made them realize that excessive worry was preventing them from fully enjoying the journey. This moment shifted their approach to travel, encouraging them to be more open and less anxious about potential scams or risks.

How did the speaker's travel philosophy evolve after reading Liu Zichao and Li Juan's books?

After reading Liu Zichao and Li Juan's works, the speaker's travel philosophy shifted from seeking grand spectacles to appreciating the everyday lives of locals. They began to see the value in observing how people live, which became a central part of their travel experience.

What unique experience did the speaker have while learning to ride horses in Inner Mongolia?

The speaker attended a seven-day horse riding camp in Inner Mongolia, where they learned from a local horse trainer named Xiaohei. This immersive experience allowed them to deeply connect with the local culture and gain insights into the personalities of different horses, which they described as a unique and enriching experience.

Why does the speaker recommend doing pre-trip research before traveling?

The speaker found that pre-trip research significantly enriched their travel experiences by providing deeper contex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ces they visited. For example, studying Renaissance art history before visiting Italy allowed them to appreciate landmarks like the Colosseum and Florence's streets on a more profound level.

Chapters
大学时期,末末沉迷于创客运动,并因此走上了环游世界的旅程。她走访了北京、深圳、台北、东京和美国湾区等地的创客空间,亲身体验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创客运动的差异与魅力。这段旅程不仅开阔了眼界,也为她未来的旅行奠定了基础。
  • 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的全球流行
  • 不同城市创客空间的风格差异(北京、深圳、台北、东京、美国湾区)
  • 通过创客空间了解不同文化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好果酱 radio,我是 MOMO 我现在在挪威北部一个叫做罗佛敦群岛的地方准备在这里度过 2024 年的圣诞还有新年最近我一直在整理过去这个夏天在欧洲旅行的经历但是写着写着吧,看着我自己写的这些文字再看看窗外的景色,就真的格格不入所以我就决定夏天的事还是留到夏天去说吧

最近正赶上年末 2024 年好像结束的特别快之前看新闻说好像从物理上面来看时间的流逝真的在变快疫情结束之后的这两年我自己也报复性的出国旅游好像真的过上了小时候那本从来没看完的书里的生活就是一直在路上前一阵子喜欢的中国店老板突然问我说要不要去参加他们线下的姐妹聚会讲讲旅行这件事

他说他很好奇我是怎么一直有勇气走出去的听到这个问题和邀请其实我还挺意外的因为说实话旅行对我来说好像一直是一件特别顺理成章和自然的事情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出门去旅行需要下定什么样的决心但是呢借着这个契机就仔细的回想一下

又回去翻了翻好多好多年前一直到现在自己写的各种旅行的记录啊等等等等就突然意识到好像从大学开始自己旅行一直到现在在旅行这件事上我自己其实也有过很多很多的变化也是一步一步一点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可以是比较自如的放松的打开自己的去观察还有体验这个世界的

这中间有很多本身旅行体验和经历的影响也有很多书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所以就想趁着年末的这个时间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顺便分享一些在全世界各地遇到的奇遇的故事希望大家新的一年都能有更多值得回味的旅行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There ain't a street in this town

I know your faceBut they're here and you're notAnd it's my loveThat I can't go to sleepWithout

我自己真的开始旅行其实是大学的时候才开始的上大学的时候呢我就特别沉迷于一个叫做 Maker Movement 创客运动的东西大概是 2010 年左右开始这个运动就在全世界各地开始流行了起来

简单来说呢 Maker Movement 创客运动就是一些 geek 大家会找一个空间聚在一起写代码做东西相比之前的软件俱乐部那个时候可能大家需要一台电脑连上网就可以了但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像三地打印啊还有激光切割一些数字制造的技术开始慢慢的普及所以

所以大家就开始做一些硬件它有可能是无人机有可能是机器人也有可能是电动滑板或者是一个可以帮你调酒的机器也有可能是一些艺术装置作品等等那全世界各地随着来的就出现了很多 maker space 就是创客空间这些空间呢就给这些 makers 提供工具

所以不同背景的人就聚在这里可以交流分享做东西总之就是一个特别有创造力特别有活力的地方当时北京呢就有一个这样的 makerspace 是在中关村我下课的时候有时间就会去那边参加活动组织活动和大家一起做东西反正就是非常非常的着迷

慢慢的呢就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全世界各地的一些 makers 当时很多的城市都会举办那种大型的 makers 的聚会来展示自己做的东西办一些比赛啊工作坊啊分享会啊等等等等就有点像那种民间版的 CES 或者是草根版的世博会吧

所以整个大学期间其实我因为这个爱好还是去了不少地方的有的是被邀请的有的也是自费去的一开始就是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这样的地方开始的后来又去到了台湾东京美国等等等等更多更多的地方

那除了去参加活动大学期间的一些普通的旅行路上去拜访当地的这些 maker space 也成了我旅行路上的一个固定的项目我自己也觉得很幸运吧就是可以通过 maker 这件小事去体会到整个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相似但是又是这么的不同和有趣就非常非常的神奇

比如说北京和深圳的风格就是很不一样深圳呢就是一股实干的气息深圳的创作空间里面有很多都是硬件的创业者或者是工厂的老板你会感觉到这些人可能即使不是为了做一个什么大项目赚大钱很多人来到深圳的这个创作空间也不是因为单纯的兴趣和爱好来的

大家总是想搞出一点什么事来当时国内有一个口号叫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觉得这个口号放在当时那个深圳的创业空间真的就是再合适不过了那有次深圳就邀请了很多国外的学生来然后有个 MIT 学生做的爬虫机器人它的机械结构还是挺巧妙的就是可以用一个很小的电机模拟出那种多足昆虫的动作

我当时就打算买一个但可能是因为他就是个学生项目也没有想过要做生意所以对方就只接受 paypal 的转账然后正在我想办法要付钱的时候旁边就出现了一个中年男人他就说让我等一等

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就是一个工厂的老板两个月之后我就在他的朋友圈看到了同款的机器人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各种各样的大小还配上了一个安卓的 APP 可以让你随意操作这个就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深圳速度我真的就是大为震撼

相比之下北京就诗意很多了大部分确实都是一些爱好者做着一些很有意思但是可能确实也没什么用的东西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人做了一个所谓世界上最无用的盒子它就是一个木盒子上面有一个开关你通过开关把它打开它就会从打开的盒子缝里面伸出一个木棍自己把自己的开关关上

然后再把自己合上,就是真的 literally 毫无用处。当时还有人做一些什么隔空抓娃娃机啊,特联门琴啊,复刻星际大战里面的 C2D2 的机器人,还有一些会飘移的滑板车等等等等。

你能够感受到的就是大家真的在享受那种纯纯的做东西的快乐我自己也被深深的感染跟大家一起做了不少的东西后来呢我还在北京的这个创公空间开始组织一些分享会大概就是每周一次邀请一些人来分享聊聊他们自己做的东西那个时候直播和视频还没那么流行线下这种人和人面对面的活动是真的

会有挺多人来的大家会愿意下班穿越北京城来听一个人讲他是如何在家里做出一台像皮克斯 logo 一样那种会跟随人手的工作台等等当时还有一个白头发的老爷爷他基本上每周都会来听这个分享

后来我也是跟他聊天才知道他其实就是之前设计中国航天器的一个前辈吧他甚至觉得我们看起来实在是太不赚钱了但他又真的很喜欢希望我们可以坚持下去还主动提出要给我们交一些会员费给我们赞助一些钱什么的

总之当时北京的气氛就是非常的失意就乱七八糟但是又很有活力大家感觉就是什么名啊利啊的完全不在乎的样子再后来呢我又去到了台北的创国空间那整个台湾呢又完全是另外一个风格就是有一股你看的那种台湾电影里面的文艺腔调那台北的创国空间是一个曾经在美国工作的台湾建筑师和平民家

苹果日报的一个退休的美术主编一起创立的他们当时最标志性的项目应该就是一个数字制造的布偶戏台那布偶戏呢就是台湾那种传统的剧目有点像呃

内地的皮影戏就是一个小小的木偶在一个小小的戏台子上通过人的控制去表演这个木制的戏台子传统技艺上都是手工雕刻的非常的费时费力而且会这个手工艺的艺人就越来越少了也找不到什么年轻人愿意

沉下心来去继承这个技术然后这个布偶的制作其实也不简单然后这位苹果日报的退休主编呢就先去找传统的师傅拜师学艺了解这些传统的工艺之后呢他在自己画图建模测试各种各样的材料最后成功的用极光切割复刻出了一个传统的戏台子又用 3D 打印复刻出了一个布偶戏的布偶而且

而且速度很快整个成品的效果也都还是很不错的最后呢他不仅做了这么一个细的道具还把整个这一套数字制造薄纸的过程变成了一门课当时有很多台北的学校都在教这门课程小学生们就一边学习这些技术一边又在了解台湾的传统戏剧就还是挺酷的

所以你看就是台湾对 maker 对做东西这件事情的理解就是非常充满文艺气息的北京深圳台北从做东西的这一件小事上生长出来的东西就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那不同的城市之间已经这么的风格迥异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别真的就是更大

后来呢我还有机会去到了一个日本的创客空间它是在日本东京秋叶园的一个办公大楼里面的它真的就是我去过的最有秩序的一个创客空间了你可以想象全世界大部分的这种创客空间都会有一点极客颓废风就是看起来乱糟糟的

但东京的这一家不仅所有的设备应有尽有而且都还维护的特别特别好我觉得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会员制度而且所有的会员都很遵守这个制度他们的会员呢是分了好几个等级的每一个等级能够去到楼层和使用的设备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这些会员在开始使用这些机器之前都必须要完成相应的培训课程那会员费里面最贵的等级就是开放给硬件创业者的这里就会提供给这些人大型的 CNC 的机器金属碳商仪模拟快递暴力运输过程的机器甚至他们还在这个办公楼里面维护了一个小型的 PCB 无尘生产线

这当然也不是为了让大家真的在这个地方进行生产而是为了帮助大家去预估如果他做的这个原型或者是商品真的在投入量产之后生产速度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总之就是我觉得一个硬件创业团队所需要的一切在这个空间应该都还是可以满足的

你就可以从这个空间里面感受到日本人的这些规矩等级严谨细致的这种特点就在这一个小小的地方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再后来呢我就去到了美国湾区的一个活动当时那个活动里面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你可以看到无人机的护欧大战

第一视角的无人机竞速飞行比赛有几个人高的巨大的会动的钢铁的章鱼还有一人多高的一个烟雾炮总之就是很多作品都是那种大型的自己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就是一整个给人很美国的感觉那除了《西海岸》呢

东海岸也有一个窗口空间叫做 RT3 Asylum,首艺人的避难所,它就是在 MIT 的旁边。这里感觉就更像是一个学生的课后娱乐场所,里面就是做什么的都有,有做机器人的,做艺术装置的,做自行车的,做衣服的,做建筑的,做椅子的等等等等。

可能也是受到了 MIT 的学术实力还有名气的加成吧这个空间里面还是走出过不少成功的创业项目的这些项目成功了之后大多数都会以资助的形式回馈这个空间也会有不少的大公司愿意长期的给这里提供工具或者是金钱上面的资助所以这里就成了一个我觉得非常非常接近乌托邦的存在

对比于世界上可能还有很多地方的创作空间当时的生存还是很挣扎的我看到这些对比之后也是第一次真的想明白也许真正的共产主义真正的开源精神确实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但是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最开始其实我是因为自己的这个爱好走出去旅行的

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有了这个熟悉的事情作为你整个路线上的锚点你不管去到多远的地方都会减少一些担心和焦虑而且更能打开自己的好奇心和当地人产生一些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交流

虽然当时没有去太多的旅游景点吧但是透过当地的这些 makers 还有这些空间看到的世界我觉得这个视角对我自己来说还是非常非常珍贵的那对于旅行来说都是一个很好很有意思的开始

大学毕业之后呢我就开始工作也慢慢的和创客这个爱好还有这个圈子渐行渐远了但是旅游的这个爱好还是留了下来因为之前的这些铺垫我自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走出去的时候也更放松了之后的几年只要有假期我都会出去走一走

就去了像西班牙 摩洛哥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冰岛这些地方甚至还去爬了富士山现在回想起来那两三年确实是长了不少的见识但我现在更愿意称这个阶段为我的旅游大卡期

就那个时候世界对我来说好像更像是一个点和点连成的巨大的世界公园感官是很享受的因为当你看到午后透过圣家堂的那个教堂的彩绘玻璃透进来的阳光

或者你看到散落在冰岛黑沙滩上从北极飘来的像钻石一样的碎饼又或者你站在格鲁加的高原上看着面前那种油画一样的紫色的晚霞你很难拒绝你没办法说你不为所动或者当你真的爬了一天一夜去到富士山的山顶

看到太阳慢慢的升起来坐着长途汽车去菲律宾的海边冲浪吹风住在撒哈勒沙漠的帐篷里等着满天的繁星亮起来的时候在这些绝对的景色和感受的冲击下你就是会很感动就是常常是大为震撼的那种感觉

但是除了感官的刺激之外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对那些去的地方有什么深刻的体会或者感受吗我觉得其实是没有太多的但是我也觉得这个打卡期可能是每一个去旅游的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因为这个世界上值得去看的好东西可真是太多

不过说到底我现在还是觉得旅行其实是一件挺累的事情我之前看到书上说旅行其实是朝圣的现代化我真的非常的统一因为如果只是以看奇观为目的的话我自己觉得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后来就开始慢慢的觉得倦了

对我来说可能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就是在摩洛哥遇到的一个小哥当时我就和几个姐妹一起去摩洛哥出发之前几乎所有人都在劝我要注意安全不要被骗不要被拐了什么的

并且会附上自己在摩洛哥被骗的经历搞得我整个旅行过程都非常的紧张有天呢我就在摩洛哥的菲斯古城里面逛街菲斯古城其实是一个特别迷幻的地方它的街道就设计的七拐八拐的而且很窄非常容易迷路而且人又特别多我当时整个人就很害怕被人坑蒙拐骗

然后可能整个人就进入了一个很紧张的状态然后呢我走过去路边的一个小哥就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着我说 open your heartdon't be so nervous 就说打开你的心别那么紧张

他可能当时只是随口的一说但是我真的就是听进去了而且我就突然发觉我好像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就没办法再享受这个旅程反过来说我在摩洛哥遇到的所谓的诈骗都是什么呢就是小孩子眨巴着他那可爱的大眼睛问你要不要去哪里哪里他会主动的 offer 给你带路但是你也是可以拒绝的

或者是有些小孩拿着自己用狗尾巴草蜇的那种小玩意儿问你要不要买那个价格确实是贵的离谱但是你也是可以拒绝的所以真的就是比一些什么电信诈骗容易识别的多

当然也不是说不需要注意财务和人身安全出门在外安全和健康当然还是第一位的但是真的打开自己去真听真看真感受我觉得才能让出门折腾这一趟更加的值得

还是中国人那句老话吧来都来了那后来呢还没等我把自己的理论付诸太多的时间疫情就开始了直接就在家里待了好几年但那段时间也不能说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了之前一直不停不停的跑来跑去的行程突然停下来之后呢我就窝在家里看了不少跟旅行相关的书

后来呢就连续看了刘子超还有李娟的很多本书然后突然旅行在我脑子里很理想的样子就变得很清晰了就是刘子超在某一本书里面说过的一句话可能也是之前我在播客里面反复提过的一句话就是旅行不只是为了去看壮丽的奇观只是看到当地的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构成旅行的意义后来呢

后来国内的旅行逐渐宽松我就跟着李娟的书去到了像喀纳斯啊白哈巴村这样的地方就在没有人的山坡上看尘雾弥漫着整个村庄然后一家一户的开始升起那种鸟鸟的吹烟然后听老乡抱怨他们的旅行生意怎样讲的不好做啊等等等等

或者在无人但是绝美的湖边支起椅子喝一杯热茶打着麻将等夕阳去牧羊人的小屋看他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在那个时候我也逐渐学会了在旅行的路上可能真的是需要慢下来不要安排的那么满那么特种病留一些时间给缘分看看自己到底能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也是一种浪漫

后来在西西里岛上看到的火山爆发在非洲能体验到潜水在巴黎偶遇到了很多可爱的小店在海德公园平躺看松鼠的一整个很放松的下午都是因为当时的行程其实安排的很宽松意外收获到了很多很多美妙的时刻

所以说旅行的路上虽然是需要有一些计划但是真的辟人自有辟人福整个疫情期间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次旅行是去内蒙古的边界一个叫做恩河的地方学骑马

那个呢是一个我参加了七天的骑马营就是每天都在那里学骑马骑各种各样的马今天在这个山头上骑明天在那个山头上骑也就是因为有了骑马这个目的当时和当地人的交流就变得非常的顺利成长当时教我们骑马的人叫做小黑哥是当地的一个马场的老板也是一个特别特别可爱的人那小黑哥呢本来他家不是养马的但是因为他自己特别喜欢马

所以就在恩河这个地方白手起家建了自己的一个马场他就自己养马训马给游客提供这种骑马的体验也接待我们这种专门来学骑马的人他的骑马技术呢当然没有经过学校的培训就是从小骑马放牧总结出来的和西方的那种传统的马术是不太一样的

但是来学骑马的人其实有很多是已经学过马术的朋友所以他也兼容并包不断地在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时候骑了一天回旋路上我就看到他歪着屁股跨坐在马背上我也跟着学然后就会被纠正说不能这样骑马他说这是他们放牧的时候一天可能要跑 20 多公里的时候会用的姿势

他一边说这是不对的一边又说这样骑多远都不会累并且神情中克制但带着一些骄傲那有天早上早起去晨暮就是他带着我们一群人在天亮之前骑着马爬到了一个山坡上放眼望去对面就晨雾刚开始要散开这个时候他就骑着马跑到前面回头对我们说了一句美美吧

就两个字当时那个山坡真的很美但是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个山坡立刻就像长焦镜头一样在我的焦外模糊了我当时就立刻对焦在了小黑哥的身上他的那个神情和语气我真的大概永远都不会忘他就是那种特别自豪特别热爱特别简单的精神状态

说实话我真的特别羡慕那小黑哥每天风吹日晒的皮肤就很黑他总是滋着一口大白牙乐呵呵的他平时对马很凶因为用他的理论来说马就是得训但他也有铁汉柔情的一面就听说几年前一批他养的老马死了

小黑哥特意从很远的别的村借来了一辆挖掘机给他挖了一个坟墓把他葬在了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当大家都在被他的这个故事感动的不行的时候他就又会补充说当然这是因为他很听话勤勤恳恳的给我干了好多年不是所有的马都能有这样待遇的

就是这么真诚又实在的一个人当然骑马本身真的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可以每天骑到不一样的马就能发觉到每匹马的性格和个性真的是不一样的有的马呢就喜欢一马当先不管你怎么控制它都一定想要走到整个队伍的前面那有的马呢就喜欢偷懒在路边吃草吃一些零食

有的脾气很倔有的很温顺就真的需要因马制宜才能去驾驭这样的一个生物吧那恩河呢也是一个内蒙古边境的小镇吧不少的游客其实也都会来这但大部分可能都是那种一天的旅行团我自己感觉我当时呢一周七天在这里获得的这些信息体验和感受是那种普通的观光旅行没办法得到的

可能也是在很多很多其他的地方都没办法得到的一个体验那在后来疫情结束了之后又去了很多地方我就开始用播客分享自己在路上遇到的人还有事还有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自己其实是很喜欢这个过程的有时候回过头去再去看几年前的旅行记录

能感受到自己的一些变化和成长有时候也会意识到有些道理还有感悟可能不管放在全世界的哪里不管多了多久它都还是一样的一行之后可以开始自由的各地飞我自己也开始更珍惜每一次旅行的机会了并且认清了自己就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会非常认真的去看自己的身边到底在发生什么

就发觉只要你真听真看真感受真实的世界还是相当精彩和震撼的那最近这两年也是我自己能变化很大的两年吧好像就是因为真的好好去

看了这个世界才慢慢的建立起了属于我自己的世界观也是在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之后更了解自己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原本那个还挺模糊的自己的形象开始在变得很具体和清晰嗯

同时也会更珍惜现在自己的这个生活和时间虽然偶尔还是会偷懒但是也在尽可能的尽力去生活吧也是从这两年开始我会出门之前去做一些预习的功课

我自己是真的从这种旅游玉习当中获得了非常多的东西因为我觉得即使是同样的城市同样的行程你的心里脑子里装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天差地别

比如说我在去意大利之前就去听了王瑞云老师的西方艺术史文艺复兴的那部分当我看到斗兽场的时候就真的会站在那里脑补全世界的野兽被关在地下室透过他们用杠杆做的层层的蓝山进入地面还有古罗马人在整个斗兽场放水进行海战表演的画面

然后再走到佛罗伦萨的街上不仅会感叹这些艺术还有艺术家的伟大也会真心的去赞美梅迪奇家族当年的强大慷慨还有眼界又比如后来我去京都之前去看了 NHK 拍的纪录片京都人的秘密欢愉还有一些日剧就去了很多真的没人但是又非常 local 的京都的秘密打卡点

我当时就会在心里窃喜然后变成赞美自己觉得我可真的太会玩了吧

然后又比如在去巴黎之前看了琳达的大一本书去巴黎还有一个这几年在巴黎读书的女孩写的随笔记叫做这颗苹果也很好吃就会发现其实现在如此标榜自由的法国曾经也经历过很多残酷和黑暗的时刻并且这些时刻都在巴黎这个城市留下了它的印记

也会了解到现在这些看似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当代巴黎人也有他们很热诚可爱的一面总之我觉得就是你自己提前去搜集这些信息去研究去了解再去到当地的时候你能获得的东西就会更多更深刻就真的非常真心诚意的推荐大家在旅行之前去试一试

那几年之前其实很流行一句话我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或者知不知道叫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现在说起来这句话好像就有点土土的但是我真心觉得这个世界确实非常值得一看

身边的很多人或者是有的时候确实是挺糟糕的但是离开熟悉的环境走远走近国内国外其实都没关系对我来说只要是去出去走一走就还是能积蓄很多很多能量的

那今天好像一下子说了好多有的没的我本来还想推荐一些自己喜欢的跟旅行相关的书影音但我们就还是下次再单独开一期吧这期节目就先到这里咯喜欢的话欢迎大家点赞订阅转发关注有任何问题想要交流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是莫莫祝大家天天开心也永远祝你旅途愉快我们下期见

turn my face to the wall and then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