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老师讲机器人之机器人时代,人将分化成三类 欢迎收听丽莎老师讲机器人,想要孩子参加机器人竞赛、创意编程、创客竞赛的辅导,找丽莎老师!欢迎添加微信号:153 5359 2068,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我最爱机器人。 美国临近大选,民主党中一位竞选者是华裔,名叫杨安泽。 杨安泽所以引起世人瞩目,乃是源于其竞选主张或曰承诺之一:每个18岁以上美国公民,按月发一千块钱。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按照人类好逸恶劳的本性,这口号几乎是一大盘飞向选民摄人心魄的迷魂汤。任什么人听了,首先觉得就心旷神怡,觉着说这话的人肯定是失散多年的亲人。无论是谁,无关身份、职业、阶层、性别、民族,一成年即可以不用为「生计」发愁,开开心心生活,每个月都能收到一笔生活费,结婚以后就是两笔。乍一听,是否感觉有些荒诞,天上怎么可能掉馅儿饼呢?杨安泽之所以这么说,在于他有一个判断:就是未来20年机器人自动工厂将会是这个世界基础的生产形态。那时候大多数人不是失业或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只能多数时间闲赋在家,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从事艺术创作和思想活动。这是一个大胆的判断,超乎所有政治家的想象。未来20年,80%的工厂都将被机器人无人工厂占据。机器人工作至少有一点就超越人类,它们不用睡觉,一干起来就没白天没黑夜的,且从不抱怨,互相之间也不会闹别扭,效率高的叫人类无地自容暗自欢喜。两党的党派大佬们,还在为过去的政治意见、意识形态之争而无谓地吵吵闹闹,其实你们都没有看到未来,未来是什么?未来是新的人机分工 假如他所说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成真,那么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准备呢,至少得想想那时候人类的位置和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此而言,我们今天所有的知识体系已然十分陈旧了。目前多数人接受的教育和现成的知识体系,显得落后而步履蹒跚。等到那个时候,机器人已经代替了多数的体力劳动以及很大一部分脑力劳动。人要是不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显得非常多余而岌岌可危了。随着5G逐步深入,人工智能异常发达以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革新,一切行业岗位、社会形态都将进行深浅不一或宽或窄的重组。「人」首当其中,其身份和角色将变成三类。第一类人叫做宠物人。什么叫宠物人?就跟今天你们家养小猫、小狗一样。他们不是负责守卫和抓老鼠的,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吃吃喝喝,就是玩,花样翻新地讨主人开心,逗主人高兴,做到这一点就行。主人给它喂食,负责它的吃喝拉撒,没事还出去遛它。听起来似乎很缺乏「自我」,但很可能成为现实。一大批人不需要工作,可能是由政府什么机构养着。那你的人生意义和目的何在呢?第二类人叫做工作人。他们的主要价值在于「干活」,一天不干活浑身刺挠。比如眼下,物质已然比较丰富,有一些人早就不缺钱了,还是要工作,而且相当努力。为什么?比方说,比尔盖茨为什么要去工作? 据说这种人沟通经常都是在半夜沟通。有时候晚上12点以后写信,回复特别快。这时候很多人早已堕入甜甜的梦乡。这些成功的人为什么还在这么拼命去工作?大概是为了满足他某种精神上的诉求。一个产品,几亿人都在用,谁都离不开它,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被需求的荣誉感。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一种精神上的诉求也好,就想好好的工作。那么这工作人拼命创造价值创造产品干吗呢?自己用毕竟有限,用不了多少,多数给第一类宠物人用。第三类叫做艺术人。艺术人是什么?不少人喜欢搞点什么艺术作品,在下也略有些这方面偏好。总之就是搞点无用的,但又同精神世界的某种探索行为相关的事,哪怕就下个棋,写个字,只要沉入进去了,就算。衣食不愁,但是还要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