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上升得益于全球疫情、俄乌冲突和自然灾害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促使各国寻求更稳定的供应商。此外,中国和印度取代了比利时、加拿大,成为菲律宾、印尼等国的主要供应来源。
中国冷冻薯条产业通过“市场换技术”策略,吸引外资投资,建立供应链并引进加工技术,培育本土企业。随着需求增长,国产企业逐步崛起,推动了供应链的本地化和出口能力的提升。
中国冷冻薯条的价格优势源于产地与中国制造的双重优势。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适合种植冷冻薯条所需马铃薯的国家,且国产企业通过提升产能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地适合种植冷冻薯条所需的马铃薯,这些地区位于北纬40-50度的冷凉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
中国冷冻薯条产业未来有望通过提升产能、优化供应链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凯达横业等企业计划通过扩建产业园,提升加工能力至140万吨,成为亚洲冷冻薯制品加工的领军企业。
中国冷冻薯条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快餐业态的变化以及生产技术的限制。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突破技术瓶颈,才能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中国薯条啃下国际市场本文来自虎秀商业消费组作者陈瑶歌你好我是法兰博主播金涛
薯条作为西式快餐厅最赚钱的配菜正在引领一场贯穿种植到生产的产业变革而中国本土工厂正借助这一趋势在全球市场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前十个月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达到 15.51 万吨超过 2023 年全年冷冻薯条出口量自 2015 年以来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持续上升 2022 年中国首次成为冷冻薯条净出口国
中国冷冻薯条产能的崛起可以说是发生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市场换技术庞大的消费市场在上世纪吸引了外资投资他们在这里开门店培育消费者对薯条的需求建立供应链引进加工技术再上游培育农户发展订单农业直到需求不断增长新的国产玩家入局一篇新的故事就此启幕可以说全球疫情是重塑亚洲薯制品供应链市场格局的转折点
疫情、俄乌冲突和自然灾害打乱了全球冷冻薯条供应链欧美货轮难以进入亚洲促使各国和品牌寻求更稳定的供应商这给中国和印度带来了扩张市场机会自 2020 年起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薯条消费大国从中国的进口量迅速增长而来自欧洲和北美的进口量增长显著放缓疫情后中国与印度共同取代比利时、加拿大成为菲律宾、印尼等国进口冷冻薯条的主要供应来源
中国本土企业也抓住了疫情带来的市场缺口在全球和中国都面临数条短缺中国马铃薯价格飞涨的 2022 年国产数值品加工的领军企业凯达横业决定将三分之一的产品出口海外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目前凯达横业的收入结构中 40%都来自海外而这背后更重要的是国产新玩家的入局与新效率模式推动了供应链的提制降价价格优势创造市场机会
美国农业部援引 Trade Data Monitor 的数据 2022 年前 6 个月菲律宾从中国进口的冷冻薯条平均价格为 922 美元每吨而从美国进口的冷冻薯条平均价格为 1128 美元每吨据了解在外资品牌主导的时代国内冷冻薯条的价格一直在百元以上每箱而国产品牌大幅度提升产能后国内冷冻薯条的价格被打到了百元以下事实上
国产薯制品加工企业的价格优势依靠的是中国产地与中国制造的双重优势在亚洲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最适合种植冷冻薯条所用马铃薯的国家冷冻薯条对原料要求严格需要马铃薯高淀粉低糖分并且大小均匀表面光滑
而这类马铃薯适合在北纬 40-50 度的冷凉区域生长如中国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地印度虽不在黄金纬度内但其高原地区和北方平原气候接近温带同样为种植马铃薯提供了理想条件其实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麦当劳的供应商新普劳曾考察各地的种植条件但直到来到中国新普劳才发现适宜的气候和环境
马铃薯的加工和种植业培育了许多中国鼠都乌兰茶布就是其中之一乌兰茶布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地以及悠久的马铃薯种植历史并已形成了从育种、种植到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世界三大冷冻薯条供应商之一的兰维斯顿以及凯达横叶的加工产业员都选择落户乌兰茶布
这个常住人口不足 165 万的地级市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薯条加工基地和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
随着连锁快餐巨头在中国的扩张国际企业相继将先进的马铃薯品种加工技术和设备引入中国推动了冷冻薯条供应链的本地化自 2005 年起本土企业逐渐展露头角并开始与国际巨头争夺市场份额其实除了黄金种植带的优势中国制造的能力也逐渐外溢到薯制品加工业国产玩家在学习与消化外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
例如就近种植基地修建加工产业园引入配套企业与服务降低运输成本利用内蒙古当地的能源优势降低能耗成本属制品加工自动化程度高人力依赖度低等等
凯达横页则向胡秀透露 其乌兰茶布产业园年加工马铃薯 67 万吨 未来泰布斯奇产业园建成后 公司总加工能力将提升至 140 万吨 冷冻薯条产能预计达 70 万吨 这一产能规划将使凯达在两年内有望成为亚洲冷冻薯制品加工能力最强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冷冻薯条的消费也带动了我国马铃薯种植结构的变化连锁快餐巨头需要大批量标准化稳定供应的产品这倒逼工厂开发使用符合薯条加工标准的马铃薯品种并通过订单农业与大规模种植户合作社合作根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数据 2024 年北方一座区的马铃薯总种植面积较 2023 年增长约 6.1%增长大多来自大西洋麦肯等订单加工鼠的种植
尽管国产玩家掀开了亚洲市场的异角但熟制品加工仍是高度集中且全球分布不均的行业从出口数据来看全球冷冻薯条出口量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前五大出口国长期占据全球出口总量的 80%以上这不仅反映了生产和技术能力的集中还揭示了国际产业链中的不平等关系发达国家主导生产和出口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依赖进口处于产业链的下游或市场消费端
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文章指出马铃薯速冻薯条生产对成套生产加工设备有较高的要求长期以来 我国大型成套马铃薯速冻薯条生产线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原材料的品种 产地和生产规模以及连锁快餐巨头对供应链的要求亚洲大部分国家只能选择进口冷冻薯条
然而 随着近年来外资企业在亚洲的投资扩张以及本土市场需求增长推动本土工厂的迅速崛起中国和印度不仅实现了冷冻薯条的本地化供应还逐步在亚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新兴薯条出口大国 2015 年和 2022 年印度和中国先后首次实现冷冻薯条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当然 国产玩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内蓬勃的消费市场这里既有扩张的外资企业 还有崛起的国潮品牌下游市场的需求扩张正在推动上中游的供给能力提升上世纪八十年代 西式快餐第一次进入中国时商品经济刚刚开放 连锁餐饮店并不常见西餐更是稀缺品支撑连锁西式快餐的食品工业也尚未在中国建立
如今中国餐饮业已发展出 6 个万店品牌其中西式快餐占据两席分别是 2001 年始于福建的华莱士和 1987 年进入中国的肯德基连锁品牌的规模和效率需要扎实的供应链支撑随着西式快餐的扩张国际食品巨头相继在中国扎根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本土食品生产商
红餐大数据显示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在 2023 年已达 21%未来将继续增长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老牌连锁品牌还是华莱士塔斯丁这样的新兴本土品牌都需要能够稳定大规模供应且质量安全有保障的产品供应商可见餐饮行业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加上新兴品牌的涌现为食品供应链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薯条是具有潜力成就百亿市值企业的大单品
靠着全球各地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连锁品牌的订单主营冷冻薯条业务的美股上市企业兰维斯顿市值约 110 亿美元年销售超过 70 亿美元家族企业麦肯食品年收入则超过 100 亿加元
前日投出了泡泡马特老铺黄金元气森林等消费品牌的黑蚁资本宣布完成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凯达横业的领头建发新兴投资跟投总额近 4 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凯达的产线建设育种研发和品牌营销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优化整合中国冷冻薯条产业从依赖进口到逐步实现本土化和出口跃升背后是贯穿农业工业与全球贸易的深刻变革
冷冻薯条的发展由西式快餐业的扩张而被助推但同时它也极易被快餐业的变化影响今年 10 月兰维斯顿受到美国麦当劳需求的影响宣布裁员 400 人并暂时关闭部分生产线以减少成本支出未来紧跟快餐业态变化突破生产技术限制将是中国冷冻薯条企业成为麦肯辛普劳一样的百年品牌必须应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