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白話財經EP158|出其不意!賈永婕引領101下台中 正面叫板七期百貨雙雄

白話財經EP158|出其不意!賈永婕引領101下台中 正面叫板七期百貨雙雄

2025/4/2
logo of podcast 聯合開Pod

聯合開Pod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林海
Topics
馬瑞璿: 我很好奇賈永婕接任101董事長後,最大的變化是什麼?特別是和前幾任董事長相比,她的管理風格和經營策略有什麼不同? 林海: 賈永婕上任後,101的聲量明顯提升,這和她過去的藝人形象、熱衷公益以及善用社群媒體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管理風格與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不同,更強調個人魅力和親和力,這也體現在她使用個人臉書發布訊息的作法上,雖然引發了一些爭議,但並非完全錯誤。 馬瑞璿: 伊藤忠減持101股權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否代表他們對台灣投資失去信心? 林海: 伊藤忠減持股份主要原因是日本財報披露的要求,而非對台灣投資失去信心。他們仍持有全家超商的股份,這說明他們對台灣市場仍有信心。減持101股份可能也與對101未來發展或賈永婕的經營策略有所疑慮有關。 馬瑞璿: 101進軍台中,選擇與國泰人壽合作,並與新光三越、大遠百正面競爭,他們的策略是什麼? 林海: 101進軍台中是為了尋求進一步發展,台北101已在台北市場達到頂峰。台中101的定位將與台北101不同,目標客群將鎖定年輕時尚族群。然而,台中101的營業面積較小,且面臨新光三越、大遠百兩大百貨的激烈競爭,要吸引高端品牌並不容易,需要另闢蹊徑。他們計劃在七年內達到損益平衡,這需要巨大的營收來支撐,挑戰不小。 馬瑞璿: 公股銀行接手伊藤忠的股份,是否與101未來上市規劃有關? 林海: 目前101沒有上市計劃,但公股銀行接手股份,且價格較高,若未來上市,或許能解套。然而,政府希望掌握101的經營權,上市後經營權的穩定性仍需考量。

Deep Dive

Chapters
探討賈永婕接任台北101董事長後,帶來的經營策略轉變,特別著重於其個人風格和社群媒體運用對企業形象和聲量提升的影響。並分析此策略與傳統經營模式的差異,以及外界褒貶不一的評價。
  • 賈永婕的個人形象和社群媒體運用提升了台北101的聲量
  • 與傳統董事長相比,賈永婕的經營風格更為年輕化、活力四射,並善用社群媒體進行宣傳
  • 外界對於賈永婕主次不分、公私混淆的作法有不同的看法

Shownotes Transcript

財經好難理財好難股市好難不難你想知道的全都在白話財經

歡迎收聽由聯合報直播的聯合開拍您現在所收聽的是百花財經我是瑞璇大家想到台北 101 你會想到什麼呢是想到元旦的跨年燈火煙火或者是國際觀光客還是一大堆的精品店呢或者也是你是一個商務人士所以經常去到 101 開會 anyway 我覺得 101 在全台灣人的心中它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它也是台北的地標

如果你有关心最近台北 101 的状况你可能会发现为什么最近台北 101 在财经方面的新闻这么多包含新的执政党上来之后他换了一个很漂亮的董事长也就是大家所认识的蒋永杰他从去年担任了董事长到今年大家可能也会发现他的股权有一些改变了到最近他还宣布他可能要进军台中的百货市场

为什么 101 最近有这么多的动作呢我们今天邀请到我们联合报记者林海我们欢迎海哥来跟我们谈一谈为什么最近 101 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变化海哥欢迎你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海哥我们先来问一下去年这个患上那么年轻的董作甲永杰我们很想问问看最近过去的这几个月来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特别是跟前几任的董事长相比这位董事长看起来年轻又有活力在立法院职局上

看起來是一個吸睛的亮點那在管理制度上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首先從賈永傑他本身的過去的經歷來看的話他跟財經其實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那他過去的給大家的形象就是藝人然後主持人跟他很熱衷公益的這些形象那突然他要被宣布當成 101 的董事長之後其實大家也都覺得是蠻驚訝的認為說他過去沒有一個企業經營的相關經驗的話

他怎么样去经营一个这么大的企业更何况他还是台湾的地标他是一个有指标性的企业那他上任从去年九月以后到现在其实我们可以观察到说台北一营的声量其实是跟过去相比的话他的声量的确是比较高的包括他突然去宣布说国庆日要释放烟火

然后跨年的烟火也比过去也要再盛大一些然后不管是他在做公益点灯或者是说他在办一些公益展览的时候呢其实也都是可以去吸引到媒体的目光加上他个人很懂得去操作这些社群媒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说不管是外界的声量或者是说网友的支持度其实他在这方面其实都是蛮高的

对因为看起来比如说你看像以前我们可能知道贾永杰我大概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好像有经营自己的婚纱店就他自己有一个自己的可能服饰相关的一些这样子的企业然后大家可能想到也就是 COVID-19 的时候还有做很多公益对所以可是其实我觉得大家其实对于他在管理上的部分因为其实可能大家都觉得 101 它其实是台湾一个很重要的地标那特别是它其实对于台湾很多的

我觉得特别是很多政府单位来讲说这个经营的形态其实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我觉得 101 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所以我也特别很好奇是它在管理制度上因为它可能以前经营的比较像是一些精品店的部分婚纱店的部分那到现在它要经营一个这么大的企业而且它又要面向国际你觉得在

你跑线的经验上你觉得他在整个管理制度上跟过去几任董事长相比是不是也有点不太一样啊其实是非常大的不一样啦因为怎么说呢因为

他可能认为说他自己要走出一条跟过去不一样的路所以他其实我们大家都会觉得说他其实是蛮强调他个人的他会去凸显出他个人的特质然后去展现出他的活力展现出他的亲和度展现出他的跟过去传统的董事长比较不一样的思维所以包括他像是在呃

社群上面的发文包括是他在帮 101 做宣传的方面的话其实都跟过去的模式很不一样比如说我们过去要接到种种活动讯息的话可能都会是透过 101 的这些发言管道或者是公关系统去得到这些讯息可是当蒋永杰上来之后呢我们的接收的讯息突然就变成了他个人的脸书对

这再不一样了吧他个人的脸书的消息都会比我们过去收到的那些传统的管道还要快那也是说这当然会让大家会觉得说有些不习惯吧就是作为财经记者变成说我们要去追踪个人的脸书那会觉得说好像有一点跟过去的做法不一样可是你说他是一个错误吗好像他也不是那这就是

比較去凸顯出他這跟過去是非常不一樣的東西的那包括像他在比如說他在個人宣傳的這方面的話他會認為說是他個人的高流量帶給了 101 具具有一個加持的作用那其實其實我們其實大家都會覺得說他好像是應該在身份轉換之後他先是 101 的董事長

那他才是贾永杰个人如果在公事上面的话照理来说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其实也会包括像立伟在内会认为说他有一些主次不分那其实我觉得这方面的批评其实他应该也听了不少

那从过去比较近的这两三个月看来的话我觉得他在这方面的话的确是有有稍微去调整了一下他的做法所以我觉得说其实如果他说愿意去听取不一样的意见的话我觉得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所以你看毕竟上任现在才半年多他的任期其实还有两年多的时间至少那

其實他還是可以再觀察一下說他後續的做法會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地方對 因為其實我覺得 Joe 還剛剛提到就是這個發言管道因為其實如果有一些比較知道上市櫃公司的一些發言機制的大概就會知道說我們以前所有的一些都是透過這些不管是

每個企業的公關部門或是重大訊息這種特別正式的管道然後他發出來的這些才是比較正式的言論但是完全不一樣因為他現在很多都是透過他的臉書特別是那個 TRADE 上面我有看到他也有很多就是關於他有什麼消息他就會透過這些社群網站社群平台發出來所以他其實做法也跟比較傳統上的我們覺得一些

以前的商务人士的这种董事长类型感觉是完全不一样那我们再进入到下一个问题是我比较好奇因为当他就是已经换上了一个新任董事长之后其实我们大概最近比较知道的一些变化在于是这个中间的股权变化那因为最近这个日本商社伊藤中卖出了 101 的股权

那我其实很想问当初就是我们既然这么重视台北 101 当初为什么 Ethan 中会投资 101 那为什么又再选在就是 2025 年这个时间点卖掉 101 的股权是因为他不想再投资台湾还是因为他觉得说这个 101 他其实可能也有别的规划他想要从 101 这个部分把钱抽回来啊

当初 Eden 中投资台北 101 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些背景因素就是因为当时他接的那份持股原本是鼎新集团的鼎新集团那个时候卷入了食安风暴其实在台湾的企业形象非常非常的差其实也是会有一些内在外在的压力去迫使

頂新把 101 的股權給處分掉那其實當初也是有好幾個對象包括像黑石集團像馬來西亞的 IOI 等等的這些集團到最後其實都沒有談成那其實一直到最終才是伊藤忠去接下了這個股權那伊藤忠其實他也不是第一次投資台灣他其實是全家超商的最大的股東

所以說其實他對於臺灣籍也不太陌生那他接下這個股權其實我覺得在對官方來說的話他也第一個他也是一個可可以信任的外資也是有一定的可靠程度啦那他接下了這個股權之後就一直到之前

也算是双方都相安无事那也是维持的蛮好的关系啊那一直到今年初的时候才突然又传出说伊藤壮好像想要处分这个股权大家才会觉得疑惑说到底是为什么吗那经过这一段时间慢慢的这些消息慢慢的发酵之后呢我们才可以看到说他可能是因为

他在日本方面的这些财报有所谓的揭露的问题他希望把他的股权原本持有的股权大概是 37%左右他希望大概把他压到 20%以下那他在日本的这个财报的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揭露那这是伊藤忠处分的考量那很多人会认为说伊藤忠把台北一亿的股权处分之后是不是代表说他对投资台湾没有信心了

其實我倒覺得說不能這樣解讀啦因為我們剛剛提到說其實他還有投資全家超商這麼大的一個部分所以說超商是可以反映出台灣的經濟狀況的他是可以一個蠻直接的反映的所以說他只要還有全家的股權代表說他對台灣的經濟比絕對不是到沒有信心的這個程度啦那反而會有另外一種解讀說是不是

伊藤忠對於台北 101 沒有信心或者說對賈詠潔沒有信心我說如果你往這個方向去解讀的話他可能還有那麼一些些道理只是說這個沒有信心到底是不是真的沒有信心

這個可能就是反映在董事會之中那董事會之中的話這個訊息其實我們沒有去參與到的話也不方便去推測什麼那只是我們可以看到說在伊藤忠處分他的股權之後其實 101 馬上就宣佈了說

成功的進軍了台中的百貨市場那其實我們可以觀察到說那有非常有可能是因為過去一分鐘對於跨出台北這個這個舉動有一些不一樣的意見所以才會導致於說比如說佳永姐提到說 2018 年就可以開始談這個案子的時候一直到今天這個時間才宣佈

其實我覺得在以前的股權結構之中呢我很好奇因為如果有一些我們都會覺得說 101 它是有連面向國際市場的那所以其實有一些國際上的集團他們來投資 101 這個股權的時候你至少會覺得我們是往一個全球化的方向去發展但其實在這個接手一騰中的這個股份是公股銀行就關股銀行那為什麼是他們這些泛公股的銀行來接手這一切

他們是想要把台北 101 變得這麼傳統然後就這麼集中在我們自己台灣政府的手上嗎其實我覺得對於政府來說的話這個股權你掌握在誰身上都沒有掌握在自己身上來的實在那比如說過去販官股可以掌握的股權大概是超過五成

所以這個經營權其實沒有什麼樣特別的危機感那這次比如說易騰中他想要出脫大概是 19%的股權吧那大家會認為說那為什麼不是其他的

集團 民營銀行或是其他集團那第一個可能當然會有政策的問題啦可能大家都會有產經分離的政策並不能持股超過多少要有一定的上限在那第二個就是說對於政府來說的話持有 50 多跟持有 70 多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了對那與其把這個

十幾%的股權讓給別人不如讓有能力的的關股銀行吃下來那對於政府來說的話他的掌握程度其實反而更高一點了對啊因為其實我覺得我一直都會覺得台北 101 他其實有點面向國際可是我覺得從這一波的從我們剛剛先從股權

變化來就是切入這個點之後我接下來要談就是 A101 他還要就是繼續往台中去我覺得好像從我們以前對他的印象就是面向國際但慢慢的他好像從國際這個角度拉回來他好像是深跟台灣這個在地的市場所以我也很想問說他們這一次去台中去設立這個新的據點他們是要跟國泰合作嗎那他去台中的話這樣他的定位還會跟原本的台北 101 一樣嗎

那為什麼要往台中去投資呢?當然說 101 其實想要跨出台北也不是今天的事情啦只是對於所有的百貨來說的話可以新增據點都是好事只是要找到一個適合的據點並不是那麼樣的容易啦那其實國泰這個案子的話其實就我了解啦有很多百貨都有去談

那只是最後談成的是台北 101 嘛那代表說台北 101 一定是有特殊的地方可以打動國泰雙方才會有這樣子的合作機會啦那對於台北 101 來說的話一直以來它就是一個台灣的地標那它這幾年的經營其實也非常的不錯那它的業績也從

可能過去排第四第五一路衝到全臺灣排名第二的這個百貨那僅次於臺中新光三越了那他非常有可能在今年他會變成全臺第一的百貨那

對於台北 101 來說的話如果說只是站穩台北的話他現在的成績好像其實就已經到達了一個頂端了對那如果說還要再往前進一步的話那跨出台北去找第二個據點反而是我覺得會是另外一個選項啦那剛好有一個案子可以讓台北 101 去進入到台中其實我覺得對台北 101 來說的話會是一個新的嘗試啊

那就定位來說的話其實我覺得它跟台北就會完全的不一樣了因為台北 101 它在信義區這邊它主打的其實是高端客的市場它的品牌其實都是蠻金字塔頂端的也這樣子的

的品牌定位的話對於它的業績帶動的話其實是有一個蠻不錯的效果可是這一套經營模式到台中去不見得會成功主要是因為國泰的這個點它距離台中的兩大百貨公司

台中星光三越跟大圓百台中大圓百它一個是排名全台灣第一個排名全台灣第三他們兩個直線距離其實大概不到兩公里其實大概就是兩個路口的距離而已那以百貨的距離來說的話其實這個是非常近的那你說你要去吸引到一個特殊的品牌比如說我要吸要去從台中大圓百或者是台中星光三越去挖到一些

金瓶品牌过来的话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些品牌在这两大店的话其实已经有一个既定的客群在了你说我要我要突然移到一个位置去去重新经营的话我觉得对于品牌来说的话他们不见得愿意了那第二个就是说嗯

台中的這個國泰這個點他的面積其實相對比較小他的營業面積大概是 1.7 萬坪而已可是我們去對比到

台中大元百跟台中星光三越的话他们其实面积一个是我记得没错的话一个是 4.7 万瓶一个是 5.3 万瓶那其实这个东西就是两倍以上都不止了对那这么小的营业面积来说的话他能够变出什么样子的花样我觉得其实是大家都在观察的那其实有蛮多百货业者其实都会认为说如果说空间不够大

那他能营造出来的氛围或者是他要做出来什么样子的形象给大家看他的挥洒空间其实就比较小了一点了比如说

我們過去可以看到說過去快時尚品牌比如說像 ZARA 他進到商場他可能就是從 B1 到二樓他會弄一個非常大的面積那假設說有一個品牌要做這樣子的面積規劃的話那只有 1.7 萬瓶比如說我分掉了好大的一部分給比如說假設是 ZARA 好了

那剩下的面积其他的品牌怎么分呢对啊这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你的挥洒空间有限制之后你在里面比如说你要摆什么样子的品牌摆多少的品牌其实都会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了对因为其实我本人是台中人所以其实我大概对台中的百货大概不能说非常了解但其实像我们台中人的话是这样就比如说

因为大台中这整个区域要来看就比如说你在大台中地区大概可以分北区跟所谓的西区跟西屯区这个部分那像以前的新光三越跟大元柏这部分大概都是在比较西屯的地方所以他们会吸引到的很多其实会是包含南投还有彰化人他们只要开一个快速道路过来的时候他们其实一下快速道路他们就可以直接进入到这个吧

所以其實整個大台中很多的包含這個中部五縣市的地方他們會直接去到元柏跟新光三越所以我很多就是住南投跟彰化的同學他們都會說我們就是來台中我們就是要約在新光三越啊什麼的就是它是一個很重要的這個地點指標那其實像比如說我住台北台中的北區那像我們北區跟豐原人呢就比較喜歡另外一個其實是在地的它叫那個中友百貨就我們比較

另外一邊的人我們大家最常去的其實就是中佑或者是還有一個是廣山 SOGO 就比較靠近火車站這個區域的地方所以其實大概中部的百貨公司大概就是分兩塊市場就是可能跟地緣性也比較有關係那當然我其實也不否認我其實也想過其實對於中部有些人他們就是你知道中部其實有很多的隱形冠軍企業就是很多他們是沒有上市但分

他們其實賺的盆滿缽滿所以董娘們只要這個開始出門一出來來到星光三越或是大園百就是一出手就說喔~很驚人所以其實大家可以想像得出來為什麼那個星光三越它可以一直成為這個台中的這個百貨公司龍頭所以我就也很好奇 OK

如果在台北 101 你要来到台中变成一个台中 101 的概念的话我就也蛮好奇他未来到底会推出什么因为比如说他在台北我们大家对他想象就是欧所有的高端品牌那个很贵的品牌他们就会进驻到 101 那他也想把这个分为到 101 吗可是就像海哥刚刚说的其实如果评数不是那么够的话那他展现出来的评效会不会其实也跟台北差距很大

其實我覺得在評價上面來說的話一定是會有差距的就像您剛提到說其實這些百貨台中的這些百貨其實都已經都已經有它的地域性了那它其實其實講直接一點就是大家都劃地為王了那你突然來一個外來客要插在兩大百貨中間的話你要做出什麼樣子的形象其實大家都蠻好奇了也也也

也會很很關心說到底會有什麼品牌跟著進駐嗎那因為其實對於百貨來說的話你有沒有精品或者說有沒有高端的化妝品其實算是一個競爭力的一個蠻直接的一個指標那我們可以看到說比如說像 Hermes 像 LV 像 Chanel 這些品牌其實它在在

台中大元百跟台中星光三越其實都已經很多年了而且都是帶進業績的主力了那這些品牌你說會不會離開這兩大百貨到 101 去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其實大家都會覺得說其實不太可能那在

對 101 來說的話他們可能會認為說我們在台北已經有很多合作的品牌那我們這些經營模式或者是我們的合作關係其實也是非常的友善他們會不會跟著我們一起到台中去呢那我覺得這個部分的話當然有一些可能會但是其他的可能會打一些問號比如說 LV 會不會跟著去然後形成自己打自己呢我覺得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那當你沒有精品的時候你就必須要走出另外一條路

比如说你要找出像 101 这边自己所说的说我要走潮流年轻时尚那这些品牌的话当然是非常有可能说你去找到一些有别于两大系统的品牌进驻到台中去那这些品牌的话就会变成说你有什么样子的独特性那它所谓的独特性比如说它是第一次到

台中去或者是第一次來台灣嗯嗯那大家會有點疑惑說他為什麼現在才來台灣第一個是不是

他太厲害了沒有人能找他過來只有 101 可以把他找他過來第二個就是是不是他太遜了沒有人想找他過來輪落到只剩下 101 能只能找這種就會變成說很兩極化的思考啦所以說你變成說你要等到他招商完畢看到這些品牌之後你才能瞭解說他到底想要玩出什麼樣子的把戲來看啦那第二個就是說

如果说你要找年轻时尚潮流的品牌来说的话对于现在的台北一来说经营模式又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就是以客单价来说的话台北一的客单价其实是相当高的那对于 101 来说的话其实这也是一种蛮不错的获利模式那这个模式可不可以到台中去继续沿用呢比如说像 101 他认为说我在台中我七年之内我就要能够损益两平

那他投资的大概是 45 亿元你除一下大概一年就是要赚 6 亿多而且是赚哦是获利还不是营收那你用很出钱的推法就是你的营收起码要到 7、80 亿你才能去获利到 6 亿多那你在两大系统的夹击之下那还有这么小的面积之下你能不能一年去做到

七八十億的營收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對啊而且我也很好奇因為其實像我們都知道 101 它除了有百貨商場之外它其實還有一些收入應該來自於所謂的辦公室的手足這種部分台中 101 也是這樣子嗎台中 101 的話就不是了它是一個全商場商場跟住宅

那他地下一楼到地上七楼是给 101 去承租的那往上的话可能就是商办跟住宅那这些经营就跟 101 完全没有关系那 101 在台中的收入就完全来自于他去当国泰的二房东之后再去跟厂商比如去收包底抽成的租金等等的

对啊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都蛮好奇不知道未来 101 到底在台中可以走出一项什么样的路但其实我也很好奇再问一下因为其实之前我们在谈到我们刚刚有提到股权变化跟台中投资但还有一个点在于是其实有的人就觉得说这些公股为什么现在进来投资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有一天 101 可以上市那如果 101 上市的话就可以解套那

可是其實那時候大家也講說你看比如說像金站他也很想上市很多年了但是因為金站他只在台北有店所以這就是變成他沒有辦法上市就大家會覺得說你只有一個據點你怎麼辦有辦法可以上市那會不會其實台北 101 他往台中去他其實未來在整個的上市規劃上這也是想要做一個解套呢

其實大家都很關心說 101 到底要不要上市那其實我們之前也問過那其實大概都是沒有這個規劃啦

只是他最近一连串的举动之后大家又会开始往这个方向去走比如说您刚刚提到说金站也有想要上市他卡在新贵其实蛮多年了那就我了解就是说主管机关认为说他只有台北车站旁边的这一个据点在他的经营风险其实蛮高的万一假设这个据点突然哪一天出了什么意外比如说像过去呃

COVID-19 再來的時候呢突然又停業了三五個月甚至到八九個月一年的時間那等於這家公司沒有營收那對於股東來說的話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風險在了那台北 101 當然也有這樣子的風險在嘛那你說 101 跨出台北到台中去第二個據點有沒有說是為了上市打算當然我覺得說這個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啦那第二個就是說我們

關股去接手了伊藤忠處分的這些股權之後呢其實他的收的這個價格其實是比較高的那對於關股銀行來說的話其實這就是一個有點虧的生意了那你如果說一直卡在比如說 30 幾塊錢買一個一股的話那

台北 101 的就一直這樣子你每年可能 EPS 大概都是一塊到兩塊之間的話你等到回本你不知道等到民國幾年所以說如果說能夠上市的話這些關股銀行也許可以解套這也是一個很合理的推論只是有一點要去考量就是說其實政府非常的希望把 101 拿在手上

那如果说你一旦走向了资本市场去面对所有的股民的时候那你的持股到底能不能保证永远过半或者是说你掌握的股权比如说关股银行可能会透过其他的方式去持股的话你未来的这个经营权到底能不能永远的稳固在自己的手上我觉得这是官方需要去考量的一个问题在了

对啊我们今天聊了这么多你看从 101 你看从换了董事长换了股权的变化然后跟他们新的未来发展我觉得 101 它真的是很有趣它除了是我们台中对不起它是我们全台湾人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

帝標之外其實包含那麼多的外國客他來到台灣的時候他們也指明就是一定要來台北 101 喔所以我們也很期待未來 101 他可以越來越好那我們今天很謝謝海哥來到我們節目中跟我們有精彩的分享那也感謝大家收聽這一集的百花財經我們下次百花財經再見囉謝謝謝謝 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