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今天,一款外形修长、简洁流畅的飞机一飞冲天,刺破苍穹。 这就是歼8Ⅱ飞机。作为开拓者,它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史上无数个第一;作为守护者,它在曾经的艰难时期撑起了祖国的长空,为保卫祖国领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歼8Ⅱ飞机集合了许多现代空战的关键技术,对于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航空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 八年换一架新机 20世纪70年代,根据当时美苏引领的世界战斗机发展趋势和战斗机在局部战争的实战表现,超声速战斗机的空战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中、低空和接近声速的场景,这需要战斗机具备良好的高机动性能,包括优异的转弯、加速、减速和爬升性能。 于是,航空工业部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歼8战斗机大改方案,启动研制歼8Ⅱ战斗机。这将是一款全天候战斗机,能够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拦截敌方轰炸机、歼击轰炸机,能与敌方战斗机空战并夺取制空权,兼有一定对地攻击能力。 歼8Ⅱ战斗机为提高作战能力做了六个方面的改进: 一是重新设计了飞机的前机身,改机头进气为机身两侧进气,以便于在机头安装更大的新型雷达天线;二是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涡喷13发动机;三是增装了两个外挂架,并装备了中距空空导弹,同时还能挂载航空炸弹,加强了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四是更新了瞄准具;五是增强了电子对抗能力,提高了现代电子战环境下的飞机生存能力;六是装备了自动驾驶仪。 从1980年3月立项到1984年首飞,1988年3月完成设计定型,航空工业沈阳所歼8Ⅱ团队只用了八年时间。其研制进度之快、质量之好、效率之高曾创下航空工业新机研制史上的最好水平。后续基于歼8Ⅱ平台,我国还发展了首型受油机,自此掌握了空中加油技术。 美,就是战斗力 歼8Ⅱ外观设计简洁流畅,线条硬朗,其机身修长,外形美观有“空中美男子”之称。人们常说“美,就是战斗力”,对比此前我国仿制、改进的多个型号,歼8Ⅱ不仅外形更加优美,战力和科技含量也更上一层。 这样的外形设计,首先是得益于发动机的选择和改进。基于当时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发展情况,歼8Ⅱ选用了涡喷13发动机,并对发动机作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形成了气冷叶片高温涡轮的涡喷13AⅡ发动机,这也是我国首次以铸钛机匣代替铸钢机匣;而由于采用了涡喷13AⅡ发动机,歼8Ⅱ飞机的低空爬升率比歼8提高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