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六月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时节,中学生们历经十数年苦读,终于迎来了高考的试炼。回溯到古代,科举制度也对无数士族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举的地位以及文人们对其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科举缘何在隋唐时期并不受重视?它在元代和明清又是如何发生变迁的?近代以后,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科举制的崩塌为何给旧文人带来巨大冲击?美国著名汉学家本杰明-艾尔曼的《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一书详尽阐释了元明清三代科举制度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多重面向,请听本期节目该书译者之一伯樵对科举制兴衰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伯樵,作家、译者、影迷(微博@伯樵Jr)- 时间轴 -06:45 隋唐时代的科举只属于世家子弟12:05 科举填补了世族没落留下的权力真空20:20 王安石变法与科举:经义>辞赋25:45 元代读书无用,失意者投向了杂剧戏曲34:00 八股文很适合“人工智能判卷”40:30 明清科举以朱熹学说为“教材”,确立理学地位43:00 人口激增背景之下,满清科举越来越卷52:00 清朝士人经济学:从教书挣钱到进士“融资”55:50 比起高考,科举更像是今天的考公01:04:05 太平天国时期的宗教科举“缝合怪”01:10:20 科举的终结注定了旧文人在新时代的撕裂-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忽左忽右上线了卖书业务,如你对节目中聊到的书籍感兴趣,可以前往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了解详情。- 制作团队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节目运营 小米粒节目制作 hualunlogo设计 杨文骥特别感谢 安琪-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抖音: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