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西漢-037 文景之治 || 漢初躺平的政治思想,究竟是出了什麼樣變化?讓文、景兩帝的繼位者,開始著手進行變更?…

西漢-037 文景之治 || 漢初躺平的政治思想,究竟是出了什麼樣變化?讓文、景兩帝的繼位者,開始著手進行變更?…

2025/5/31
logo of podcast 華倫老爹說歷史 | 愛故事

華倫老爹說歷史 | 愛故事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本段講述了周亞夫被誣陷謀反,絕食而死的故事,並解釋了成語“從天而降”的由來,以及他在軍事上的成就。
  • 周亞夫被誣陷謀反,絕食而死
  • 從天而降的由來
  • 周亞夫的軍事成就:淮泗口突擊戰,提出改用短兵利刃對付匈奴

Shownotes Transcript

上次說到周雅夫被抓去審問這廷瑞是當面指責並說他是要準備到地下去謀反聽到廷瑞這麼說周雅夫是差點氣到吐血有這樣栽贓跟侮辱人的嗎?誰不知道我周雅夫心得正做得端

你們無憑無據硬要栽贓說我要謀反這還有王法嗎?你聽我一聽王法王法就是你不可以私自購買鎧甲跟盾牌如今罪證確鑿你就等著被判刑吧就這樣周亞夫被捕入獄入獄之後他是氣得絕食抗議而五天之後這顆粒未經的周亞夫當場是口吐鮮血最後沒躲過算命師許夫的鐵口之段

以餓死這個悲慘的結局做完了屬於他自己的傳奇一生回顧周雅夫一生除了當初聽了照射的話落道進殯洛陽而速度之快宛如突然間從天上降下來因而成為成語典故從天而降的由來形容突然出現出乎意料

另外他在軍事上的成就就是我們之前在七國之亂史曾經說過他在關鍵的淮四口突擊中面對五十萬的無處聯軍這僅率兵十萬的他,應是僅派三千人便燒毀無處兩島造成這場戰爭關鍵性的影響另外據說他也是最早提出要改用短兵利刃來對付匈奴的人周雅夫死後,則王姓順利被封為蓋侯幾年之後劉舍辭官,丞相的位置出缺

一聽到丞相位置出缺窦太后是趕緊向漢景帝建議的試圖幫他自家人窦英爭取一下這丞相位置但漢景帝卻回覺說窦英這人過於自滿總是沾沾自喜而且行事輕率不是能為以重任的人於是就這樣窦英與這丞相大位失之交臂而沾沾自喜這句話也就成了後來的成語形容自得自滿的樣子聽也知道漢景帝現在跟窦太后的關係有點緊張

他就是不想按窦太后的安排不过不让窦英当丞相那该改由谁来担任呢?答案就是御史大夫魏婉魏婉自从汉文帝时期因为履历功劳被升为中郎将由于她性情敦厚谨慎所以汉文帝在驾崩前曾经要汉景帝善待这位中后的长者不过很抱歉汉景帝上任之后好像忘了这件事因为他在上任之后一年是对魏婉完全不忍不问

那你以為漢景帝是得了健忘症,忘了這件事嗎?當然不是,他之所以不理會魏婉是因為之前他還在當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曾經邀請漢文帝左右的官員一同前來喝酒但這魏婉卻給他來個裝病不來這可讓漢景帝覺得魏婉非常不給他面子因此心裡有所忌恨不過雖然漢景帝上任一年都不理他但魏婉還是非常認真的工作

一天,漢警弟心血來潮,邀請魏婉同車,他問魏婉:魏婉,你知道我為什麼要你跟我同乘一輛車嗎?魏婉回答他說:並並下,誒,曾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駕車技術還不錯,而且還因此擔任了官職漢警弟跟他說:朕今天要你來,就是想要當面問你,之前朕請你喝酒,你為什麼給我裝病不來?

魏婉一听她哪不知道汉景帝真的是小肚鸡肠这种小事她都能记这么久所以关于她装病这件事就算她再老实她又不能认了于是她死咬着这点回复汉景帝说禀陛下惩死罪但惩刀时真的是病了汉景帝一听她点了点头接着跟魏婉说这把剑送给你

魏婉一看她回复汉景帝说陛下谢谢您但自先帝时期已经赐给臣有六口宝剑了汉景帝一听她打断魏婉说哎先帝送的是先帝送的这剑送给你你可以拿出去送给别人或者拿去卖钱啊多一把又没事听到汉景帝这么说魏婉是低头不语剑到这汉景帝问魏婉不会把先帝送你的剑都还保存着魏婉点点头

漢景帝接著再說了:你正不信?你把這些劍都取來給朕看在看完這些劍的,都被魏挽好好的保管,不曾取用之後漢景帝這下終於明白,為什麼他老爸說魏挽是為忠厚長者的魏挽不但是有功不強,而且還會幫下屬打掩護,掩蓋他們的過失在七國之亂期間,更因率領河間士兵討伐叛軍有功而被升任至中尉

前太子流隆被废之后汉景帝原先想要派他去杀了流隆的外加亲属也就是处理掉利基亲戚的问题但是魏婉实在是下不了手而向汉景帝请假返乡汉景帝想也是就魏婉这性格实在不适合去处理此事于是最后才会改派我们之前说那位制毒去勤王正因为上面这些事迹汉景帝才会觉得应该任命他为太子太傅之后魏婉又出任御史大夫

而這次劉舍丞相位置出卻之後漢己帝也才會想到他將他升任之丞相只不過不論是陶侯劉舍或者是魏挽基本上他們施政方式都是採取乖乖牌也就是能不改就不改能不變就不變所以雖然不會出什麼大事但是也沒什麼建樹除了魏挽之外漢己帝還任用了寧辰來接替魏挽的中尉工作寧辰這位與制都同時登上了史記庫裏列傳人他與制都算是好友

不過除了執法冷峻嚴苛之外他不像制度這麼正直廉潔就是了至於他都幹了什麼事被太史公司馬卿給列入到庫裏列傳我查了一下還真的查不到該不會是因為太過血腥屬於十八卿的話題所以此記不敢記載想太多了其實庫裏列詞在當時並不一定是負面用語

因為在史記記載中的 11 名庫利大多是為官廉潔嚴格依法辦事不畏強權只不過下場都不太好就是了所以不要把我們現在認為的庫利跟史記上的庫利混為一談漢景帝在任用魏挽為丞相三年之後年僅 48 歲他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生染重病而且巧的是他跟他老爸漢文帝一樣病情是急轉直下要死難醫在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之後

漢謹帝是拖著他最後一口氣應是幫他 16 歲的太子劉徹主持了這個家觀禮也就是成年禮的意思而在典禮完成不久之後漢謹帝便在衛陽宮中咽下了他最後一口氣結束了屬於他這段歷史故事縱觀漢謹帝一生雖然嚴禧他父親皇老治國之術但在血繁政策上面他卻是相對較為積極以致引爆了七國之亂不過七國之亂並不全然是壞事

因為七國之亂最後成就了漢帝國的中央集權另外在軍事上雖然沒有與外族爆發大型戰役然而他依舊發覺像李廣、陳柏市以及制度人這樣優秀的將領至於在內政上他則是強調務農的重要除了獎勵耕種更打擊那些亂用民意的官員而且下令禁止用穀物釀酒以節省糧食而在法律上則是減輕刑罰強調用法嚴謹與公正

另外在文化上,他又任文翁為蜀郡太守,開創江後郡國官學而文翁也就成為地方官辦教育的史上第一人所以這邊我們要特別介紹一下這位文翁文翁名黨至重翁盧將軍蘇縣仁氏,也就是現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城縣人他除了興建水利工程,擴大都江縣灌溉面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績就是辦學

當初他所創辦的文工十四或稱為十四金社是世界上第一所官辦學校而且最厲害的是兩千多年後也就是到現在這間教育機構從未中斷也沒有簽子目前仍在成都市營運中也就是現在四川成都的十四中學由於他新建教室所以有人認為學工就是從文工時期開始設立他除了辦學興學更是積極的培育師資

他讓轄下一些他認為有潛力的下級官員前往長安學習至於這些費用他是以減少行政開支好籌集這些費用提供這些人學習之用等這些人學成回到蜀郡之後他便擇誘將他們提拔成為高級官員另外他還獎勵轄下各縣城的人派人前去他那學習並且免除這些學子的勞役負擔

另外他時常帶上學習較好的學生在身邊除了讓他們熟悉真武同時也可以提高這些學生的社經地位由於他一連串努力最後導致蜀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可以說是在教育史上非常重要而且光亮的一顆明星也是漢書《循例傳》中六人的第一人講完文翁我們再回到漢景帝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來說雖然個性上可能有點缺失而且手段上也有些很辣

但史學家們一般還是給漢文帝以及漢景帝這兩位皇帝比較正面的評價甚至將這兩位執政期間給出了一個文景之資的稱號而這次這將近四十一年,現實上的第一個制式奠定了其後,雄才大略的漢文帝將漢朝推向頂峰的基礎講完了工業,當然也要講講他的過失

漢景帝分封他的小舊窦少君為張武侯以及他大舊窦廣國的兒子窦彭祖為南皮侯這件事卻開啟了漢朝封外妻為侯這件事的開端正是打破劉邦白馬之夢中吳公不得封侯的規定漢景帝駕崩之後他的皇位改為年僅 16 歲太子劉徹即位,視為漢武帝

上任之後,漢武帝立了他的太子妃陳阿嬌為皇后並且還為她興建了一座華麗的宮殿以兌現她金屋長教的承諾她尊稱她母親王智為皇太后而窦太后則改尊稱為太皇太后另外,對於王太后生母張兒所生的兩個兒子田墳跟田盛她也分別封他們為武安侯以及周陽侯欸~怎麼又叫武安?

這戰國時期,蘇秦、白起、李牧以及項鍊的四人先後被封為武安軍結果就真的只能說武安,沒辦法說晚安了這個名詞不好吧不過武安侯跟武安軍還差一個字哦你就不知道這田墳命運會如何的那這一點我們之後再說吧不過不對啊這田墳跟田盛應該也沒有功勞吧怎麼又是無功受封

前面已經說過了漢武帝的老爸漢景帝已經開了這惡例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時候的窦太皇太后以及王皇太后對於這政權可是有實質的掌控力這才剛剛上任的漢武帝縱使是雄心萬丈但由於還年輕所以宮中的大小事大多還是需要向太后請示才能進行也就是說這些親戚們的人事任免可不是他一個人說的算

看起來漢武帝的位置比他爺爺跟他老爸還要更難做不過難做還是要做那該如何進行?或是說要從何處先下手呢?千萬別小看這位 16 歲的小男孩他是小不是傻既然都知道這朝一中大事要是繼續再讓窦太皇太后跟他的母親王太后這樣參和下去難保這漢帝國不會出事所以他必須要有些應對的方式或是說調整又或是說改革

那至于该怎么调整或是该怎么改革呢?所谓头过身就过汉武帝想如果想要这两个女人放手让自己全权来处理一件事那最好就从一些没争议的小地方或小事情开始着手吧于是他决定了那就先搞个小活动来试试水温只不过汉武帝当时可能没想到这个小活动虽然小但是影响却很深远之后竟然流传到清朝灭亡才结束

那究竟是什麽活動呢?這個活動就是幫皇帝弄出一個年號出來是有鑑於漢文帝分為前元、中元而漢景帝的更是分為前、中、後三元漢武帝想要是我活得久一點那需要第四次第五次改元的時候那該怎麽取名啊?於是他特別取了個年號來代替改元後的稱呼由於他是史上第一位建立年號來代替改元的皇帝所以他的第一個年號就叫做建元

她商量第一年,也就是建元元年,決定好年號之後這喜歡讀書的漢武帝為了國家治理與發展,他認為有必要廣招天下人才而這點是國家治理的正常需求,也與太皇太后及太后掌政並不衝突所以這個想法也獲得了這兩位女人不加干涉的結果於是接下來,她下詔希望各地建舉賢良方正直言即見之勢

透過這一輪的操作他從各地找來超過百餘人經過筆試口試結果有董仲書、公孫侯以及嚴柱等人他覺得不錯而獲得他的採用董仲書與漢文帝前緣元年出生在大地土之家所以他從小便有機會能獲得良好的教育環境在他 30 歲的時候他開了間補習班廣招學生不過他跟現在的宅男一樣他不喜歡露臉每次上課的時候都隔著布臉

這也是為什麼還有很多學生從來沒有見過這位老師一面而隨著他的學生越來越多加上這些學生們在仕途上表現也非常出色於是在漢景帝時董仲書被升任為博士董仲書的儒學主要是以公陽傳為主體公陽傳又稱為公陽春秋除了是儒家重要經典外同時他與左世傳以及古良傳合稱為春秋山傳據說是戰國時期公陽高所傳下來的

之後由他學生公羊獸與狐巫生按之前公羊羔在家族中口述流傳的春秋內容所編制而成在接到漢武帝的照明之後董仲舒是前來參加漢武帝的測問漢武帝一共問了他三次第一次問的是鞏固統治的基本道理而第二次問的是治理國家的方式第三次則是問天人感應的問題而這也就成為後來大家所熟知的天人三問或是說天人三測的由來

千萬別小看這三次的測問因為從此開始整個中華文化將要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要怎麼說呢?要是你還有印象你就會知道從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是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無非就是各國想要找出一個能復國強兵的理論基礎但到秦朝之後可以說全以法家為尊

而到漢初時期由於九經戰亂民生凋敝結果崇尚無為而治不干擾人民的這種施政方式的皇老之說一躍成為漢朝治國的思想主流當然從嚴刑峻伐這點來看漢初仍舊保留了秦代法家的思想不過在經過長期與民生休息之後漢帝國目前狀況早就與之前漢初時期大不相同加上這才 16 歲就上任的漢武帝是一位野心勃勃想要有一番作為的皇帝

所以他觉得他必须重新为整个汉帝国找到一个新的治国中心思想那是什么样的中心思想呢我们回头看看前面天人三问问题你可以发现汉武帝的脑袋算是非常清楚的因为他第一问是如何巩固统治第二问才是治国方式是要是连位置都不稳谈什么治理但要怎么样才能让皇帝的地位安稳呢

首要的目标就是尊王也就是皇帝的位置是神圣不可动摇的我们前面说过汉武帝喜欢读书而在翻阅诸子百家学说之后他发现只有儒家与法家学说最符合这个想法尤其是儒家学者董仲叔所说的《春秋凡录》中讲到君权神授这无异定调于天子就是神在世间的代言人而这种说法可是非常对得上目前汉武帝的胃口

同時考量到黃老學說的無為而治終究還是沒有辦法避免七國之亂於是乎漢武帝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將來要以儒家思想作為治理漢帝國中心思想不過國無法不立法家也不能偏廢加上法家也非常強調中王所以該不該將這法家也納入其中呢

在仔細思考之後漢武帝覺得法家嚴苛正是造成清末大亂原因之一加上文警兩任的皆有減輕刑罰的舉動若在此時將法家學說給直接搬上檯面恐怕不好於是最後他決定了法家的作為仍舊可以執行但不需要搬上檯面就這樣洋儒陰法的觀念因此而形成也就是表面上採取儒家思想但私底下也同時運作法家觀念

想好了就去做那漢武帝要來大展手腳了嗎?還不行啊畢竟太皇太后是皇老之學的粉絲他總不好一上臺就跟他老人家直接對著幹吧所以漢武帝採用董宋書的建議進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件事目前還不會發生目前呢他說採用的方式是先開始陸續啟用儒家學者

是所謂董仲舒另外通過面試的人還有公孫弘公孫弘自刺青這刺青不是身上刺青的是一次兩次的刺青大夫的青年輕的他在漢高祖時期是擔任薛縣的監律管理人員後來因為犯錯而被免職所以他改以養豬為生 40 歲之後他知道漢文帝受甲胰的影響開始喜歡儒學所以他也開始鑽研儒家思想

他跟董仲舒一样是专门研究公阳传并且多次前往齐国向着退休的胡牧生学习公阳传到 60 岁时因为这次汉武帝下诏求险他有机会被推荐到长安当初他从齐国出发时这在齐国以研究诗而文明的这个学者缘故曾经还告诉他说一定要好好守着儒家处事法则千万不要随便乱更改而他也成为这次活动中获诏入京而被任用的人之一

另外一位就是炎柱一說他是漢父大家炎祭的兒子但也有人說他只是炎氏的族人他們本姓莊不姓炎因為東漢的漢名帝叫做劉莊史學家為了庇護皇帝的名字所以在史書上將莊柱改為炎柱炎柱可以說是漢武帝口試一百多人中表現最好的一位他最後是以被提升為中大夫而獲得任用看到漢武帝這些假借選拔賢良方陣而大肆任用盧聖的舉動

這窦太皇太后也不傻啊她哪不知道漢武帝在玩什麼她想好啊既然要玩那就玩大一點於是她向漢武帝建議將此丞相位置交給這個喜歡盧家雄的窦英還記得嗎當初窦太皇太后曾經建議漢景帝的要他任命窦英為丞相但是漢景帝以窦英沾沾自喜並不合適而不願意從命窦太后對此也莫可奈何

不過現在漢姐弟已經嫁崩了所以窦太后想說剛好藉這個機會幫她窦氏族人中的窦英求個大位漢武帝一聽他想也好,丞相未晚雖然老實但是卻很不長眼朕堂堂一國之君尚且不敢明白說要將治國的思想改為儒家他倒好竟然把朕的心意說出來還有朕罷除朝中宗衡家以及法家兩派學者這不擺明給朕找事嗎

於是他同意了窦太皇太后建議隨便找個理由說這漢謹帝身邊的時候官府中有很多無辜受到冤枉的囚犯這些都是因為魏婉沒有處理好所以要將魏婉罷官魏婉被罷官之後這丞相位置自然就空缺出來了不過窦英英想要當上丞相好像也沒那麼順利因為想要當丞相的還有另外一個人就是這武安侯田墳哇

一个是窦太皇太后的人另外一位则是王皇太后的人那这汉武帝该如何选择呢这故事又会如何的发展呢我们要到下次才能跟各位说咯

好啦,我們今天就先說到這若喜歡我的故事,要麻煩您記得動動你的手指給我五星評價或是點讚、訂閱、追蹤以及分享哦當然,也歡迎您留言分享你對這一集的想法或是,你也可以請我喝一杯咖啡或是飲料讓我有持續創作的動力其實歷史就是頂層階級的生活記錄了解頂層階級的思考邏輯以及做法方式我們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的未來

谢谢您来听我说故事我们下次再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