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你咋不上天呢?聊聊马斯克和中国航天科技 - 白瑞雪/何万青/东东枪/北冥乘海生

🚀你咋不上天呢?聊聊马斯克和中国航天科技 - 白瑞雪/何万青/东东枪/北冥乘海生

2025/2/11
logo of podcast 科技修道院

科技修道院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东东枪
以幽默和真诚的方式探讨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和趣闻的播客主播和喜剧演员。
何万青
白瑞雪
Topics
白瑞雪: 我从事商业航天领域的工作,致力于将航天技术与传统行业及大众需求相结合,研制小卫星并开展航天科学教育和传播工作。我从新华社航天记者转型而来,因为航天事业更具吸引力,也更具挑战性。我创业的初衷并非单纯为了赚钱,而是渴望将航天事业从零做到一,亲身经历这个过程。商业航天是指民营企业利用非国家资源从事航天活动,我的公司除了制造卫星,还提供航天仿真体验服务,让更多人体验太空,弥补太空旅游高昂成本的不足。我体验过失重飞机模拟的太空失重感觉,与蹦极不同。亚轨道飞行指速度未达第一宇宙速度,无法入轨,高度在卡门线附近。卡门线是国际公认的空天界线,在此高度可体验短暂失重并看到地球球体轮廓。太空失重体验与蹦极不同,前者有舱段保护,后者没有。我曾报名参加马斯克的月球轨道自由行,但未入选。民间对卫星的需求主要来自科研院所、政府和商业公司。商业航天产业链包括上游制造、中游运营和下游应用。卫星数据应用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与多个行业相关。马斯克的商业航天模式对全球航天业带来冲击,特别是其理念上的颠覆,他将航天视为一种工具而非目的。中国在可回收火箭技术方面取得进展,部分得益于马斯克的推动。马斯克采用不锈钢材料降低火箭成本,其火箭回收次数已达360多次,大幅降低了发射成本。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发展迅速,民营航天企业数量众多,涵盖航天器制造、运营、应用等多个方面。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与以往国家行为不同,旨在降低成本,让普通人也能参与。马斯克通过火箭复用和材料选择降低航天成本。未来卫星可能实现淘宝化销售和定制化服务。马斯克的火星计划采用Starship飞船,一次运载百人。马斯克的火星计划主要关注人员运输,对火星生存细节披露较少。 何万青: 商业航天领域前景广阔,有很多未知的应用领域等待开发。民营航天公司发射航天器需要克服技术和监管方面的门槛。民营航天公司团队多源于航天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航天器从设计到报废的全过程都受到严格监管。马斯克是民营航天第一人,其新思路改变了航天格局。马斯克颠覆了航天理念,将航天视为一种工具而非目的。马斯克对航天理念的颠覆比技术创新更重要。航天过去的神秘性和高大上形象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服务对象所致。航天并非全是高精尖技术,安全和可靠性更重要。航天是多学科综合,其独特之处在于轨道动力学和空间环境力学。人类对太空的关注源于载人航天,航天员是连接太空与地球的纽带。发展航天是为了国家战略需求和人类未来。发展航天的终极意义是为人类寻找移居地,延续物种。马斯克将航天视为交通工具,而非发展航天本身。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是应对地球潜在灾难的备份方案。马斯克的多个公司业务都服务于其火星移民计划。马斯克的公司业务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火星移民目标。马斯克未来计划可能还包括生物科技,以解决宇航员寿命限制问题。生命科学和航天技术将决定人类的未来。火箭复用技术并非马斯克首创,但其商业化模式使其成为可能。商业航天浪潮推动了火箭复用技术的应用。火箭复用技术显著降低了发射成本。 东东枪: 发展航天既有现实需求,也有对人类未来的考虑,但后者过于遥远。火星是目前相对较好的移居候选地,但距离宜居行星仍很远。马斯克通过民营力量推动航天发展,让人类探索更远的地方。 北冥乘海生: (无核心论述)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朋友们,你们上过天么?体验过失重么?今天播客里这位,人家就体验过。

去年,白瑞雪老师作为国内一家新锐航天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参加了欧洲的航天大会,还在专用的失重模拟飞机上体验了一把翱翔太空的感受,据她说——跟蹦极还不太一样。

我们把白老师和咱们的老朋友何万青老师请来,除了聊豪华蹦极以外,主要是谈谈在全球范围内,航天科技万箭齐发的蓬勃发展。

这一轮航天科技大爆发的起点,是马斯克对此领域的新思路。注意,是新思路,而不仅仅是新技术:他将航天科技的目标,由不计成本完成特殊国家任务,转变为追求性价比的商业成功。正是在这样的新思路下,SpaceX的新技术路线才进入大家的视野。

那么,中国的航天技术是什么情形呢?坦率地说,航天科技即是中国在国际上保持头部地位的领域,又是唯一一个在发射成本上显著高于美国的领域。因此,中国的官方和民间行业科技从业者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航天产业也吸引了很多优秀创业者的热情,白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她们的卫星技术,已经在服务国内外很多客户,也让卫星这一高大上的科技概念,正在逐渐普惠化。

怎么样,听完本期播客,你也想上天了么?

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