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67 天高皇帝近:雷戈谈史书、诏令与「中华专制主义」的起源

367 天高皇帝近:雷戈谈史书、诏令与「中华专制主义」的起源

2024/12/6
logo of podcast 忽左忽右中国版

忽左忽右中国版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雷戈
Topics
雷戈:皇权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的核心问题,它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思想体系和权力运作方式,并延续至今。从夏商周的王权到秦汉的皇权,再到明清的帝制,皇权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为中华专制主义的经典形态。学术界对皇权与王权概念的混用导致对中国历史的解读混乱,需要明确界定。周秦之变比商周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更大,标志着王权向皇权的转变,整合了专制体制和高效的官僚技术。疆域扩张会改变权力形态,秦始皇统一后,皇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实现了“天高皇帝近”的理想状态。文官集团的权力并非独立于皇权,而是皇权的派生物,不能与皇权抗衡。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融合了个人经验,其对文官集团与帝王之间牵制作用的论述,需要结合皇权主义的政治逻辑来理解。文官将个人利益与皇权意志嫁接,是各取所需,但最终服从于皇权。皇权不仅创造历史,还控制着对历史的记忆,决定哪些人能进入史书。诏令是皇权的具体化,体现了皇权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前四史的主要史料来源是奏书和诏书,反映了奏诏模式在皇权运作和史书编撰中的重要性。泄密事件被视为对皇权的损害,反映了皇权对信息的严格控制和保密。奏诏模式旨在保障皇帝对天下情况的唯一知情权,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官场生态的复杂性。对明清以来中国皇权的研究不够重视,特别是晚清帝制的演变过程和效果。帝制的灭亡不等于专制的消失,专制在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以不同形式延续。 程衍樑:引导话题,提出问题,并与雷戈老师进行讨论。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 导语 -在史学界,王权、君权和皇权之间的概念分类与使用常常充满争议。作为史学理论的研究者,雷戈老师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皇权主义脉络,以此呈现史学书写与中国历史的嬗变。从皇权诞生说起,“周秦之变”的影响力为何比“商周之变”要大?回到现实,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会产生“工具理性”与皇权博弈吗?为什么说“制诏权”是皇权的具体化,而其中又充满种种悖论?当帝制消失,专制传统如何继而在军阀中延续?欢迎收听本期节目雷戈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雷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有《简在帝心照汗青——早期帝国的真理史和权力史》 - 时间轴 -02:00 「皇权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的核心问题」08:00 天下共主:分封下的周天子仍然是一种专制主义11:45 皇权的诞生:为什么「周秦之变」如此重要16:15 天高皇帝近?疆域扩张下的帝民关系19:30 文官集团并不存在独立的工具理性24:45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融入了人生经验30:15「照汗青」与「简帝心」:文官利益与皇权意志的耦合32:00 从偏见到偏见:皇权筛选的史书并非历史真相46:30 从「制诏权」看皇权的具体化与开放性55:15 皇权下的知情权:「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01:00:25 军阀与国民党:帝制的灭亡不等于专制的消失- 制作团队 -声音设计 hotair节目统筹 禾放节目运营 小米粒节目制作 hualun 丁晋亮logo设计 杨文骥- 音乐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抖音: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