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杜里尔公司的首席营收官马修·斯特克曼(Matthew Steckman)曾以“如果你赢了,你就会获得巨大的利润;如果你输了,你什么也得不到”来概括美国防务行业的残酷竞争。
那么,不论是行业新贵安杜里尔还是老牌无人机制造商通用原子,只要它们选择入局,激烈的口水战就是必然会发生的过程,这也是美国防务行业多年来的竞争常态。
更何况,这次美军CCA计划增量1阶段竞标的赢家“报酬”相当丰厚,美国空军计划采购100—150架(此前相关部门曾表示整个CCA计划会采购超千架无人机)。入围“决赛圈”的双方自然要明争暗斗一番。后续,等竞标结果揭晓,落败的一方也还可能会对结果发起申诉,做一些“加戏”。
“新势力”竞标暂居优势,落败的巨头虎视眈眈
2024年11月,美国空军宣布,安杜里尔和通用原子两家的CCA设计均已通过关键设计审查,有望在今年完成原型机制造和首飞。但随之,外界再度质疑,这两家公司是否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相关媒体评论文章还关联了这一事实:美国空军宣布在CCA计划增量1生产环节上会对已经“出局”的波音、洛马和诺格三个公司保留机会。
这意味着,如果美空军要达成“在2030年之前CCA形成完全作战能力”这一节点目标,那么增量1阶段竞标的“赢家”可能必须在大规模量产阶段做出妥协,妥协内容就包括,必须与传统的行业巨头在生产上达成某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