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养猪人还得熬

养猪人还得熬

2025/6/13
logo of podcast 虎嗅·商业有味道

虎嗅·商业有味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丁平
Topics
丁平:近期生猪养殖板块迎来上涨,这主要得益于频繁出台的政策利好。发改委提出稳产能、稳猪价的五大措施,包括不增加母猪数量、降低育肥猪体重、不鼓励二次育肥等。同时,中央储备冻猪肉的收储计划也释放出政策托底的信号。然而,我认为这些措施更多是引导而非强制,且收储规模有限,难以有效缓解供给过剩的局面。因此,我们可能仍处于漫长的猪周期等待中。目前生猪产能和生产效率都在增加,我对猪价持不乐观态度,预计2025年猪价将持续低迷,甚至可能跌破10元每千克。不过,短期内若二次育肥行为再度活跃或政策出现托底措施,猪价仍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机会。 丁平:从供给端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10个月后的生猪供应,而短期内则通过降低出栏体重来调控。二次育肥虽然短期内能减少猪肉供应,但长期来看会导致供给集中释放,反而会冲击猪价。目前,国内生猪产业处于亏损状态,但养殖户很难主动去化,只有当猪价跌至现金流成本以下时,才可能出现主动去化的情况。行业龙头牧原股份的成本控制较好,但其他猪企如巨星农牧、神农集团等,虽然出栏目标增速较高,但也面临成本、数据透明度或估值过高等问题。

Deep Dive

Chapters
近期生猪养殖板块大涨,主要由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利好,包括稳产能、稳猪价的五大措施和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这些政策旨在应对生猪产能过剩、猪价持续下行以及CPI被拖累的情况。
  • 生猪养殖板块近期大涨,涨幅达6.07%
  • 发改委提出稳产能稳猪价措施,包括限制母猪数量、降低出栏体重、限制二次育肥等
  • 华储网计划收储1万吨冻猪肉
  • 猪价持续下行,拖累CPI
  • 政策托底,稳定市场情绪

Shownotes Transcript

养猪人还得熬本文来自庙头 APP 作者丁平近期生猪养殖板块迎来大涨截至 6 月 11 日猪肉概念板块在近 9 个交易日内收涨了 6.07%其中牧原股份巨星农牧和神农集团的涨幅分别达到了 15.57%18.64%和 27.64%这背后的推手无疑是频繁出台的政策利好

回顾 5 月 29 日发改委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稳产能稳猪价并出台了五大措施不再增加母猪数量育肥猪的体重要降到 120 公斤不鼓励卖二育猪希望毛猪价格能够稳定要求相关猪企每月上报数据

紧接着 6 月 9 日华储网发布关于 2025 年 6 月 11 日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计划收储数量为 1 万吨那么在这个时刻政策出手是否会推动这场漫长的猪周期迎来反转政策之所以要在此刻出手主要是因为生猪产能一直处于供给过剩猪价持续下行的状态 CPI 被严重拖累

截至 6 月 9 日国内的 Y3 元生猪价格为 13.96 元每公斤今年内下降了 1.78 元每公斤据去年的高点下跌了逾 7 元每公斤猪价的持续下滑不仅让养猪人承受较大的压力也拖累了国内消费价格指数

万德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在 CPI 中的占比为 1.29%虽然这一比例看似不高但猪肉作为民众日常消费的重要食品其价格波动对整体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自 2025 年 2 月以来 CPI 同比转负并连续 4 个月处于负值状态物价水平持续低迷

政策层面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采取措施维稳猪价避免猪价继续大幅下跌进一步拖累 CPI 猪肉收储的举措实际上是释放出政策托底的信号稳定市场情绪避免因恐慌情绪蔓延而引发大规模的抛售那么发改委为何要采取不增加母猪数量降出栏体重以及限制二次育肥这些措施

庙头多次阐述过判断猪价的走势要看市场供需但我国猪肉需求较为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因此对猪价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供给端而影响供给端的是出栏量

从生长周期来看,从母猪繁殖到一头生猪出栏,通常需要约 10 个月的时间,其中母猪的妊娠期为 4 个月,载猪的育肥期为 6 个月,所以载猪的存栏量能提前 6 个月预测生猪供应,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则直接决定了 10 个月后的供应情况。

因此长期供应量等于能反母猪存栏量乘以每头母猪每年生产的生猪数量再乘以出栏均重发改委提出不增加母猪数量的政策正是为了限制基础产能影响的是未来十个月的生猪供应而短期内生猪供给量调控则通过降出栏体重来实现而不鼓励二域则是为了平滑猪价波动避免市场上猪价大起大落

二御是指养殖户在猪价上涨时购买一些尚未达到正常体重的生猪继续饲养直到其体重增加后再出篮期待在猪价更高时卖出赚取更多利润类似的还有鸭篮是指生猪虽然已达到正常出篮体重但养殖户却选择继续饲养期待更高的卖价延迟出篮会导致短期内猪肉供应减少猪价大涨但这种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后遗症

在未来几个月这些被延后的供给会集中释放从而形成更大的供给压力对猪价产生短期冲击二玉和鸭兰不仅会加大猪价的波动也会增加整体的供给量比如生猪出兰均重约为 108.3 公斤如果二玉和鸭兰导致出兰均重达到 120 公斤那么生猪供给量就会增长 14.4%

发改委这次会议提出了稳产能稳诸价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关措施但它更多是引导而非强制行动而收储政策直接反映了政府对于当前诸价的态度但由于规模极低无法有效缓解供给过剩的局面所以说我们依然处于这场漫长周期的等待模式中

我们对猪价不乐观的判断依据是供给量在增加首先是产能在增加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能反母猪存栏量在 2024 年 4 月停止去化随后连续 7 个月环比回升这意味着 2025 年 2 月的生猪供应也将成递增态势其次是生产效率在提升 2024 年是暖冬温暖的气候将减少载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这些

这些推演也使得市场对诸价保持悲观大规模的二玉和鸭兰等市场行为就很难出现基于此我们预测 2025 年诸价将持续低迷回顾数据截至 2025 年 4 月末全国能反母猪存栏 4038 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 103.6%环比减少 1 万头相比 2 月减少了 28 万头

生猪基础产能虽略有缩减但生产效率在大幅提升据天风证券随着进口种猪资源逐步释放高桃高补下优质二元种猪逐步替代低效三元种猪每头母猪平均生产与断奶的猪仔数量在近几年持续提升这也导致仔猪量快速增加

刚年数据显示载猪存栏量在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4 月快速增加以此推测 2025 年 6 月到 10 月的生猪供应仍然是宽松的根据载猪数据和育肥效率推算到 2025 年第三季度中大猪存栏量可能会增加至 5400 万头左右届时行业产能过剩将再次回到 10%左右而这个局面短期难以逆转

因为尽管现在整个生猪产业处于亏损中,猪价已经跌破了行业平均成本 14.4 元每公斤,养殖户也很难主动去化。理论上,只有当猪价跌至行业的现金流成本以下,即低于 12.4 元每千克时,猪企才会面临现金亏损,届时才有可能出现主动去化的情况。

行业龙头牧原股份的最新完全成本降到了 12.2 元每千克其现金成本约有 10 元每千克所以妙头推测诸价甚至可能会在明年跌破 10 元每千克

尽管如此短期内猪价仍有可能出现反弹尤其是在政策可能再次出手的情况下根据调研当标准猪与肥猪之间的价格差降至-0.2 至-0.4 元时肥猪相对便宜表明市场上正出现大量抛售肥猪供给过剩

而随着夏季高温特别是七八月期间肥猪的供应相对较少如果此时标猪价格仍未松动二玉的积极性有可能会再次增强进而导致三季度的生猪供应量有所缩减猪价或迎来短暂的反弹

如果诸价反弹相应上市公司将会表现如何按照 2025 年生猪出栏目标生猪出栏增速在 20%以上的猪企有牧原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中粮家加康正邦科技和东瑞股份等

2024 年木圆股份实现升出出栏量 7160 万头 2025 年出栏目标是 9500 万头同比增长 25%虽然这一增速较为可观但与其他高弹性的猪肉股相比木圆股份的优势并不算突出

牧原股份最大的竞争优势还是成本优势凭借优秀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自繁自养模式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成本在上市猪企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最重要的是在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生猪养殖行业在扩张过程中容易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即随着出栏规模的增加成本可能失控其中 500 万头是一个关键的拐点规模牧原股份出栏规模显然已经跨过了这个点 2024 年巨星农牧实现生猪出栏量 276 万头今年目标 400 万头同比增速为 45%

2024 年神农集团升出初兰 227 万头今年目标 335 万头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 47%这两家都曾被誉为小牧园主要是他们具备相对较低的养殖成本和较高的初兰增速市场就寄希望于其能够复制牧园股份的成功路径最新数据显示神农集团的完全成本降至了 12 元每千克

而巨星农牧的完全成本则为 13.3 元每千克成本优势不再明显此外巨星农牧的数据也不够透明不披露自己的月度经营数据并且其业务多元除生猪养殖外还有皮革和饲料业务而这些恰恰能为财务操作提供空间而神农集团则估值太高

市场对其抱有高期望这就伴随着高兑现压力如果兑现不及预期会面临较高的调整风险 2024 年中粮家加康实现初栏生猪 356 万头今年初栏目标 550 万头对应的同比增速为 54%

养殖完全成本是 13.5 元每千克中规中矩唯一的问题是其生猪养殖业务仅占整体业务的 20%其他业务可能会拖累其整体的业务弹性 2024 年东瑞股份出栏生猪 87 万头今年目标 150 万头同比增速高达 72%正邦科技去年出栏生猪 415 万头今年目标 700 万头同比增长 54%

他们最新的养殖完全成本分别是 15.2 元每千克和 14.6 元每千克不具备成本优势当猪价继续下跌时可能会承受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此外正邦科技当下的估值也不低总体来说当前猪周期并未发生反转猪价仍将呈现下跌趋势不过短期内如果二域行为再度活跃或者政策出现脱底措施猪价有可能出现反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