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谢幕后,超级大单的购机款哪里来?供应链会有怎样改变?
四年来首届巴黎航展在6月25日闭幕了,当航展上三位数飞机超级大单的新鲜感渐渐消退、这场国际航空盛会的热度退潮之际,一些与超级大单、航展热门相关的衍生话题也就浮出水面。比如,印度航空公司前有靛蓝航空的下单500架A320创造的订购飞机数量最大一笔订单史上最大,后有印度航空的470架空客和波音飞机订单,那么超级大单背后的一个最现实问题是,买飞机的上千亿美元的钱从哪里来?**超级大单的背后,买飞机的钱从哪里来?**答案就是,除了传统渠道中来自商业银行、出口信贷机构,乃至还有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商的贷款等,尤为重要的一个融资渠道当数日渐成为主流的“租赁”。这次,印度航空公司与租赁公司间的“交易”仍将是它们买飞机的主要募资方式。而这种“交易”在业内被成为“售后回租”(SLB,sale and leaseback)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不单仅限于民航业,在其他行业中也较为普遍。根据此类协议,航空公司将新接装的飞机出售给租赁公司,然后再租回,比如租期5-8年。这种模式里,在“售”的环节,航空公司就比如新闻中的靛蓝、印度航空与空客、波音签订超级大单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前期讨价还价的谈判过程中拿到了极具竞争力的“打包价”“团购价”,那么航司转头将新机出售给租赁公司时就能赚取“差价”。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售”的过程中产生了现金流,大为改善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