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红楼经济账】之三:从乌进孝的年例单子看贾府的进账与花销

【红楼经济账】之三:从乌进孝的年例单子看贾府的进账与花销

2025/1/15
logo of podcast 红楼慢炖

红楼慢炖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琉璃
Topics
我分析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乌进孝送来的年例单子,探讨了贾府的收入来源、支出情况以及潜在的经济危机。贾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庄园的农产品和牲畜销售,以及皇室赏赐,但这些收入不足以支撑其庞大的开销。元春封妃虽然带来了政治资本,但也增加了贾府的支出,使得贾府入不敷出。此外,贾府还面临着人口增长导致开支增加的问题。虽然贾府尝试过节流,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贾府的经济问题日益严重,甚至连小辈们都已察觉。政治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元春封妃带来的政治资本未能有效变现,反而成为贾府的拖累。秦可卿的托梦建议为贾府提供了应对政治危机的方案,但并未被采纳。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命运是贵族家庭的转型之路,但贾府子孙在这方面表现不佳。总而言之,贾府的衰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黄龙漫顿我是琉璃

今天咱们继续红楼经济账的话题上期咱们聊了月钱也就是甲府上上下下主仆阶层在内都有的这个月工资那问题就来了这发的月钱又是从哪来的呢咱们老说甲府是一个家族企业那企业总得有收入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甲府这个贵族家庭的收入从哪里来

在正片之前呢我插播两条更正哈这两条更正是关于第一期当铺节目的有一位听友给我留言他提了两个讲的不太准确的地方先谢谢这位网友你听得太仔细了那也督促我对于引用的内容和查找的一些资料更严谨所以非常的感谢你

第一个是北方的开大木的商人呢主要来自齐县和太古啊我当时说他们叫西商啊听有留言说哎不是应该叫靖商吗哎这里呢我确实要解释一下哈哎我是把这一段都是引用了邓云香老师的红楼风俗明物坛是用的就是西商哎我读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奇怪哈

但是我有点吃不准,是不是那个年代呢,西商这个说法也有,那我就全部都引用了,就包括西商这个词。我确实是没有再去查西商和静商这两个说法有没有区别,不过我们大家都知道静商是更为流行的一个说法,那关于这两个说法有没有区别呢,这个就请大家自行再去查阅,再去分辨吧。

第二个要更正的地方呢就是在文末最后我聊到了现代人购房也会向银行贷款会进行一个抵押那这一段呢我可能表达的不是太准确银行贷款的抵押物确实是你的房子但是呢银行也得先贷款给你借钱给你让你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再去把这个房子抵押给银行对不对那其实有一个先后的

那贷款给你呢当然衡量的是你的这个还款能力哈也就是未来的一个收入能力所以银行其实是先借钱给你你把房子买下来再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作为未来还款的一个保证啊这样子讲这个抵押呢可能就比较清楚了好那我们就跟着完毕

那我们的正片就开始了哈在书中第 53 回和 54 回啊就写了贾府这个家庭是如何过年的那开头呢就写到了贾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行为啊宁国府这个乌庄头啊乌敬孝啊送年历来了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就是一年的收成的一个清单这个年历呢是写在红色的帖子上的啊贾珍和贾荣呢打开一看啊这

这一长串啊念一下大家也觉得喜庆喜庆到年底了吗说有大鹿三十只张子五十只袍子五十只这些应该是野味儿哈鲜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加辣猪二十个这都是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羊

后面还有啊,熏黄鱼两个,有的版本是 200 个,可能是对于熏黄鱼有多大可能理解不太一样,熏黄鱼其实很大的,我赞同,应该是两个。各色杂鱼 200 斤,活鸡鸭鹅各 200 只,蜂鸡鸭鹅 200 只,野鸡兔子各 200 对。

熊掌 20 对鹿筋 20 只海参 50 斤鹿舌 50 条牛舌 50 条称干 20 斤针松桃杏仁各 2 口袋大对虾 50 对干虾 200 斤

银霜碳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碳三万斤玉田腌汁米二弹碧糯五十壶白糯五十壶粉羹五十壶这些都是米杂色两股各五十壶下用长米一千弹各色干菜一车外卖两股牲口各项折银二千五百两

还有外门下孝敬哥尔吉尔玩意儿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井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终于把这个爆菜面给捏完了真是挺长的当时送来的时候应该是冬天就是过年前这个年底的时候所以这个年历里面的很多货品可能就冲到了这个年货了有些是要吃到来年比较长的这个时间的比如说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米干粮还有很多的干货这些都是比较好放的

当然这个年货里面也有现金啊有折银 2500 两啊这个是卖的田里的这些粮食和牲口啊换来的啊所以其实是也是地里的一些产出

那这个清单呢其实很有意思啊要真的分析一下的话可能民俗学家是可以写论文了因为首先他提出了一个疑问啊就是这个乌镜校馆的这个庄子到底在哪啊怎么看上去这么奇怪呢你看有些货品啊一眼就看得出是有东北特色的啊比如说这些什么章子啊袍子还有寻黄鱼哎这个就特别的东北了

不是东北的森林里的就是东北的这个淡水河里的对吧还有这个什么海参啊鹿金啊鹿蛇啊都给我们一种就是东三省的一个感觉对不对可能是在暗指曹家从关外起家封地也封在了那边这个我们不太清楚啊但曹雪芹写到这么具体的东西她可能还是有一些生活经验就可以去借鉴的哈

但是呢这个单子里面又有各种各样的米你看米又是非常南方的作物啊尤其是糯米对吧这个庄子到底是南还是北呢其实咱们是不太知道的反正这个就是贾家的封地里面的一些产出

最后有一个清单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什么禽类还有这个小鹿这种是小型石草动物还有兔子这个是给贾府的公子小姐们做宠物的就玩的放在园子里面养的这个活的动物就不可能带太多嘛因为他们路上要走挺长时间的路上要喂呀要照顾啊还有铲屎啊就是比较费劲哈

但是呢,吴静笑显然她也非常的有情商啊,她也知道在家府里面也是有这个各种各样的公子小姐的啊,这些小主人呢,也得巴结一下,那人家以后不就是主人了吧,对不对。

这是一个非常长的一个年历的清单那说到这么多的东西是不是就涉及到一个分配问题了书里也交代了那这些东西的去处是哪里呢第一条是要留出继祖的这个份额来的尤其是因为贾真他是长房长孙兼族长这个规矩当然是不能错的头一份就是要继祖那孝道为大嘛

当然了我相信啊荣国府那边也会把他们庄子里收到的东西送一些过来去祭祖的因为宁荣二府宗祠那是同一个哈

第二个去处呢就是要打点一些送给送到荣国府去啊因为荣国府有贾母这个老祖宗在嘛他辈分最高哈当然即使没有贾母也得去送一些给荣国府啊荣国府呢也有庄子他们也会送一些给宁国府的这个是两家的一个正常的走动哈正常的往来

第三部分呢就是自己家里用了那贾真管着宁波府嘛那也家大业大家里上上下下不少人呢那自己家也得吃也得用第四个就是分给没有工作和收入的一些旁支的子弟这个就是大家族的一种财富分配制度了这个有点像是一个像我们现代人的这种贫富之间的一些协调制度哈

那贾府其实除了我们书里面看到的宁荣二府的这些嫡系之外他们其实还有很多的庞系啊那可能往上数几代他们其实也是一家人就是比较早的时候就分出来了也写了一个细节啊就是贾勤他过来去领这个年历就被贾真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说你明明是有差事的你管着家庙你还贪污

你养老婆小子你当我不知道你还有脸来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给你那些没有收入没有进账的这些叔叔们和兄弟们的那你怎么还好意思来拿呢你就太不知足了皮头盖得把他骂了一顿而且威胁他你要不好好干我就跟你连二叔说把你换回来就是这个家庙的活就不给你管了其实就是威慑他一下

这可见啊贾政作为组长他其实也是有他原则性的一面的就是教训子侄呢这个也是他的责任他偶尔呢也是会行使一下这个责任的

那说完这个礼单子啊 贾真 贾荣和吴靖孝就唠着几句磕啊先唠着几句有的没的啊比方说什么 哎怎么来这么晚呀 路上好不好走啊怎么不让你儿子负责呀 他也大了吧这些都还是一些家长里短啊 有一些寒暄的意思在里面那后来呢就说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了啊因为贾真的他就嫌送来的东西少啊

那吴锦孝就赶紧的解释了他就说今天是年成不太好三月时候下雨一直下到八月没有晴过几天九月又下了薄子什么方圆一千三百里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就有损失非常大损失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小的并不敢说谎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可能有事实会

会不会夸大呢我们不知道因为那个年代通信不是很方便哈如果吴锦孝真的要瞒一些情况的话他也是有的瞒的但他敢不敢无中生有的瞒的那么大呢这也很难说哈贾真就皱了眉头啊觉得我算了一下你至少有五千两银子啊你怎么才送了两千五百两来这够什么的哈而且我们这八九个庄子你都抱有这个汗烙哈就是想少交一点啊那我怎么过年啊啊

那吴锦孝就接着去解释说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进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了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嗯那吴锦孝就把荣国府也拿过来做了一个对比意思就是说宁国府你这个庄还算好的说

说荣国府呢的庄子呢比宁国府的多着几倍但是呢物产呢也就这么些不过呢银子呢稍微多一点多二三千两那也就是你这 2500 两那边可能就 5000 两左右吧就也不是很好啊他其实就是想说我也没有撒谎有这个事情

你看这个乌镜校的兄弟管的是荣国甫你看宁荣二公是兄弟俩乌镜校和他的兄弟管着这两个兄弟俩的这个庄子也还挺有意思的这都是一些关系户那贾真呢就也松了一下他就说正是呢我这边倒可以没什么外向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就是我们家的生活费

多就多花少就少花如果是人情世贡他说我脸皮厚些省一些就完了笔不得那福利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合你们要找谁去贾真这个说的是在理的虽然我这说的比较少但是宁国府呢尚可应付因为我们没有太多花钱的去处

但荣国府就不一样了就捉襟见肘了因为出了一个皇妃嘛花的多劲的少有很多地方需要打点的不像你们这些庄头去要那找谁去要呢对不对你老跟我说这个地理收成不行那我们也有压力了呀那乌镜孝呢就笑着说那府里虽添了事有去有来娘娘和万岁爷起不少的这个也不知道他是

真的这么说呢还是他就揣着明白装糊涂那贾真的就笑了像贾荣道说你听听他这话可笑不可笑就摆明了就其实不是这么简单嘛贾荣就解释说你们山澳海盐子上的人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裤给了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做主岂有不赏之理啊

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玩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哪一年不多赔出几千两来头一年省清连盖花园子你算一算那一柱够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省一回清只怕就金穷了

贾真也说啊说你们庄家老实人啊外民不知礼案的事就不知道我们其实贵族家庭也有我们的苦那贾荣刚刚其实已经说了苦在哪呢元春倒是嫁进宫了倒是个娘娘但是她也不能做皇上的主啊她也不能当皇上这个库的这个

家呀对吧他也不可能真的把国库给他们赏啊有这个心照顾一下娘家他也是不能这么做的啊赏也是会赏的但是按时到了这个年节呢赏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看的礼仪性的东西啊就是彩缎古董啊这个东西啊老实说是不能变卖的啊你真卖了会是杀头之罪的偶尔会赏一点银子啊比如说一百两金子

这才一千两银子其实是不够干什么的元春是赏过的比如说这个清虚罐打轿他不是从里面送出了一些银子来吗说拿这个钱出去打轿其实贾府可能又添了不少才把这个事完成对吧因为元春既然说了这个钱是出来打轿的做功德的这事又不能不干但是呢真正贾家的女眷去一趟清虚罐那是要花很多钱的

那不是有其他几大家族过来送礼吗人家来送礼你又得打赏这都是钱所以贾荣就是说这两年呢每年都往外赔钱元春在宫里过年过节你也得给元春娘娘送东西啊对吧还过生日啊什么的最大的开销当然是省亲了省亲又盖花园子就一共花了非常多的钱家里已经快吃不消了要是过两年啊再省一次亲的话那就赔尽了这是贾荣说的

吴静笑有没有听进去或者有没有相信呢这个咱不知道哈贾荣就对贾真说啊说那边的凤姑娘和鸳鸯商议要偷出老太太东西去当银子呢贾真倒是一个老江湖他就说那不一定是真的是没钱可能呢是你凤姑娘呢看到去处太多了就花钱地方太多了

赔不起了又不知道从哪一项开始削减开支就放出这个风声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就是哭穷就做个公关嘛就是让别人知道说哎呀你看都已经为难到要去当老太太的东西了快这些花钱的地方省一省贾真就不是特别相信他说我心里有个算盘还不至于如此田地就是可能还没到这个地步

但是呢画起的地方确实很多所以凤姐呢要提前做一点点的预案出来注意这是第 53 回 54 回的时候就是贾家真的还没有到那么山穷水定的时候那这一段呢就是借了这个礼单子借乌镜校这么一个外人一个旁观者起了一个话头三个人去解释了一下家里面出了一个皇妃起了一个话

其实是增加了多少多少的这个花费如果没有吴敬孝在的话其实他们可能也没有这个机会去盘点这么一个花钱的一个事情因为元春赏的这些东西不能变卖但是贾府因为多了一个皇妃要大惦元春身边的人还有省亲还有排场就使得排场和收入不匹配这里也有一个日后败露的伏笔在这里浅浅地交代了一下

那我们说完乌镜校的这个年历的单子啊我们就来聊一聊贾府的收入哈贾府这么大的一个家业啊尤其是咱们主要以荣国府举例哈那平时的开销靠什么呢哎首先啊宁荣二府啊都是贵族家庭哈他们都顶的是这个国公爷的这个头衔啊就是他们家族的这个创始人啊都是公爵啊那显然是一个贵族头衔我们先来聊一聊清朝的这个贵族啊

清朝的贵族是分两种啊一种叫宗室贵族这个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家人从这个亲王啊郡王啊贝勒贝子啊一直到各种各样的将军啊有十几个等级宁国公和荣国公呢显然不是这个皇室的人所以他们不是宗室贵族啊他们是属于第二类贵族也就是功臣那么他们呢

那么他们的爵位呢就是因为是对皇帝打江山或者是补助皇帝治理国家有功劳啊得到的哈这种功臣的爵位呢最高的也是可以到王的啊看过金庸小说的哈或者不用看金庸小说对青史比较了解咱们就知道哈你看那吴三桂他不就是个平息王吗他可是姓吴的呀他也有王这个头衔啊那是比较特殊的啊不太常见

那功臣的话比较高的就还是公侯伯子南这些稍微常见一点的这些贵族了那这五个大类里面啊都有一等二等三等啊那加起来呢也是有差不多有 20 个等级的这两类贵族有什么区别呢那清朝皇室呢为了防止贵族泛滥啊就规定了一个世袭帝将的一个规则也就是说贵族头衔得传一代爵位就要降一级

当然是有例外的宗室贵族里面有八大铁帽子王这八个王爷当年就是功劳特别高所以他们的后代是破例的可以一直继承同样的这个爵位就不降的这个就叫世袭罔替除非犯了错否则他们的子孙是可以一直延袭这个爵位的

另外呢就是宗室贵族毕竟是皇帝的家人传道太多代了最后头显太低了就不好看所以也是有一个规定的就是传道某一个级别就不降了就这么一直往下传

但是功臣就不太一样了啊他们毕竟不是皇帝的家人而且皇帝在位的时候啊还会继续的册封啊所以这类贵族呢是会越来越多的啊他们就要遵循这个世袭帝将的这个原则了比方说啊咱们看宁荣二府现在的这个继承人啊他们的头衔啊都只是将军啊贾征好像是一个世袭的三品爵啊威烈将军贾摄好像是一个一品将军啊

这怎么理解呢怎么两人差一倍爵位差两级呢有一个可能啊就是荣国府这边可能也额外的多洗了一代啊因为在贾母到清虚观打交的时候张道士有夸过宝玉啊他说宝玉长得像国公爷

甲母不就泪流满面吗说他生了那么些儿子孙子没有一个像他爷爷的就这个玉儿像可见啊就是宝玉的爷爷也就是甲母的丈夫甲代善他还洗了国公爷的这个头衔可能是他特别有才能所以皇帝又让他洗了一代那另外也有可能就是这个公爵本身里面封一二三等所以可能传到甲代善还没有爹出这个公爵这个党这具体原因咱不清楚哈

像这种好像没有怎么降的书里其实也是有的比如说你看史家的爵位好像也没有降因为贾母都已经说她是金陵史侯之女就说明她的父亲就已经洗了侯爵了但是史祥云的叔叔啊也就是贾母的侄二辈还是侯爵而且还一门两侯啊中晋侯和保陵侯啊说明这个侯爵在史家呢也是传了至少三代的啊

可能也是要么功劳大要么就是每一个爵位里面也有一二三等级啊就还没有跌出去啊这个具体我们不太清楚那既然爵位会降那和这个爵位相对应的有皇家赐予的这个恩赏也会降也就是说等于说这个收入啊也会下降的那这种恩赏呢就不是当官的拿到的这种俸禄啊就是也不是工资了啊应该是逢年过节皇帝会发的

比如说也是在这个五十三回啊提到说过年前贾真让贾荣去光禄寺领银子啊上面就写着说宁国公贾衍荣国公贾元恩赐永远春季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龙敬卫后补侍卫贾荣当堂领契执年四成某人

这是一个文书的一个写法就是说贾荣去光禄寺为荣国公和宁国公这两只就都去领了这个皇家赏赐的这个春季的银子只说若干两可能就没有写到底是多少咱们也不知道是发了多少但是呢这个银子领回来呢贾政有时是有一番对话的贾政就说他说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

多少是皇上天恩就说我们是不靠这个生活的但这个是一个皇帝的恩赐那这个恩赐要干什么用呢要给老太太见过然后呢要上供的其实就是祭宗祠的时候会用因为要托祖宗的福嘛用这个祭祖就比较体面但是贾顿也提到他说咱们家虽然不靠这几样银子使但是那些世袭穷官家

若不仗着银子拿什么上贡过年真正皇恩浩大想得周到

夸了一顿还是有一些世纪的穷官的他们就指着这个过年过节皇帝发的这种祭祀用的这个银子呢这个银子上贡之后他们可能是需要家用的就是上贡过年自己要用的那贾真说他家里不靠这个那宁荣二府的收入靠什么呢我们岔开一个是会靠贾政的工资吗这个当然确实就是一个玩笑了

但也值得拿过来一说贾政呢他确实是有工资的他是有官职嘛他的职位是公部员外郎我查了一下这个官职在清朝是一个从武品不算特别高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当官的只要不贪污他哪怕是一品大员他的工资其实也不会特别多他不可能有报发货那么多的那何况贾政只是一个从武品他也不可能

他的工资呢应该也只能养活他们自己家的几口人就是如果贾政是一个小家庭他只有一妻一妾几个小孩的话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贾政是一个贵族家庭的一个老爷他们家可是家大业大那么多的佣人这些人不可能都靠贾政的工资的

而且其实荣国府的甲舍啊包括宁国府的甲珍他们就是有爵位有恩赏啊但他们其实是没工资的啊这个就是一个荣誉的一个头衔那他们的日常靠什么当然从开头吴进孝送来的年历单子我们已经知道了就肯定是要靠田里的对不对靠皇帝赏赐给宁国公和荣国公的这个地啊那按理说呢这个地啊

如果是正常经营的话应该是年年都有产出的田租地租这些是现金另外呢地里还有各样的产出这个可以自己家用也可以卖在物进销的礼单子里不就有吗送了这么多什么鸡鸭鱼肉和米这是地里的产出也有银子银子就是粮食和牲口卖的嘛那田租和地租呢也是提到过的贾连找鸳鸯借档的时候他不是也说了吗

他说这几个月的地租啊到什么什么时候才能送回来所以现在家里周转不开所以皇帝赏给宁国公荣国公这个甲园和甲衍的这个地应该就是一份永恒基业了哈哎除非呢是遇到什么荒年灾年啊你的收入预期不如往年高啊就少收一点或者呢如果遇到非常不幸的遇到一个极端事件啊比如超家超美了那当然也就没了啊

前面提到这个贵族的这个头衔往下降啊那还只是一个荣誉的一个降啊这个宅子皇帝赐予说你这宁国公和荣国公啊可以建立这个赤造宁国府荣国府哎这个建好了你的后人就可以住在里面对吧地呢里面的地租田租啊和产出你们家还可以继续用只不过这个贵族头衔呢哎是要一代比一代降下来的

我们说富不过三代其实贵族同学可以穿二十多代呢这都是作了没了的

那咱们讨论下一个话题啊假如像贾府这样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没有遇到抄家这么极端的事情仅仅是就是像吴靖孝说的遇到了一些什么灾年荒年这种就是收入减少了的话那么这个贵族家庭是不是可以一直经营下去呢他们会不会有经济上的一个可持续问题呢我觉得还是有的为什么呢这里其实有一个变量哈

就是人口当然这个变量其实它发生的也不会那么的快它毕竟还是一代一代发生的

从宁柔二公封局啊封地到现在啊从水字旁到现在的草字头啊就五代了哈那家里的人当然就是越来越多了因为每一代都不是只生一个孩子嘛那贵族家庭这三七四届哈这个男丁其实是比较多的哈而且我们看得出来宁柔二父其实也没有分家哈

当然宁国府啊比较特殊哈就几代都是单传哈都没有这个问题但荣国府就不一样人多呀对吧你看文字辈就两个玉字辈就至少有五个啊虽然有甲猪他去世了但是不还有还剩四个吗玉字辈和文字辈比起来就已经翻倍了啊就是两倍的关系了草字辈呢目前是只有甲兰确实只有他一个哈那其他人还年轻嘛对不对那以后还会生的嘛而且别忘了

多传一代家里的主人数量可能就是翻倍那佣人数量其实也是翻倍的每一个主人都会配备丫鬟小厮奶妈还有就是如果娶个媳妇进来媳妇还会带陪房的那摄月曾经说过说家里有三百定啊这个可能是个概数也许比三百还要多

总之呢肯定是可以设想说每传一代啊主人的数量会增加仆人的数量也会增加啊所以人呢只会越来越多啊所以花钱的地方啊按理说就这人头要花钱的地方都会越来越多的还且不说家里遇到什么其他的情况这些仅仅是因为人口的增加而带来的开销的增加呢这个其实是有一些解决办法的哈

首先这个人口增加它是一代一代发生的那一代还是有个十几二十年的没有那么快还是有时间做出应对的

另外呢就是哪怕你们家的地就是第一代封了那么多地现在第五代了家里人丁兴旺感觉好像不太够用了那也可以节约一下开支嘛对吧比如说这个减少一些用人就好了开源开不了了那可以节流嘛对吧道理是没有错的但是执行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书里有两次失败的例子第 72 回的时候林志孝就私下里劝过贾连说要不就放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出去丫鬟们也放他们出去自己家人吧其实就是等于取消了他们的奴籍给他们自由了同时不就也就不用给他们发月钱了吗就省钱了但是贾连就说这个老爷贾政刚到家骨肉还没团聚你先打发人走这不是散吗对吧

怕老爷伤心啊这事就没成注意啊放年纪大的老人出去有点值得说到的啊就这些老人啊可能是服务了一辈子的可能从太爷开始服务了几代主人啊就类似交大这个辈分的他们老了呢不干活了但是贾府应该还是给他们发津贴的有点像是帮他们养老了这个就是一笔支出然后把他们放出去呢因为他们也有儿子孙子啊

要是放出去让他们自己在自己家养老呢那贾夫不就省钱了吗林志孝劝的是对的但是贾恋呢没有执行他有他自己的顾虑还有一次啊凤姐和王夫人讨论家里的这个账也提到这个他就说这个金串的这个空啊是不是要补一下呀王夫人呢就没补他把金串的这个月钱啊给了玉串等于说我人是没有增加但是呢开支呢我也没省

凤姐又说呢要不就减少一些主人们使唤的丫头能使八个的使四个少一点也没有什么规定一定要用这么多活有人干就行就现在比不得以前了凤姐其实说的够委婉的了她是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的但是王夫人呢就不同意她说现在已经不比以前了说你的姐妹们甚可怜

不用远比就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嫁时那个金尊玉贵娇生惯养那才是个大家小姐的样子说你要裁呢我都不忍心你要裁你就裁我吧从我这削减一下预算吧我比你们还是享过一些福的这个说起来王夫人倒是高风亮节她觉得说我可以削减一些我的预算舍不得家里的这些女孩子们受苦

但是问题是管家不能靠感情啊对不对也得靠理性啊王夫人这么这么一规啊王新凤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裁别人的丫鬟了她也不可能真的去裁王夫人的那王夫人自己这么高风量的凤姐你敢吗那不能裁王夫人的别人的当然也不敢裁了哈等于说这个削减人手削减预算的这个建议就直接被枪劈了

你看贾蕾和凤姐这两位都是参与一线工作的管家他们非常知道贾蕾的经济情况但是都碍于情面不敢提削减预算的这些提议提了呢你看凤姐提了又遭到老板反对凤姐又不敢坚持贾蕾和凤姐他们既是家族的一份子他们也是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个代管的职位所以他们有主人文精神但是不多

所以咱们总结一下就是一代一代人多了但是呢排场呢下不来特别要这个面子啊也就活该他们家之后呢就没钱花了荣国府的经济下行的例子其实还是挺多的啊举两个小例子啊一个是前面有提到的啊就是贾连已经周转不灵了他就找鸳鸯商量去偷贾武的东西过来典当应急啊这个发生在 72 回

几千两银子这种周转的问题都发生了那就可见漏洞还是非常大的啊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在 75 回的时候啊

游士被贾母留饭那下人呢就给游士盛了一碗普通的米饭贾母就说怎么盛这个饭呀游士毕竟是个奶奶啊你怎么盛这个给你奶奶那个人就说老太太的饭吃完了接着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这种红豆米饭啊是只有贾母才能享用的

那今天呢老太太这儿多来了一位姑娘吃饭就不够吃了又留下了游士就只能给她盛普通的米饭了贾母她特别在意这个规矩啊那游士毕竟是个奶奶她是主子辈啊刚刚这个人的解释呢可能还不太

不太能够打消贾母的心里的这个情绪鸳鸯就过来解释了她说如今都是渴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裕也不能的就是你头多大帽子多多大不能浪费布料这个意思王夫人呢也在旁边解释说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树浇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是渴着吃的多少关去生孔亦是短了买的不顺口

其实王凤是在暗示说可能很多人已经吃不上这个胭脂米了但是呢不能少了老太太您的所以呢哪怕别人不吃了也要把您的这个量给他留出来怕突然老太太哪天吃不到了在外面去买老太太吃了觉得味儿不对啊她问起来吓人没有办法交代所以可见可能

可能已经有很多人都已经吃的就是普通的米了连贾母也只好说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美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贾母这个玩笑话其实是一个怎么说呢给大家找台揭晓的我觉得贾母心里应该是透过这个腌制米的事就知道了一些家里的经济情况但是她作为一个老祖宗她这个时候不能再多说了就只点到为止了再多说可能大家也都不太开心

但家里这个进得多出得少啊这种情况啊连小辈们都知道了你看黛玉是不是有一回也私下里和宝玉说她说我闲了替你们一算进得多出得少要早点做准备啊不然会导致后手不接结果这个宝玉这个不管事的富贵公子还说哎呀管他什么的也短不了咱们两个的黛玉不语我就

我觉得黛玉应该心里白了宝玉一眼想说就你这个富贵闲人就不知道操心家里这些务实的事情但是黛玉也不好多说她知道宝玉也不是这里头的货黛玉这么一个大小姐她平时她也不太需要接触这些家里的预算但是她可能就是留心观察她就已经看出来了可见家父的这个经济问题是不太包得住了可能有心人都知道了你看

这个削减开支的事情都推进不下去嘛对不对那谁提了都都被打回来啊让人游奢入简那就是难嘛也只有探春改革好像是省了一点小钱但其实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所以通篇全文啊咱们就没有看到多少假假真的在家里的这个运营上开源节流这个事情上啊做出过什么事实上的这种改进啊嗯

花钱的地方不但没少而是越来越多最大的当然就是贾真和吴靖孝在聊天的时候提到的这个元春省亲这一笔呢都肯定是上万的银子往外花的那这个大官员用了一次后面肯定还有维护因为姐姐妹妹们家宝又搬进去住了嘛又添了人啊照顾啊什么这还是我挺多开销的包括为了元春有可能会出来

家庙也不敢说把他们放回去要把这些小和尚养着我这还只举了一个例子因为元春的这个皇妃的身份而导致的家里这个开销上去了下不来的例子应该是非常非常多的另外就是元春封了这个皇妃之后需要打点的地方打点的人就多了逢天过节给娘娘送礼还有宫里的太监动不动过来要钱这个夏太监不是

一年就要了上千的银子吗你要不给他钱的话那元春可能在宫里面会被小人坑对吧贾家也担不起这个风险另外就是贾府到底是国公爷的这个后人他又是国舅爷家那他们和很多的贵族家庭都是有礼尚往来的那这家过寿了那家生儿子了这都要送礼啊这都要花钱啊这都是很大的开销啊

当然即使花钱的地方这么多即使多了元春这么一个无底洞其实贾府只要不出大事情哪怕是有点不思进取哪怕是有点坐视山空被这些硬抽搐拖累其实还是可以撑一阵子的因为经济危机怎么说都还是一个渐进式的总归还是有一些办法的就看想不想最怕的其实是政治危机

这个怎么说呢因为贾家就出了一个皇妃之后那就和皇室政治就脱不开关系了元春当然带来了很多好处这些好处是一种政治资本但是你维持这个政治资本是要付出非常多的金钱的同时元春丰妃的时候如果是家里鼎盛的时候比如说家里有人在朝里做大官

或者做皇商或者子孙就是特别的上进啊这当然是加分的啊就说白了就是能把这个政治资本给它套现啊你用这个政治资本你不管做什么事情你可能都能够帮到家里但是现在的家庭就过了这个鼎盛时期啊是一个勉强之声的时候家里的这些男性啊好像也没有几个能够把这个家撑起来的啊那元春作为皇妃的这个排场啊她就只能是一个拖累啊

没有办法把这个政治资本变现的而且一旦元春出了问题他可能还是个隐患因为他可能会变成一场政治错误就是一个政治危机政治危机可比经济危机更严重但君如半虎皇帝说吵架那就是吵架那这个政治危机的隐患达摩克利斯之剑

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其实是有一些办法的比如说在秦可卿死前他就曾给凤姐托梦他就给家族做了一些很长远的一些规划他的建议是很中肯的你看他提议说在祖营旁边置地

因为这部分田产就是抄家也不会被没收皇帝他也得尊重孝道嘛对吧而且啊在这个祖营旁边置地办私塾呢就是给子孙一个退路哈将来子孙可以去上学上学之后你就可以考科举啊科举你就有可能翻身了嘛对吧这个其实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一些防范政治危机的一些方案哈可能也是正因为这种运筹谋划哈

只眼扎才命令曹雪芹删去了和秦可卿有关的这个天香楼这一段给秦可卿保全一点明解因为这种未雨绸缪确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秦可卿对凤姐嘱托的这个事凤姐听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特别有启发非常佩服因为秦氏说了说陕子你是知粉队里的英雄这些事说给别人不中用只能跟你说凤姐说

凤姐可能听完还觉得很受用啊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得交代我但是凤姐有没有照做呢反正从后文看是没有的我们不知道是凤姐不相信还是说作者要强调这种宿命所以这种正容发挥的建议也一定是会被后人不当回事的基本上没有几件事照做了哈

家属是有提到的甲家有自己的私书甲代儒就在里面教书甲家的子孙都在里面读书包括宝玉甲桓甲兰甲强这些甚至还有些亲戚什么薛盘秦忠金荣都在里面就读但是好像没有几个爱读书的就除了甲兰之外理论上通过私塾教育子弟然后考科举来翻身的

这个是有可持续性的这也是是一条出路的因为书里也有例子比如说像我们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当然人家也不是说在家道中落的时候通过读书去翻身的人家是本来就好子孙只是接上了这个好因为林家是猎猴出身只是到了林如海呢没有这个爵位了要就从了科举但是人家

人家从了科举人家不是随便一考啊人家考上的是炭花呀而且被皇帝钦点了巡验御史啊这个也是在写啊其实贵族家庭的转型呢是有例子的啊可能从爵位出身然后好好教育子弟将来科举也能够取得功名然后再继续在官场上有所发展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路了啊林家就是这么一个走这么一条路的啊

但是其实像邻家这样的家庭在书里是非常少的吧四大家族里面我们是没有看到另外一个这样的例子的能考上科举去做官其实是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个在古代叫正途那正途对应的其他的是哪些途径呢那就是那些什么靠出身得到的官职比如说假政还有靠局建得到的比如说贾宇村第二次当官

还有就当然就娟官了啊什么假脸假容赖上容这都是娟的啊这些呢都比不上正途啊正途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啊所以整个书里面看一下这个四大家族外加这个女婿啊这个邻家啊这么多家族里面真的靠科举出身的而且是发展的非常好的正途啊就只有林荣海一个人

这也是为什么贾政非要逼宝玉念书啊他自己就是小儿子对吧皇帝额外刊赏了一个官职嘛做了个员外郎嘛后面好像也没有什么生迁啊那他自己的儿子宝玉将来怎么办呢那不一定要这样的运气了呀那他怎么办呢对不对那好在他的孙子啊这个贾兰似乎还是文武兼修的啊可能将来在读书这件事情上还是有一点出息的

秦可卿提出的应对政治危机的这两条一条基本上就没有做另外一条呢就是读书这条路呢子孙似乎又不太争气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科举的这个前途那贾兰现在还非常年幼啊贾父可能也是等不及他长大考科举了何况他就算发达了会不会照顾到贾家的其他人或者说他有没有能力力挽狂难这也很难说

哎呀我们这期呢聊到这儿哈你看就是全部都是在给贾家的财务状况操碎了心哈你看我们又关心他们的钱从哪里来又关心他们有多少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关心他们到底能不能开源节流最后我们还替他们做了这个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这个预案哈总之呢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从经济账这个角度去解读红楼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的

当然这不是曹公的本意啊因为曹公就是要告诉我们贾家是一定会衰落的是不可能即使是出现了少数的有识之士也是无法力挽狂澜的关于贾府具体遇到哪样的一些内忧外患我们以后的节目会聊到好我们今天的红楼经济账就到这了我们下期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