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亿条数据泄露背后,谁在“裸泳”?

20亿条数据泄露背后,谁在“裸泳”?

2025/3/17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央视3·15晚会报道
Topics
央视3·15晚会报道:我的报道揭露了获客软件产业链中存在的严重数据泄露问题,20亿条个人数据被非法获取和交易。这些数据包括手机号、微信ID、消费偏好等,被低价打包出售,流转于土巴兔装修网、美来、医媒等企业数据库。这并非个例,而是整个产业链的普遍现象。我的报道还曝光了获客软件公司利用爬虫技术、SDK插件等手段,在极短时间内窃取用户数据,例如云起智能的爬虫能在0.3秒内捕获关键词,滤性科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窃取微信好友列表。这些获客软件公司与下游企业合作,将非法获取的数据进行二次销售,从中获利巨大。例如,拜博口腔通过火眼云获取用户信息后二次转售,单月获利超千万。这些企业将非法数据包装成行业公开资料,甚至列入招股书中,直到IPO前夕才被监管机构叫停。最终的受益者是获客类公司,他们是数据屠宰场里的屠夫。获客类SaaS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场刀尖舔血的游戏,高毛利率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合规风险。合规运营的获客类SaaS企业需要承担高昂的数据合规成本,而黑产玩家则可以轻松绕过监管,将毛利率拉升至90%。这种高毛利是建立在违规甚至非法行为之上的,最终将面临政府的严厉监管。近年来,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中国的数据安全法相继出台,法网正在收紧。获客类SaaS企业正在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下游客户崩盘,资本谨慎,技术护城河被瓦解。为了生存,他们必须重构商业模式,转向订阅制、效果付费等长周期回报模式。对这群习惯了一路狂飙赚快钱的玩家而言,这无异于革自己的命。中国SaaS行业需要一场彻底的转型,从数据掠夺者转向门槛更高、前景更光明的数字服务商。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揭露了一个庞大的数据泄露黑色产业链,涉及非法爬虫、数据买卖、企业洗白等多个环节。最终获利者是那些获客类公司,他们如同数据屠宰场的屠夫,牟取暴利。
  • 非法爬虫可在0.3秒内捕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 数据在产业链中暗中流转,最终用于精准营销
  • 获客类公司是数据屠宰场里的屠夫,获利巨大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上周末的“3·15”晚会上,获客软件的产业链被一一曝光,其中甚至不乏被明星资本眷顾的企业。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早已成为赛博石油。当个体隐私成为黑产链条上的标准件,另一边,企业则正在陷入“数据毒瘾”。最终的绝对受益者只有一种:获客类公司,他们才是数据屠宰场里的屠夫。 这条黑产链的暴利远超传统行业。可惜,高毛利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获客类SaaS企业为何陷入“合规亏损陷阱”?我们的隐私安全,又该落到何处? 【时间轴】 01:20 非法爬虫可在0.3秒内捕获你的手机号 04:44 获客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合规边缘疯狂试探 07:22 习惯“一路狂飙赚快钱”的数据玩家,慢得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