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不仅是时尚表达,更是一种对传统审美和社会规训的反抗,年轻人通过改变发色来彰显个性和自由。
中国染发剂市场从2017年的5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4.8%,预计2028年将突破280亿元。
K-pop流行文化和二次元文化是主要推动力,明星偶像的金发形象和二次元的染发提案激发了年轻人的兴趣。
染发让年轻人感受到“我的身体我做主”的自由,是对学校和社会规训的反抗,象征着对自我审美的掌控。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放开对发型发色的管控,深圳和韩国的学校已解除相关禁令,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发型。
染发挑战了传统的审美标准和社会规训,被视为对社会秩序的威胁,反映了社会对个体外貌的苛刻评判。
郑灵华因染粉发遭受网络暴力,最终自杀,反映了单一审美标准对个体的压迫和隐形暴力。
在二战时期,金发曾是纳粹德国种族纯洁计划的象征,而在现代,染发则成为自由、个性和反抗的标志。
染发打破了黑发和金发作为主流审美的框架,年轻人通过选择多样化的发色来表达对传统规训的反抗。
记得在学生时代,染发这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简直跟“早恋”“进网吧”一样罪大恶极。也难怪,一直以来中国人对染发的态度都比较极端。除了那些为了掩盖白发的功能性染发,其他全都被视为“不务正业”“自甘堕落”。 但如今时代不同,只要你还在网上冲浪,就会发现改变发色这件事,已经成了年轻人的集体选择:金发只是浅尝辄止,染头漫画绿发才叫真正上道。现在部分年轻人的发色甚至比涩谷霓虹灯还要花哨。 随着年青一代纷纷加入染发浪潮,发色这件事也不再仅仅是风格那么简单,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现实含义。 本期,我们一同探讨当代年轻人的染发热潮。 【时间轴】 00:36 染发颜色越发花哨 02:49 染发带来的爽感 05:30 时尚是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