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防务企业的发展机遇来了吗?如同来了
8月中旬,美国空军宣布将翼身融合(BWB)技术验证机的设计建造工作交给一家新创公司JetZero。这家于2021年在美国加州长滩成立、员工约75人的小公司,是凭借什么“打动”美国空军,收获这份未来四年内投资2.35亿美元的大型政府合同?对此,上期文章中我们着重关注的美国国防部国防采购改革、考虑向中小型企业“倾斜”是部分原因,但又是无法解释全部的。
新创公司的另一面,人才队伍与技术实力
这时我们就要打开JetZero这家公司的官网,浏览下该公司高管和技术班底的履历。那么,再加上Kratos公司这个案例,我们就能初步总结出这些受到五角大楼“垂青”的新创公司有着这一突出特点:公司团队与行业的巨头企业、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军队等有着密切联系,有着丰富的行业内从业经验与技术积累,普遍有着“首席”、总监、主管、专家顾问等头衔,有的就是技术大牛、技术先驱带着科研成果下海创业推动成果的市场转化,有的就是头部企业的高管捕捉到新技术风口果断整合手头资源创业,或者寄托前东家的资源来孵化子公司。
具体到JetZero,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马克·佩奇(Mark Page),作为麦·道公司的项目经理,领导了一项由 NASA 资助的为期3年的BWB研究计划。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使得 BWB 概念被航空航天业所接受,他也被誉为翼身融合的三位发明人之一(另二位目前是担任JetZero公司的技术顾问)。而JetZero公司另一位核心团队成员首席设计官约翰·瓦斯伯格(Dr. John Vassberg),他的履历是曾担任波音公司“幻影工厂”的首席空气动力学专家,为波音的20多款机型的设计优化贡献智慧,其中的杰作便是“翼尖小翼”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