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老师讲机器人之人工智能机器人援弛武汉ICU病房 欢迎收听丽莎老师讲机器人,想要孩子参加机器人竞赛、创意编程、创客竞赛的辅导,找丽莎老师!欢迎添加微信号:153 5359 2068,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我最爱机器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月4日,国家工信部特别发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在全国各地,人工智能正在加入“防疫战队”。 “小白”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医疗服务机器人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经过多年摸索,自主研制开发并获得国家专利,具有人脸识别、自然语音交互、远程协作等功能,已连续两届受邀参加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小白”身高1.45-1.6米,可以以每秒0.3-0.6米的速度,在预定时间跟着医生和护士查房,自动避障,与人互动,而后自行“走”回充电桩补充能量。 “小白”可以在隔离病房发挥独特作用,“不接触式的面对面沟通”进一步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院内外专家会诊的效率,节约医疗资源。 部署在隔离病房的“小白”机器人可以变成专家的替身,专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脑可以登录到AirFace机器人程序,远程控制机器人前后左右移动,控制头部摄像头抬头、低头、旋转移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医护人员对隔离区病人的观察和诊疗,同时也避免了医患院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脑访问部署在隔离病房的机器人,随时随地的对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 “小白”包含了机器视觉、基于激光的空间位置信息等各种高精尖前沿技术,以及基于微软Azure平台、根据医疗场景定制的综合管理等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