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都是从50头养起,为什么人大代表与普通人天差地别?

都是从50头养起,为什么人大代表与普通人天差地别?

2025/3/18
logo of podcast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养牛人大代表
普通农民
普通返乡养牛者
Topics
养牛人大代表:我从50头小牛起步,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科学管理,稳扎稳打,17年时间发展到4000头牛的规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我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依靠科学的经营理念和团队合作,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把握。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也为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能在农村创业中取得成功。 未来,我将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更多农民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普通返乡养牛者:我17年前也怀揣着梦想回到家乡养牛,但与人大代表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我的养殖规模却越来越小,现在只剩下一头牛了。这让我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巨大的差异? 我认为,除了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外,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市场风险等因素也对我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人大代表相比,我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支持,难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也难以与大型养殖企业竞争。 我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未来该如何继续发展。或许,我应该学习人大代表的经验,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寻求外部支持,才能改变现状。 普通农民:现在生活太难了,一斤苞米都买不起一瓶矿泉水。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农民,出去打工也没人要,只能在家养点家禽,但收入微薄,根本不够生活。贷款也还不上,不知道未来该怎么活下去。 牛和玉米的价格都很低,养牛不仅要花钱买饲料,还要花钱把牛送到山上放养,成本太高了,收入却很低,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我们这些普通农民,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资源,只能靠天吃饭,日子过得很艰难。 希望政府能够关注我们这些普通农民的生存状况,出台一些政策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我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从 50 头小牛养起后来牛养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很多人想要加入到我们于是我就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稳扎稳打逐渐形成了目前 4000 头牛的规模让周边农户每年增收 1000 余万元我真的是服了感叹啊同样都是返乡 17 年回来养牛别人呢可以做到从 50 头翻身到 4000 头

我呢却是同股识头养到了现在只剩下一头难道这就是大学生返乡倡业和打工者返乡倡业的差别吗原来养牛的套路这么深啊

早知道我也上完大学以后才回来养牛

现在这老百姓啊真不好活一斤包米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上像我们这个孙叔也就给家养点养殖出去打工人都不要都六十多岁的人了现在新鲜的哎呀妈这心酸的有时候活的新鲜的都像活狗整的老了老了整不贷款现在贷款贷款都还不上

牛牛不值钱,苞米苞米不值钱来年说咋活呢牛上山场也得花钱不上山场给家喂不起上山场一个牛六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