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的早读中,我们报道了专家们在2024(第三届)新能源航空国际论坛上对新型航空器技术和成本所做的相关讨论。而面对未来,一个行业如何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进入良性循环,是行业将面对的又一个关键问题。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当前航空领域的新兴事物,其制造商在提供机型产品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探索新型应用场景、发展新型产业模式的重要任务。 当前,文旅行业正成为eVTOL在国内的热门应用场景,“低空飞行+文旅”的产业模式是各地探索发展的热门领域。 从eVTOL厂商角度来看,文旅是当前eVTOL市场应用第一阶段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低空旅游”是这款新兴飞行器的展示“橱窗”,游客搭乘eVTOL进行空中游览、观光飞行的过程,不仅使用户获得了“科普”,市场也得到了培育,厂家更有了收集反馈、发现问题、优化改进、完善产品性能的机会。 不止于此,这种“低空飞行+文旅”的模式还能起到“示范区”“试验区”的作用,可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建设,提供运营、管理、法规标准制定等领域的探索和验证场景。 可以想见,当eVTOL在这些景点的飞行频次越来越高、使用量增加,运营、管理等配套制度也将逐步跟进,eVTOL运营中心、起降点、停机坪等配套基础设施会建设起来,飞行航线也会随之扩展……这些飞在文旅景点的eVTOL运营网络,最终会有一天被纳入到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中,实现点连成线、线连成面。 对于现阶段的eVTOL厂商来说,在文旅项目上收获的“第一桶金”,甚至实现盈利,都意味着良性发展的开端。 而对于用户、地方文旅产业来说,引入eVTOL也是一次大胆的转型和升级,有助于该地文旅项目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和竞争优势,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消费升级。而在eVTOL配套航空设施建设时,住宿、餐饮等文旅配套设施也能够获得同步升级,从而推动多产业融合、联动,完善当地文旅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