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相对低估本文作者虎秀研究总监 Island2025 年 5 月 15 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5 财年财报》报告
报告期内阿里巴巴营收 9963 亿元同比增长 5.9%经营利润 1409 亿元同比增长 24.3%净利润 1260 亿元同比增长 76.6%截至 5 月 15 日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每股年内分别上涨 43.8%45.6%除业绩超预期核心业务展现韧性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投资人对阿里 AI 能力 AI 路线的认可
在中国大型科技企业中阿里最早布局 AI 在相关领域持续投入重金市场份额居首
2025 年 1 月阿里云公布通议签问旗舰版模型签问 2.5max2 月 13 日阿里官宣将与苹果合作为中国市场的 iPhone 开发人工智能功能 2025 年 2 月 24 日阿里发布公告称未来三年将投入至少 3800 亿元用于建设 AI 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凸显本公司对 AI 驱动增长的聚焦及作为全球领先云计算供应商的定位
截至 5 月 15 日收盘阿里市值约 3000 亿美元动态市盈率达到 16.3 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拆解看看最近几年前阿里做对了什么
2023 年阿里完成了 1 加 6 加 N 的组织架构调整其中 6 代表 6 大集团 2025 财年如果从营收看表现 6 大集团中桃天集团属于断层式领先占阿里集团合并收入的 45.1%接下来则依次是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
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和大文娱集团与上个财年相比六大集团的营收排序仅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比如原本排名第二的云智能退居第三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则跃居第二从增长角度看在不抵消分布间收入的情况下 2025 财年阿里营收同比增长 815 亿
其中出海对营收增长的拉动效应最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贡献率高达 36.1%接下来才是桃天集团云智能和本地生活至于菜鸟和大文鱼二者的贡献率总和也不到 5%六大集团合计贡献了阿里 81.8%的增长在这之外河马阿里健康灵犀护鱼飞猪丁丁等其他业务的营收增长贡献总和大约为 100 亿元
如果我们深入拆解数据可以发现身为阿里现金牛的桃天集团如今已经寿生成功桃天集团营收分为中国零售和中国批发两部分其中前者是大头占比往往会超过 90%
以最近的 2025 财年为例 陶天集团总营收 4498 亿元其中零售批发的收入分别为 4255.2 亿元和 243 亿元 差距悬殊进一步细化来看 中国零售的营收类别又分为客户管理和职营这两项由于业务调整 客户管理收入正在持续增长 职营业务的收入则呈现下滑趋势
一发业务虽然占比不高但作为阿里的传统强项近年来也算是老树发新芽 2024 财年营收同比增长 14.7%2025 财年再增 18.7%
营收来到 243 亿元回顾 2022 财年当时阿里中国商业的营收达到 5915.8 亿元同比增长 18%其中直营收入占据了中国商业营收增量的 86.6%同时息税前利润却下降了 14.6%少赚 312 亿元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直营业务贡献了营收却伤害了利润
2023 财年中国商业被授身为桃天集团仅保留中国零售中国批发两大核心业务而将高新零售河马阿里健康等业务剥离归入其他类别中也就是 1 加 6 加 N 中的那个 N 此时桃天口径进入的营收断崖式减少了 1695 亿元但息税前利润反而增加了 42.8 亿元利润率提高了 14.1 个百分点
2024 财年 陶天集团的息税前利润达 1948 亿元 利润率达到 44.8%目前这一增长趋势仍在持续从中不难看出 瘦身成功后的陶天集团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现金牛更为精壮至于陶天集团之外的五大集团 既然能被保留而不是装入所有其他的大框说明阿里仍然认可其对应的五大战略方向 出海 云智能 物流 娱乐和本地生活
目前前三个已经出具雏形
首先来看出海战略对应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与桃天类似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包含零售批发两部分其中零售业务包括 Lazada 速卖通 Trendio 和 Doros 批发业务主要通过阿里巴巴电抗平台完成交易 2023 财年国际零售收入占比 72.2%2024 财年国际零售收入 816.5 亿元占比进一步提高至 79.6%来到 2025 财年
国际零售收入已经突破千亿规模占比达 82%从过往四个自然季的财务数据来看国际零售业务的营收增速虽有波动总体还是维持在了 30%左右批发业务则始终在 10%左右徘徊对于国际数字商业而言关税政策走向是一大影响因素自 2025 年 5 月 2 日起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每件小额包裹征收其价值的 90%或每件 75 美元的关税
2025 年 5 月 12 日美中双方互降关税 5 月 14 日美国将对来自中国包裹的关税税率下调至 54%几个回合打下来虽然证明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价廉物美商品的需求有很大刚性高额关税难以为继但这并不能让阿里高枕无忧不过尽管存在不确定性国际数字商业仍将是推动阿里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接下来我们看看阿里云智能的表现
目前来看云智能还远未到该赚钱的时候阿里的云业务包括阿里云和丁丁其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三亚洲第一的 IAAS 提供商同时阿里云也是中国最大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 2023 财年阿里云营收 772 亿元同比增长 4%
2023 年 4 月阿里云发布大型语言模型通译签问开始将其融入阿里生态体系的方方面面同时向外部客户开放 API 接口等服务 2024 年经历大幅降价后阿里云的客户几乎可以免费获得 AI 赋能并借此提高用户体验看上去近乎免费的 AI 功能实际上却有力的推动了阿里云收费服务的增长自 2022 财年首次盈利以来最近三年云智能的盈利能力正在稳步提高
其中 AI 相关板块的收入已经连续 7 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云智能板块财年收入增速达 11%2025 年 Q1 增速接近 18%扭亏为盈曾是云业务的奋斗目标现在看来赚钱或许不该是阿里云的首要目标深耕技术用 AI 赋能业务线同时以低廉的 AI 服务价格吸引客户购买付费服务云业务后继勃发的上升空间依然足够值得期待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一下阿里当前的三重增长逻辑首先是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跨境业务其底层逻辑是做加法与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商品更快捷的服务还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给买卖双方带来实惠由此看来跨境电商仍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假以时日出海业务有望在境外再造一个阿里接下来是云智能加 AI 其对业务对估值起到的效应都是惩罚依托 AI 基建阿里内部外部用户在 AI 应用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比如桃天 AI 驱动全站推广显著提高了商家的营销效率面向海外卖家的 B2B 对话式 AI 搜索引擎其企业用户已超百万此外高德飞猪饿了吗
菜鸟等均已上线各自的 AI 工具或服务如果 AI 能力得到市场充分认可估值有望进一步得到大幅提升最后不能忽视国际资本的作用当前国际资本的流动大势是东升西降美元及美元资产走弱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走强
香港资本市场成为热土优质综合公司将受到追捧阿里在恒生科技指数的权重为 8%与腾讯、比亚迪、美团、小米并列第一且阿里估值最低仅为 16 倍投资圈有不熟不投的戒律在海外业务的强势发展下欧美资本对阿里的熟知和认可度显然高于另外 4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