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令鼓:
廿四節令鼓,是馬來西亞華人重要的文化產品,1988年由陳徽崇與陳再藩兩人合作產生,並由陳徽崇老師正式於新山寬柔中學訓練學生成立鼓隊,最終發展至全國各地至海外許多國家可見的特色文化產業,2009年,廿四節令鼓正式列入馬來西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兩位創辦人也分別於2008年及2018年獲得馬來西亞國家文化人物的榮譽。
目前,除了馬來西亞以外拥有廿四节令鼓队的国家与地区包括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印尼、美国、英国、汶莱和沃州。
廿四節令鼓结合广东狮鼓,节气以及书法而诞生。鼓皮一般以水牛皮制成,常见之颜色有黑、金及原木色。辨识狮鼓与节令鼓最大的特征为鼓身上的节气题字,其中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象征一年四季之变化。
元天上帝神轿 :
新山市區中有一座規模不大的廟宇,但自百年前以來,一直是本地居民的信仰中心點,這座廟名為“柔佛古廟”。從外觀上可以得知,它是源自中國潮汕地區的廟宇,當中供奉的主神為元天上帝,又称玄天上帝,“玄”与“元”的改变,原因是在中国清代初期,为避讳康熙皇帝本名(玄烨),故将“玄”改为“元”。此外廟中也供奉了趙大元帥、華光大帝、感天大帝、洪仙大帝等四位配祀神。
從目前所知的文獻記錄追溯,柔佛古廟至少從1888年開始,已有抬神繞境、為居民祈福的游神活動。延續到今天,儘管路線經過了數次的變更,然而中心重點依舊為五個神明的神轎。每逢游神期間,新山市民競相聚集於柔佛古廟前,恭迎神明出鑾,並祈求平安,風調雨順。
目前展示於文物館的這頂神轿,原为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于游神期间使用,並於1975年進行過重修,之后由于制作新神轿而把此舊有的存放于会所之中保留至今。有別於喧鬧的游神盛會,在館中靜靜地近距離觀賞它的各處雕刻精美之處,也特別能感受它的重量感。
文物介绍单位 |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活动预告 | 林悠悦 文物介绍 | 李修梅
/
本节目可于Spotify、Apple Podcast 平台收听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
林连玉纪念馆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llgmemorial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CHHMJB
Music:
开场&结尾音乐:Trust Me (instrumental) – RYYZN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oaU3rjIZo&t=43s
背景音乐:Beautiful Emotional Piano Music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4c711LseE