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交易系统并发量恐怖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交易制度要求所有订单必须集中到全国统一的场所进行交易,这导致了人为的集中,形成了全国性的单点。相比之下,国外的交易制度允许分散交易,订单自然分层,减少了全国性交易所的流量。
德交所的交易系统是基于文件的上一代系统,设计目标是每秒处理100笔左右的交易,而A股的设计目标是每秒处理1万笔以上的交易,直接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因此,基于文件的架构无法满足A股的需求,必须重新设计基于内存的交易系统。
上交所的系统验收由宝钢负责是因为宝钢使用OpenVMS操作系统控制炼钢炉,而OpenVMS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宝钢的技术团队对OpenVMS的操作非常熟悉。因此,上交所选择宝钢作为第三方进行系统验收测试。
美国的券商可以提供免佣交易是因为他们通过卖订单流的方式盈利。券商将散户的订单卖给专业的交易机构,这些机构通过从散户订单中获利,并将部分利润返还给券商。这种商业模式在美国的交易制度下是允许的,但在中国不成立。
上交所为订单增加延迟是为了抑制量化交易尤其是高频交易的技术优势,保护散户的利益。量化交易机构通过程序化交易获得更快的下单速度,形成了对散户的不对称优势,增加延迟是为了减少这种不公平。
A股的交易系统设计目标高是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散户市场,散户数量多且交易行为高度集中。为了应对这种极端情况,交易所必须设计能够处理每秒上万笔订单的系统,确保在高并发情况下仍能保持交易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上交所的交易系统不能水平扩展是因为所有针对同一只股票的订单必须集中到一个处理器上执行,以确保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交易规则。水平扩展会导致多个处理器之间的同步开销巨大,得不偿失,因此只能依赖单个处理器的性能提升。
龙白涛博士认为规则应该动态调整是因为规则是为目标服务的,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规则可能不再适应最初的目标。例如,随着技术手段和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变化,交易规则也应相应调整,以确保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
中国的散户在股市中亏损较多主要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包括包装伪劣公司上市、大股东套现等问题。散户的亏损并非仅仅因为交易环节,而是整个资本市场价值链中的制度性问题。
龙白涛博士不炒股是因为他曾在十年前作为普通股民参与股市,结果亏损了一半资金。尽管他参与了上交所交易系统的设计,但他认为自己并不比普通股民更了解市场,因此选择不参与股市投资。
近来,A股从ICU直接蹦入KTV,又从KTV掉入铜网阵,交易量暴涨,某天甚至用户的下单都堵住了。为此,我们请来了前上交所核心交易系统的架构师——龙白滔博士,给我们聊聊这里的门道。
龙博士告诉我们,A股虽然不是交易量最大的市场,但是由于交易制度的不同,实际的线上系统并发量,那是相当恐怖!从这个话题说起,我们了解到,由于各国交易制度的区别,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对韭当割”套路——比如某些券商看似慷慨的“免佣交易”,就是个陷阱。
那么,二十年前,龙博士他们在构建面向中国市场的交易系统时,有哪些关键的技术挑战需要解决,为什么作为样板的德交所系统方案不能直接拿来,而近来A股交易量暴增后的爆单,是触达了系统的设计天花板,还是另有原因,这些有趣的问题,您都可以在龙博士的讲述中找到答案。
对了,还有个事,您知道上交所的系统验收,是宝钢给做的么?
当然,您要是关心在A股到底能不能挣着钱,我们宾主双方也就此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达成了一些无可无不可的共识,仅供诸位听众参考!
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